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入侵现代 第217节
当然它的研发不是没有价值,后来用在了其他航天飞行器上。
当时美苏都通过实验研究证实了,降落伞和反推火箭可用于回收火箭阶段,这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是可行的。
所以科罗廖夫在和林燃见面时,没有对可回收火箭的想法感到多惊讶。
甚至在苏俄的Venera-72任务设计时,他们就设想过要让它具备一定的可回收模块。
(Venera-72发射概念图)
只是在当时冷战背景下,在当时技术条件下,技术发展的优先级更倾向于快速发射而非长期投资。
但现在林燃在公开采访时候提出了全新的理念,重提可回收火箭,和NASA作为一个机构的运营盈利。
加加林自然要多问几句。
林燃点头道:“当然,火箭是分级的,我认为它完全能够做到可回收,而且我想我也找到了火箭回收的秘诀。
不过具体要怎么做,这是秘密。”
在座观众响起一阵掌声,大家从加加林的反应看出了这项技术的重要性,从教授的回答则看出了阿美莉卡在这方面的领先优势。
加加林脸上露出遗憾的神色,“我希望我们在这方面同样能够达成合作。”
林燃笑道:“这应该是白宫和克里姆林宫谈的合作,而不是我们。”
克朗凯特适时把话题拉回采访本身:“我已经在期待来自NASA的太空旅游项目了。
如果只要十万美元,我一定会去一趟,我发誓。
所以教授,大概什么时候能够实现?”
林燃想了想:“十年,十年内我们就能实现。”
这回大家都震惊了,十年这个时间太短了。
放在当下来看,十年就能够开展常态化太空旅游,实在难以想象。
克朗凯特伸手和林燃握手后说道:“教授,如果十年内,NASA推出载人航天旅游项目,我希望那时候我采访你是在太空上。
我们节目组想必很愿意花这个钱。”
林燃补充道:“我的往返费用需要你们报销。”
克朗凯特大笑:“那是自然。”
他接着说:“希望到时候,我们也能邀请加加林先生,共同见证我们的十年之约。”
加加林点头道:“当然,我很乐意参与。”他内心没说的是,要看到时候克里姆林宫的意见,以及阿美莉卡人是否会愿意让他上去。
克朗凯特接着问道:“加加林先生,有传闻说,在返回地球的过程中,全程都是由教授亲自指挥你的,这是真的吗?
以及当时你是否会感到担心,怕教授指挥失误导致你回不了地球?”
加加林说:“有这回事。
在返回舱发射后,指挥权限就移交给了教授。
虽然这次来阿美莉卡访问是我和教授的第一次见面,但我和教授是经历过生死的交情,我对教授的声音无比熟悉,在返回的过程中他不止一次告诉我具体要怎么做。
至于是否会担心教授指挥失误,从来没有担心过!”
加加林最后的回答说的斩钉截铁。
加加林接着说道:“你们知道吗?
在月球上,空无一人,自己能否顺利完成任务是未知数。
插苏美两国的国旗,把照片传回地球,挖掘月壤,这些做完后我感到寂寥和一丝担忧。
我只知道阿美莉卡的燃料舱会来,但什么时候回来,是不是在我视线范围内,如果在我视线范围内,我在后续执行任务过程中是否能够按照原计划把燃料舱带回返回舱边上顺利完成任务,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当阿美莉卡的登陆舱出现在我视线范围内的时候,这种感觉就像被拯救。
阿美莉卡实现了自己的承诺,跨越三十万公里的支援如约而至。
就在我视线范围内,这是何等的壮举。
人类在此刻密不可分,这既证明了人类合作能够克服一切困难,也证明了NASA的能力。
因此在指挥权移交给教授的时候,那时候燃料的转移已经完成了,我没有任何理由不信任教授。
在返回地球过程中,教授的指挥非常夸张,早在哥廷根奇迹之前,我们就认为教授是全球最聪明的人。
在见识过教授的计算能力前,我们很难想象人类能够有如此夸张的计算能力。”
加加林的表情非常真诚,让观众们天然就信服他所说的。
“我们要用工具,要用计算机,因为留给你反应的时间不多,你只能按照既定的程序去计算。
而教授是用大脑,他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参数变化进行一个实时的计算。
科罗廖夫同志在我们内部曾经感慨过,如果说教授和我们的差距简直比人类和大猩猩的差距还要更大。”
这样的吹捧,显然让阿美莉卡民众都感到发自内心的爽。
来自敌人的吹捧最能说明问题。
当然也有部分南方州保守派的民众在看电视直播的时候,觉得有些遗憾,遗憾来自于教授是黄种人而不是白人。
现在林燃的权力只局限在NASA内,也就是航天领域。
而实际上麦克纳马拉不止一次,想要把国防部关于空军的研发项目一并打包交给林燃,给林燃一个国防部高级顾问的角色,让他深度参与空军有关科研项目,也就是各类轰炸机、战斗机、预警机、雷达之类的项目。
