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科技入侵现代

科技入侵现代 第228节

  结果没想到,对方在短短几年内,做出如此大的成就,哪怕在法兰克福学派内部,都愿意尊其为意见领袖。

  要知道,在学派内部,权力结构是很松散的。他是创始人,不代表能够把手里的权力顺利交接给自己的学生。

  但林燃光是凭名字,就能获得学派各方大佬的认可,甚至都不需要见面。

  同样,如果换别人写这样的书,在刚写出来的时候不但不会获得名誉,可能连出版都无法出版,像早期《血管》在拉丁美洲很多国家都不能出版。

  “因为我写的好?”林燃习惯性自我吹捧道。

  霍克海默微笑着说道:“不,因为是你写的,伦道夫,人创造的理论能够为其增加名誉,同样的人也能为理论增光添彩。

  而仅仅是因为它是你写的,所以就会自然被视为民权运动过程中的重要成果。

  你放在这吧,我帮你改改,改完我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愿,我也能回法兰克福养老了。”

  林燃喃喃道:“教授,你要走了?”

  他突然有种巨大的失落感席卷而来,从记载中看,霍克海默会在1973年去世,也就意味着他离去世还有八年时间。

  林燃很清楚,如果不是有霍克海默,自己在60年代的起步肯定要艰难很多。

  这种就完全是自由心证,对方到底有没有起作用,林燃认为毋庸置疑,无论是帮他在阿美利肯立足,还是说帮他和洛克菲勒、摩根建立联系网络,又或者是在学术界帮他背书。

  这些,换其他人来,大概也没有谁能做的比霍克海默更好了。

  林燃顿时有些感伤,八年时间,一年可能都未必能见一面。

  自己未来能去德意志的时间少之又少。

  这才叫真正意义上见一面少一面。

  也许这次就是永别。

  “是的,伦道夫,我年纪大,如果不是你的话,我想我大概60年的时候就要回法兰克福了。

  华国人讲究落叶归根,我们德意志人虽然不讲究这个。

  但我们同样有故土的概念,有家乡的概念,我希望自己能够在生命的最后日子,在法兰克福度过。

  伦道夫,你还年轻,你不知道,人小的时候时间过的很慢,长大之后时间过得很快,但年纪大了之后,时间又开始慢起来。

  这种时间上的感受,会让人更想要在晚年回到故乡。”

  德意志同样强调故土,故土算是德意志文化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了,像2014年的时候,奥格斯堡举办和平庆典就使用了“故土?我从未去过!”作为口号。

  林燃听完后默然,他不可能因为自己的感伤而让老头一直呆在纽约吧。

  他都会感觉自己是国际鸡尾酒里无法融解的冰,时刻渴望着能够回到华国,哪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自己也许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回去。

  自己有这样的感觉,就更无法去要求别人。

  林燃长叹一声后说道:“好,我明白了。

  教授,在我们华国近代的诗人写过一首长短句叫《送别》,我也不知道,你离开纽约的时候,我是否能够亲自到场送别,但我先提前把这首歌唱给你听,就当提前送别了: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歌声中尽是感伤,林燃心想,自己居然不知不觉来60年代快整整六年时间了。

第214章 哥德巴赫猜想

  又是一年纽约数学家晚宴。

  今年林燃再怎么推辞,大家也让他不得不到台上来讲两句了。

  毕竟今年 1月的哥廷根神迹,不是每个人都有时间和精力千里迢迢到现场去见证。

  大家无论是去了现场,还是说在电视上收看直播,又或者是从科学出版社购买了录像带,都欣赏过林燃在哥廷根大发神威的英姿。

  这回说什么都不让林燃推托了。

  你再怎么说自己要给年轻人机会,自己说了,大家注意力都集中在你身上,那也不行,你今年必须讲,要么开幕,要么压轴。

  哈维·科恩在和林燃沟通的时候那叫一个苦口婆心:“教授,你要是不讲,我答应没用,在场的数学家们可不会答应。

  他们就等着听你的教诲呢。”

  不听不行,先不谈林燃今年在数论上的成果给了做数论的博士们提供了多有效的工具,这是惠及所有数学家的功绩,光是去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林燃提出的四色问题解决思路,已经被哥伦比亚大学的数学家给解出来了。

  像林燃这样,又能帮大家造轮子,又能把自己一些解答问题的思路随手送给大家,这样的大佬还有第二位吗?

  换其他数学家,即便有这么大方,给的最多也就是大致的思路,怎么可能像林燃这样,把一整个完整的思路告诉你?

