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我的身体求我长命万岁

我的身体求我长命万岁 第207节

179 倒反天罡

  179 倒反天罡

  上海,徐汇区。

  西子大厦,19楼。

  入驻半个月左右,芸芷味觉就开始与西子大厦的业主方沟通扩张事宜。

  尽管地产行业已陷入低潮,但在上海这样的核心城市,住宅市场依旧抢手不说,写字楼的行情再怎么回落,也只是从炙手可热回归到欣欣向荣:依然保持着不愁租的状态。

  于是,初始阶段,芸芷的扩租进度并不十分顺利。

  不过,入驻一个月后,或者说,第一款产品上线后,芸芷味觉的知名度快速攀升,业主方和物业方的主观能动性立刻骤然增强——知名企业入驻的号召力,对大楼整体形象提升的好处,无论业主还是物业都门清。

  历经紧锣密鼓的沟通协调,上周周末,此事终于尘埃落定——通过巧妙的换租与楼层腾挪,十四楼、十八楼、十九楼,三层整层空间尽归芸芷味觉所有。

  原14楼依然是核心部门所在,18楼和19楼分别负责新拓展业务和高潜质业务。

  什么叫“高潜质”呢?

  袁峰就是这样的人才了。

  此刻,袁峰正推门走进自己位于十九楼的新办公室。

  袁峰目前的头衔是西南区业务经理,不过,有传闻说人事部正在酝酿一个更加精准响亮的说法(例如“芸之味云南总监”、“西南区项目首席”、“战略拓展部高级总监”等)。

  没有任何人指责人事部闲着蛋疼,毕竟,袁峰的另一层身份更为人所知:芸芷味觉创始人、绝对控股人张赴最要好的高中同窗。

  这样的闲话,袁峰一贯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这年头,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投胎的诀窍固然是门学问,交朋友的眼光难道就不是了?

  无人扶我凌云志?那是你们的朋友没本事!

  总之,这份情谊,是袁峰踏进芸芷的敲门砖,也是肩头沉甸甸的压力来源——袁峰深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关乎老同学的脸面。

  袁峰到达公司的时间,已经是上午九点十五分。

  这个时间点,对进入芸芷后,一贯以勤勉示人——尤其在考勤之类的细节上格外注意的袁峰来说,略显异常。

  刚在宽大的办公椅上落定,门便被轻轻叩响。一位有些面善、应该是行政部的员工探身进来,语气恭敬:“袁经理,早上8点10分左右,有一位访客想和您预约会面。”

  “嗯,知道了。”袁峰微微颔首,语气平静无波。

  这位访客,袁峰确实是知道的。

  袁峰罕见迟到的原因就在这里了——刚才在楼下,他接了个相当冗长的电话。来电者是远在云南的老丈人,目的便是为了此刻这位访客:昭通市政府办副主任周明宇。

  这没什么新鲜的。

  自芸芷味觉将目光投向西南,其接待室的门槛就几乎被踏平。

  天南海北,带着不同口音和背景的访客络绎不绝。

  湖南、云南、贵州这些考察目标地自不必说,隔壁的广西、四川、重庆,乃至八竿子打不着的陕西、江西、湖北,也常有人抱着“碰碰运气”的心思前来。

  秉持商界礼仪,芸芷对所有访客都给予了恰到好处的接待。

  作为西南区项目经理,袁峰自然也难以回避这些会面。

  做过好几年销售代表,袁峰的接待自然同样是礼数周到,不过,一旦对方触及深层次的目的或进行试探性的情报挖掘嘛……加入芸芷仅半个月,袁峰紧急补习了至少十节商业保密课,很快练就了一手漂亮的“太极推手”,尤其擅长“今天天气哈哈哈”。

  只可惜,即将造访的周副主任,肯定就不合适这么轻易打发了。

  老丈人殷切的叮嘱言犹在耳,那份来自家乡的深切期盼,沉甸甸地压在心头。袁峰揉着微微发胀的太阳穴——连日在家自我补习至凌晨,疲惫感一阵阵地侵袭。稍作思索,袁峰拿起内线电话:“通知周主任,请他半小时后来我办公室。”

  放下电话,办公室里只剩下空调低沉的嗡鸣。袁峰没有片刻松懈,他强迫自己打起精神,在洗漱台擦了把脸,目光很快重新锐利地扫过桌面——那里摊开着关于“云岭青黛”项目在湘、滇、黔三地考察评估的核心数据摘要、政策对比分析以及一份标着“内部策略”字样的备忘录。

  这半小时,是袁峰为自己设定的缓冲期,也是筛选信息的最后防线。

  哪些数据可以“无意间”透露,以彰显云南的优势或释放某种合作诚意?

