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科技入侵现代

科技入侵现代 第365节

  不过有门的存在,直接打一发火箭在月球上,让飞行器没能顺利在月球南极着陆,改在非目标区域着陆,然后自己再利用门去取不就好了。

  可带到1960,就得直接在月球南极阴影边缘有门的存在,不在地球做停留,直接到南极阴影去。

  当然这中间也有无数工作需要克服。

  但是一想到,在60时空建立起全球星链,搞出赛博上帝,让这个时空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进一步反哺地球,林燃一下就斗志百倍。

  “在ChatGPT的技术路线下,微型核反应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我需要带过去的是训练好的模型,对于模型也要进行优化,毕竟我没有办法像OpenAI那么奢侈,动辄能用几万张英伟达显卡来进行训练。

  就算我能够用这么多显卡进行训练,我也没有办法把这些给部署到月球上。”

  OpenAI给世界带来的震撼还在继续,短短五天ChatGPT的用户数就突破了一百万,号称自从互联网诞生以来,用户数破百万最快的应用。

  国内外的互联网大厂们都宣布自己要推出自己的大模型。

  大模型这个说法逐渐深入人心。

  过去因为华国登月而给阿美莉卡登月带来的阴霾一扫而空。

  对驴党来说,总统在白宫大肆宣传自己推动了阿美莉卡的技术创新,在白宫演说中还故意提到了华国:

  “我们在技术创新领域一直都处于领先地位,过去如此,未来也同样如此,我知道在过去两年时间里,华国登月给我们造成了一定的震撼,有人会认为阿美莉卡在科技领域已经落后了,已经不行了,但我们永远有卓越的企业家、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告诉世界,阿美莉卡依然拥有最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成果。”

  老美又开始赢麻了。

  再把华国互联网大厂们要做大模型的新闻放在一起,加深民众们对于华国技术山寨的印象,整个驴党的中期选举局势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反转过来。

  过往颓势一扫而空。

  这就是ChatGPT提前一个月发布的威力。

  在11月30日这天,林燃充分研究ChatGPT以及其关联的技术路线之后,找来Pony。

  中间Pony有好几次都想来找他聊,但林燃都已自己还要再想想为由。

  “Pony,你怎么看ChatGPT?”林燃问道。

  “潜力巨大,即便只是问答机器人,它也会起到关键的作用,光是写代码功能,如果再优化一下,大把的低端程序员要失业。

  过去一个中级程序员带好几个低级程序员,未来一个中级程序员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做过去一个组的工作。

  还不考虑其他领域的效果。”Pony语气充满感慨:“阿美莉卡总是这样,能冒出这样的创新,阿美莉卡金融市场给他们创新提供的助力实在太显著了,国内的资本市场对创业又过于功利主义,这几年更是直接进入寒冬了。”

  林燃接着问道:“那你觉得这条技术路线能够发展出通用人工智能吗?能否像他们所说的那样。”

  Pony断言道:“不可能,这条路百分之九十九有尽头,有上限,想靠它发展通用人工智能不可能。”

  林燃听完点了点头,“那就好,我想我们在这件事上达成了一致,腾讯负责提供显卡,由我担任技术负责人,我来负责算法层面的工作,我相信最多三个月,我们就能够利用已有数据推出领先ChatGPT的问答机器人。”

  这对Pony来说简直是意外之喜,人的名、树的影,现在大家都不知道ChatGPT要怎么搞,但林燃既然这么说了,Pony觉得绝对比腾讯的AI专家要强。

  AI的本质就是数学,他没有任何理由不相信林燃。

  而林燃也要用到腾讯庞大的显卡集群,至少从进度上要想追赶,华为目前还是不够看。

  Pony听完后说道:“我们新成立一家企业,把这个项目放在这个企业里,腾讯和这家企业合作,然后该机器人直接内嵌在微信里,推出后做一个专门授权,这家公司由你父母或者其他亲戚来做代持,我不要任何股份,我会提供启动的初始资金和算力资源。

  你意下如何?”

  Pony的想法就两点,规避风险,利益分配。

  登月给了白宫一击,这回要三个月就掏出比ChatGPT更厉害的人工智能,白宫得发狂。

  所以无论是放在腾讯,还是说由阿波罗科技来合作,都会给对方把柄。

  因此不如用一个新的壳,表面上和他们都没有关系的壳。

  腾讯本身也是在港股上市,你针对的话,能针对的地方很有限。

  林燃点了点头:“好。”

  他追求的已经不是钱,而是能够把人工智能包装成赛博神谕带到60时空,二人一拍即合。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林燃看着自己办公室里墙上挂着的老人的字,想着几分钟前宋南平走进来通知他,说老人去世了,林燃内心无比平静,飘过了一句话:一个时代结束了。

  有的人去世,象征着时代的落幕,因为他就是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林燃赶到医院的时候,除了鲜花外,林燃还带了一份礼物:

  “这是这次登月从月球南极带回来的月壤,已经经过了杀菌消毒处理,到时候帮我撒在老人的墓前。

  无以为念,仅以此表达我的哀思。”

第301章 教授在哪儿?