  小气一点的,自己随便一个想法都要敝帚自珍,自己实在是推不下去了,才拿出来交流。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大量对比的案例在前,足以见得林燃的大方。

  至于自身名气也是重要因素。

  哈维·科恩接着说:“你还记得陈吗?就是你在香江的学生。”

  自己的学生,那就肯定不是陈省身。

  林燃点头道:“当然,我把他推荐给你,他很有天赋才对。”

  哈维·科恩笑道:“你说的没错,他确实很有天赋,他围绕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重要成果,这是一个大工作。

  我们纽约城市大学内部判断该结果足以将当前围绕哥德巴赫猜想的工作往前推进一大步。”

  林燃了然,应该是哥德巴赫猜想的“1+2”被证明了,算算时间点,这个时候差不多。

  原时空,陈景润的成果也就在 1966年发表的。

  林燃看过陈景润发表的论文,对方在 1960年年底来的纽约,算了算差不多五年的博士生涯,中间发表了一些数学论文。

  和筛法专精比起来,现在的陈景润显然掌握了更多工具,在解析数论领域是一把好手。

  “不错,所以你的意思是,到时候纽约数学家大会上会让他围绕自己的成果做一个学术报告对吧?”林燃问道。

  在纽约数学家大会上做报告对他而言是负担,但对其他数学家来说绝对是一种荣誉。

  从困难程度上来说,比国际数学家大会主会场做报告也差不了多少。

  毕竟纽约数学家大会就一天时间,一天时间最多请三名数学家做报告,国际数学家大会最少持续七天。

  哈维·科恩点头道:“没错,陈的报告会在你后面。

  我的意思是,教授,你也不一定非得要开幕或者压轴。

  如果你想要挑战一下人类极限,在今年的纽约数学家大会现场给我们表演一个现场证明完备的哥德巴赫猜想,那我也可以把你的报告时间放在陈的后面。”

  哈维·科恩眨了眨眼,脸上满是期待。

  林燃苦笑道:“科恩教授,我是人,不是神。

  现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还只有一天时间,这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

  哈维·科恩说:“教授,如果真的能够证明,那我想无论是谁,都不会介意今年的纽约数学家大会扩展到一周甚至更久。

  当然更久,我们也不是不能等。

  我们的同行们有足够的耐心,亲眼见证奇迹。

  只是我怕白宫等不及,要派人来纽约把你请回去。”

  哈维·科恩说完后,接着说道:“教授,人太厉害也不行,厉害到教授你这个程度,哪怕你想回校园专心做学术,白宫都不会允许了。”

  林燃听完后若有所思:“其实也不是不行。”

  哈维·科恩略微惊讶问道:“什么不是不行?”

  林燃说:“现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哈维·科恩兴奋道:“真的?”

  林燃挑了挑眉:“试试看吧。

  确实有难度,我也不敢保证能够做到什么程度。”

  哈维·科恩连忙起身:“教授,我本来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和你说,结果没想到你真的答应了。

  那我得紧急联系更多的人,临时改场地。

  原本的场地显然不够见证奇迹了。

  然后租场地的时间也要延长。”

  哈维·科恩看了眼时间,离纽约数学家大会只有五天时间:“教授,你要多少天?”

  林燃想了想:“三天吧,别抱太大期望,我只是做一点微小的工作,给大家打个样。

  你在宣传的过程中,可别说我要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我只是试一试,给大家一点思路。

  你把大家期待都抬起来了,我到时候做不到可不怪我。”

  哈维·科恩笑道:“教授,没人会怪你无法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

  现场就三天时间,要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虽说你是高斯再世,但想要做到也太难了。”

  哈维·科恩心想,教授,你做不到大家反而会松一口气,原来教授也不是万能的。

  教授要现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消息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传遍数学界。

  整个阿美利肯数学界都沸腾了。

  至于哈维·科恩在电话和传真里反复强调:“不不不,不是现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怎么可能是现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只是教授讲讲对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理解。

  也许,我是说也许,也许会现场进行一下推演,仅此而已。

  我可没说过教授要在今年的纽约数学家大会上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哈维·科恩是这样和会议组织的工作人员说的。

  大佬他亲自来请,不那么重要的就由手下的博士、学校的行政工作人员负责,硕士?硕士没资格。

  但数学家们打电话聊到这件事的时候,就已经完全变样了。

首节 上一节 228/3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崩铁几千年,游戏开服了?

下一篇:重生者太密集?我带国家队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