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科技入侵现代

科技入侵现代 第181节

  林燃点头道:“没错,我们的任务已经全部完成。

  登月舱已经成功在加加林着陆点附近顺利完成着陆了。

  剩下的就看苏俄人能否顺利返回地球了。

  以及燃料转移过程中,全看加加林自己的操作了。

  我相信他事先一定经过了无数次的模拟训练,我非常相信加加林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记者接着问道:“我们一直都知道全过程会进行直播,我相信电视机前的民众都已经迫不及待了。

  教授,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后续直播内容吗?”

  林燃解释道:“没问题,整个燃料转移系统我们内嵌了摄像头,不过它直播的内容可能有限。

  和大家以为的,整个全过程直播不同,它的视角是固定的。

  大家可能只能看到很有限的内容。

  不过我相信这也会是很有意思的体验。”

  记者接着问:“好的,无论是什么画面,我想只要是来自月球,大家都会非常感兴趣。

  教授,我还想请教一下,后续的挑战还有哪些?”

  林燃说:“加加林需要离开他的登月舱,步行约1200米到达‘鹰’。

  因为月球重力仅为地球的六分之一,地形布满月尘和陨石坑,他必须非常小心移动才行,后续将燃料舱运回登月舱,同样得小心。

  整个过程对加加林有比较高的要求。

  不过燃料转移完成后,他返回地球过程,需要进入近月轨道,然后走地月轨道返回地球。

  总之后续还有一些挑战,但我相信加加林能够克服。”

  记者说:“好的,感谢教授接受我们的采访,能够看出教授对于此次登月最后的收尾有着充分的自信!

  让我们把镜头交给演播厅!”

  克朗凯特:“欢迎回来,能够看到呢,教授非常有自信。

  美苏之间的首次联合登月任务,象征着人类在冷战中的合作突破。”

  他停顿片刻,他很清楚,全球观众正屏息以待,冷战背景让这次合作充满复杂意义。

  克朗凯特继续道:“我们将通过音频直播加加林的行动,他将步行至美国燃料舱,完成燃料转移,为返回地球做准备。”

  克朗凯特转向霍伊尔:“与我同台的是英格兰著名天文学家霍伊尔教授,相信电视前的观众朋友们随着过去三天的直播已经对霍伊尔教授非常熟悉了。

  霍伊尔教授,能否为观众解释一下具体情况,以及解读一下刚才教授接受采访时所说的内容。”

  你得加名字,而教授不用,教授就是教授,珍妮看到这里的时候心想。

  霍伊尔微微前倾,用带有激情的声音解说道:

  “当然,克朗凯特。

  燃料舱的着陆是关键一步。因为整个过程这是最难的。

  毕竟苏俄和阿美莉卡的发射点位不一样,发射时间不一样,但是最终要在月球几乎是同一个地方降落。

  这非常非常难,毕竟地球离月球有足足32万公里的距离。

  这就好比站在五百米外你要射中靶心一样。

  目前最难的一步已经完成,登月舱离加加林只有1200米,这个距离以月球的重力,加加林即便身穿宇航服也是绝对能够进行往返的。

  我预计往返时间会在10到15分钟的样子,考虑到还要拆卸燃料系统,要搬运,这个时间可能会延长到30分钟。

  但后续过程全部都依赖于加加林的操作,依赖于苏俄航天局帮助他把登月舱给开回地球。

  NASA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教授才有时间来接受我们的采访。”

  克朗凯特点头:“这听起来是个挑战。霍伊尔教授,燃料转移的具体流程是什么?”

  霍伊尔指着桌上的图表:“根据NASA为我们提供的资料显示,‘鹰’配备了与苏联登月舱兼容的燃料转移系统。

  加加林将连接一条专用软管,将燃料从‘鹰’泵送到他的登月舱。这需要精确操作,确保连接密封,防止泄漏。

  整个过程在NASA内部的预计中会耗时30到45分钟。”

  演播室屏幕切换到月球地图,标示两舱位置。

  克朗凯特倾听耳机,举手示意:“我们收到来自亨茨维尔控制中心的最新消息。让我们听听。”

  音频中有轻微的杂音:

  “视频系统已启动,信号正在转播,地面信号处理中心正在解码,做好直播准备”

  克朗凯特微笑,语气振奋:“观众朋友们,我们即将一起见证,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月球带来的电视直播!”

