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第5节

  “等回学校,你就把重点放在写论文上,内容、英文,也包括投稿等方面,有什么问题都来找我。”

  “有这篇论文打底,你就可以安心准备博士论文了……”

  罗勇军连续说了一大堆。

  张硕摆出一副认真听的姿态,他知道罗勇军是为了他好,只是他从来没有担心过论文问题。

  ……

  第二天,罗勇军、张硕以及刘成杰早早的来到办公室。

  罗勇军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开始认真写起了数据报告。

  他们组已经完成了实验数据的计算分析工作,剩下的就是做个小总结、把重点数字列出来,再简单写个报告就好了。

  “一个小时做完!”

  罗勇军决定正式工作时间前完成,就能第一时间把报告送到审核组,到时候,其他人就会知道,他们组用一天就完成了工作。

  刘成杰则有些无所事事。

  他也不能参与写报告的工作,就干脆找了个电影打发时间,但是他明显有些心绪不宁,总忍不住扭头朝着张硕看。

  他和张硕并不熟悉。

  博士入学以后,他们没有分到一个宿舍,平日里也只是上课和每周讨论的时候会见一次。

  但同在一个导师手下,心里总会有比较的心思。

  刘成杰一直觉得自己比张硕强,得知张硕被取消了硕士学位,他心里甚至有点瞧不起对方--一个硕士论文都涉嫌抄袭的家伙,研究生阶段大概率是混出来的。

  即便学校没有开除张硕,决定让他继续读博,但能不能继续读下去、读下去能不能毕业,都变得很不确定。

  昨天则是一场颠覆。

  张硕展示出非常优秀的计算能力,能和导师一起快速完成复杂工作,后来导师还激动的夸赞他的成果?

  还说最高能投SCI二区?

  “所以说,东港大学说什么‘论文抄袭’,取消了张硕的硕士学位,应该有问题吧?”

  “张硕这么优秀……”

  “但是,为什么呢?同样是刚入学的博士,我在本科、研究生阶段,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难道东港大学教学水平更高?”

  刘成杰想不明白。

  张硕就没想那么想法了。

  他的心思不在报告、不在论文上,而是专注于查看电脑里的B区实验数据。

  《源点论》最初提出,就源于大型粒子对撞实验的数据分析中,发现了不能解释的现象——轨迹偏移和电磁能量耗损。

  对碰撞后微小粒子进行整体、细致的研究后,研究组织发现带质量粒子的轨迹和模拟轨迹存在偏差。

  电磁能量耗损,是根据粒子对撞带来的电磁辐射以及遗留能量计算出来的。

  两个现象和模拟情况偏差很小,只有进行超大型的粒子对撞实验,并进行非常精确地计算才能够分析检测出来。

  另外,偏差也有很多解释。

  最初的解释都是外在干扰,即便只是声音的干扰,也能影响到检测结果。

  其他解释还包括‘质量和能量的计算偏差’。

  粒子束的碰撞会产生能量,而能量具有传递性质,实验中对比初始和最终结果,存在粒子轨迹和能量的偏差也很正常。

  源点论对此的解析是,电磁力和其他力之间产生了关联。

  这个观点最初完全不被接受。

  传统物理学认为,四大力是宇宙中的基础力,相互之间不会产生任何联系。

  伴随着‘源点论’影响力的扩大,有更多人参与到理论塑造工作中,源点论也变得越来越完善,就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接受。

  源点论的吸引力,主要在于突破了物理瓶颈,给技术发展创造了无限的可能。

  张硕跟着导师胡建接触源点论,后来则深深的为其中的数学逻辑所着迷。

  在进行深入研究后,他对源点论深信不疑,科研目标就放在完善和验证理论上。

  现在进行的也是粒子对撞实验,目标是测定粒子的量子态特性,需要多次进行重复性实验,积累到量变产生质变的程度。

  他们参与的只是研究过程中的一次小实验,但不管实验规模再小、强度再低,基础都是进行粒子对撞,并通过数据监测来分析研究微观物理现象。

  “大型粒子对撞实验,会存在轨迹偏移和电磁能量损耗现象,小型的粒子对撞实验,肯定也有同样的现象,只是信号微弱到检测不到。”

  “或许偏差量很大的情况下,也能测定?能用什么手段呢?”