  哪些底线必须严防死守,绝不能让对手(哪怕是潜在的“娘家”合作伙伴)窥见公司真正的谈判底牌?

  袁峰必须在脑中划出一条清晰的界限,这既是职业操守,也是对老同学张赴的交代。

  九点四十五分,分秒不差。周明宇副主任准时出现在门口。

  周副主任年约四十,身着深色行政夹克,身形挺拔,面容沉稳,带着一丝长途跋涉后的风尘,但眼神却异常明亮,透着一种体制内人士特有的镇定与内敛。

  “周主任,欢迎欢迎,一路辛苦了!快请坐!”袁峰起身相迎,笑容热情,亲自引对方到会客沙发落座,又张罗着倒茶。

  寒暄是必要的程序,上海的天气、旅途的劳顿、昭通近来的发展等话题顺利推进。

  气氛看似轻松融洽,袁峰心中却绷紧了弦,等待着对方切入正题——无非是探听湘西或黔东南的进展,抑或是寻求某种“特殊关照”的暗示。

  果然,周明宇接下来的话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袁经理,我这次来,主要是想跟您沟通一个情况。我们这边听说,贵公司‘芸之味’的工业生产许可证,在上海这边……审批进度上,似乎遇到了一点小麻烦?”

  说话时,周明宇的语气既不急切也不疏离,仿佛在陈述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公事。

  然而,袁峰心中却瞬间警铃大作!

  工业生产许可证的审批进度,在芸芷内部算是敏感信息了。

  有传闻说——与人事传闻相比,这方面的传闻要严肃得多——新产品“蒸蛋器”和高附加值产品“芸之味”利润空间巨大,引来上海本地一些势力的觊觎,相关审批环节在某种方式下陷入了令人恼火的拖延。

  同样是传闻:正因为这个原因,芸芷并未过多纠缠,而是果断将重心转向西南三省,不惜将新产品“蒸蛋器”的预期利润——近十亿元的资金——全部投入进去,也要奋力突围。

  此刻周明宇提及此事,袁峰的第一反应便是:难道上海的对头果然开始发力,甚至已经疏通地方政府,以此作为施压手段?

  惹不起就算了,这是连躲都不躲不起了?心火自然腾起,袁峰努力不动声色,点头承认:“是的,确实有这么个情况,审批流程是比预期要慢一些,这应该就是一线城市的严格和细致吧,嗯,还有全国一盘棋的大局观。”

  “袁经理,您这话是……”周明宇自然听出了袁峰最后半句话里那股压着的愤懑,微微错愕后,周明宇立刻坐直了身子,神情变得郑重:“袁经理,您误会了!我这次过来,主要是受昭通市市政府委派,向您和贵公司通报一个好消息……贵公司‘芸之味’的工业生产许可证,现在已经可以开始在云南走流程了。”

  “什么?”袁峰惊愕。

  “当然了,”或许是袁峰刚才的怒火有些突兀,周明宇进一步的解释相当细致:“上海的细致和严格,确实是全国各省市的学习榜样……不过,我们昭通……唔,我们整个云南省的经济都相对落后,更多的精力和关注都放在民生需求,以及企业的发展。贵公司的这件事,其实也算是特事特办,各意向县区连续加班,市委连夜开会研究,省相关部门也很配合,特意召开特别会议,加班加点完成……手续流程一应俱全。”

  此时,袁峰已经从错愕中回过神来,明白周明宇最后几个字轻描淡写,却最是关键。

  “手续流程一应俱全”,这样的描述对体制内来说,几乎就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意思……不对,连东风都不欠了……

  “这太好了,”袁峰下意识地就要去拿桌上的电话,“我马上让公司负责证照的同事,把全套申请文件和所需材料尽快整理出来,马上就交给您……”

  连续熬夜补课的过程中,袁峰已经逐渐了解,“芸之味”的工业生产许可证,对整个项目按时投产,扩大现金流相当重要——好吧,其实也没什么卵用,芸芷目前的现金流已经健康得令人发指——不过,自视为张赴的心腹,得知这个消息,袁峰还是由衷高兴。

  “袁经理,” 周明宇微笑着摆摆手,“资料什么的,就不用麻烦了。”

  袁峰的动作顿住,微微疑惑:“周主任的意思是……?”

