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66节

  “雄鹰,报告剩余燃油量。”

  “呼——”

  林康不甘心地呼出了一口浊气。

  “剩余40%。”

  作为一架轻型战斗机,歼7HH的燃油量一直是个巨大的问题。

  歼7的最大起飞重量只有8.5吨左右。

  在带副油箱的转场状态下,理想航程还不到1400公里。

  作为对比,苏27光是机内燃油就能带将近9吨,比歼7整架飞机都重。

  再除去从机场到任务空域的距离,以及考虑到开加力飞行时极高的燃油消耗。

  实在已经没有足够的燃油去给林康用来挥霍了。

  甚至按照目前的情况看,再过十来分钟,他们就必须得返航。

  显然后面的那架侦察机是看出了这一点,才表现的完全不着急。

  “准备返航,会有空军兄弟部队的两架飞机接替你们。”

  师长的声音同样充满了不甘心——

  空军起飞的一样是两架歼7,也一样会遇到跟林康和陈海胜一样的问题。

  面对着明显不怀好意,就在家门口不远处游荡的侦察机,他们毫无办法。

  但不甘心,又能怎么样呢?

  飞机的性能不会因为飞行员的主观能动性就发生变化。

  歼7,无论如何都已经撑不起华夏这样一个泱泱大国的天空了。

  ……

  相比于年初的惊天动地,这次事件在太平洋的两边的媒体中都没有掀起什么太大的风波。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都是无比平常的一天。

  但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却并不是。

  消息很快在保密级别许可的范围内传播了开来。

  任何一个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海军航空兵的应对并没有什么问题。

  问题在于没有合适的装备。

  买回来的苏27再好,如果没有相对应的航空工业实力来进行维护保障,也发挥不出足够的战斗力,甚至连转场飞行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而自行生产的飞机又实在难堪大用。

  大概一周之后,在一次例行会议的最后,杨奉畑拿出了一份新闻通稿。

  里面自然不会明明白白地写出事情的经过,但这里的人基本都已经有所耳闻。

  让大家觉得刺眼的是通稿的最后一句。

  “充分利用现有装备的可及性,扭住装备编配、网链搭建、多域保障等难题,最大限度发掘装备作战性能,以此推动战斗力整体跃升……”

  表面上说的虽然是练兵备战这种积极向上的事情,但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辛酸和无奈。

  “同志们,这里面的字字句句,都是在戳我们的脊梁骨啊……”

  杨奉畑看着涡喷14改进攻关小组的成员们,用略带沉痛的语气说道。

  整个会场一时间寂静无声。

  把通稿拿出来展示自然是常浩南的意思,只不过有些话还是让杨奉畑出面说更合适一点。

  相比于大张旗鼓的动员大会,这种办法起到的激励效果显然更好。

  正所谓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

  虽然并没有人主动表态什么,但整个攻关小组的工作效率都上了一个台阶。

  第二天晚上,几种典型转子/静子叶片积迭线设计所对应的马赫数等值线图和壁面极限流谱被送到了等待已久的常浩南手中。

  在原本的计划中,这应该是规律研究这一步的最后一部分工作。

  在这之后,就可以开始对压气机叶片设计进行喘振裕度最大化的寻优了。

  然而他却并没有因此而感觉到半点轻松。

  因为上个星期,京城那边的杜义山联系了601所。

  有一个来自冰城工业大学的课题组发现可以通过在压气机叶片压力面和吸力面之间开缝的手段减小流动损失。

  相关的实验数据也很快被邮寄到了常浩南这里。

  收到资料之后,他在一个理想的stage35压气机模型上花费一晚上时间进行了一次模拟。

  再结合那位于飞副教授提供的数据,可以确定,这个现象是真实存在的。

  不过,在理想模型上对单一自变量进行研究总归是简单的。

  要想应用到实际设计中,还需要考虑更多现实因素的影响。

  尤其涡喷14的压气机叶片在被常浩南改进之后,必定会出现大量的弯、扭、掠设计,这又导致实际流场和理想情况下的平面二维流场存在巨大差距。

  看着眼前被提交上来的数据,常浩南第一次面对这样幸福的烦恼——

  改善性能的办法太多,到底要不要都用上呢?

