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入侵现代 第96节
1962年,东德和西德加起来一共有大约一千多名华人。
其中东德由于移民政策严格的缘故,这里的华人主要是外交官、留学生和来培训的技术人员。
反而西德,由于阿美莉卡利用马歇尔计划试图把西德打造成自由阵营橱窗,很是下了一番力气,战后有一段经济奇迹复苏的阶段,这吸引了一批来自亚洲的华人移民。
从香江到4v再到东南亚,有不少华人几经辗转跑到西德。
当然,此时西德的华人社区也才起步,人数大概也就在一千人左右,远不能和英格兰和法兰西比。
但熊猫牌收音机在机缘巧合之下卖到了西欧阵营。
不过有意思的是,熊猫牌不是从东德流入到西德的,而是从法兰西流入到西德的。
在西德汉堡的圣保罗区,这里因为靠港口的缘故,属于移民活跃的地方,曾经在30年代形成过一条小型的唐人街,后来被NAZI关闭,但此时已经在缓慢复苏了。
在一条狭窄的街道上,坐落着“金龙”商店,由来自华国粤省的移民冯掌柜经营。店铺的红色招牌上,醒目地写着“金龙”二字。
店内货架上摆满了茶叶、瓷器和杂货,但当天最引人注目的,是柜台上那台崭新的熊猫牌收音机。
冯掌柜年过五十,头发斑白,小心翼翼地擦拭着收音机,打开开关,调到一个微弱的中文广播频道。熟悉的旋律透过杂音传来,似乎将他拉回粤省那烟雨蒙蒙的村庄。
就在这时,店门吱呀一声打开,打断了他的思绪。常客孙有余,一位船厂的华裔码头工人,走了进来。
“早上好,冯掌柜!”孙有余是金龙的常客了,他热情地打招呼。
“早上好,汉斯!”冯掌柜用流利的德语回应,语气温暖。“今天有什么需要?”
孙有余目光落在了收音机上。“这是什么?新玩意儿吗?”
冯掌柜的脸上绽放出笑容。“这是熊猫牌收音机,产自华国。结实耐用,音质清晰,价格也不贵。”
汉斯凑近了些,一下兴趣就来了:“华国产的?你这的丝绸、茶叶虽然你不说,但我估计是华国产的,可收音机?
华国什么时候能造好收音机了?之前的红星牌我可是冲着祖国造的买了一台,现在已经扔角落吃灰了。
熊猫?换个名字又想赚我的钱,冯掌柜,你太坏了。”
“现在能了,”冯掌柜的声音里透着自豪。“我一共就来了两台,我要留一台在这里,另外一台你爱买不买!”
孙有余若有所思,感受到了冯掌柜话中的分量。“我能听听吗?”
冯掌柜调高音量,京剧的高亢唱腔充满了整个店铺。孙有余眨了眨眼,被这陌生的声音震惊:“不错啊,这玩意!”
冯掌柜得意道:“那是,这可是我花高价从巴黎搞过来的。”
第130章 天空之箭
当时的条件下,西欧有且只有一个国家和华国有贸易往来。
那就是法兰西。
在阿美莉卡的限制下,尽管法兰西是自由阵营的国家,但戴高乐政府还是尽可能在绕开这些贸易限制。
这种绕开早有传统,1958年的时候,华国在羊城举办华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也就是广交会的前身,法兰西就来参加了。
因此这次在莱比锡贸易博览会的最后一天,法兰西的采购商从华国代表团手里定了五百台的数量。
这五百台中的两台经过辗转落到了冯掌柜的手上。
听着广播里的京剧唱腔,冯掌柜和孙有余似乎一下就回到了故土,虽然他们都不是燕京人。
另外多说一句,这个常年播京剧的广播电台,不是来自华国大陆,而是来自岛上。
在林燃提出文化华国概念之前,那边就在通过中广和复兴广播电台通过短波向海外华侨播送节目。
几乎是24小时全天候播报了。
“这玩意真不错,冯掌柜,开个价。”孙有余说。
冯掌柜伸出两个手指:“两百马克。”
孙有余脸色马上变了:“你不如去抢!两百马克都够买阿美莉卡最高档的收音机了。”
西德马克和东德马克在官方口径里,汇率是一比一,但实际上西德马克的真实价值要远高于东德马克。
冯掌柜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不买也没事,你看看别的你有什么需要的吗?
这可是整个汉堡唯二两台来自祖国大陆最新款的收音机。
你刚才也听到了,这玩意的品质可不比你所说的阿美莉卡货差。
两百马克,我还嫌便宜了呢。”
其实冯掌柜也没说错,他的进货价是120马克,卖200马克,在他这里真不算贵。
西德马克和美元的汇率是4比1,相当于采购价20美元,也就是80西德马克,他的进货价120马克。
孙有余咬咬牙,“你得保证,这里只有两台?”
冯掌柜举手伸出三个手指:“只有两台!”
孙有余哆哆嗦嗦从胸前掏出两百马克拍在桌子上:“给我包起!”
回到家中,孙有余凌晨两点从家中厨房角落里翻出一个入口,原来地下还有一层。
他在地下室找出一台老式电台,开始发送电报:
“发自:西德站
收至:TaiPei总部
日期:1962年7月15日
于西德发现大陆制晶体管收音机,技术媲美美最新水平,性能极优。此为重大突破,关乎技术情报,急需购置研究。申请经费500马克,数量有限,务必速批。”
钱就是这样花掉的。
孙有余之所以咬牙都得把那台设备买下来,就是想着有人报销。
这事和大陆有关,自己这才报了500马克。
孙有余电报发出去之后就后悔了,应该报800马克的,他内心感叹自己都老江湖了,怎么还这么不懂报销的精准点位是多少。
你不拿我不拿,经费就白白浪费了,怎么能不拿呢?
