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科技入侵现代

科技入侵现代 第327节

  林燃紧盯Delta-V计数器:“Delta-V 30 fps…50 fps…”

  他注视速度变化,确保燃烧按计划进行。

  同时也在FDAI:“姿态稳定,Roll 0°,Pitch 293°。”

  他默数秒数,准备在29.8秒关闭引擎。

  韦旭航在指令舱内,独自监控指令舱系统,暗想:“tmd教授肯定不紧张,我怎么感觉我比登月舱上的人还要更紧张呢!”

  燃烧持续29.8秒,引擎自动关闭,震动消失,宇航员恢复失重。

  林燃确认:“引擎关闭,Delta-V 76.4 fps。”

  然后输入数据,计算机显示新轨道:“近月点15.7公里,远月点105.9公里。”

  林燃松了一口气。

  此时已经进入低月球轨道。

  GET 102:16:25,登月舱从月球背面转出,重新获取信号。

  林燃报告:“文昌控制中心,DOI成功,轨道105.9 x 15.7公里,残差已清零。”

  控制中心爆发出掌声,控制中心回应:“登月舱,干得漂亮!准备PDI。”

  PDI也就是动力下降过程,刚才完成的是从绕月轨道进入到低月球轨道。

  执行完PDI之后,就是手动控制,手动控制登月舱去进行一个着陆,确保登月舱能够着陆到平坦点。

  任务进行到第102小时33分钟,GET 102:33:00,林燃在登月舱内准备动力下降。

  文昌控制中心发送PDI预定动作数据:“TIG 102:33:04,Delta-V 2917 fps,姿态Roll 0°,Pitch 55°,燃烧时间756.3秒。

  林燃将数据输入导航计算机,确认:“数据已录入,姿态校准中。”

  “引擎正常,燃料压力稳定,推力10500磅。”

  “TVC校准完成,随时点火。”

  随后林燃校准飞行指引姿态指示器,确保飞船以脚朝下姿态对准降落轨迹:“姿态锁定,Roll 0°,Pitch 55°。”

  韦旭航从指令舱发送辅助数据:“登月舱,CSM轨道同步,PDI后预计着陆点坐标0.67409°N,23.47298°E。”

  林燃回应:“收到。”

  文昌控制中心确认:“登月舱,进行动力下降!”

  林燃深吸一口气:“收到。”

  从来不紧张的教授,此刻内心出现了一丝丝的紧张。

  直播间里:“动力下降即将开始!登月进入最后着陆阶段,我们即将创造历史!”

  之前一直平静解说的主播,终于有了情绪起伏。

  GET 102:33:04,降落引擎点火,初始推力10%,约1050磅,持续26秒,随后增至全推力,约10500磅。

  登月舱震动,引擎喷出炽热火焰,减缓飞船速度。

  林燃注视FDAI:“姿态稳定,推力方向正确。雷达锁定,高度15公里,速度500米/秒。”

  下降初期,飞船以55°俯仰角,脚朝下,引擎持续减速。

  “高度10公里,Delta-V 1500 fps。”

  舷窗外,月球表面细节逐渐清晰。

  GET 102:40:00,高度降至约5公里,林燃报告:“雷达数据稳定,Delta-H 1000英尺。”

  随后林燃启动程序P64,俯仰角减至45°,舷窗朝下,提供更好视野。

  奥尔德林此时透过舷窗观察:“静海地形平坦,但有些小环形山。”

  GET 102:41:00,高度约约7.9公里,登月舱进入高门阶段,距离着陆点约5英里。

  林燃调整姿态,确保引擎推力对准轨迹。

  然后监控Delta-H,也就是雷达与计算机高度差:“Delta-H 500英尺,趋于稳定“

  直播间里小王喊道:“登月舱进入高门阶段,距离月球表面仅数公里,着陆倒计时开始!”

  此时远在地球,林燃的亲朋好友,但凡是成长过程中和他有过交集的人,全部都在看着直播,心里捏了一把汗。

  尽管只能看到b站的模拟动画,但大家内心的紧张激动兴奋情绪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GET 102:44:00,高度降至152米,林燃通过舷窗观察,发现自动系统引导他们朝一个布满巨石的区域,可能是静海附近某环形山的喷射物。

  他立即决定切换控制模式:“切换至P66,我来手动控制。”

  手动操作早有准备。

  本身这艘飞船的自动导航系统就很落后,在月球表面这种一没完整数据采集,二地面情况复杂的地方,不手动操作才属于少数情况。

  林燃迅速调整控制面板。

  “P66已激活。”

  奥尔德林看了眼燃料:“燃料20%,约120秒剩余。”

  林燃握住控制杆,冷静地说:“我要避开那片巨石区,找个平坦点。”

  文昌控制中心通过通讯器:“奔月号,燃料60秒。”