  相比于重点放在增加喘振裕度的弯掠设计,叶片开缝还可以减小压气机造成的总压恢复损失,尤其是在有一定攻角的情况下。

  虽然对于发动机的纸面最大推力影响不大,但却能够明显改善恶劣进气工况下的性能和稳定性。

  这是歼8-3目前最需要的。

  “只有小孩子才做选择……”

  作为一个成年人,他自然是想全都要。

  但是另一方面,常浩南哪怕在重生之前都从未接触过射流缝相关理论。

  这对于他来说是全新的知识。

  由于目前系统正在进行的项目只考虑了修改叶片形状,所以要想临时加入一个新的自变量,就得完全依靠自己。

  以常浩南如今对于数值模拟的熟练程度,这个活不至于干不了。

  但没了系统提供的工作效率buff,进度方面可就没了保证。

  ……

  好在这种烦恼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因为第二天一早,姚梦娜找上了已经在机房睡了两个晚上的常浩南。

  “学弟,关于那个叶片开缝问题,我有几个地方需要你帮忙。”

  “帮忙?”

  睡眼惺忪的常浩南有些茫然地回过头,充满血丝的眼睛把后者吓了一跳。

  几秒钟后,他才彻底清醒过来:

  “等等……意思是伱之前就已经研究过了?”

  这绝对算是个意外之喜。

  “嗯,其实在杜老师联系我们之前,我就已经在一本期刊上看到过于飞课题组发的文章,这两个星期左右一直在研究,只不过……”

  说到这里,姚梦娜有些不好意思地理了理头发:

  “只不过我一直卡在模拟方法的加速收敛那部分,所以得到的数据很有限。”

  “本来我是想看看自己能不能在不依赖你指导的前提下独立完成一个课题的研究,但是……相比于我自己的执念或者说面子,还是项目进度更重要一点。”

  虽然姚梦娜当初找了很多理由来说服自己不找常浩南帮忙,但人是没办法欺骗自己的。

  她非常清楚,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她想要证明自己能力的执念——

  “哪怕比不过,也总不能被落下太远。”

  而真正让姚梦娜决定放下这些的,则是昨天会议结束时候杨奉畑拿出来的那份通稿。

  看到最后那段话的时候,她意识到自己似乎有些太狭隘了。

  证明自己可以有很多种方式,也可以有很多次机会。

  在眼下这个关键的当口,必须以大局为重。

  “上周接到杜老师电话的时候,我就应该告诉你这件事情的,很抱歉。”

  “不,没关系,或者不如说,你来的正是时候。”

  常浩南站起身,大步流星来到门口的姚梦娜旁边:

  “带我去看看你的成果。”

  经过这么长一段时间的合作,他大概清楚姚梦娜在数值计算领域的能力。

  既然对方表示自己卡住的部分是不知道如何进行加速收敛,说明整个模拟的思路应该是没问题的。

  如果能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完善,那么所需要完成的工作量就小了很多。

  甚至可能已经得出了什么有用的分析结论也说不定。

  二人很快来到了不远处的另外一间机房。

  “都在这个里面了。”姚梦娜指了指仍然开着机,处在计算过程中的工作站:

  “unix环境下的数值模拟我确实比较陌生,你……等会操作的时候能不能慢一点,我想看看自己的问题出在哪。”

  “当然可以,不过……操作先不急,你这段时间计算出来的数据我先看看。”

  常浩南说着走上前去,中止了正在进行的模拟过程,调出之前的结果分析起来。

第100章 涡喷的重生(下)(二合一)

  第100章 涡喷14的重生(下)(二合一)

首节 上一节 66/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