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第12节

  前两排就坐的是实验评审、论文评审以及特别邀请来的学者,代表高校来参与工作的教授和学生,则是坐在第四排后面的座位。

  罗勇军三人组坐在中间排边侧紧挨着过道的位置。

  其实有更靠前的位置,但罗勇军说张硕要上去做报告,坐在过道旁边要方便一些。

  实验会议开始,最先进行的是A、B、C三个分区数据的报告和汇总。

  刘烨是B区数据负责人,他对于B区的工作做出了说明,列举了一大堆的统计数字,并做出了相应的分析。

  等做了报告以后,他谈了一下数学计算分析工作,对工作完成好的组进行了肯定,其中就包括罗勇军的小组。

  罗勇军听到自己的名字,笑的嘴巴都合不拢,还对张硕说道,“是你的功劳!”

  “不过报告只谈组长的名字……”

  三个区的负责人分别做了报告,高能所的高洪利院士上台说明了实验的整体情况,交代了下一步的工作。

  在实验会议结束以后,高能所的研究组以及邀请的学者,会一起针对实验数据做研究。

  研究过程,还要对照前面几次实验,希望能从数据分析出一些东西。

  最终目标就是测定出粒子的量子态特性。

  有关实验的部分结束,就到了个人研究报告的评审时间。

  前排会议的负责人看了眼名单,潦草的念了个名字,“首都理工大学,赵伟……”

  他甚至没说研究内容。

  一个短发消瘦的博士生站起来,顺着过道走上了台,他明显表现有些紧张,到台上的时候,甚至都忘了介绍研究的主题。

  “靶点的大小和色差,也可以辅助判定逸散光子轨迹和能量……”

  “用计算机分析……”

  他连续说了有半分钟,前排教授忍不住提醒一句,“赵伟同学,你别急着讲内容,先对研究做个整体介绍。”

  赵伟顿时有些慌乱,连忙说起了主题,“我的研究是……”

  会场倒是没有人笑出声。

  对方毕竟只是个博士生,来到大型实验会议场所,台下还有院士坐着,有些紧张也是很正常的。

  罗勇军扭头看了一眼张硕,有点担心的说道,“你上去可别紧张,就当台下没有人。多点自信,你的研究就是最好的。”

  “放心吧,罗老师。”

  张硕脸上完全看不出紧张。

  他作报告的经验丰富。

  别说是眼前的小型实验会议,即便到了国际上的大型学术会议,他也根本不会紧张。

  罗勇军稍微放心下来,继续说道,“这里的研究报告,高能所都会留档。”

  “其中比较优秀的论文,还能获得高能所的版费资助,到时候,学校也给补贴,等于还能赚上一笔……”

  发表论文的花费确实是个问题。

  针对收入比较少的博士生来说,发SCI论文动辄花费上万块的版费,绝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学校会针对博士发论文给予补贴,但一般不会覆盖所有的费用。

  很快。

  前面两个博士完成了报告。

  会议的负责人拿起手里的名单,喊到了下一个,“苏东大学,张硕。”

  “去吧!”

  罗勇军眼神里满是鼓励。

  坐在前排的高晓红也转过头朝着张硕的方向挥了下拳。

  张硕嘴角带笑的站了起来,礼貌的朝着四周围点了下头,随后沿着过道径直走到了讲台上。

  与此同时。

  后排有个梳着偏分头的中年人,疑惑的念叨着,“张硕、张硕……这个名字好像听说啊?”

  他转过头问向旁边的学生,“上台这个人,你们认识吗?”

  有个学生立刻道,“薛老师,我见过他,咱们学校数学系的研究生,好像是周凯军的学生吧?”

  “我想起来了!”

  另一个学生惊呼一身,“张硕,不就是硕士学位被取消那个吗?学校还发了公告!”

  姓薛的中年人立刻恍然,“我就感觉这个名字熟悉,理学院还专门开会讨论过,原来是他。”

  “不是被取消学位了?怎么在这里讲报告……”

  (本章完)

第11章 这个年轻人了不得啊!

  主楼一号会场。

  张硕面色平静的站在台上,扫视了下会场里的人,其中有期待、有审视,但大多数都不在意,甚至根本没抬头。

  学者做报告,都是如此。

  当碰到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多数人甚至都不愿意礼貌的看一眼,最开始上台的博士生得到的待遇是最好的,因为他是第一个,上台的时候,还得到了掌声,只是他讲的成果内容,实在很难让人提起兴趣。

  第二个博士生就差了一些。

  现在则干脆就是冷遇了,别说是礼貌性的掌声了,好多人都根本没有抬头看。

  张硕依旧表情平静。

  他操作电脑把主算法框架图投影到荧屏上,带上礼貌性的笑容开口道,“大家好,我叫张硕,来自苏东大学。”

  “我的研究报告是,‘中心锚点连线分析数据模拟偏差’!”