  “本报华盛顿首席记者珍妮·赫斯特 1月30日电

  当星条旗在月球静海陨石坑的微风中展开不过一月时间,白宫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各式庆典宣告登月竞赛的胜利,然而,在这场庆祝胜利的喧嚣中,一个理应处于镁光灯中心的身影却离奇缺席:伦道夫·林教授,正是他领导的团队将人类又一次送上了那片荒凉的土地。

  林登·约翰逊总统,以德州人特有的洪亮嗓音,向聚集的民众与镜头宣告:‘这是阿美莉卡意志的胜利!是阿美莉卡智慧的巅峰!’

  镁光灯此起彼伏,总统与三位宇航员奥尔德林、阿姆斯特朗、柯林斯并肩而立,紧紧握手,接受如雷的欢呼。

  将登月宏伟蓝图化为现实、并最终将其精确送入月轨的那位关键人物,却未能站在总统身旁分享这历史性的荣光。

  在连绵不绝的官方活动中,从白宫草坪的授勋仪式到国会山穹顶下如潮的掌声到纽约的盛大集会再到亨茨维尔市的游行,教授始终踪迹难觅。

  本报记者多方询问白宫新闻秘书办公室及国家航空航天局高级官员,仅获模糊其辞的回应。一位要求匿名的白宫高层私下流露无奈:你难道不知道吗?凡需突出政府远见与总统领导之时,NASA官员的位置总是被巧妙安排。

  这种刻意的边缘化并非首次。

  回溯1961年肯尼迪总统发出登月豪言后的关键岁月,教授以其无可辩驳的工程智慧,在国会听证会上力陈登月所需庞大资源与技术路径,为计划奠定基石。

  然而,当阿波罗计划正式以总统之名启动时,镁光灯骤然转向了政治决策者。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白宫高层对本报坦言:红石基地是引擎,但华盛顿只愿给驾驶舱授勋。

  此种漠视在科学界同样激起强烈不满。

  麻省理工学院著名物理学家约翰·G·屈润普教授直言:‘将教授排除在庆典核心之外,如同上演《哈姆雷特》却抹去王子角色。哥伦比亚号不会因政治演说而抵达月球,它能去月球是因为教授知道如何让它做到。’

  众多科学家担忧,此举传递的危险信号将令青年才俊对投身国家科研事业心生寒意:若终极成就的荣耀可被如此轻易剥夺,探索的情怀何以维系?

  更有敏锐的华盛顿政治评论员指出,教授过高的名望使其成为白宫宣传机器中一个不便提及的功臣。

  一位深谙白宫运作的资深记者尖锐指出:‘约翰逊需要纯粹、光鲜、百分百‘白宫制造’的胜利叙事。众所周知教授的才华不可或缺,但他的历史却是个需要被折叠、藏进档案柜的注脚。让他站在玫瑰园里?那会搅乱他们精心编排的剧本。’

  白宫对本报持续追问的回应日益强硬,新闻秘书乔治·克里斯蒂安今晨回应:‘在举国欢庆伟大成就之际,《纽约时报》执着于所谓失踪人员的臆测,实属吹毛求疵,令人遗憾。总统对全体参与者的贡献深怀感激。’

  然而,感激之情若仅存于言辞,却不见于最应体现其分量的仪式与镜头,其诚意几何?

  阿波罗指令舱曾经环绕月球航行,其舷窗之外,是人类勇气与智慧共同探索的深空,若我们在地面庆典中,都无法公正地承认那智慧的具体化身,那位将星辰变为航标的人,那么我们对这伟大成就的理解,是否也如同隔着一层遥远的、失真的舷窗?”

  教授确实在公众场合消失了。

  各种庆典上都看不到教授的身影。

  因此当珍妮·赫斯特的报道被放在纽约时报头版头条的时候,一时间全美都炸开了锅。

  如果有推特热搜榜的话,“教授去哪了”一定能够瞬间登上热搜榜榜首的位置。

  “不是,珍妮·赫斯特是不是有病?别人不知道教授去哪了,她还不知道吗?”