再说这确实是来自华国的先进设备,涉及重大突破,我老孙没说错!
“教授,恭喜你,很遗憾我没有时间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没办法在现场见证你的获奖。”
林燃作为代表,在国会进行完关于NASA工作情况的汇报后,会后麦克纳马拉找到林燃,表情很是遗憾。
林燃心想,你一个国防部长还想有时间去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现在可是冷战最紧张的时间节点。
而且古巴危机马上开始。
阿美莉卡在59年的时候和土鸡、意呆利分别达成了协议,要在这两个地方部署射程为2400公里到3000公里的木星中程战术核导弹。
从去年开始到今年的上半年,阿美莉卡已经完成了部署,此时你们应该要忙着把这些导弹全部投入作战状态才对,给毛子造成进一步的威胁,你哪来的时间。
8月,世界数学家大会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举办,对于本届数学家大会的菲尔兹奖,在举办前没有任何争议。
甚至在评选委员会上,其他数学家就是来陪跑的,林燃获得了全部票数。
所以在开始前,像《数学新进展》这种和林燃合作密切的学术期刊,在颁奖前就已经开始回顾林燃的学术成果了,甚至还公开宣称,林燃是有史以来成果最丰富的获奖者。
学术界这么认为,麦克纳马拉会默认林燃获奖再正常不过。
不过在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前,林燃需要先赶赴伦敦。
7月,典型的英格兰夏末天气,空气潮湿,伦敦街头的行人撑着黑色雨伞,雾气笼罩着泰晤士河。
珍妮抱怨道:“伦敦天气实在太糟糕了,教授,唐宁街为什么非要你亲自来谈航天事务的合作。”
珍妮作为记者,负责跟踪报道林燃获得菲尔兹奖一事跟着来到伦敦。
林燃看着窗外飘落的雨丝,“不知道,可能他们觉得我能说得上话?”
珍妮摇头:“不,我猜测唐宁街肯定还有别的目的。
不然如果只是扩展航天跟踪网络,共享苏俄航天情报和雷达设施协调,这些压根用不上你,NASA随便一位事务官来足够了。”
上述信息来自唐宁街接受记者采访的公开发言,他们希望和NASA达成新的协议。
但在私下,他们要求白宫航天事务特别助理伦道夫·林能作为此次谈判代表。
反正你8月也要来欧洲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领奖,不如先来一趟伦敦。
“不过教授,我们正好晚上可以去看下才上映的诺博士。”珍妮兴奋道:“听说这里面的反派角色是基于你的形象设计的。”
林燃答应了下来。
不过看完电影之后就后悔了。
《Dr.No》(诺博士)这名字对林燃来说非常陌生,他以为是什么科幻片。
结果一进电影院,看到主角登场的时候,他才知道,tm这是詹姆斯·邦德。
没错,这不仅仅是詹姆斯邦德,还是007系列的开山之作。
主要讲述了代号007詹姆斯·邦德的被派往牙买加调查一名英格兰情报人员失踪案件,并最终揭露并阻止一个邪恶科学家诺博士破坏阿美莉卡航天计划的阴谋。
其中名叫约瑟夫·怀斯曼的诺博士是半德意志半华国血统的科学家,因辐射事故失去双手,装上金属义肢。
他是幽灵党的成员,计划用核动力无线电波干扰阿美莉卡航天计划,具体目标是破坏即将发射的“水星计划”火箭。
在电影里,诺博士是冷酷、聪明的大反派。
原本电影的情节就是如此,而当下他们看到的电影里,诺博士更是说出了林燃的经典名言:“我不是说谁,我是说在座各位,都是垃圾。”
这种言论就差直接说诺博士是林燃了。
“珍妮,从傅满洲到诺博士,我受够了英格兰对华人的刻板印象,而且他们还在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加深这样的刻板印象。
我要写一篇文章来反驳这样的观点,你们在英格兰有报社可以发表吗?”林燃问。
珍妮点头道:“没问题,你尽管交给我吧。”
“从傅满洲到诺博士:大英帝国的黄祸幻梦与唐宁街的苍白现实
西方人对华人的想象力也就仅限于此了。从种水稻的农民到全球威胁的魔王,升级速度比大英帝国从日不落跌成不入流岛国的速度还要更快。
先说傅满洲,萨克斯·罗默写这玩意儿的时候,大英帝国还在全球抢地盘,结果呢?女王皇冠上的明珠印度都保不住,还好意思拿黄祸吓唬人?曾经的日不落,如今连太阳都懒得理你们,只能靠编这种笑话找点存在感。
再看看《诺博士》,这位半华国血统的反派也许是英格兰人最后的倔强。导演和编剧显然觉得,光靠苏俄人当反派不够刺激,非得从东方再掏个怪胎出来。然而实际上是华人在帮助阿美莉卡实现登月计划,英格兰人靠自己别说登月,连卫星都没办法发射哪怕一颗上太空”
“珍妮,你看看。”林燃把写好的文章递给珍妮。
上一篇:人在崩铁几千年,游戏开服了?
下一篇:重生者太密集?我带国家队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