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97节

  年轻人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摇了摇头。

  然而就在转身的一刹那,身后的空中突然传来了一阵越来越响的尖锐轰鸣声。

  他回过头,只看到一架纤细修长的战斗机在视野中缓缓变大。

  在经过会场上空的时候,这架飞机还特地做了个左右晃动的动作,仿佛是在跟地面上的人群打招呼。

  也是借着这个动作,有一些眼尖的人看到了印在机舱侧面的醒目红色字体。

  J-8C。

第136章 歼C,空中表演

  第136章 歼8C,空中表演

  这正是常浩南和展方协调之后,给歼8C安排的亮相方式。

  和2016年航展的歼20一样,在航展之前不降落在香洲机场,也不做任何预告,而是等到开幕式结束之后,直接飞过来开始进行表演!

  而表演结束后,飞机会就地降落在香洲机场的跑道上,然后在数万名观众的目光中,从跑道区域由牵引车转移到展区预先留出的空位上。

  对于航展组织方来说,这样非比寻常的出场方式绝对是一大考验。

  但也绝对是一个亮点!

  所以,展方在经过深思熟虑,并且请示过香洲方面的上级之后,最终同意了这个看上去有些疯狂的计划。

  ……

  04号原型机在付国祥的操纵下,以一个略超250km/h的速度掠过了香洲机场上空。

  这是一个对于二代机来说非常缓慢的速度,因此涡喷发动机略显刺耳的尖啸声持续了很长时间才逐渐远去。

  但是对于现场的观众而言,这声音却是如此的美妙!

  “我好像在刚才那架飞机侧面看到了……歼8C?”

  旁边还有人对自己看到的东西不太确定。

  主要是谁都没想到,所谓的“新飞机”会以一种这样的方式出现在大家眼前。

  “歼8C,应该是八三工程造出来的飞机?空军的命名方式更改之后,就是用字母而不是数字来区分不同子型号了。”

  “这个飞机竟然能来参展?我记得今年夏天的时候,镐京那边才传出来说发生了一次二等事故,应该就是歼八三出的事,这才过了三个月啊。”

  在这个资讯获取门槛比较高的时代,军迷群体中的不少人都有些野路子。

  虽然未必有渠道获取到完全真实的信息,但是通过一些细碎的痕迹,也确实能分析推测出不少东西。

  再加上他说的头头是道的样子,确实让周围不少人信了几分。

  “我草?还有这回事?”

  “那这架飞机不会也出什么问题吧?”

  刚才说话的人瞬间成为了一个小范围内的关注焦点,这让他瞬间有了一种被众星捧月的感觉。

  这种时候,必须得再说点什么才行:

  “不知道啊,之前那次二等事故据说是发动机出的故障,我跟你们说啊,这个航空发动机算是咱们华夏的老大难问题了……”

  手里拿着照相机的年轻人微微皱了皱眉头。

  一来他刚才光顾着抬头看那架突然出现的新飞机,等到想起来打开镜头盖举起相机的时候,就只能拍到飞机的菊花了,有点不爽。

  二来旁边这个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半瓶水让他觉得有些聒噪。

  那人仍然在滔滔不绝地朝周围的人讲着:

  “也不是我瞎说,当初仿制歼7的时候,因为跟老毛子关系破裂,技术资料没拿全,仿制出来的涡喷7还有改进的涡喷13就问题一大堆,就前两天的事情,琼省那边的海航因为发动机故障,一次摔了两架歼8B呢,绝对算是高事故率了。”

  “歼8C上面的涡喷14借鉴了不少涡喷13的设计,感觉啊……也不太靠谱的样子。”

  一番话被他说的玄之又玄,而且真真假假难以分辨。

  陵水机场前几天出事故的事情不少人都知道,但细节并没有流出太多,所以被他这么一忽悠,再加上周围的人传话过程中的添油加醋,仿佛刚刚那架表演的飞机真的有可能随时坠毁的样子……

  “别胡说了!”

  年轻人终于忍无可忍,对周围大声反驳道:

  “你们难道都不看新闻的么?一个礼拜之前的新闻联播还专门播过一个601所的专题内容,里面还有不少试飞的画面,说明这架飞机那个时候应该已经解决问题了。”

  “您是……席博洋老师?”

  让他没想到的是,人群中竟然有人认出了他的身份。

  “我在航空知识杂志上面看过您的作品,还有专访。”

  显然,这是他的一个粉丝。

  实际上,席博洋虽然只是一个还没毕业的大学生,但靠着一手不错的摄影技术,当然还有厂长父亲提供的设备和旅费支持,已经给各大军事杂志供稿两三年了。

  不少经典的摄影作品都是出自他手。

  对方被这样直接打脸,面子上自然挂不住,但刚想要开口反驳的功夫,熟悉的轰鸣声就再次响了起来。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看向天空。

  那架歼8C回来了。

  显然,刚刚的低空通场只是前菜而已,现在,才是正餐。

  飞机几乎是在香洲机场跑道的正上方进行了一个干脆利落的450°滚转飞行,随后则衔接上了一个水平空间内极为紧凑的小半径盘旋,行云流水的飞行引得地面上的观众发出阵阵欢呼。