  白宫的总统办公室内,林登·约翰逊震怒,本来好不容易靠着登月庆典来冲淡越战越打越失败,反战情绪愈发强烈,对他产生的不利影响,结果《纽约时报》这篇报道一出,之前做的工作都白做了。

  一下舆论的焦点又变成了白宫废物,航天能够有所成就,都仰仗教授,仰仗肯尼迪总统的遗产。

  民权法案是肯尼迪总统的遗产,阿波罗登月是肯尼迪总统的遗产,唯一林登·约翰逊自己搞的越战,则一塌糊涂。

  现在舆论又变成这样,这篇社论一出,立马变脸,包括苏俄阵营的媒体更是对白宫口诛笔伐,认为白宫的行为是对人才的不尊重,并且表示欢迎教授来苏俄就职,苏俄科学院院长的位置给他留好了。

  列昂纳德公开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只要教授愿意来,未来苏俄科学院院长的职权将增加一项,那就是分管全苏俄科技工作。

  林登·约翰逊气的不行。

  “不是,什么教授不来和我们分享荣光,不是他自己希望能够给他放个长假吗?

  屈润普这老家伙就更不要脸了,什么将教授排除在庆典核心之外,你知道真实情况是什么吗?你就为了你哥哥明年的总统大选敢这样非议白宫?

  还有什么资深记者尖锐指出,不就是你珍妮·赫斯特自己指出吗?

  那个匿名的白宫高官到底是谁?敢在这种时候对珍妮·赫斯特放这种话?汉弗莱,立刻去调查!”

  林登·约翰逊怒火冲天,整个人都要熟了,因为这纯纯属于是子虚乌有,天外飞锅。

  林登·约翰逊突然起身眯起眼睛看着汉弗莱:“汉弗莱,那位匿名的白宫高官该不会是你吧?我记得你和赫斯特家族的关系密切。”

  (汉弗莱和林登·约翰逊在白宫,图片来源明尼苏达历史学会)

  赫斯特家族和汉弗莱关系密切,准确来说赫斯特家族创始人,一代二代的家族族长都是驴党的参议员。

  但是,在1932年之后,赫斯特的传媒帝国转而支持象党,一直到1964年总统大选,赫斯特家族才首次又回去支持驴党了。

  (纽约时报1964年9月18日刊登了这则新闻,新闻标题为《JOHNSON BACKED BY HEARST CHAIN; Papers Support Democrats for First Time Since 1932》,翻译成中文是《约翰逊获赫斯特集团支持;报纸自1932年以来首次支持民主党》)

  赫斯特支持约翰逊没错,但在1968年的时候迅速反水,赫斯特家族的传媒帝国为汉弗莱提供了大量的正面报道和正面宣传,间接逼迫林登·约翰逊退出党内初选,为汉弗莱当上驴党总统候选人立下了汗马功劳。

  汉弗莱连忙反驳道:“总统先生,怎么可能是我呢!我对你那可是忠心耿耿啊!”

  就差说出天地可鉴日月可昭了。

  林登·约翰逊说:“去调查一下谁胆子这么大。”

  汉弗莱弱弱提醒道:“如果是麦克纳马拉呢?他一直对教授推崇有加。”

  林登·约翰逊怒吼道:“如果是他也把他给我叫来,我开除不了他,我还骂不了他了是吧?”

  越战打的很丑陋,那是对民众、对白宫来说,但对利益集团们来说,越战打的太美妙了,麦克纳马拉的指挥太精妙了,没麦克纳马拉的指挥我们还怎么大捞特捞啊?

  所以林登·约翰逊压根拿麦克纳马拉没办法。

  “好,我这就去调查。”汉弗莱说道,知道这个时候不能逆着林登·约翰逊来。

  林登·约翰逊接着问道:“汉弗莱,你说这篇报道是珍妮自己的意思,还是教授的意思?”

  没等汉弗莱回答,林登·约翰逊就自言自语道:“不,这就是教授的意思,没有获得教授的同意,珍妮·赫斯特不可能会发这样一篇报道。

  别人不知道,她还不知道吗?

  教授自己要求放一个长假,然后去了夏威夷一个海军度假的小岛上,说自己要闭关思考,想要一个人呆着。

  为此那个岛上的工作人员都全部离开了,由海军负责派专人每天给他送水和食物。

  这都是按照他的要求安排的,我没记错的话,珍妮·韦斯特也去那个岛上探望过教授。

首节 上一节 365/4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崩铁几千年,游戏开服了?

下一篇:重生者太密集?我带国家队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