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入侵现代 第147节
“真是糟糕。”珍妮嘴上叼着三明治,手里拿着最新的纽约时报,吐槽道。
坐在她对面的林燃则低头在纸上写着数学符号,头也不抬道:“为什么人们都相信那段录音是真的呢?
白宫不是出来辟谣了吗?”
“不,教授,你不懂,白宫是辟谣了。
但是按照阿美莉卡的传统,和阿美莉卡人天然对政府的怀疑,越是辟谣,越会让他们相信那段录音是真的。
而且胡佛本身就很容易让人怀疑。
他和肯尼迪本来就有着非常直接的矛盾,尽管没有在明面上,但华盛顿没人不知道。
肯尼迪考虑过要换掉胡佛,他也想过要加强对行政机构的控制。
而胡佛在bi呆了四十年之久,又怎么可能这么轻易被换掉。
罗伯特·肯尼迪和胡佛也有着直接的矛盾。
这些都是华盛顿公开的秘密。
你不知道的是,昨天晚上BBC的报道传到国内之后,有人在白宫的总统办公室听到里面传来罗伯特·肯尼迪的声音:就是胡佛干的。
总之这件事把胡佛牵扯进来了,而且嫌疑人是奥斯瓦尔德这件事是胡佛确定的。
我们报社内部都有大量的记者在听完BBC的录音后,认为有可能是胡佛为了掩盖真相,所以故意这么做。
包括后续奥斯瓦尔德被杀,也是胡佛的操作。
总之这很糟糕,胡佛是华盛顿真正的大人物,他手里有太多的秘密。
这对我们来说真是一个糟糕的消息。
克里姆林宫估计要高兴坏了。”
林燃听到这里抬起头来:“他们应该感到糟糕,因为肯尼迪换了,下一个总统对他们只会更加强硬。”
珍妮说:“每个总统都会对苏俄强硬,无非是表现的形式不同罢了,但这次肯尼迪总统的死,是对联邦底层运转逻辑的摧毁。
底层民众和掌握资源的人,他们虽然都在阿美莉卡,都是阿美莉卡公民,但他们再也无法捏合成一个团体了。
虽然过去也不是,但从罗斯福之后,到今天,大家其实是有阿美莉卡人这样的概念,但这样的概念已经不复存在了。
联邦靠选票解决问题的共识被摧毁了。
联邦除了自由,其他的道德制高点都将所剩无几。”
白宫,林登·约翰逊已经完成了宣誓就职。
胡佛亲临白宫,给林登·约翰逊施压。
“总统先生,现在的传闻对我很不利。”胡佛说。
林登·约翰逊挑了挑眉:“哦,是吗?”
不止肯尼迪想要把胡佛干掉,林登·约翰逊也想。
但凡是坐到总统位置上之后,就没人不想干掉胡佛的。
他只要继续在那位置上一天,就是对白宫的巨大威胁,白宫的权力就会受到影响。
“当然,这种谣言在全球范围内蔓延,这是对自由阵营的一种打击。
白宫得宣传这是苏俄方面的谣言,是他们刻意制造的新闻。
另外你得向唐宁街10号施压,让他们管一管自己国内的媒体,不能什么新闻都报道。
像录音这样没头没尾的新闻,怎么能就这样报道出来!
这是对我的污蔑!”
胡佛很愤怒。
因为他感觉到了事情的不对劲。
那个录音他也听了,bi内部也分析过,大概率就是奥斯瓦尔德的录音,但他们不能承认。
承认的话不就完了吗。
林登·约翰逊不置可否:“我会去问问白宫新闻秘书,我们会讨论一个解决方案的。”
林登·约翰逊想的就是拖,看能不能找到机会把胡佛干掉。
胡佛面色狰狞:“总统先生,别忘了肯尼迪遇刺你也是知情的。”
第163章 V先生的到来(5k)
肯尼迪要被杀,林登·约翰逊确实知道。
甚至故意隐藏消息,不让消息传递到肯尼迪兄弟和爱尔兰帮手里,也有他的手笔在。
毕竟肯尼迪死了,自己可就是总统。
有谁会想一直当副总统呢。
可问题是,他确定这些事情他都做的非常隐秘。
而且即便是他指示,那也是白宫的办事员去做的,他们没有任何证据能够指控是自己指示的。
可说这话的是胡佛,是华盛顿常青树,在这个位置上扎根有数十年之久的胡佛。
实在不得不防。
哪怕再想让胡佛滚蛋,林登·约翰逊也按捺住了这种想法,而是笑道:“胡佛局长,你放心,我会立刻打消这样的谣言!”
胡佛眼睛眯起:“什么时候,怎么做?”
