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入侵现代 第325节
和春晚也大差不差了。
这还是有央视分流,都有如此多的人观看。
华国大地上,万家灯火的直播画面里,都在看登月,主持人的声音激动而又饱含感情。
因为他们提前知道成功了。
“奔月号成功与火箭第三级分离!适配器面板已打开,登月舱暴露在外,准备对接.”
“硬对接完成!指令舱与登月舱已牢固连接,宇航员即将加压隧道,为登月舱检查做准备!”
“登月舱成功抽出!指令舱与登月舱组合体已脱离火箭,正式踏上月球之旅!我们正走在创造历史的道路上!”
接下来的三天,飞船在跨月轨道上滑行,和地球的距离逐渐增加,月球则在舷窗中变得越来越大。
宇航员们进行多次中途校正,确保轨迹精确。
林燃操作导航系统,校准飞船姿态,韦旭航则监控推进系统。
科学数据则不需要人记,飞船自带的科学测量系统在自动记录。
任务进行到第75小时30分46秒,飞船距离月球约572公里。
此时即将进行月球轨道插入。
也是整个过程中,对操作要求最高的环节,中间会出现短暂的信号中断。
文昌控制中心通过通讯器确认:“奔月号,文昌控制中心,你们即将进行月球轨道注入操作。”
林燃回应:“收到,文昌控制中心,我们准备进行检查。”
他此时的心情和出发时已经不那么一样。
林燃不但要上去,还要平安回去,还要把韦旭航和奥尔德林带回地球,他说:“这是关键时刻,检查所有系统,保持专注。”
宇航员们开始执行LOI前检查。林燃操作导航计算机,校准飞船姿态,确保引擎推力方向与飞行路径相反。
飞行指引姿态指示器显示飞船姿态稳定。
韦旭航检查服务舱主引擎,确认燃料压力和引擎状态:“SPS就绪,液氧和液氢压力正常。”
然后他再去看推进系统显示屏,确认推力矢量控制正常。
奥尔德林则在监控生命支持系统和电力,确保氧气、温度和湿度在安全范围内:“生命支持系统全绿,电力充足。”
同时他还检查了一下紧急中止模式,确保若燃烧失败,飞船能安全返回地球。
GET 075:41:23,飞船进入月球背面,通信信号中断。
控制中心大屏幕显示LOS(Loss of Signal),华国方面派来的团队成员们紧锁眉头,阿波罗科技的工程师们盯着时钟,等待预定的恢复通信时间时间。
若燃烧成功,预计在GET 076:15:29重新获取信号;若失败,将在GET 076:05:30。
b站直播间里主播的声音响起:“奔月号已进入月球背面,通信中断!月球轨道注入燃烧燃烧即将在无人监控下进行,让我们共同等待飞船重现信号!”
无数的观众正在为宇航员祈祷。
指令舱内,宇航员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孤寂,奥尔德林咧嘴道:“这感觉又回来了。”
GET 075:49:51,SPS引擎准时点火。
引擎喷出炽热火焰,飞船剧烈震动,轰鸣声通过舱壁传入,宇航员们被推力压在座椅上,感受到约0.5G的加速度。
韦旭航紧盯Delta-V计数器,报告:“Delta-V上升,100 ft/s…200 ft/s…”
他注视速度变化,确保燃烧按计划进行。
林燃关注时间和姿态,盯着FDAI:“姿态稳定,推力方向正确。”
他心中默数秒数,准备在6分2秒后关闭引擎。
韦旭航接着看了眼监控系统参数,屏幕上温度和压力数据稳定:“引擎温度正常,燃料消耗符合预期。”
燃烧持续6分2秒,飞船速度减慢约889米每秒。
SPS引擎以液氢和液氧为燃料,精确地将飞船从跨月轨道减速至月球轨道速度。
韦旭航每隔30秒报告一次:“Delta-V 1500 ft/s…2000 ft/s…”
他的声音冷静,掩盖内心的紧张。
林燃注视计时器,低声说:“还剩30秒,保持稳定。”
他确信自己的操作无误。
“电力稳定,无异常。”
GET 075:55:53,燃烧结束,引擎自动关闭。
飞船轻轻一震,震动消失,宇航员们恢复失重状态。
林燃确认:“引擎关闭,Delta-V达到2917 ft/s。”
由于在月球背面,宇航员无法立即与地面联系。
没等导航计算机算出轨道,林燃就已经发话了:“近月点60.9海里,远月点169.6海里。”
他发话的时候,韦旭航正在输入燃烧数据,片刻后看,屏幕显示计算结果:“近月点60.9海里,远月点169.6海里。”
和林燃的计算结果分毫不差。
韦旭航看了眼林燃:“教授,你这种超人,还这么努力,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林燃没理他:“与目标轨道61 x 169.2海里非常接近,误差仅0.1海里。”
目标轨道为近月点113公里、远月点314公里,实际轨道为112.8 x 314.1公里,误差微乎其微,显示出林燃操作的精妙。
GET 076:15:29,飞船从月球背面转出,进入正面,文昌控制中心重新获取信号。
大屏幕显示“AOS”(Acquisition of Signal),工程师们欢呼雀跃。
控制中心声音传来:“奔月号,文昌控制中心收到,欢迎回到通讯!请报告LOI状态。”
林燃回应:“文昌控制中心,LOI-1燃烧成功,轨道参数:近月点112.8公里,远月点314.1公里。”
华国航天的指挥官挥拳庆祝,回应:“奔月号,干得漂亮!轨道参数几乎完美,准备后续任务。”
此刻华国航天和阿波罗科技的工程师们再无隔阂,大家都感觉自己是在为华国航天工作。
“成功!奔月号已进入月球轨道!林总完成了一次完美的LOI燃烧,轨道参数与目标惊人一致!林总做到了!”直播间里小王的声音点燃了观众的热情。
礼物就没有断过。
进入轨道后,宇航员们透过舷窗,首次近距离观察月球表面。
阳光照射下的环形山、裂谷和灰白色平原如画卷展开,既荒凉又壮丽。
林燃感叹:“这景色太震撼了,值得我们所有努力。”
他指着一个巨大环形山:“那是哥白尼环形山吗?”
