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科技入侵现代

科技入侵现代 第398节

  这个问题一问出来,所有记者包括白宫的工作人员们,都竖起了耳朵。

  有什么比当着两人面,问这个问题更劲爆的吗?

  林燃言简意赅:“无稽之谈。”

  林登·约翰逊严肃道:“这绝对是造谣,绝对是别有用心的人营造的谣言,肯尼迪总统时期,我身为副总统就已经是教授的直属领导了,教授时常在白宫和我彻夜畅谈他关于太空的雄心,而我是他最坚定的支持者!

  后来我成为总统后,我对教授同样是不遗余力的支持,是我将教授从白宫航天事务特别助理的位置上提拔成为了NASA局长!

  我们共同完成了阿波罗登月,在推进星球大战计划,没有比我和教授更好的合作伙伴了!

  对于那些造谣试图离间我和教授关系的人,我想对你们说,你们这是痴心妄想。”

  林登·约翰逊的话,让台下记者们若有所思,因为说的确实没毛病。

  林登·约翰逊时期将詹姆斯·韦伯调任财政部长,位置空出来之后,他提名的林燃,包括参议院表决,当时媒体报道也是林登·约翰逊说服的驴党内部南方州保守派议员们。

  台下不少记者露出玩味的笑容,他们猜到了这则新闻是从哪来的,除了尼克松和弗雷德,还会有谁呢?

  林燃听完后在想两点,第一是他压根就没有和约翰逊彻夜畅谈过,这要么是夸张要么是造谣,第二嘛,就是如果自己现在公开说自己为华国工作,向华国提供技术资料,首先跳出来说fake news的就是白宫了吧。

  要是华国方面有人逃到阿美莉卡,然后指控自己为华国提供情报,林登·约翰逊估计会立马下令把那个人给灭口了。

  林燃想到这里,露出了一丝笑容,这也被台下摄影师捕捉到了,被记者们解读为赞同林登·约翰逊的说法。

  “教授,你在今年年初帮助白宫完成了和北越的和谈,你在过去讲话中都屡次体现出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但你又正在亲手打造像星球大战计划这样前所未有的战争怪兽。

  这是否有些矛盾,你对于和平和战争的看法是什么?”

  林燃说:“战争怪兽是为了更好的和平,是为了让各方都能保持克制。

  我一直都是和平最忠实的拥趸,我相信我们在二战后是通过冷战的方式去竞争,正说明了和平是各国的共识。”

  林登·约翰逊接过话来:“教授说的没错,星球大战计划完成之时,就是和平到来之时,阿美莉卡的导弹将带来更大的和平。”

  乔·克里斯蒂安内心已经无力吐槽了,不是,总统先生,为什么记者问教授,你老是要在他说完再做补充啊,这是白宫新闻秘书干的活。

  你这样,搞得好像你是教授的新闻秘书一样。

  台下坐满了记者,全是摄像头,乔·克里斯蒂安实在是找不到机会提醒林登·约翰逊。

  来自赫斯特报纸的记者海伦斯问道:“教授,今年就是总统大选,众所周知,你和几位潜在的候选人都保持着不错的私人关系,在这几位潜在候选人中,你最支持谁?”

  海伦斯过去在合众国际社担任白宫记者,本来应该一直在那呆到21世纪初,成为白宫记者团里最老牌的记者之一。

  但因为认识了珍妮,海伦斯从合众国际社跳槽去了赫斯特报纸,成为了赫斯特报纸政治新闻的主编。

  未来靠着和珍妮的关系,成为主编不成问题。

  这问题一出,台下一片哗然,镁光灯猛闪。

  林燃笑道:“我支持林登·约翰逊总统,但我也尊重最后的民意。”

  这话回答的无可挑剔。

  整场新闻发布会下来,林登·约翰逊几乎没有得到多少提问,但架不住他自己加戏。

  最后来自合众国际社的记者克拉克·莫伦霍夫终于给了总统一点面子:“总统先生,在此之际,请问你有什么想对民众们说的吗?”

  “我用教授私下和我说过的一句话做总结,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谢谢大家,上帝保佑阿美莉卡,再见。”林登·约翰逊起身,挥手后退出。

  林燃紧随其后。

  乔·克里斯蒂安说道:“今天就到这里,采访记录很快会提供给各位,感谢。”

  他觉得林登·约翰逊已经魔怔了,最后一个记者是他安排的,用于给林登·约翰逊挽尊,结果你还在这里提教授。

  你就不知道直接说这句话别提教授吗?为什么要说是教授说的。

  (这句话出自田中芳树的科幻小说《银河英雄传》银河帝国皇帝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的台词.1987)

  乔·克里斯蒂安觉得要么就是林登·约翰逊被越战危机打击的不轻,已经有点失去理智了,要么就是教授的现实扭曲光环太强。

  林燃的存在,导致哪怕没有关于他的新闻,也会有很多关于他的报道,哪怕只是没来由的猜测,也能成为一篇报道。

  有心理学方面的学者写过文章,《教授的现实扭曲光环》,讲述的其实是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类似成功者能够影响人的认知,认为成功者在专业领域外的观点也可靠。

  甚至成功者自己都会这样认为。

  类似马斯克在商业上的成功,让他觉得自己在政治上也能呼风唤雨。

  但绝大部分读者们不会关注你的专业内容,只会记着教授的现实扭曲光环。

  乔·克里斯蒂安就对此印象深刻。

  记者发布会结束,台下响起礼貌的掌声,林燃和林登·约翰逊在掌声中退场。

  所有来亨茨维尔参观的记者们都觉得不虚此行。

第326章 克里姆林宫急了

  克里姆林宫部长会议大楼的3楼,列昂尼德的办公室就在这里,这是一个套间,包括了办公室、休息室等。

  在小型休息区里,配备有冰箱、药柜、沙发以及电视,房间不大,但奢华的像宫殿一样,颇有沙俄贵族遗风。

  电视上正在不断播放燃烧一号回收的片段。

  屏幕上,亨茨维尔市沐浴在烈日下,银灰色的火箭拖着炽热的尾焰直刺苍穹,电视旁白里解说用英语兴奋地说道:“这是人类太空史上的革命!可回收火箭技术成功实现,一箭三星的壮举让阿美莉卡在太空竞赛中遥遥领先。”

