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3:超级科技帝国 第65节
[纱特网友:请问这机器人哪里可以买到?]
[镁蝈网友:伙计们,我感觉我们上当了,去年东方大国提议限制机器人武器化,也许我们应该赞成让提案通过,这也许才是正确的……]
……
外网的轰动热议,海外网民们讨论的侧重点都偏向R1机器人可能被军用武装化。
这一点,国内的军迷圈子也同样在热议。
甚至已经有部分军迷网友看出了R1机器人简直就是为军用量身打造的,战士们在大后方控制机器人在前线战斗,可以轻松打出零伤亡的战损比。
国内军迷网友们看了元界智控展示的R1机器人也是狂喜,各种讨论R1机器人在军事层面的应用场景。
这几天,各路媒体也都在竞相报道R1机器人,元界智控也被国内外新闻报道。
元界智控的R1机器人在这三天假期里霸占了全网的热度和热搜。
无数国人为之振奋,之前看那些从外网搬运的波士顿动力公司的Atlas机器人视频,很多国内的网友看了都觉得惊艳,同时感叹国内啥时候才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有拿得出手的产品。
结果是万万没想到,元界智控突然甩出了这么一个史诗级王炸,让好莱坞电影照进现实。
这让很多国内网友们震惊又惊喜,一夜之间,在人形机器人这个赛道,国内的一家科技公司直接在技术上问鼎全球,网友们都感觉在做梦。
而这么大的热点事件,资本市场也同样保持密切关注。
清明假期结束之后,4月7日周二,节后首个工作日A股市场也迎来节后首个交易日。
万象汇通的股价在今天开盘直线拉涨停,开始走第三段主升浪,在本周的四个交易日里录得4连板涨停,股价轻松突破了72.18元高点创出历史新高。
并且在接下来的几个交易日里继续新高不断,11天录得8个涨停板,股价最高创至139.02元的新高,对应的市值660.34亿之巨。
这次的主升浪行情,赫然便是元界智控发布的R1机器人所驱动的。
近一年来,万象汇通的股价从历史最低点的4.39元价位涨到现在的139.02元,区间累计涨幅达到了惊人的3066.74%,市值规模从去年最低时仅20亿出头,到现在已经飙升到了660亿之巨。
万象汇通有如此牛气冲天的走势,就是因为持有了元界智控15%的股权,而元界智控现在有着无穷的想象空间。
就在一个多月前,资本市场给元界智控在一级市场的估值直接从800亿飙升到了2000亿,这会儿多家资本机构和券商机构的分析师纷纷再次上调元界智控的估值。
普遍给出了2500亿的估值,而其中有一家券商机构的分析师给元界智控的估值最高,给出了2675亿的估值规模。
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再次上调五六百多亿的估值,就是因为R1机器人的震撼亮相。
元界智控并没有透露太多的信息,R1机器人的制造成本是多少、研发经费用了多少?什么时候能够应用?适用于什么场景?能不能实现量产?民用还是军用?还是军民两用?
这些都还不知道。
如果陆安说R1机器人能够量产,那元界智控的估值可就不是两千五六百亿,再加个1000亿的估值都不算高估。
不过,机构给元界智控的最新估值,却把万象汇通的股价给带了下来,因为冲到660亿的市值,至少有600亿市值是因为持有元界智控15%的股权支撑起来的。
但现在各路机构给元界智控估值2500多亿,哪怕是按照2675亿的估值来算,对应的15%的股权价值就是400亿。
所以万象汇通冲到了660亿的估值被认为是估值虚高了200多亿,于是就回落了。
其实主要原因还是短期内暴涨太多,短线资金获利了结,也宣告第三段主升浪见顶于139.02元价位,股价再次进入调整。
元界智控虽然不是上市公司,但资本市场给的估值也反映了公司的价值变化。
估值节节攀升,虽然是个虚数,不是真实价值,但对于持有公司股权的何亮、张闻捷他们而言,也是十分高兴,估值是虚数不假,但也是一种未来预期,代表一家公司未来能值多少钱。
按照最新的估值规模,当初行权拉满了的何亮、于长乐几个人,他们手里的股权对应的价值已经飙升到了2.67个亿。
有人欢喜有人愁,何亮他们乐滋滋的,而李韬和马俊强这两位“元老”是巨难受,嫉妒使人面目全非。
元界智控发展的越是如火如荼,他们两个就越是难受。
而且心中很是不满不忿,同为初创团队的“元老”没有股份就算了,还被安排到公司的一个鸡肋部门,职级待遇也不高。
这两人是公司30人初创团队里混得最拉胯的,他们觉得自己是被打压排挤针对了。
但至今都想不明白是为什么,也从不认为自己哪里做错了什么。
心中憋了一肚子火气,一方面想愤然离职走人,但又舍不得现在的收入,怕离职了去别的公司连现在的待遇都不如,于是每每感到不忿而大怒,但一怒之下又只是怒了一下。
……
元界智控的R1机器人横空出世,惊艳了全世界。
科技圈内的资深同行从业人士看了那场直播后,也不得不承认元界智控的R1机器人是他们迄今为止见过的技术最为先进的人形机器人。
媒体界在竞相报道,一家主流媒体大报评论:
【元界智控用R1机器人以一己之力将我国的人形机器人技术拉高到了世界级水平,并且强势反超,实现落后到领跑的飞跃式进步。】
外国的科技界人士和同行从业者也震惊不已,甚至是有些猝不及防。
那种感觉就好像一觉醒来,天变了。
东方大国的人形机器人在一夜之间超越了整个世界。