  张硕思考着。

  前世粒子对撞实验的偏差测定,使用的是有一种名为‘Lbnt分析’的方法,来分析碰撞现象的模拟偏差问题。

  ‘Lbnt分析法’,不止可以用来研究粒子对撞,还可以用来研究宏观世界的现象,比如爆炸、撞击、火山喷发,等等。

  “‘Lbnt分析法’太复杂了,短时间根本不可能做出来。”

  “这次实验的数据规模也不大,或许可以找覆盖式的分析方法?”

  “如果从中心的数据出发,做锚点进行连线分析,计算量只会多几倍,但因为计算简单、数据规模也不大,使用超级计算机运行一段时间能完成。”

  张硕思考着,写起了分析方法。

  在画了个几个算法框架后,他忽然想到了科研辅助系统,试着建立了个研究任务——

  【任务一】

  【研究项目名称:中心锚点连线分析数据模拟偏差(难度评估:C)。】

  【进度:0.203%。】

  (任务可取消,当前取消任务需要科研币数量:0。)

  (剩余进度需要科研币数量:100。)

  【科研币:1。】

  “C级?”

  “有这么高?”

  “中心锚点连线的方法,即便是设计主程序的难度也不高,难点应该在于……偏差评估体系?”

  “这个世界没有偏差评估体系,所以……”

  “把知识拿过来用,也能算作是我自己的研究?”

  (本章完)

第5章 有时候谎言真能帮到人!

  “把前世的知识拿来用,也能算是我自己的成果……”

  “换句话说,只要完成这个世界所没有的研究突破,哪怕是抄袭过来的,都算是我自己做研究取得的突破?”

  张硕顿时眼前一亮。

  虽然只是个任务难度评级,他却从中洞悉了系统的内在机制。

  首先,系统不是跨世界的。

  系统中建立的科研任务,其难度评价和研究难度关联,而不会关联到‘想出来的难度’或者‘对学术或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

  中心锚点连线算法没什么难度科研,只是一个简化计算量的方法而已。

  其所关联的‘偏差评估体系’,难度能够达到C级水平,但最关键的不是难度,而是‘怎么想出来’。

  像是牛顿看到苹果落地,想当了地面有引力,从而促进了基础力学的发展。

  如果以系统的机制,给最初的思考本身做出个难度评级,也许只能达到D级?

  因为,‘想到’不会归在难度系数中。

  另外,有些小的研究会对学术或科技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些高难度的研究,也可能会没什么实际意义,只能被束之高阁。

  系统任务的难度评价机制,关联的只是‘研究难度’,和可能带来的影响无关。

  “所以说,系统也是很古板的。”

  “像是個冰冷的机器,只是以固定的内在逻辑运行……”

  张硕倒是放心了。

  同时,也对于研究更是期待,完成D级以上研究任务,都是有科研币奖励的。

  科研币,可是好东西!

  他沉下心来,使用了‘低保’获得的科研币,快速进入到科研模式,并顺着脑子里的思路写起了主算法框架。

  实验数据偏差分析,会是一个在主算法支持下重复性运算的程序,每一次重复性运算都要和粒子对撞的理想模拟轨迹进行比对,并利用‘偏差评估体系’进行评估。

  模拟轨迹,是粒子对撞所形成的理论上的完美状态。

  那是最理想的情况。

  真实的粒子对撞实验,受到环境因素、碰撞位置、能量差等方面的影响,所形成的粒子逸散轨迹图像和模拟轨迹存在偏差。

  正常来说,只要进行的实验次数多,数据足够多,没有其他因素干扰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图像总会无限趋近于模拟形态。

  问题,就在这里。

  前世的粒子对撞实验分析就发现,不管输入的数据量再多,所形成的图像也不会无限趋近于模拟形态,而是在一个固定的偏差数值上下徘徊。

  这就是带质量粒子的轨迹偏移问题。

  张硕研究分析算法的目标,就是想去分析实验是否出现带质量粒子的轨迹偏移问题。

  相比超大型的粒子对撞机,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性能并不高,进行的实验规模相对也比较小,所得到的分析结论偏差也很大。

  但数据再少,也可能会发现信号。

  他的目的不是证明存在轨迹偏移问题,就只是想进行一次分析,希望能找到‘可能的信号’而已。

  这很重要。

首节 上一节 5/1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崩坏:沙漠死神模板,加入群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