  不少人听到报告的名字,带着疑惑的抬起了头。

  他们的反应和廖振宇、田桂林差不多,觉得分析实验数据的研究对博士生太大了点。

  然后就抓住了重点——数据模拟偏差?

  数据和模拟的偏差?

  张硕没有理会台下的反应,而是直接解释道,“这个标题说出来,可能有些人不太了解,我就先讲解一下。”

  “简单来说,就对粒子对撞实验的现实情况和模拟情况做对比,来分析实验和模拟的偏差。”

  “这种偏差是多方面的,包括爆发粒子逸散、能量逸散、能量损耗,等等,而外界干扰、检测技术、设备精度以及能量极值控制等,都会让真实的实验和模拟的理想状态存在偏差。”

  “我的研究就是分析偏差!”

  话音刚落,会场里顿时传来闹哄哄的讨论声,“还真是分析实验和模拟的偏差?那怎么做?”

  “我刚才还以为想错了,没想到是真的。这种研究有点太大了吧!”

  “想做出来,感觉不太可能啊!”

  田桂林是实验组特邀的评审,他坐在一排靠右的位置上,听到其他人谈论笑道,“当时交研究报告的时候,我就在场。我和廖教授一起讨论过,这种研究根本不是博士生能完成的。”

  “别说是博士生了,面上都不够格,最低也是杰青,甚至是一个机构倾尽全力才能完成的研究!”

  旁边人马上问道,“也就是说,他的研究没完成,或者有问题?那你们找到问题了吗?”

  田桂林摇头笑道,“报告只是介绍,内容太少了。现在我们做评审,不就是要找问题吗?”

  第一排中间。

  高洪利院士拧着眉头问向刘烨,“苏东大学,是你们B区的研究,你知道吗?”

  刘烨点头,“罗勇军教授找我申请过实验模拟代码,我当然感觉页内容很新奇,对比实验和模拟,之前没有人做过。但是,内容太大了。”

  “方向确实很有意思。”

  高洪利做了個简单的点评,继续道,“听听吧。”

  很多人都觉得内容新奇,也想听听具体是怎么做的分析,但对于研究本身就不看好了,认为一定存在某些问题。

  张硕很耐心的等在台上,直到议论声稍小了一些,他才继续道,“我所用的主算法,是以中心锚点出发,和临近数据不断做连线,最终连通所有的数据信息。”

  “每连接一个点,就要以主算法程序,对于其数据做出评估判定。评估会给予一个特定的值,然后去比对模拟理想……”

  这时候,好多人都支起耳朵认真的听,还认真去理解投屏上的算法框架。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

  有些人是觉得研究很新奇,不管具体有没有问题,但研究的方向、使用的方法,可能会给他们自己的研究带来灵感。

  科学研究,就是这样的。

  学术会议的重要意义之一,就在于给学者们提供面对面交流的平台,学者要相互交流,了解其他人的研究、开拓自己的眼界,才更容易找到灵感和方向。

  有些人则干脆抱着‘找问题’的想法。

  实验和模拟的偏差分析研究,只是听标题就知道有多复杂,粒子对撞可不是两个球体的简单碰撞,换到现实可以理解为‘爆炸’、‘爆发’,微观中进行的撞击,就连数据大多都是计算出来的,研究偏差的复杂性足以让人大脑爆炸。

  更何况,做研究的只是个博士生。

  一个在读小博士……

  ……

  张硕顺着主算法框架图一条条的讲解下来。

  中心锚点连线算法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只要明白了大致框架就能理解如何连通所有的数据。

  唯一要注意的,就只是程序设计时考虑的是否全面。

  这和研究就无关了。

  研究,是说明方向、证明能解决,是否能连通所有数据是程序的事情,是技术问题。

  讲解进入下一步--偏差评估。

  当讲到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台下听的就更认真了,他们发现对比评估的方式非常巧妙。

  实验中产生关联的数据,都会对应不同的评估方式,而不同评估结果又会相互对照,再以特定的算法进行修正。

首节 上一节 12/1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崩坏:沙漠死神模板,加入群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