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科技入侵现代

科技入侵现代 第113节

  按照这个发展速度发展下去,能够起到更大帮助的机器早晚有一天会出现。

  当这种机器出现的时候,拥有这种机器的那方会获得前所未有的领先优势。

  你们能想象每一个科研人员配上类似的机器后,他们都能发挥出和教授一样的作用,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吗?

  NASA超过一万名工程师,每一位工程师的能力都和教授相似,那我们的目标恐怕不仅仅是月球,而是整个太阳系了。”

  沃森眉飞色舞,记者们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一边听得两眼放光。

  一些记者连明天头版头条的标题都想好了,就叫:

  “人工智能技术奇点,人人都是伦道夫”

  “沃森,你认为谁会先发明类似的机器?是IBM还是德州仪器,通用电气、贝尔通信,又或者是其他公司?”

  “当然是IBM,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领先于其他所有公司。

  我们还有一个大杀器,我们和当下地球上最聪明的大脑,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教授为什么会选择IBM合作,而不是其他公司,不正是因为我们有着最佳的工程师团队,在人工智能和计算机领域有着最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技术储备吗。”

  沃森侃侃而谈,说的他自己都信了。

  他已经在期待着美股开盘之后,IBM的暴涨了。

  IBM早在1916年的时候就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了,只是当时它的名字还不叫IBM,叫计算-制表-记录公司,一直到24年才更名为国际商业机器公司,也就是IBM。

  得益于计算机的蓬勃发展,现在IBM的股价已经非常高了。按照当时的价格来算,每股超过400美元。

  也正是因为如此高的价格,所以IBM的股票进行过不止一次的拆分。

  “沃森先生,你会邀请教授加入IBM吗?”

  “当然,如果教授愿意,我甚至愿意把CEO的位置奉上。”沃森说。

  他知道这对一家科技公司来说是多么大的利好,以及有着怎样的帮助。

  贝尔能帮贝尔电话成为庞然大物,爱迪生能够让爱迪生电气奠定成为通用电气的基础,林燃的价值和他们比起来只高不低。

  “沃森先生,关于深蓝展览馆,后续IBM会考虑将深蓝作为商品进行出售吗?”记者接着问。

  “会考虑,我们会根据市场需求来做出判断。

  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旦它放在市场上进行售卖,它的价格不是普通消费者所能承受得起的。”

  记者们丢给伯恩斯坦的问题则集中在深蓝本身:

  “伯恩斯坦先生,对于今天深蓝一场对弈都没输,它是否能击败所有人类棋手?”

  “目前还不行,它仍然有局限性,毕竟各位教授只是国际象棋的业余爱好者,深蓝的水平大致也只是相当于业余爱好者里的高手。”伯恩斯坦还是很低调。

  “所以,你认为它什么时候能击败所有人类?”

  “我不确定,但我想五年时间应该够了。”伯恩斯坦说道。

  “伯恩斯坦先生,你是否赞同教授关于人工智能技术奇点的看法?”

  “当然,我希望能够找到那个技术奇点。”

  如果说在曼哈顿高档酒店里的采访显得很乱,那么珍妮给林燃进行的专访,就充满了暧昧的气氛。

  上次林燃送珍妮去的是赫斯特家族曼哈顿上西区的克拉伦登大厦,赫斯特家族把上面五层连在一起打造了一个空中别墅。他还没上去过。

  那么这次,林燃去的就是珍妮自己的私人住宅,在中央公园边上能够俯瞰整个纽约中央公园的超大公寓。

  他们靠在沙发上,珍妮已经换上了真丝睡衣,暖气开的很足,腿上放着笔记本,面前的桌子上则摆着红酒。

  林燃觉得气氛很暧昧,但谈话非常之正经

  “教授,恭喜深蓝战胜人类棋手,这场胜利是否意味着机器超越人类?”

  “当然不是,这只是向大众证明了,计算机拥有无限可能,它才是未来。”

