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入侵现代 第303节
即将执行任务的只有钱飞和赵建国,但不代表其他三位就不会有执行宇航员任务的机会。
恰恰相反,五名宇航员数量实在太少,你们每一位都会在未来的岁月里执行大量的太空任务,足迹甚至有可能遍布整个太阳系。”
在亲眼见证过燃烧一号火箭和F-1发动机奇迹之后,大家对这话深信不疑。
大家都接受过培训,知道整个阿波罗登月过程中,又不止奥尔德林和阿姆斯特朗上了月球,后面陆陆续续还有好几位宇航员上月球呢。
所以对于钱飞和赵建国的入选,其他三位宇航员内心会有羡慕的情绪,会羡慕他们能够率先执行任务,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毕竟第一个上月球的华国人,荣誉背后也意味着风险,谁能保证一次就成功呢?
“在那些阿波罗登月的任务中,宇航员们面临着无数的挑战和不确定性,但通过他们的勇气、技能和团队合作,他们克服了困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尼尔·阿姆斯特朗是首位踏上月球的人,大家都很熟悉,他也是巴兹的老熟人了。
在阿波罗11号任务中,登月舱下降过程中,计算机发出1202警报,显示执行溢出错误,他们发现,飞船偏离预定着陆点四英里,正朝一个布满巨石的区域快速下降。
燃料仅剩25秒的时候,情况万分紧急。阿姆斯特朗迅速关闭自动驾驶,亲自操控飞船,避开巨石场,最终在燃料几乎耗尽时安全着陆。
尼尔后来回忆说,‘我可能有点害怕,但当时太忙于着陆,没时间去想。’
他的冷静和专注是任务成功的关键。
同样,你们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但请记住保持专注,相信你们的训练。
平时训练中巴兹之所以严格要求你们,就是因为很可能会遇上类似的情况,不能完全相信自动系统。
地球上的自动驾驶技术尚且不成熟,在太空中,你们难道敢把身家性命托付给自动系统吗?
过去阿美利肯的阿波罗团队在压力下展现的冷静和勇气,你们也应该有同样的能力去应对任何挑战。
另一个故事来自阿波罗12号。
1969年11月,查尔斯和艾伦在执行任务时,火箭在发射后被闪电击中,导致仪器故障,通信和电力系统一度中断。
艾伦迅速重置系统,恢复正常操作,最终他们精确着陆在风暴洋,距离无人探测器勘测者3号仅200米。
在你们的使命中,你们可能会遇到技术问题,但像阿波罗12号的机组人员一样,你们有知识和支持来克服它们。
另外记住,地面控制中心是你们的坚强后盾,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永远会提供给你们最准确的路径来应对困难。
在太空中无论遭遇了什么意外,都别忘了,我就在地面控制中心随时准备为你们提供支援,我们将共同面对任何困难!
最后,让我引用一些阿波罗宇航员的话,激励你们前行。
尼尔说,‘我认为我们去月球是因为面对挑战是人类的天性。这是我们内心深处的灵魂要求,就像鲑鱼逆流而上,我们必须做这些事。’
我们正在创造历史,正在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正是通过挑战,我们才能成长并取得伟大成就。
把差不多十年的太空测试压缩到一次完成,这对你们是巨大的挑战。
就像你们的教官巴兹·奥尔德林所说的那样,‘我发现的一个真理是:当你相信一切皆有可能,并且愿意努力实现目标时,你就能实现下一个不可能的梦想。没有梦想太高!’
去吧,带着勇气、决心和作为成就伟大一部分的认识前进,让我们为你们感到骄傲,预祝你们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第260章 奔月号发射
人类第一次进入太空是苏俄的1961年4月12日,而加加林一直到4月9日才获悉此消息,苏俄航天局在他和盖尔曼·季托夫中选择了他。
人类第一次登月是在1969年7月20日,而奥尔德林和阿姆斯特朗则是在1969年的春末得知的这个消息,提前了数十天。
华国第一次航天是在2003年10月15日,而杨利伟在前一天的晚上才知道自己被选定为首发航天员,晚上8点钟睡着凌晨2点被医生叫醒,然后吃了点面条和饺子,把工作程序看了一遍,在5点20分出发。
不同宇航员得知自己执行任务的时间点不一样。
这个时间和很多东西有关。
苏俄和华国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头一回,所以希望宇航员想的越少越好,避免太早知道胡思乱想影响状态。
华国做的更绝一点,只给了几个小时的反应时间,苏俄给的时稍微多那么一点点。
而阿美利肯则因为之前大家都执行过非常多太空任务,都是老手了,所以给他们准备的时间会长一些。
钱飞和赵建国,则是在离火箭发射还有一周的时候得知自己要执行任务。
按照奥尔德林电话里和林燃的说法是:“他们到最后要带我上月球,我已经老的动都动不了了,他们要承担当年比我、尼尔和柯林斯更多的任务。
如果连提前一周知道都会出问题,那不如尽早换人。”
(2015年在耶路撒冷举办的国际宇航大会上已经85岁高龄的奥尔德林举办新闻发布会时的场景
90岁和85岁也没差啦)
林燃给他们讲话已经是发射前的最后一天。
第二天就要发射了。
钱飞心情很是平静。
因为该胡思乱想的在过去数个月已经想完了。
要不要加入阿波罗科技,要不要放弃原本丰厚的机长职位。
在这边兼职,和组织关系都调动过来可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当然从20年开始机长也不好干就是了,先是国内病毒流行没办法往国外飞,国内好不容易控制住,国外又开始病毒大狂欢。
飞不了国际航班,飞国内航线没几个钱拿,而且这两年国内航班也大幅减少了。
在这个出去随随便便就有可能要居家十四天的环境下,大家国内也不愿意出行啊。
即便如此,要放弃机长职位也要下很大决心的。
万一阿波罗科技是骗局,万一是昙花一现,万一迟迟无法登月,宇航员们派不上用场,阿波罗科技融不到资,财务状况紧张的情况下,那肯定最先把宇航员给裁掉啊。
一家不用执行航天任务的民营企业,养什么宇航员,钱太多没地方烧吗?