  林燃点头,专注操作。他轻轻推动控制杆,调整登月舱的水平速度和方向,避开巨石,寻找平坦区域。舷窗外,月球表面细节更加清晰,尘土开始被引擎气流吹起,形成朦胧云雾。

  GET 102:44:30,高度降至300英尺,奥尔德林报告:“燃料15%,90秒倒计时。”

  林燃全神贯注:“看到平地了,前方200米。”

  他微调姿态,保持下降速率约5英尺/秒。

  GET 102:45:02,控制中心提醒:“登月舱,60秒。”

  林燃回应:“收到,看到目标区域。”

  高度降至100英尺,尘土飞扬,遮挡部分视野,登月舱的影子映在地面。

  GET 102:45:32,“30秒!”奥尔德林喊道,声音略带紧张。

  老家伙也终于知道紧张了。

  林燃保持冷静:“快到了,准备接触。”

  高度20英尺,10英尺,尘土如风暴般席卷,模糊了舷窗。

  GET 102:45:40,“接触!”奥尔德林喊道。

  登月舱的接触探针触及月球表面,指示灯亮起。

  林燃迅速关闭引擎,登月舱稳稳着陆,伴随轻微震动。

  他深吸一口气,通过通讯器报告:“文昌控制中心,登月舱已安全着陆静海,坐标0.67409°N,23.47298°E,燃料剩余约25秒。”

  “卧槽!教授牛逼!”

  “林总牛逼!”

  “我们做到了!”

  文昌控制中心爆发出热烈掌声,工程师们欢呼拥抱。

  这时候就体现区别了,阿波罗科技的工程师们普遍称呼教授。

  这是因为阿波罗科技成立之初的骨架,也就是那帮NASA老登们习惯喊林燃教授,然后形成了这样的习惯。

  即便开始叫林总的,后续也慢慢改叫教授。

  而华国航天的工程师们则喊林总。

  负责通讯的指挥官回应:“登月舱,干得漂亮!欢迎来到月球!”

  林燃的父亲内心感慨万千,他其实是不支持林燃去报航天专业,在他看来,航天专业怎么比得上计算机,走业界就计算机,走学术就来学他所在的统计。

  学什么航天,航天出来只能去国企,去了国企之后收入什么是别想的,荣誉感这一块还得看运气。

  结果没想到,果然是强者创造环境。

  自己儿子果然是天才,这尼玛创造出来的环境都成啥样了,创造出一个阿波罗科技,直接把自己送上月球了。

  而林燃的母亲则没有这么多想法,只担心自己儿子能不能顺利回来。

  李小满除了为林燃感到高兴之外,则在想林燃当年找自己要费边社的徽章没骗她,确实是为了复刻阿波罗工程,然后感慨了一下贝索斯和蓝色起源的有眼不识泰山。

  真金摆在面前都白白放跑了。

  “历史性时刻!阿波罗科技的宇航员成功着陆月球!登月舱在静海完美降落,标志着华国的航天探索新篇章!

  我们曾经受到过无数质疑,一年半登月到底是不是又大话,是不是为了拉投资编造的谎言,我们无数次解释,但现在不需要再解释,事实就摆在眼前,我们做到了!

  在华国航天的指导下,我们是全球首个登月的机构,即将再次把人类的脚印刻在月球上!

  同时我也要说,深度参与此次阿波罗登月工程的申海交大,就是申海No1!”

  弹幕清一色的6和泪目。

  此刻同济的学生群里群情激奋:

  “不是,我们一个个的到工厂里打螺丝,搞组装,现学焊接,帮忙调试3D打印设备,参与发动机制造,现在就他们交大深度参与?”

  “是啊,@木子成舟,李导,不是,你得给学校反应啊,学校得向阿波罗科技提出严正抗议!什么叫交大深度参与,我们打螺丝的校友就不是深度参与是吧!”

  “申海No.1我们就不去争了,我们和复旦争争No.2挺好的,可这深度参与可不能让交大给独占了。”

  同济校友,尤其是去实习过的,知道有实习这回事的,都纷纷在微信群里开麦,表示这直播间的主播太不够格了,怎么能完全不提我们同济的贡献呢!

  此刻,在交大校长办公室,陈杰、金利和林中清一起在看直播。

  在成功的那一刻,金利弱弱道:“老林啊,我说其实打螺丝也挺好,我们复旦也可以打螺丝。”

  林中清笑而不语,陈杰则很是得意,心想看见没,打螺丝的机会都要争取。

  着陆后,林燃和奥尔德林相视一笑,松了一口气。

  林燃说:“我们做到了,巴兹。”

  奥尔德林回应:“是啊,教授,这真是一个伟大的时刻。”

  通过舷窗,他们看到月球表面的灰白色土壤、远处的环形山和宁静的平原,一切显得神秘而壮丽。

首节 上一节 327/3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崩铁几千年,游戏开服了?

下一篇:重生者太密集?我带国家队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