  在这场采访中,林燃希望尽可能展现自己的真实想法。

  他知道自己说的内容一定会漂洋过海递到燕京每一位该看到它的人的桌子上。

  他倒不指望自己开启的这场人工智能竞赛,华国能成为获胜方。

  因为压根不可能有获胜方。

  无论是阿美莉卡还是苏俄,都不可能获胜。

  尤其林燃还打算尽可能把他们往一些20时空没有的技术路线上去引导。

  这就更不可能会有获胜方了。

  他希望的是华国能重视起来,外部压力带来内部的团结。

  为他回国的时候奠定一个足够完整的基础。

  不需要多先进,完整就好了。

  就跟未来华国的工业体系一样,完整意味着无限可能。

  “教授,你是如何诞生出要打造一台国际象棋人工智能程序这样的想法的?”珍妮问。

  “我一直认为计算机潜力巨大,我在杂志上看到IBM曾经做过国际象棋程序,于是想着和他们合作。

  试着打造一个更强大的国际象棋人工智能程序,很高兴我们成功了。

  我们需要唤起大众对人工智能的认识和期待,这关系到冷战自由世界是否能够取胜!”林燃神情严肃,语气坚定。

  这样的林燃让珍妮感到有些意外。

  因为在她印象中,林燃一向是冷静理性的科学家,对苏俄的恶感有限,几乎没听说过他对自由世界,对意识*形态方面的看法。

  作为一位准哲学家,这其实是很罕见的。

  甚至珍妮一度怀疑,对方对苏俄有好感。

  现在听到林燃居然提起自由世界胜利。

  就很诧异。

  跟马斯克突然掺和政治一样,有一种违和感。

  珍妮认真地问道:“教授,你真的认为冷战的最终胜利将由人工智能来决定吗?”

  林燃点头道:“当然,甚至都不用等到人工智能。

  计算机的强大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认知。

  计算机对苏俄的帮助,我们的认知就更不够了。

  这么说,作为一个指令型的计划经济庞然大物,苏俄的经济完全靠莫斯科的官僚们来制定。

  我们会指责这种分配机制是僵化的,是不切实际的。

  那是因为他们的计算能力不够,无法构建出足够贴合真实世界的模型。

  可计算机能够帮助他们补足这方面的短板,你能想象计算机能精确算出每一个苏俄人所需要的物资,所消耗的物资,统计之后精确的分配给每一个工厂负责生产。

  人类做不到这点,但计算机能做到。

  都不需要技术奇点那个程度的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只要苏俄能够造出能够精确完成国内物资分配的计算机,对自由世界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等到那个时候,我们在谈论自由世界的贸易流动,他们则能拿出资源高效精准应用来应对。

  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别等里根开始星球大战了,林燃先给你上点计算机领域的星球大战。

  现在还是尼基塔,还不是列昂尼德。

  准确来说,列昂尼德的早期,苏俄也没有僵化到动弹不得的程度。

  所以林燃要给他们上上强度。

  如果苏俄真的通过计算机来构建庞大的商品分配网络,那么这将会是全新的社会形态。

  cybernetic socialism

  别说苏俄没人这样想过。

  无论是维克托·格卢什科夫在1960年代提出OGAS,旨在建立全国计算机网络,实时收集数据并优化资源分配,通过网络化计算机模拟经济活动,减少低效的分配模式。

  还是后来列昂尼德·坎托罗维奇开发了线性规划理论,试图用数学优化资源分配,在部分工厂开展应用。

  苏俄都没少做类似的尝试。

  只是因为内部阻力太大,当他们意识到可以这样做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还有就是外部压力不够。

  林燃提出之后,有白宫的推波助澜,有媒体的放大。

  再加上林燃的地位、能力和眼光,是有可能撬动苏俄尝试构建一套全联盟性质的计算机分配网络的。

  哪怕最后没能成,苏俄也绝对会加大在计算机方面的投入,点出和西方自由世界不一样的科技树。

  “教授,你觉得阿美莉卡能赢得这场技术奇点争夺战吗?”珍妮听完后也紧张了起来。

  作为前日内瓦国际新闻的记者,她非常了解苏俄。

  作为老牌家族,对于苏俄的排斥那属于是本能了。

  要是苏俄真赢了,赫斯特家族还能拥有现在这么多财富吗?

  像恩格斯这种人还是太少了。

  “我不知道,但我相信阿美莉卡能赢。”林燃说。

  “教授,能再仔细阐述一下关于技术奇点的观点吗?”珍妮接着问。

  林燃在圣诞晚会上说的非常简略了。

  “当然。

  计算机有着强大的计算能力,过去已经在很多方面展示出了它强大的能力。

  目前主要是集中在数学方程的求解上。

  从只能求加减法的算盘,到能求加减乘除的计算器,再到现在能求复杂方程组、微积分甚至是线性方程式的计算机。

  工具的发展是迅猛的,同时为人类科研起到的帮助是巨大的。

  而今天在晚会上,我们能看到深蓝的能力边界从数学计算扩展到了国际象棋游戏。

首节 上一节 113/3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崩铁几千年,游戏开服了?

下一篇:重生者太密集?我带国家队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