总之无数个不确定因素,在他做选择的时候,在他面前摆着。
有人做出的选择是退出是放弃。
钱飞完全能理解。
但支撑他走到今天的,不过是想去太空中看一看而已,一个四十五岁成家立业,有过辉煌过去,有过不错职业生涯的飞行老兵,不过就想去对流层之上,还要更上,在宇宙的原子雨中触碰一下尘埃罢了。
仅此而已。
“老钱,你能睡着不?”赵建国的声音响起。
他们走进这间房间就是睡觉的,在凌晨五点的时候,医生会准时敲门进来为他们做最后的体检。
整个房间里就只有床,别说手机,除了灯之外看不到任何其他的电子设备。
钱飞抬头望着天花板,回答道:“灯都没熄,怎么睡?”
赵建国说:“我在脱敏前最后的时候,给我老婆女儿打视频,和他们说,爸爸会是华国第一个踏上太空的民间宇航员。
当然我们都是第一,不分前后。”
这属于奥尔德林告诉他们的,别分什么第一不第一的,没意义,老子被这个第一的名头害了这么多年,你们就别整这玩意了,对外的口径就是大家都是第一。
因为奥尔德林曾经因为自己原本一直被认为会是登月第一人,结果到最后执行任务的时候给阿姆斯特朗捷足先登了。
这都要成为他的心魔了。
在月球上都要搞事找存在感。
奥尔德林在带这批宇航员的时候就反反复复强调这一点。
毕竟不是谁搞事都能顺利补救的。
万一再发生类似的事情,然后一起死在月球上。
“我现在很感慨,在一年前告诉我,我会成为一名宇航员,我说什么都不会信。
结果短短一年时间,我们就要上太空了。”
同一个组就剩下5个人,其中钱飞又要和赵建国一起执行任务,他们对对方的条件都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钱飞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在家里蹲着准备考研、考公、考雅思,总之有什么就考什么,钱飞结婚结的早。
赵建国女儿还在上初中,在执行任务前,林燃就答应了如果有意外,他会抚养他女儿一直到参加工作。
这也是让他们安心的一种方法。
“我们过去都在平流层驰骋,这回终于有机会去卡门线甚至是大气层之外看看世界了!”
赵建国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钱飞知道这是因为兴奋,而不是因为担心。
“是啊,我一直以为人和人就算有差别,差别又能大到哪里去呢?
现在我算是知道了,有的人生来就是要做点不一样的事情,我在听林总的轨道计算课,看着他反反复复讲一些他认为显而易见的东西的时候,我就在想,五十年前,钱老回国之后面对华国基础孱弱的学生们是否也是同样的有耐心。”
林燃的表现,很容易让华国人联想起为华国航天奠定基础的钱老。
赵建国表示赞同:“教授总是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在数学计算上,我不止一次看到过,教授算出来的和计算机算出来的几乎一样,无非是精度上的差距,教授算到的是小数点后四位,而计算机能按照你的要求取小数点后几位。
但如果同样是按照后四位取值,教授的计算结果和计算机计算结果分毫不差。”
林燃很清楚,人类大脑至今没有被摸索出万分之一,他无论怎么样表现自己,都是能用天才,用智商来解释的。
这样的异常表现被传到华国有关方面,只会给他倾斜更多的资源,而不是关起来。
没有哪个国家会到这种地步。
爱因斯坦也是死后大脑被切成240片。
达芬奇死之后墓地也被掘开,头颅骨消失不见。
林燃在知道这些大佬的下场之后,下定决心自己快要死的时候,一定利用门去一个没人能找到自己的地方。
“所以我对这次的任务非常有信心。
阿美利肯五十年前的任务,我们难道在2021年的今天还会无法完成吗?
我们在地面上无数次的训练、模拟和思考,这些都是我们成功的基石。”
“是啊,睡吧。”钱飞高声道。
“像,真像啊!”
Pony只能看模型和图纸,看不到指令舱,但他一眼就看出这玩意是什么了,妥妥的阿波罗指令舱。
外表一模一样。
上一篇:人在崩铁几千年,游戏开服了?
下一篇:重生者太密集?我带国家队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