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入侵现代 第145节
黑利爵士脸上前所未有的凝重。
“不对,这里面有太多疑点了。
刺杀是前天发生的。
这才两天,录音文件怎么到你这的?
除非对方拿到之后第一时间坐飞机从纽约来伦敦。
其次,到底是哪个胡佛?
如果是赫伯特还好,毕竟他已经快九十岁了,如果是约翰·埃德加·胡佛,那可就麻烦大了。
不但会引起阿美莉卡内部的剧烈动荡,我们两个的生命都有可能有危险。”
赫伯特属于历史人物,此时已经快九十岁高龄了,作为前总统,前胡佛委员会主任,过去固然威名赫赫,权柄巨大。
但最少都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年迈到,每次参加象党的全国大会,都被怀疑是最后一次,结果他硬是活到了1964年的象党全国大会。
“赫伯特·胡佛不太可能,他对肯尼迪意见再大,他也不可能会干出这种事啊。
他这个年纪,就等着历史给他一个定论,怎么可能还会找人来刺杀肯尼迪呢,这未免太荒谬了。
而且我从未听说过赫伯特·胡佛和肯尼迪有矛盾。”黑利爵士想了想摇头道。
没错,此时赫伯特·胡佛专注于写作,尽可能把自己在华盛顿这么多年的见闻和功绩记录下来,为自己留下一个比较好的身后名。
弗里曼少校和黑利爵士对视了一眼后,异口同声道:“那就是约翰·埃德加·胡佛?
真是个糟糕的消息。”
这位胡佛是现在的大人物。
大到什么程度。
大到从1924年开始担任*BI的局长。
那时候BI还不叫BI呢。
也就是说,他在这个位置上足足呆了有快四十年之久。
很难想象,一个人在东厂这位置上干了四十年有多恐怖。
白人人历史上没有东厂这种玩意,但他们同样能意识到这样的持续如此多年的权力带来的巨大威力。
“狗屎!”弗里曼愤愤不平道,“为什么要把这样的两难选择题丢给我。”
黑利爵士提醒道:“你把我也给拉进来了。”
黑利爵士起身在办公室里踱步,“不对,我们陷入了一个误区,凭什么认为这段录音是真的呢?”
弗里曼语气低沉,表情惶恐:“因为这封信是直接出现在我办公里办公桌上的。
我办公室的门钥匙只有我有。
一份在我身上随身携带,备用钥匙我也没有放在BBC,而是放在家里。
我今天早上走进办公室之后,就看见了这封信。
我在看完内容之后,立刻确认了办公室的门锁完好无损。
然后回家听了录音带之后,又再次确认了两把钥匙都没有被人动过。
一把一直在我的身上,另外一把一直在我家中。
而我的办公室窗户外也没有攀爬痕迹。
也就是说我的办公室在密室的状态下,被人放了一封信。
而且不是丢到办公室的地上,是稳稳的放在了我的办公桌上,还用桌上的墨水瓶压住了。
这说明V是走进来的,甚至有可能他还在沙发上坐了会。”
林燃确实是大大方方走进来的,不过没在沙发上坐。
只是把信和录音带放下之后就离开了。
他走的时候还庆幸,还好之前来BBC做了一次专访。
“正是因为它出现的方式,会让我偏向于认为这封信是真的。
这么说吧,肯尼迪的死,到奥斯瓦尔德的死,这中间有多少蹊跷。
这种蹊跷在爆料上继续蔓延不是很正常?
信的出现,很符合整个事件的风格。”
黑利爵士听后,说:“带我去你办公室看看,也许在你的办公室,我们能有一些新的发现。”
“好。”
很明显,没有任何新的发现。
门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
在这里,黑利爵士听过录音之后说:
“这里有太多未知的疑点了。
V是谁,他怎么知道奥斯瓦尔德会在仓库大楼的六楼开枪?录音设备又是怎么放进去的。
他和胡佛什么关系,和奥斯瓦尔德又是什么关系?”