林登·约翰逊内心不满,什么时候总统做事轮得到你来指点了。
不过他还是装作一副好商量的样子:“明天,我明天就会签署总统令,成立沃伦调查委员会,由首席大法官厄尔·沃伦担任主席。”
胡佛点头,然后说:“不够,需要由BI全程参与。
总统先生,我可是知道你做了什么。”
胡佛的威胁让林登·约翰逊不得不妥协。
次日,约翰逊签署第11130号行政命令,成立沃伦委员会,授权其调查肯尼迪遇刺及相关事件。
因沃伦作为首席大法官享有广泛尊重,民众认为他能够代表公正。
胡佛提交的称奥斯瓦尔德单独行动的初步报告成为废纸。
华盛顿特区,一间宽敞而又正式的会议室里,长方形的会议桌上坐满了人。
周围是深色木椅,墙上挂着星条旗和肯尼迪总统的肖像。
窗外阴沉的冬日天空,象征着这次会议从一开始就不对劲。
厄尔·沃伦轻敲桌子以示开始:
“先生们,让我们开始吧。今天,我们要讨论弹道证据以及它与证人证词的吻合程度。兰金先生,您能简要介绍一下最新的调查结果吗?”
李·兰金打开文件夹,他是法律顾问:“谢谢,主席先生。调查局的弹道分析表明,李·哈维·奥斯瓦尔德从德克萨斯教科书仓库大楼的六楼发射了三发子弹。两发击中了肯尼迪总统,一发可能击中了康纳利州长。然而,证人对枪声的数量和方向的描述不一致。”
理查德·拉塞尔是佐治亚州的参议员,他皱眉,身体前倾道:“兰金先生,我对这个‘单发子弹理论’持保留态度。一颗子弹怎么可能以如此奇怪的轨迹同时击中肯尼迪和康纳利?”
助理法律顾问阿伦·斯佩克特翻了翻笔记本之后解释道:“拉塞尔参议员,请允许我解释,我们的分析考虑了他们在车中的位置和子弹的穿透力。子弹穿过了肯尼迪的颈部,然后击中了康纳利的背部、胸部和手腕。目前的证据足够支持这一点。”
“斯佩克特,这听起来牵强。证人报告有四声枪响,有些人还看到草丘上有一个身影。
我们是不是太轻易地忽略了这些?”另一位众议员黑尔·博格斯显然不认可这一结论。
“博格斯议员,目击者在混乱时刻的证词是出了名的不可靠。联邦调查局的弹道专家是专业人士,他们的调查结果值得我们信赖。”艾伦·杜勒斯,他是前ia局长,有着丰富的调查经验。
众议员杰拉尔德·福特点头道:“我同意杜勒斯先生的观点。调查局投入了大量资源。他们的报告是基于科学的。”
“你们难道不觉得不对劲?调查结论和证人的证词明显不符!”黑尔忍不住了,“BBC传给我们的录音,所有认识奥斯瓦尔德的人都说这声音和他的声音相似。
要么说相似,要么说一样,可调查局得出来的结论却是,这份录音有人伪造。
明明我们做了声音和录像的比对,BBC的录音和录像在时间上是匹配的。
从枪响,到民众惊慌失措。”
目前关于胡佛是背后真相的传闻愈演愈烈。
都快要成为共识了。
来自华盛顿和bi的压力,希望让他们尽快得出一个结论。
而联邦和胡佛本人希望的结论就是,奥斯瓦尔德是孤狼,而后续他被枪杀也同样是意外。
但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
黑尔就不愿意。
这里的录像是指亚伯拉罕·扎普鲁德用8毫米彩色胶片摄影机拍摄的26秒影片,被称为“扎普鲁德影片”。
扎普鲁德就站在草丘上,拍摄了肯尼迪车队的行进。
影片捕捉了枪击的关键时刻,包括肯尼迪头部中弹的致命一击和车队加速离开。
影片还显示了得克萨斯州州长约翰·康纳利的受伤反应及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的惊慌动作。
没有安保人员或者司机向肯尼迪开枪的画面。
整段录像全程无声,帧率为每秒18.3帧,总计486帧。
扎普鲁德在枪击后迅速将胶片交给当局,并制作了副本。《生活》杂志以15万美元购买了出版权,并在同年的11月刊登了部分静态帧。
这里虽然没有声音,但是他们拿录像和录音做了比对,录像和录音是能够匹配上的。
而调查局的报告,属于是把所有证据都摆在明面上,但最后的结论却和证据截然相反。
就好像非要说一加一等于三一样古怪。
“抱歉,我想提醒一句,那就是奥斯瓦尔德和苏俄有着密切关系。
很有可能当时KGB也在现场,全程进行了录像。
克里姆林宫用这则录像,对照着伪造了我们现在所听到的这段录音。
不是说现场有一位拿着相机的面具人吗?他很有可能就是苏俄派来的。
为的就是造成我们内部的混乱、不安和撕裂。”艾伦·杜勒斯辩解道。
上一篇:人在崩铁几千年,游戏开服了?
下一篇:重生者太密集?我带国家队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