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648节

  而涡扇10被安装在歼11B上面之后,常浩南所主要关注的,是飞行过程中的振动,以及发动机本身的强度——

  为了适配这个经过升级之后的机体,发动机的固定方式和支撑位置都出现了变化。

  按照计算,以及苏27SM此前对AL31F的测试,这些修改应该不会影响到正常工作。

  但具体适应程度如何,还是得看数据才能知道。

  很快,几个关键点位的形变情况曲线就出现在了电脑屏幕上。

  “应该……比预计的情况还要好不少?”

  站在操作员另一边的的刘永全半弯着腰,几乎把脸凑到了屏幕前面。

  毕竟振动曲线的形状又细又密还存在波动,对于一个有点眼花的中年人来说确实不太友好。

  “嗯……至少从振幅上看是这样的。”

  操作员点了点头,回答道:

  “位移最大值并没有随时间推移出现明显变化,只有在中间飞滚转的过程中波动稍微大了些,但还是只达到了……”

  说到这里,他把数据曲线放大:

  “达到了该G值对应容许形变量的23%。”

  “嗯……看来之前的强度余量留的有点太多了。”

  常浩南摸着下巴犹豫了道。

  在航空领域,跟结构有关的东西,基本都不是越强越好。

  包括飞机做静力破坏试验,也不是承受的力度越大越好。

  而是在满足设计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冗余。

  因为这是最直接的减重手段。

  “再对比一下不同位置的波形图,看看有没有共振风险。”

  常浩南的语气平淡,听不出什么情绪。

  这次耗费的时间比刚刚稍微长了点,毕竟对于这个时代的电脑(哪怕是超算)来说,要处理的数据量也着实不小。

  好在最后的结果是没有风险。

  尽管后续还有更大过载的状况需要测试,但常浩南还是微微松了口气。

  “或许我们可以考虑在机匣壁上面下点功夫?”

  旁边的刘永全也重新站直身子,对常浩南问道:

  “比如换用更薄的外壳,然后上加强筋维持强度,这样至少能减掉个百十公斤重量,之前做设计方案的时候,我印象里就有小组做过这方面的研究。”

  “这个暂时不急。”

  常浩南摆了摆手:

  “先不说我们对机匣薄壁结构的研究还不太充分,就算设计出来了,那种菱形格加强筋也需要在铸造之后对机匣做大面积精铣,咱们手头没有这么大体量的铣床,也没有相关铣削加工工艺,贸然上新技术,可能会影响涡扇10的量产进度。”

  在这条时间线上,华夏并没有购买那124架苏300MKK/MKK2,因此在短期内对于国产三代机的需求量很大。

  再加上涡扇10又是航空动力集团成立之后第一个进入量产的重点型号。

  所以,在发动机本身性能就满足要求的情况下,目前最高优先级的工作还是赶紧投产。

  甭管集团年报写的多好看,都不如把装着涡扇10的歼11B和歼10A尽早交付给部队更有说服力。

  还是那句话,上级在做出大刀阔斧改革的时候也是要面对压力的。

  而作为改革的最大受益者之一,航空动力集团需要尽快给上级反馈信心,以证明他们的决定没错。

  “不过。”

  稍作停顿之后,常浩南又话锋一转:

  “这方面的研究倒是可以给一些拨款继续进行下去,等我们真正发展第四代航发的时候,肯定能用得上。”

  常浩南一边说着一边舒展了一下筋骨。

  就在这个时候,他的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

  之前设计涡扇10的时候,有很多新技术都是在涡扇9上面进行的验证。

  但涡扇10的A/B两个型号设计定型之后,国内大概率不会再有一个涡扇9性质的东西可以拿来练手。

  但东方不亮西方亮……

  似乎也不是没有解决方案。

  “倒是可以在M88上面尝试一下……”

  正在穿外套的刘永全自然听到了这句话。

  他有些好奇地问道:

  “我前段时间还听说,法国人那边好像没什么诚意,一直在拖延时间来着?”