奥尔德林笑着说:“教授,你还成地质学家了?老实说我也不知道。”
韦旭航则忙着用相机拍摄,记录历史性画面:“这些照片会成为我们这趟旅程的见证!”
LOI-1成功后,飞船进入椭圆轨道,近月点112.8公里,远月点314.1公里。
宇航员们将进行系统检查,拍摄月球表面,准备登月舱的分离。
约两小时后,他们将执行LOI-2燃烧,调整轨道为近圆形的100公里高度,为登月着陆创造条件。
林燃对二人说道:“第一步完成,接下来是登月。”
第274章 林燃登月
奥尔德林深吸了一口气,从舷窗往外望正是他过去五十二年时间里,一直心心念念的月球。
随着科技进步,他能够通过照片和视频看到它,但人类再也没有踏上月球的土地,同样照片和视频带来的感觉也绝对无法和肉眼相比。
“教授,我感觉我回到了四十岁,我的身体和灵魂都在告诉我,他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林燃拍了拍他的肩膀:“老伙计,做好准备,我们很快就要上去了。”
此时地球上,在奔月号正式进入月球轨道之后,简中互联网自然不用多说,清一色的喜大普奔。
大家都在期待着登月时刻的到来,不少公司放一天假给员工们可以回去看。
即便是不放假的公司,你在登月的时候拿个手机看直播,也是被默许的操作,毕竟领导自己也在看。
而外网,尤其是reddit。
reddit的Space板块在2019年的时候就有一个热帖,叫“我们为什么不能重建土星五号?是因为我们造不出零件、工具,还是我们丢失了一些工程知识?”
配了张六十年代土星五号的俯拍图。
下面点赞数最高的回复是这样说的:
“嗯,首先,技术已经过时了;第二,太贵了,我们可以用更少的钱建造更好的火箭;第三,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已经急剧下降,而土星五号充满了风险。
还有其他原因,但为什么要建造几十年前的东西呢,当现代技术已经存在,并且可以更便宜、更安全、更好得完成这项工作。
看看星舰,即使是SLS也更便宜、更安全。”
SLS是NASA为阿尔忒弥斯计划研发的一款重型火箭,承载着任务就是将猎户座飞船发射到跨月轨道上去。
从2011年开始正式立项,到了2016年年底的时候就获得了国会的发射许可,但一直到今天,一直到2021年的年底,这款超重型运载火箭都没有经历过哪怕一次发射。
SLS的制造方有一个熟悉的名字:波音。
华国用土星五号连续两次顺利进入绕月轨道,让这篇帖子有被重新挖出来了。
下面清一色的打脸,包括高赞回复的楼中楼里,更是清一色的质疑、控诉和羞辱。
“1969年的1.85亿美元,相当于今天的14亿美元,哪怕是这样换算土星五号也只有SLS成本的一半,更别说SLS还面临着不断的跳票,成本不断的攀升!”
“明明我们有现成的成熟的方案,我们却需要再重复去造轮子,而该死的华国人拿着我们的方案已经要去月球了。”
“现在的NASA就是一群蠢货组成的机构,哪怕土星五号能简单复刻,他们也会告诉民众不,土星五号已经过时了,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办法从土星五号上捞足够的钱,从国会要到足够的预算,一款新的重型火箭无疑能实现这个目的!
而正是因为有你这样的蠢货,NASA才能忽悠到国会和民众,让我们在阿尔忒弥斯这个无底洞里不断投入,你知道华国的登月计划只用了多少钱吗?2亿美元不到!”
“SLS的成本估算是一个谎言,NASA的承诺同样是谎言,而更可怕的是这样的谎言会不断有蠢货相信,甚至还会主动帮他们辩护。”
华国登月本身,阿美莉卡人很破防,在20世纪的太空竞赛中,他们赢了,而在21世纪的太空竞赛中,华国属于不声不响就赢了。
苏俄人到处嚷嚷着,太空竞赛,主动把阿美莉卡拖入这个比赛中,然后输掉了比赛。
上一篇:人在崩铁几千年,游戏开服了?
下一篇:重生者太密集?我带国家队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