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科技入侵现代

科技入侵现代 第219节

  华盛顿和教授打过交道的公务员们都说,如果教授出身在阿美莉卡,哪怕是黄种人,他也有机会当上总统。”布朗说道。

  其实还是林燃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当总统,或者说他没想过自己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如果一开始知道的话,他就会麻烦霍克海默帮自己编造一个本土出生华裔的身份。

  然后去抢占 Obama的生态位,和马丁路德金交好。

  马丁路德金的挚友加指定接班人,加上自己的声望、人脉和履历,再找个黑人老婆,足够卡掉 Obama了。

  不过林燃不想,他的目标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总统。

  别说总统,哪怕成为 Bush家族那样的正八旗也不是林燃的目的。

  从根本上点燃整个世界,让六七十年代的火焰不要熄灭才是林燃的真实目的。

  林燃在知道OGAS捏合东欧四国之后,觉得实现这点更有希望了。

  苏俄的完蛋靠自己无法逆转,那么减缓阿美莉卡的崛起,让世界存在火焰的国家和地区更多。

  不至于说清一色是动物朋友,让世界的形态更加复杂,让人类贫富差距极端化的准赛博朋克社会延缓甚至不要到来,这才是林燃在这个时空除了技术本身外想要做的。

  后续又讨论了一些登月相关的话题,但无论是台下听众,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注意力都不在此了。

  “很高兴能够听到二位围绕登月、航天以及个人的一系列见解,教授也分享了个人成长的秘密,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感谢大家收看今天的CBS新闻节目,希望下次还有机会采访二位!”克朗凯特觉得太值了。

  这次的节目,林燃关于教育的提议,肯定会被当成热议话题爆炒。

  本身应试教育从60年代初开始就一直被诟病,各种教育学家频频抨击。

  这回有了林燃的站台,他们肯定不会放过如此良机。

  其次是像马丁路德金这种活动家,跟捡到枪一样,又有了新的控诉他们遭受不公平待遇的理由,又能狠狠在媒体上占据版面和视线。

  而对于白宫而言,民权法案是肯尼迪的遗产,林登·约翰逊难道不希望自己有关于民权的贡献吗?

  现在教授已经给了你机会,教育改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你说林登·约翰逊会不会抓住这一机会。

  克朗凯特光是想想,都知道这回围绕教育,从华盛顿到纽约,从北方州到南方州都会闹的沸沸扬扬。

  而CBS的新闻节目就会被拉出来反复播放,名气和金钱,他全都要。

第208章 香江熊猫不是熊猫!(5k)

  香江,弥敦道646号电子元器件店内,胡孝清和往常一样,每周一都要来店里转上一圈。

  (1949年,胡孝清在弥敦道646号电子零件店)

  他的这一习惯十来年如一日,从来没有变过。

  这是他发家的地区,也是阿特拉斯电子对外展示的窗口。

  胡孝清这个名字对绝大多数华国人来说都有些陌生,甚至即便是香江本地人也大多没有听过这个名字。

  但他有一个响当当的外号:香江电子工业之父。

  他出生于1924年,在申海长大,曾就读于申海交通大学,主修管理学。

  1948年的时候,他口袋里揣着500美元来到香港,在弥敦道646号开了一家售卖电子零件的小店。

  虽然他没有接受过电气工程方面的正规培训,但他一直对电气工程着迷。

  一开始生意很艰难,每天只有100港币的收入,他严重依赖借款来维持生计。

  47年阿美莉卡发明晶体管,1949年的Rediffusion Radio(一家私人广播电台)进入电台市场,收音机开始在香江迅速普及,成为大众当下最流行的娱乐方式。

  和电视比起来,收音机的价格无疑要亲民很多。

  随后胡孝清获得了德意志蓝宝收音机在香江的经销权,生意开始迅速做大。在1958年的时候开始,在香江使用霓虹晶体管组装晶体管收音机,他的背后正是索尼。

  索尼的创始人森田昭夫亲自来香江和胡孝清谈合作。

  为什么?

  因为霓虹想打开香江市场,英格兰有高额关税为了保护本国的电子产业不被廉价霓虹货给摧毁,而霓虹的想法就是走香江,在香江过一道水再卖到英格兰以及整个英联邦国家。

  胡孝清和索尼的合作,这也是索尼历史上第一间海外工厂。

  说是工厂,其实它和后世所理解的工厂截然不同,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小作坊。

  (大致类似这样,香江劳务工博物馆里展示的上屋热线圈厂的生产线)

  根据索尼公司历史网站,该工厂是一间公寓,有两条生产线,由60名女工负责组装从霓虹带来的晶体管收音机套件,该工厂主要组装TR-510和TR-623。

  合作期间,胡孝清的工厂每个月为索尼组装6000台收音机。但胡孝清和索尼的蜜月期很短,只有短短两年时间,两年之后的1960年索尼就直接在爱尔兰建立工厂,全面停止和胡孝清的合作。

  说是因为爱尔兰工厂,实际上是因为来自香江的威胁。

  好在,胡孝清和索尼本身也是同床异梦,他一直在做两手准备,从阿美莉卡和英格兰进口晶体管,自己做收音机。

  胡孝清开始以自己的品牌制造收音机,品牌名叫Blue Bell,蓝钟。

  (Blue Bell 7,生产时间1960)