  由于大三角翼飞机本身的转动惯量较小,加上提供滚转力矩的襟翼部分又被常浩南专门重新设计过,因此改进之后的歼8C在滚转率方面有了非常巨大的提升。

  至于飞机的稳盘能力则是跟推重比以及升力系数相关,也一样在前面几个月的两项大改中获益不少。

  尽管这仍然是性能相对薄弱的部分,但是对于航展的观众们来说,刚刚发生的一幕已经非常震撼了。

  在现场的人或多或少都看过飞行表演队的歼6做类似动作,但是歼8C的大小几乎是前者的三倍,论气势自然完全不在同一个等级。

  而像是席博洋这样稍微专业一点的,在对着天空疯狂按下快门的同时,更是能看出一些门道。

  趁着发动机声音稍微减小的功夫,他又朝着周围的人兴奋地分析道:

  “你们看,这架飞机做这一套动作的时候甚至都没掉高度,说明动力水平相当不错!”

  “我之前看过老歼8的飞行,根本没有这么快的滚转,而且盘旋的时候掉高也非常厉害,半圈下来就得改平飞爬升了。”

  在这个纸媒时代,席博洋的名字能频繁出现在各大军事杂志上,知名度还是有一点的,加上刚刚的飞行表演也恰好能印证这个判断,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他的说法。

  至于之前还在大放厥词的另一个人,在刚刚歼8C飞回来的时候,就已经隐入人群之中匿了。

第137章 技惊四座

  由于实在欠缺这种大型展会的组织经验,在偌大的会场内,展方竟然没有安排任何一个讲解人员,全靠各参展商制作的纸质材料,以及参观者本身的知识储备。

  但是来参观航展的并不只有军迷。

  有些是单位集体组织的,还有些是家住附近来凑热闹的,也有像老刘那样,工作需要跑来搜集素材的记者等等。

  这些人要是没有讲解,基本上就只能看个热闹。

  所以席博洋周围的人群愈发密集起来,甚至很快形成了一个相当明显的聚集区域。

  不过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毕竟还是摄影,并且飞机临空时候的发动机噪音也让人根本听不清其它东西。

  所以当歼8C完成刚刚的盘旋动作之后,席博洋又一次举起了相机,同时旋转镜头上的变焦环。

  胶片相机时代,拍摄者并不能实时查看拍摄效果,但凭借着过去的经验,他知道自己应该已经获得了几张不错的全景照片,接下来就是拍摄一些细节了。

  这一次,04号原型机在飞过来的时候很明显在不断加速。

  被一架战斗机在不到百米的飞行高度剃头的经历可不会经常有,因此仿佛猛虎下山一般朝着会场直扑过来的歼8C给了现场观众极大的压迫感。

  很多人甚至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不过像席博洋这样有经验的人知道,表演飞机不可能真的冲到会展中心上空。

  这里的人群过于密集,一旦发生意外,造成的后果难以估量。

  只是不知道,这架飞机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改变自己的飞行路径?

  他的右手食指轻轻搭在了快门上。

  仿佛是为了回答席博洋心中的问题一般,04号原型机突然进行了一个拉杆的动作,整架飞机的姿态几乎瞬间从水平飞行改为垂直向上,同时两台发动机的咆哮声愈发震耳欲聋。

  人们甚至能看到飞机尾喷口后方的高温燃气,以及一圈圈耀眼的马赫环。

  “这是要做……眼镜蛇?”

  当飞机姿态改变的一瞬间,不少人第一时间想到了这个由普加乔夫命名的超机动动作。

  但作为一架二代机,这似乎有些过于离谱了。

  “不对,不是超机动,这是单机大仰角爬升!而且飞机还在加速!”

  席博洋的声音被引擎轰鸣声和周围的欢呼声完全淹没。

  但飞机垂直向上飞行的过程中竟然还在加速,这是所有人都能看出来的。

  并不是所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实际上在此之前,华夏空军并未装备过一款实际推重比超过1的飞机。

  经过专门改进的歼6空机纸面推重比可以接近1,但一架飞机要上天,必定还得装上飞行员以及航油,所以实际推重比要更低一些。

  第一种能够做到在垂直爬升中加速的量产型战斗机应该是F15。

  后面的F16、米格29和苏27的单座型也能做到。

  作为“准”第三代战斗机的幻影2000并不以动力见长,鹞式战机的垂直起降则要依赖于地面反射气流,在飞行状态下的推重比并没有突破1

  所以,在那4种三代机后面的……似乎就是这架歼8C了。

  不过,就算不知道这其中弯弯绕绕也没关系,这个大角度爬升接垂直平面360°回转的斤斗机动仅从视觉上看也有着足够的震撼力,并且实际上还是机炮格斗时代的一个重要的战术。

  如果不是对飞机性能有着绝对自信的话,飞行员是不会在低空完成这种动作的。

  “我去,刚才这架飞机的爬升率……有点夸张啊。”

  刚才第一个认出席博洋身份的那个人手里拿着一个望远镜,不住地感慨道。

首节 上一节 97/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