网友们和自媒体最为津津乐道的,便是拿《环太平洋》、《铁甲钢拳》这两部好莱坞电影来说元界智控的R1机器人是电影照进现实。
自从R1机器人曝光惊艳世人之后,外界很多搞人形机器人的公司、科研机构无不想弄到一个R1机器人来拆解研究,无不想知道元界智控是怎么做到的。
……
第92章 公司缺谁都行,没我就是不行
元界智控总部。
孟秋颜进入陆安的办公室,来到休息区沙发坐下,旋即说道:“人事部的张鹤之跟我汇报,最近有不少公司试图来挖我们的墙角。”
先有仿生义肢产品,而今更是搞出一个震惊世界的R1机器人出来。
很多公司不管是不是同行,这会儿都想从元界智控这里挖走技术型人才,但外界并不知道陆安才是技术的核心源头。
闻言,陆安很是淡定。
公司的那些人才就算被挖走了,也就那样。
元界智控缺了谁都能转,但唯独缺了陆安就转不动,因为他才是拿出那些黑科技的人。
片刻后,陆安如是说道:“正常应对就是了,是人才的该挽留尽量挽留,留不住非要走的也不必勉强,签没签竞业协议、保密协议之类的,只要程序合规就行。”
陆安还是很有自信外边很难从他麾下挖走人,因为外界人士或许不明白,但在公司里的那些技术人才门儿清,自个儿更多的是给老大打下手的,并没有外界想的那么厉害。
外界之所以认为你厉害,是因为你是在元界智控,你参与了项目,在项目上挂了名。
实际上,关键技术都是陆安攻克的。
对于这些技术人才,陆安是真不需要他们有太大的创造力,自己脑子里装着的技术至少够用五百年以上。
陆安真正需要的,是他们能协助自己。
毕竟再牛,他一个人精力有限。
不过,不需要他们进行创造,但依然有很高的门槛,不然跟他们说个技术原理都不明白还怎么协助?
外界那些想挖人的机构,显然是需要你的创造力。
而很多被挖的人知道自己的情况,所以都拒绝了。
因为真的离开了元界智控,那可就应验了一句阿拉伯谚语:不要随意展示你的真本事,否则大家就会知道你并没有什么本事。
那些被外界挖角的人,基本上没有人会心动。
何况元界智控的待遇本来非常高,能给得出同样待遇的本来就没几个。
陆安是一点都不担心别的公司来挖他的墙角,天下英才如过江之鲫,少了哪一个都能有人补上。
他就只需做到一点,那就是确保自己搞出来的技术不被出走公司的人给盗走。
这一点陆安早就考虑到了,每一个技术人员对一个项目只能了解其中一小块拼图,而有些极为关键的核心技术甚至只有陆安自己知道。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一种由垄断技术赋予的强大话语权。
当很多具备高技术壁垒的产品,尤其是很多还具备战略价值的科技,只要离开了陆安就玩不转的时候,那就谁也不能也不敢轻易把他怎么样。
哪怕陆安持有公司的股权只有5%,照样没人敢把他踢出局。
因为当陆安在个人层面掌握了技术并且在事实上垄断了技术的源头,他就在事实上就拥有了比股权更为强力的控制权和话语权。
道理很简单,没了我,你就是玩不转,这公司没了我就得凉,你的不可替代性使得你在公司里的地位无人可撼动。
陆安选择把公司的核心技术与自己深度捆绑,就是为了将来公司做大的时候,防止碰上某些天珑人势力来一句“爷爷我要这个”的事情发生。
只要陆安在公司里具备这种不可替代性,你就是喊“太爷爷我要这个”也不好使。
因为元界智控做大到一定程度后,牌桌上坐着的必然不止一拨人,你有爷爷,人家也有爷爷,你强摘桃子要是把桌子给掀翻了,就等于把桌上的人全给得罪,必然会遭到群起而攻之。
只要陆安是具备不可替代性,那么不管别的势力如何博弈,也不管牌桌上的人换了多少茬,他永远都会稳稳的在牌桌上,因为他跟牌桌完全捆绑在一起,他下桌就意味着桌子也不复存在。
……
接下来的日子,元界智控时不时就对外发布一些与R1机器人有关的视频。
外界的关注度居高不下,尤其是广大网友们热议不断。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R1机器人以震撼世人的姿态横空出世后,原本被爆吹的波士顿动力公司Atlas机器人,在国内互联网逐渐有成为路边一条的趋势。
还是那句话,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差距总是比出来的,其实波士顿动力公司的Atlas机器人放在这个年代是很能打的,因为其它机器人公司的技术实力还远不如波士顿动力。
但奈何元界智控的R1机器人横空出世,与之一对比,波士顿动力公司的Atlas机器人也完全不够看了。
时下,网友们最关心的是R1机器人会应用在什么场景领域?
还有价格是多少?
是否具备量产能力?
这不只是广大吃瓜网友们很关心的事情,包括很多业内同行、投资圈也都非常关心,甚至在国际上欧镁诸国更关心元界智控的R1机器人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可能性。
不过元界智控现在只是在秀技术实力,至于这些问题,并没有正面回应。
甚至具体的性能参数也没有爆料,让外界自己推测自己去猜。
目前,R1机器人确实还没有量产能力,因为子公司元界制造旗下的超级工厂还没有完工,预计要到10月份左右才能竣工实现投产。
而且眼下电池这一块还没有解决。
但电池也快了,固态晶格电池技术的开发进度已经到了尾声。
……
上一篇:说好机甲打怪,徒手爆星什么鬼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