BBC大楼弗里曼的办公室里,弗里曼少校和黑利爵士陷入了巨大的疑惑,这疑惑就像是11月伦敦的雾气一样散不开。
而且想的越多,疑惑也就越多。
“我们现在首先要确定的是,录音带要不要报道?”弗里曼少校说。
“当然得报道,我们是新闻工作者。”黑利爵士理所当然道。
弗里曼少校有些迟疑:“可是这会得罪胡佛。”
黑利爵士说:“我们这是在伦敦,在伦敦恐怕得罪KGB要比得罪BI更可怕一些。
再说,V未必就只给我们提供了这份录音带。
我们不报道,其他媒体也会报道。
比如东德的真理报,他们可能都已经在写明天的头条了。”
第162章 你也是知情的(5k)
肯尼迪去世的当天,林登·约翰逊在其宣布死亡后的1小时38分在空军一号上宣誓就职,成为新的总统。
宣誓由得克萨斯州法官休斯主持。
约翰逊坚持要在飞机上,也就是返回华盛顿前宣誓。
从肯尼迪去世到11月25日肯尼迪国葬在华盛顿举行,全美几乎陷入了停摆。
学校停课,华尔街股市暂停交易,联邦雇员们虽然没有放假,但工作状态和放假没区别。
没人有心思上班。
无论喜欢或者讨厌肯尼迪,又或者无感,大家都对他的死,以及后续奥斯瓦尔德当众被枪杀这一系列的事情感到无比震惊。
很明显,肯尼迪死还能说是意外,奥斯瓦尔德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枪杀,想不阴谋论才怪呢。
像阿美莉卡有没有登月,这是经久不衰的阴谋论话题。
包括光明会、共济会、蜥蜴人之类的阴谋论在阿美莉卡层出不穷。
能传到简中互联网来,都是在阿美莉卡已经流传甚广的阴谋论了。
包括登月是骗局,是好莱坞摄影棚登月,这也是阿美莉卡人自己先提出的。
为什么阿美莉卡会有这么多阴谋论?
就是因为类似事情太多,看似媒体可以随便报道,实际上民众压根不相信媒体报道的是真相。
从林肯之死到肯尼迪之死,坊间都对官方所说的真相充满了质疑。
不过这回不用担心,教授会为你们带来真相。
联邦雇员们还得上班,林燃作为白宫高级官僚,早早就回到了华盛顿。
“真是糟糕。”珍妮姣好的面容带有悲戚之色,“这是在破坏国家的秩序。”
林燃抚摸着对方的金发,“我早就知道了,没错我早就知道肯尼迪会被杀。
只是没想到他们这么大胆,不但当众刺杀总统先生,还在电视直播中把奥斯瓦尔德也给杀了。”
珍妮震惊:“教授,你知道?”
林燃点头:“没错,9月份的时候,约翰·摩根来找我,他告诉了我很多人想让肯尼迪死,他们达成了一致,所以肯尼迪很快会死。
也许是明天,也许是后天,当时摩根是这么说的。”
珍妮若有所思,“约翰·摩根那家伙会知道倒是不奇怪。
可教授,你为什么不提醒总统先生呢?”
林燃长叹一声,“我最后一次去白宫,肯尼迪问我要怎么才能成为罗斯福,他这话一出,我就不敢再提醒他了。
我甚至觉得他有这样的想法,过去四年也在朝这个方向尝试,白宫也未必是绝对安全的。”
珍妮听完后点头道:“没错,你一旦告诉他,他也保不住自己的命,你还有可能受到牵连。
他虽然想做罗斯福,但他做不了罗斯福。
他们这样的行为对联邦是巨大的破坏。
秩序的破坏只需要一瞬间,但秩序的重建也许永远都无法完成。”
珍妮作为阿美莉卡老牌家族的核心成员,还是专门做政治新闻,之前在日内瓦现在在华盛顿,政治敏感度无疑。
她几乎一眼就洞察出了这件事的本质。
国家的秩序被彻底破坏了。
如果说肯尼迪之死是类似林肯之死的一次冲击,那么后续奥斯瓦尔德的死,就是阿美莉卡上层彻底无视了秩序的存在,也是阿美莉卡后续乱象的根基。
国家已经无法拒绝少部分利益团体的裹挟。
上一篇:人在崩铁几千年,游戏开服了?
下一篇:重生者太密集?我带国家队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