  “文件方面,……我们这边已经准备好了。”

  “啊?” 这回答完全超出了袁峰的预期,“这……不太可能吧?噢,周主任,您别误会,我不是怀疑您的意思……不过,我记得,许可证的申请材料都是公司核心文件,有严格保密流程,不太可能外传……”

  “嗯,”周明宇点点头:“贵公司的行政流程还是很严谨的……您放心,不是贵公司外传。”

  “那……”

  “咳……”似乎是有点尴尬,周明宇的声音略略放低:“不过,贵公司不是已经申请过一次了么?”

  “啊?”袁峰瞬间反应过来了:“您是说……我们在上海申请时,提交的那套文件?”

  “咳咳……”周明宇脸上平静无波,双脚却无意识地交叉了一下:“总之,这件事,贵司不用再操心了……后续流程,我们昭通市,以及云南省的相关部门,都会积极协调推进……贵司直接等着领证就可以了。”

  倒反天罡了啊这是!

  浓浓的荒谬感涌上了袁峰的心头:

  顾左右而言他,这样的入手渠道,可想而知不会太光明正大……

  这哪里是一线城市疏通地方政府施压,这分明是地方政府主动出击,骑在一线城市头上拉屎拉尿了啊!

180 身体宇宙不这么想

  180 身体宇宙不这么想

  三天后。

  工商所三楼,茶水间。

  午后的阳光,懒洋洋地透过积了层薄灰的窗户,在泛黄的旧报纸和几盆半死不活的绿萝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里弥漫着廉价茶叶的涩味和空调主机低沉的嗡鸣。

  胡科长抱着肚子,脸色有些发白,端着那个印着“先进工作者”字样的搪瓷缸,小口啜饮着热水。

  他的对面,何自立翻着份没看完的《食品安全导刊》,心思却明显不在上面。

  “科长,”犹豫了好一会,何自立身体前倾,声音压得很低,朝窗外大致是卫生系统的方向努了努嘴,“听说了吗?昨天……那边的规划审批处,有位副处长被免职了。”

  胡科长抱着搪瓷缸的手顿了一下,他抬起眼皮,脸色因胃部不适显得有点灰败,但眼神依旧平静:“嗯,李长河。”

  何自立毫不意外。

  自打芸芷味觉那摞“镇架之宝”无声无息地躺成了文物,整个卫生系统里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尤其涉及到审批口的,都成了工商系统心照不宣的关注焦点。

  芸芷味觉高达十亿的“长期饭票”飞走了,留下的涟漪可没那么容易平息,即使是平行部门,也在茶余饭后咀嚼着这其中的滋味。

  “嗯,就是他。”何自立点点头,声音又低了几分,“听说……是因为他们的大老板,早上刚进办公室,就点名要看他昨天的工作日志。结果这位李副处长回去办公室翻箱倒柜……愣是没找着。”

  “哦?”胡科长眉头微蹙,似乎胃里又一阵抽痛,他吸了口气,抱着搪瓷缸的手紧了紧,语气却没什么波澜,“那可太不应该了。工作日志,是记录,是凭证,更是态度……基本的规矩。”

  “是啊!太不应该了!”何自立立刻附和,语气里带着真切的不可思议,“谁不知道这位李副处长跟那位大老板……咳,平时就不是一条线上的人?大老板几百年也不会想起来看他一次工作日志啊!偏偏就昨天……”

  “问题在于,”胡科长截断他的话,语气依旧平稳,只是脸色又白了一分,“工作日志,怎么也该做的吧?这是基本要求。”

  “科长您说的是……”何自立立刻点头,疑惑更深:“不过,能混到副处实职,不至于这点规矩都不懂吧?退一万步说,就算他真忘了写,或者懒……或者工作重心放在其他方面……底下人总会帮他补上吧?怎么可能交不出一份像样的东西呢?”

  疑惑之余,何自立的语气里还充满了不可思议,一个副处级的实职啊!多少人眼巴巴望着呢!

  胡科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按着胃部,他的目光投向窗外,那里是车水马龙的街道,也是何自立最开始指着的方向,仿佛在审视着某个遥远而清晰的答案。

  片刻,他才收回视线,看向何自立,嘴角似乎想扯动一下,却因不适而作罢,声音带着点虚浮的冷意:“事实上就是,没能交上去。对吧?”

  “……嗯。”

  “那就怪不得谁了。”

  胡科长平静地说着,像在陈述一个再自然不过的物理定律,“规矩就是规矩,没做到,就是没做到。”

  何自立默然。

  看着胡科长那张因胃痛而略显憔悴却依旧波澜不惊的脸,何自立心里跟明镜似的: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芸芷味觉高达十个亿的真金白银,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去了中西部,成了人家的“长期饭票”。

  这事儿,换了谁主政一方,心里能痛快?

首节 上一节 207/2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倒计时90天:华夏进入一级战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