但被挡下来了。
即便林燃过去表现都证明自己可信。
但因为他黄种人的身份和公开表示对华国的认同,这都阻止了他接触国防工业。
如果林燃是白人,哪怕是南非白人,他也能接过整个阿美莉卡庞大的科研体系,一言以决之。
甚至以其之年轻,能在这个位置上干上四十年不成问题。
四十年之久这是什么概念,总统最多八年,他能历经八任总统。
从百越到海湾再到阿富汗,活化石了都。
因此要是林燃是白人的话,他的名望还能再乘10,除了名望外,实际权力能比总统还要更高。
这其实也是阿美莉卡种族的一种体现。
当然,要是林燃是犹太人,那能成为deepstate的实际掌门人,同样实际权力比总统还要更夸张。
可能阿美莉卡的历史就要变成,教授扶持弗雷德,教授推翻弗雷德,教授扶持弗雷德之子,教授推翻弗雷德之子了。
回到演播厅现场,克朗凯特听完后感慨道:“不愧是教授,总是能够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教授,我们同样好奇,为什么你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在成长过程中,你有什么秘诀要分享给大家的?”
林燃说:“我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的教育不应该搞这种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太蠢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做题,会把学生的天赋给扼杀在摇篮中。
我认为我们现在的教育系统是失败的!”
林燃要发表暴论了。
我们可是阿美莉卡,阿美莉卡怎么能搞应试教育呢!
我们就应该搞快乐教育!
快乐教育配合百越战争期间这帮垮掉的一代,简直威力无穷。
求个月票!呜呜呜给鸦上上月票吧!
第207章 林燃想要做的(5k)
同样的理论,谁提很重要。
本来60年代就是各种新式教育理念层出不穷的年代。
什么开放教育、发现式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这些理念在当下风起云涌,各种教育层面的思潮不断涌现。
像什么约翰·霍尔特、乔纳森·科佐尔、赫伯特·科尔等等。这些人关注教育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这帮人总结一句话就是现在联邦的教育不行,应试教育不行,我们得改。
但人和人是不一样的。
他们提一万句,也没林燃提一句管用。
他们这样的批评家,只能在报纸上呼吁,呼吁要改变,教育系统要关注学生需求,不应该只关注考试和成绩。
最多就呼吁了。
但林燃前脚说了这话,后脚教育部门就能找他给建议,然后开始一些改进。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兴趣。
兴趣远比考试本身要重要得多。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年轻人的兴趣,了解他们的兴趣是什么,然后朝着这个方向去挖掘。
现代理性已转化为工具理性,它被用于技术效率而非人类解放。
我们当下的应试教育正是这种趋势的体现:它将教育目标简化为考试成绩,将学生训练为适应社会结构的产品,而非培养他们成为独立思考、批判社会的个体。”
林燃的话是霍克海默教授著作《启蒙辩证法》理念的体现,和他的身份是完全相符的。
他说的时候,内心在想,挖掘年轻人的兴趣,无论是六十年代越战失利还是后来的千禧年后,老美这帮年轻人的兴趣都是叶子。
各种各样的叶子。
想方设法的使用叶子。
阿美莉卡最后试图把教育拉回正轨的其实是小Bush,他掏出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NCLB),这个法案强调考试,并且要强制对教师进行问责。
他当时通过NCLB要求3至8年级学生每年考试,学校表现与测试成绩挂钩,如果成绩没达标学校就要面临重组或私有化。
如果学校连续五年没能达标,就要更换老师,转型为特许学校或者州政府接管,或者彻底重组。
总之这套法案非常变态,搞得老师苦不堪言,从学校到老师再到学生和家长都苦不堪言。
所以才会在2008年的时候,全美教师协会几乎是不遗余力的支持Obama,为的就是把这个赶快给废了,你搞这么严格我们怎么混日子?
上一篇:人在崩铁几千年,游戏开服了?
下一篇:重生者太密集?我带国家队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