  几分钟后,音频再次响起,控制室技术员调整音量。

  克朗凯特举手:“我们收到来自月球的信号。

  这是来自月球的声音。”

第186章 教授微操莫斯科(54K)

  月球是没有声音的。

  电视里播放的只是信号传播带来的轻微杂音。

  这点在之前的直播中,霍伊尔已经反复提到过了。

  “声音是声波通过介质传播的振动形式。月球表面几乎是真空状态,缺乏大气层,声波无法传播,因此外部环境是没有声音的。

  地球有声音,得益于地球空气充当介质。”

  可此刻,电视机前的观众都会下意识觉得这就是来自月球的声音,来自32万公里外深空的声音。

  随后电视上出现来自月球的画面,很模糊,只能隐约看见山峦起伏,看到少数陨石砸出来的痕迹。

  说是视频,不如说是画面,一片寂静的画面。

  “哦,真是不可思议,人类上个世纪还在探索着怎么飞向天空,到了这个世纪,人类已经可以登上月球,带来月球的画面了。”克朗凯特的声音响起,为这单调的画面增加画外音。

  霍伊尔纠正道:“莱特兄弟造飞机是在1903年,准确来说,六十年前人类造了第一架现代意义上成功的飞机。

  六十年后,我们把人类送上了月球。

  很期待六十年后,人类的步伐是否已经走出了太阳系。”

  也就是林燃没看直播,林燃要是看直播会告诉你们,不,不但没有走出太阳系,反而还倒退了,整个21世纪没人能再次登上月球。

  这也是冷战的意义所在,它促使了人类科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

  冷战结束后,人类缺乏了这种动力。

  不是说科技进展不快,而是缺乏了要为人类带来更好未来的动力,理想主义的时代彻底消亡,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和充满生机的地球比起来,月球真的是一种独特的美,一种空旷、寂寥所带来的美。”克朗凯特说道。

  整个画面持续了半个小时,克朗凯特和霍伊尔聊了半个小时。

  不同电视台,播放着相同的画面,不同的主持人有不同的解说风格。

  因为持续时间太长,画面一动不动,偶尔出现月尘明显被大量扬起的画面时,在解说的主持人都能兴奋的说上老半天。

  因为这证明了,这是直播,不是静止的画面。

  一直到一只脚出现在画面里面。

  克朗凯特的声音都要颤抖了:“喔!

  加加林!加加林出现了。”

  此时在月球上的,只有加加林了。

  如果除了加加林外,还有别人,那得变晚间惊悚节目了。

  不过不止加加林能去,林燃亲眼看过燃料舱,进去挨个检查过,他想去的话开个门也能去。

  只是没有这个必要,把人类登月的伟大时刻,变成一场惊吓。

  林燃不希望把一个科技侧的世界,变成神秘侧,等到七十年代,美苏争先恐后研究超能力,气功大师层出不穷的时候再说吧。

  “女士们,先生们,这里是CBS新闻,我是沃尔特·克朗凯特。

  我们正见证太空探索史上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之一。

  看!镜头中出现了尤里·加加林的腿部,他正从美国燃料舱‘鹰’附近现身。

  这是美苏联合登月任务的关键阶段,加加林将把燃料舱推回苏联登月舱,为返回地球做准备。

  加加林的腿出现在了视线范围内!

  一千两百米的距离,对电视机前的观众来说是苦苦等候的半个小时,但对加加林来说,是艰难前进的半个小时!

  但是他做到了,他顺利走到了燃料舱的前面!”克朗凯特语气振奋。

  因为这意味着,一个接一个的难题得到了克服,加加林成功返回地球的几率在上升。

  除了少数人以外,绝大部分人都希望能看到加加林的顺利归来。

  霍伊尔解释道:“没错,这说明,NASA的登月舱在着陆的过程中,离苏俄的登月舱距离真的很近。

  近到,加加林能够发现NASA的登月舱,能够看到具体的方向。

  这样他才能在30分钟内就赶到现场。”

  克朗凯特:“霍伊尔教授,这是个非凡的画面。

  加加林的腿部首先出现在镜头中,告诉我们他现在要做什么?”

  霍伊尔神情同样兴奋,他解释道:

  “克朗凯特,加加林现在要完成燃料舱的检查,确保推进剂储罐完好。

  然后再准备移动燃料系统,里面装有联氨和四氧化二氮,用于苏俄登月舱的升空。

  燃料舱配有轮子,方便在月球低重力环境下移动。

  你看,他的动作小心翼翼,适应着仅为地球六分之一的重力。

  可以看出虽然加加林动作比较小心,但是还是很流畅的。

首节 上一节 181/3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崩铁几千年,游戏开服了?

下一篇:重生者太密集?我带国家队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