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入侵现代 第186节
林燃说完后,麦克纳马拉接过话筒:
“各位,我代表白宫感谢各位的付出,特别感谢教授为人类太空探索做出的卓越贡献。
今天我们见证了人类太空探索的巅峰。加加林征服了月球,NASA同样征服了月球!
感谢NASA每一位雇员的付出,这是各位的胜利!”
掌声经久不息。
不过也有人意识到不对劲。
因为在麦克纳马拉的讲话中,全程都没有提到美苏合作。
虽然这段时间工作很辛苦,但从加加林登月开始,大部分人的工作其实是不多的。
因为林燃一人把几乎所有的计算都给打包了。
而且他们还是能够通过报纸、电视收看外界信息。
外界宣传都会强调这是人类合作的伟大胜利,这是冷战中难得的温情一幕,这是人类共同探索宇宙,是人类和平的新象征。
结果麦克纳马拉代表白宫的总结发言里,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到这一点,没有提到和平、合作。
在座工程师们中敏感的人已经意识到,这也许不是和平的开始,而是和平的最终章。
其中最敏锐的肯定要属冯·布莱恩。
他和身旁的德意志科学家低声说道:“看来白宫的目的只是要减缓苏俄登月所带来的影响。
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还是太遥远了。
我们的土星五号还是要派上用场。”
“是啊,人类的和平看来短时间内仍然不会到来。”
白宫内,林登·约翰逊和白宫核心团队们密切讨论,因为马上记者发布会就要在东厅举办了。
林登·约翰逊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双手交叉,眉头紧锁,目光扫过面前的三位官员:副总统汉弗莱、国务卿迪安·腊斯克、国家安全顾问麦乔治·邦迪。
桌上散落着来自NASA的任务简报和各大主流报纸头条。
约翰逊猛地拍桌,钢笔跳了一下,他带点德州口音问道:“我们现在要怎么应对记者?
如果围绕美苏合作,记者们可能会抓住这点大做文章,要知道在欧洲的影响下,记者们迫切希望听到所谓和和平有关的消息。”
汉弗莱叹气:“唉,这次合作登月,成功固然是好事,可太成功,好事也能变坏事。
这次的合作过于成功,会让民众对于人类合作携手登月开启太空探索,推动人类迈向宇宙时代抱有更大的期望。
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停止冷战的声音在全球范围内大幅升温。
这对我们即将要开始的战争实在不是一件好事。”
迪安·腊斯克语气冷静:“总统先生,我们得让全球民众认识到,这是NASA的胜利,是我们的技术让加加林安全返回。
我们得遏制住现在的这种叙事逻辑,我们不能再强调和苏俄合作。”
乔治·邦迪皱眉,语气温和但坚定:“美苏合作登月可以向世界展示和平的可能,尤其在古巴导弹危机后。
如果我们完全忽略合作,可能会让赫鲁晓夫觉得我们在挑衅。”
迪安·腊斯克笑道:“难道我们马上要对百越动手,这不是最直接的挑衅吗?
难道克里姆林宫会觉得我们的百越攻略不是为了亚太,而是为了帮百越人主持正义吗?”
好在现在没有手机,要是在群里讨论再把记者拉进来,肯定又是轩然大波,舆论哗然。
约翰逊冷笑,站起身,踱步到窗前:“和平?你们觉得尼基塔会因为一次登月就放下他的核弹?
那家伙过去可没少在联合国嚷着要埋葬我们!”
汉弗莱帮乔治·邦迪解释道:“总统先生,从国家安全角度看,合作确实能缓解紧张。
不过我们不能显得软弱。国内的鹰派已经在盯着我们,尤其是戈德华特那帮人。”
约翰逊转过身,指着腊斯克:“迪安,你说我们该怎么跟记者解释?他们肯定会问为什么加加林是主角,我们的燃料舱却像个配角!”
迪安·腊斯克翻开简报,语气条理分明:
“我们可以强调阿美莉卡的技术主导。燃料舱的设计、教授的计算、我们的深空网络,没有这些,加加林不可能活着回来。
我们可以说,这是一次科学合作,阿美莉卡提供了关键支持。
我提议,我们应该让教授和科罗廖夫一起参加一档电视访谈类节目,好好聊聊合作过程中阿美莉卡的技术贡献。
以及为什么最后莫斯科会选择把指挥权限移交给NASA。
天哪,在教授面前,谁敢说我们是配角?
苏俄人敢这么说吗?
科罗廖夫敢这么说吗?”
约翰逊点头道:“好主意,不过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合作。
毕竟一个月前,我们才和多勃雷宁在东厅一起开了联合记者发布会。
我们可以说,这次任务证明了科学无国界,但阿美莉卡始终是太空探索的领导者。
让教授和科罗廖夫共同接受电视采访的主意很好。
伦敦怎么样?苏俄不是喜欢伦敦吗?科罗廖夫不是喜欢来伦敦吗?”