  常浩南笑着摇了摇头:

  “一开始确实是这样,但是最近他们的态度180°大转弯,都已经跟咱们谈到具体的合作方式了,估计是想要挟华自重,结果美国人根本没搭理他们。”

  达索和斯奈克玛找华夏合作研发涡扇发动机这个事,因为前者并没有保密,所以别说是航空动力集团内部的刘永全,就连外界都已经有了关于此事的各种传闻和讨论。

  只不过因为消息源在大洋彼岸,而且表述不甚明确,所以绝大多数人直接猜错了方向——

  都以为跟前些年涡轴8的情况类似,是法国人要把M88发动机的技术转让到华夏这边。

  但国内似乎又并没有一种需要高性能中推作为动力的型号。

  因此,讨论的方向很快又变成了华夏可能要搞新机型。

  到这,就已经跟现实世界毫无关系了。

  猜测范围从歼8还要出终极大改,到歼10的双中推放大版本,再到华夏可能要搞中型四代机……

  总之就是愈发离谱起来。

  还真别说,虽然都是瞎猜,但之前章亮平给常浩南的每周舆论动向简报里面有一个双发歼10的想象图,跟目前正在制造原型机的歼10第二版设计真就有那么几分相似……

  “如果这事真能成的话,让法国人当个小白鼠倒也好。”

  刘永全一边说着一边给常浩南拉开房门,紧接着二人一起离开了机房:

  “我之前看过一些M88在航展上面的照片,从肉眼能看见的部分判断,总体设计还是比较保守的,但应该是在材料方面下了大功夫,所以宣称的涡轮前温度很高,留给我们的发挥空间不小。”

  这个判断跟之前常浩南的想法差不多,引得后者转头看了一眼刘永全,然后突然放慢了脚步。

  “刘工。”

  过了几秒钟之后,常浩南突然开口道:

  “如果M88这事能成,考虑到研发经验,对外合作的主体还得是你们606所。”

  “所以,从你的个人意愿出发,等到涡扇10走完定型流程之后,你是想继续搞改进型或者航改燃,还是去帮斯奈克玛优化M88?”

  这个问题直接把刘永全给问住了。

  他压根没想过。

  之前刚以型号副总师身份加入重新立项的太行项目那会,刘永全甚至已经做好了“把职业生涯剩余的二十年全都奉献给这个型号,只要能在退休之前看见它量产装机就行”的心理准备。

  毕竟总师常浩南的岁数比他还年轻,像大多数前辈那样把总师熬退休然后接任总师的路子,显然是走不通的。

  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

  还没等他做好当一辈子副总师的心理建设,需要考虑的事情就已经变成了“等涡扇10定型之后你下一步准备干点啥”。

  继续搞涡扇10,他轻车熟路,有了常浩南给打好的“3.75代核心机”的设计基础,也不会有太大风险。

  但要说对于M88没兴趣,那肯定也是假的。

  “算了。”

  常浩南摆摆手:

  “也不急这一时,这个问题你先考虑着,年底之前给我个结果就行。”

第794章 欺人太甚

  就在常浩南这边紧锣密鼓地推进涡扇10测试工作的同时。

  地中海东岸,雅法。

  大卫国航空工业公司(IAI)。

  圆环工程总装任务负责人卢金文正和副手隋东兴一起,蹲在一个楼梯间的窗口处。

  前者手里甚至还拿着一具体积不大的单筒望远镜。

  他们正在聚精会神地观察大约500米外的一座车间。

  借着从东边照进去的阳光,随东兴可以通过望远镜,看到车间里面正停着一架硕大的伊尔76运输机。

  飞机周围还安装着密密麻麻的攀爬型架。

  但却并没有任何人在上面,或者周围工作。

  实际上,关于这架飞机的改造工作,已经在事实上停滞了超过一年时间。

  而最近,他们这些华夏技术人员,更是直接被禁止接近那架飞机。

  到了这个月,甚至连进入车间的许可都已经被取消。

  只要有华夏面孔接近那里,门口站岗的哨兵就会上前驱赶。

  考虑到现在是在人家的地盘上,强闯肯定是没前途的。

  因此,为了观察到车间内部的情况,才出此下策。

  “卢总,就算要盯着对面,也不用这么一大早上就来吧?”

  随东兴手里拿着个照相机,说话的同时还打了个哈欠,显然没完全睡醒:

  “那架飞机又不可能突然跑了,我们只要防止他们搞破坏就行。”

  “跑当然跑不了。”

首节 上一节 648/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