  (Blue Bell 7的内部结构,由七个晶体管组成)

  甚至因为来自香江的冲击,没错,以晶体管收音机为主的业务,香江能够做到比霓虹还低,来自香江的收音机冲击了霓虹市场,搞得霓虹不得不在1962年的时候禁止本国晶体管出口到香江。

  1962年5月,他成立了环球电子,并将其业务合并到Atlas名下。Atlas的中文名字是全球的意思。

  根据1963年《国际管理》杂志上关于Atlas的一篇文章,他将公司的管理委托给三位不同国籍的经理,一位名叫A.M.Cappon的以色列人负责销售,一位英格兰人负责财务,一位华国工程师负责运营。

  在这个时间点环球电子有400名工人,每月生产 80000台六晶体管收音机,运到纽约需要花费90天时间。

  张科长就曾经在环球电子工作过短短半个月时间。

  1967年,根据香江工商总署发布的贸易公报,Atlas每月生产250000台收音机。该公司非常成功于1969年在新成立的远东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第一家在香江股票市场上市的电子公司。

  胡孝清本来以为今天是和往常一样平常的日子,他拿起桌上的《香江贸易月刊》,这是香江政府出版的杂志,定期会报道贸易和工业咨询,其中自然也包括了电子产品。

  “在1965年春季萊比錫貿易博覽會上,划过展示了一款名為‘熊猫01’的小型電子計算器,憑藉其先進的科學計算功能、袖珍的設計和創新的LED顯示屏,震驚了全球電子工業.”

  香江政府的杂志头版头条是华国电子产品的新闻,可见熊猫给这个时代带来的震撼。

  从莱比锡蔓延到伦敦、巴黎、纽约,这股风终于吹来了香江。

  胡孝清读的极其认真,因为这对于别人来说是新闻,对他来说,他要从中发现商机。

  华国能造,他能不能造。

  这玩意市场如何。

  如果他们造不了,能不能从其他地方引进。

  当年华国在莱比锡贸易博览会上推出熊猫收音机之后,他同样在《香江贸易月刊》上看到报道,胡孝清敏锐意识到,华国的设计比他们的要好得多。

  虽然他也谈不上好在哪里,但就是比他们的更精致。

  所以他几乎是当机立断,让工厂重新制模,照着熊猫造,哪怕内部的电路设计做不到一样,外观总能做到吧。

  黑白配色的塑料外壳,难不到哪里去。

  靠着山寨熊猫,他的环球电子在香江乃至东南亚很是大赚了一笔。

  这个时空,华国方面的知识产权意识几乎为零。

  信息的不流通导致胡孝清的行为,华国方面也不知道。

  甚至就算华国想追责,在两个阵营间也很困难。

  后面,整个香江的无线电厂都在学胡孝清,造山寨版的熊猫收音机。

  因为他做的最早,所以赚的最多。

  而现在,在看到华国的便携式计算器功能介绍后,胡孝清几乎第一时间就知道,这玩意有着近乎无限的市场。

  个人、企业、高校、政府机关,没有人会不需要这玩意。

  这就是一座移动的金山。

  问题是,华国是怎么做到的?

  霓虹人造不出来,阿美莉卡人造不出来,英格兰人也造不出来。

  他一个香江的无线电厂老板,同样造不出来。

  “华国是如何把如此复杂的计算功能塞到这么小的机器里,同时能做如此精度,还能有如此好的续航。”作为专业人士,胡孝清百思不得其解。

  “老板。”

  还没等胡孝清招呼上门的客人,戴着黑色圆帽、穿着风衣的男子就已经消失在他的视线范围内。

  只留下一张红色的请帖在柜台上,提醒着他刚才确实有人来过。

  红色足够敏感,胡孝清抱着迟疑的态度,拿起桌上的请帖:

  “业务合作,期待到来,若能到来,必不失望。

  5月1日上午9点30分香江尖沙咀弥敦道172号3楼”

  5月1日,也就是七天后。

  这上面的地址离他这不远,结合时间和这红色的请帖,胡孝清看到之后一下就想起来这是哪里了。

  这是一家报社,大家都知道他来自大陆,前身叫百花缭乱,六年后改了一个新的名字,名字开头就是新。

  (后面用百花社代指)

  “百花社找我干嘛?”胡孝清思忖。

  结合杂志上的内容,他内心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华国该不会是想把他们的电子产品卖到香江来吧?

  不过不管是什么目的,光是有这种可能性,就足够让自己跑一趟了。

  尖沙咀弥敦道在这个时代是香江的商业心脏,街头车水马龙,店铺鳞次栉比。

  英格兰知道百花社是什么机构,有什么职能,他们从来也不干预。

  香江政府坐山观虎斗,百花社是一方,中华旅行社则是另外一方。

  英格兰人乐得看你们斗。

  只是从今天开始,华国的百花社要承担别的任务了。

  舆论上的攻防很重要,但经济效益更重要。

首节 上一节 219/3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崩铁几千年,游戏开服了?

下一篇:重生者太密集?我带国家队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