三人听后异口同声说道:“伦敦可以。”
约翰逊揉着太阳穴,坐下,语气带点不耐烦:“不过这听起来还是有些问题。
记者会问我们接下来怎么办,是不是要跟苏俄再搞一次?有更多太空合作。
事实上这次的合作是被苏俄人坑了,我们不得不选择合作。
未来我们不会再有类似合作,这次我们得有个硬气的回答。”
邦迪提议:“您可以说,这次合作是特殊情况,未来任何计划都将以阿美莉卡利益为先。我们会继续开发土星五号,确保在太空竞赛中领先。”
约翰逊眼睛一亮:“土星五号,嗯,这个好。让大家知道我们没停下脚步。”
他顿了顿,语气低沉:“但加加林的事怎么说?他可是月球上的
汉弗莱冷静回应:“我们称赞他的勇气,但强调任务的成功离不开我们的技术。比如,伦道夫的计算精确到秒。
没人能在数学的精准计算上战胜伦道夫,我们得强调,哪怕高斯再世也不行。”
腊斯克补充:“可以加一句,‘加加林是英雄,但阿美莉卡的技术更是幕后英雄’。
这样既给苏俄面子,也突出我们的贡献。”
约翰逊点头:“好,就这样吧。”
新闻秘书莫耶斯敲门探头进来:
“总统先生,记者们已经等得不耐烦了。东厅都挤满了,CBS和NBC的摄像机已经架好。”
约翰逊站起身,整理西装,语气坚定:“好吧,伙计们,咱们得把这出戏演好。告诉全球民众,我们登上了月球,我们是赢家!”
邦迪低声说:“总统先生,记者可能会问苏俄的下一步。您想怎么回答?”
约翰逊眯起眼睛:“就说我们欢迎竞争,但阿美莉卡永远会领先一步。”
幕僚们起身跟随约翰逊走向东厅。
约翰逊边走边摇头,心想:“和平?也许有一天,但现在肯尼迪总统才死不到一年时间,哪怕我是总统,也难以奢谈和平。”
第189章 来自教授的凡尔赛(4K)
白宫东厅内,气氛如火如荼。
金色吊灯洒下柔和光芒,照亮一排排木椅,记者们坐的满满当当,大家清一色笔记本翻开,钢笔在手。
负责拍照的记者则站在椅子中间的走道上,镜头对准东厅的进门处,随时等到抓拍决定性瞬间。
墙上的巨幅星条旗与旁边的NASA旗帜。
这次没有苏俄的镰刀锤子旗,同样也没有邀请多勃雷宁。
东厅中央,讲台后是一面蓝色幕布,上面镶嵌着白宫徽章。
林登·约翰逊和白宫核心团队成员们走进东厅的时候,在这里早已等候多时的白宫记者们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大家都为此次合作的圆满成功感到由衷的喜悦。
即便是秉持保守观念,认为应该继续冷战立场的记者,也会因为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并且顺利回到地球,为人类探索的脚步第一次扩张到宇宙,而感到高兴。
在这一刻,无论立场、政治观点、对苏俄的好恶,显得是那么的无关紧要,大家都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被困在地球上的人类。
林登·约翰逊总统大步走上讲台,身形在灯光下投下长影。
西装笔挺,领带一丝不苟。
他调整眼镜,目光扫过记者群,嘴角则是自信的微笑。
台下记者们齐齐举手,显然都想成为在美苏联合登月任务圆满完成后,第一个采访林登·约翰逊的记者。
记者们有无数问题要问他。
白宫新闻秘书比尔·莫耶斯站在一侧,手持文件夹,低声与助手交谈。副总统汉弗莱和国家安全顾问麦乔治·邦迪站在后方,表情严肃,时不时交谈两句。
记者们迫不及待,问题如潮水般涌来。
比尔·莫耶斯快步向前,拍了拍麦克风,“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参加白宫的登月特别新闻发布会。
我非常理解各位激动的心情,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样激动,我也充分能理解各位内心有无数问题想要请教约翰逊总统。
但我们还是要按流程来,先有请总统先生作开场讲话。”
约翰逊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带着德州口音:“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是人类历史上的光辉一刻。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功登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球,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壮举。
阿美莉卡与苏俄的合作让这一梦想成真,尤其是NASA的技术确保了任务的圆满成功。”
他停顿,环视全场,内心很清楚:我需要让民众知道这是我们的胜利,加加林是苏俄人固然没错,可在这次登月过程中,真正关键的是NASA。
他继续道:“这次任务展示了科学的无国界力量,也证明了阿美莉卡在太空探索中的领导地位。我们为加加林的勇气鼓掌,更为教授的伟大表现,NASA的卓越技术而感到自豪。”
伟大,无需多言。
记者们低头记录,闪光灯此起彼伏。
上一篇:人在崩铁几千年,游戏开服了?
下一篇:重生者太密集?我带国家队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