  火箭升空后,画面切换到分离阶段:三个卫星精准脱离轨道,进入预设位置。

  接着,是最令人震惊的部分:火箭助推器在空中翻转,点燃反推发动机,缓缓降落在地面预定区域内,回收成功。

  整个过程反复循环播放。

  列昂纳德空前沉默,这则画面寓意深刻,让他感到了深深的危机感。

  和太空竞赛无关,和自尊心无关,是星球大战计划带来的压迫感,这样的压迫感是如此强烈。

  苏俄的“联盟号”还在为可靠性挣扎,财政负担沉重。

  如果阿美莉卡真能布下一万颗卫星,那将是战略噩梦,从莫斯科到古巴的每一次秘密行动,都将暴露在他们的天眼之下。

  他猛地站起身,按下了办公桌上的红色按钮。

  “召集KGB头目安德罗波夫、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和科学院的米申和瓦连京两位同志。

  让他们立即到我的休息室来!”

  房间内,大家看完后都陷入了沉默,越战逼迫阿美莉卡让步所带来的喜悦在这个画面面前荡然无存。

  列昂纳德是苏俄最有权力的人,但和大权独揽比起来,他还有两位竞争对手能够和他分享权柄,一位柯西金,另外一位叫波德戈尔内。

  这两位都没能出现在这个房间里。

  “各位,看看吧,这是第一时间从华盛顿传回的视频,苏俄的电视台还没来得及播放这则视频,真理部那边还没想好宣传口径。

  阿美莉卡的火箭像玩具一样回收了,还一次送上三颗卫星。

  约翰逊的星球大战计划不是空谈,他们真的要布一万颗卫星网,监控全球。

  我们的情报显示,这些卫星将配备红外传感器和实时数据链,能在几秒内锁定任何热源信号,我们将失去天空,失去天空意味着失去所有。”

  列昂尼德说完后,房间里一片沉默。

  如果说安德罗波夫和格列奇科是为苏俄的未来而感到担忧,那么米申和瓦连京则更多的是为自己的未来感到担忧。

  他们实在想不到,苏俄航天局要如何在可回收火箭领域追赶阿美莉卡。

  如果完不成,保不准列昂尼德会送他们去西伯利亚种土豆。

  “诸位,这对我们而言是前所未有的危机,我希望你们能有解决办法。”

  历史上里根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旨在通过先进技术从太空拦截苏俄的洲际弹道导弹,从而打破“相互保证毁灭”的核威慑平衡。

  已经把毛子吓的半死。

  现在,真正的星球大战计划出炉了,基石已经落下,威胁如同实质一般浓烈,在座的苏俄高官们感觉就好像刀已经架在脖子上随时有可能砍下来。

  “暗杀。”安德罗波夫不假思索道:“我们必须要干掉伦道夫·林,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迟早完蛋。

  科罗廖夫留下的遗嘱,让我们说服教授加入苏俄,实际上从科罗廖夫到柯西金同志,都以各种方式向教授示好过,时至今日他都没有表现出哪怕丝毫要来莫斯科的意思。

  反而他加入华国的可能性要大于加入莫斯科。

  无论教授在华国还是在阿美莉卡,对我们而言,都是无法承受的损失,那么刺杀就是唯一的手段。

  减缓阿美莉卡的进度,延长我们的进度。”

  列昂尼德已经意动,“你负责制定方案。”

  安德罗波夫看了眼手表后说道:“三天后,三天后是最佳时机,我们没有时间再等了。

  三天后马丁路德金的葬礼,他临终遗嘱让教授发表他葬礼上的总结演讲,他的葬礼会有非常多人参加,这是最好的时机,我们联系好枪手,在那天一击毙命。

  这样足够突然,足够让他们没有防范。”

  格列奇科点头道:“我赞同安德鲁波夫同志的意见,这已经严重威胁到我们的战略平衡!

  如果阿美莉卡真的能够监控到我们所有的导弹基地,我们的反击时间将缩短到分钟级。

  核平衡将会被破坏。

  更重要的是,教授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冷战的一种破坏,如果不是教授,我们现在在享受着越战带来的喜悦,不用担心阿美莉卡的威胁。

  列昂尼德同志,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列昂尼德不置可否地点点头,“安德鲁波夫同志,你负责去准备,必须一次成功。”

  随后他扭头望向米申和瓦连京:“米申同志,我们的可回收火箭什么时候能有进展?

  我记得教授有告诉过我们轨道回收的秘诀。”

  米申擦了擦额头的汗:“从专业角度,回收火箭需要先进的陀螺仪和计算机控制,我们的OKB-1设计局有基础,但缺少资金。

  他们的一箭三星用的是多级分离机制和精确轨道注入,我们可以借鉴,但至少需要两年赶上,不,可能需要更久。

  至于星球大战的卫星部署规模,一万颗!

  这相当于一个低轨星座网,像蜂群一样覆盖地球。

  我们的间谍卫星只有几十颗,覆盖率不足10%,我们要想实现最少要是十年时间。

  短期来看,发展反卫星武器,会是更合适的方案。”

首节 上一节 398/4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崩铁几千年,游戏开服了?

下一篇:重生者太密集?我带国家队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