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截教,我是灶王爷 第7节
距离亳地仅有数十里。
一座占地数十亩的竹制庭院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流水潺潺,环绕小院而流,其内除了荷塘竹林、苍松翠柏,还有大片农田,里面种植了各种植物。
有些是食物,有些是调料。
庭院大堂内,苏吉利端坐在椅子上,一边品酒,一边瞧着前来学艺的众人。
那些传言自然是他刻意令人传播出去。
他既然是冲着功德而来,自然不能低调,只有拥有足够的名气,才能吸引大量人族前来求学,才能将自身所学传播出去,才好展开下一步谋划。
当然!
苏吉利不是什么人都收。
不管这些人究竟为何而来,想学艺就要经得起考验,每日颠勺上千次、在田地里耕种月余、砍柴烧火数月等各种磨砺手段五花八门。
否则,不管身份如何,他都不会收。
这些规矩与举动令不少人望而却步、半途而废、知难而退,可失之桑榆,收之东隅,苏吉利也因此得到不少良才美玉。
这些人心性稳重,能坐得住,也吃得了苦,有一定厨艺或医道天赋。
苏吉利悉心教导他们,从剔骨刀、斩骨刀、擀面杖、磨盘等厨具,到红白案等分类,再到刀工技巧与火候掌控技能以及各类食材的认知和煎炸蒸煮闷美食烹饪方法等,都细心指点。
短短十年,就有不少人出师。
他们离开青阳山,返回各自家乡,以亳地为中心,大肆传播厨道,普及各种新奇食物,令苏吉利名声大噪,贤名远播之余,更引得更多人前来求学。
值得一说的是,苏吉利并未收一人为徒,洪荒之中,师徒之间气运交织,因果相连,不能轻易收徒。
况且,他仅有真仙修为,根本没资格收徒,因此,苏吉利命学艺之人称其为先生或老师,至于师父之称,他不会承认。
转眼间,苏吉利在人间待了五十多年。
这段时间,有数千人艺成下山,大半个人族九州逐渐知晓青阳山贤者之名,尤其是在下层民众里,他更是家喻户晓,备受推崇。
甚至有不少人开始供奉他,庖厨这一职位真正成型,种类众多,都将苏吉利视为祖师爷。
也有不少上层贵族对苏吉利颇为尊重,钦佩其有教无类、免费传授技艺的品行,感激其让人族多了不少新鲜吃食,活人无数。
这一日,一位布衣青年来到青阳山脚下.
第九章 教授伊尹
青阳山,庭院内。
在布衣青年来到山脚下时,苏吉利已经有所感应。
下一刻,他心念一动,周遭天象开始变化,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滂沱大雨顷刻而下。
不少人开始躲雨,有的躲在树下,有的直接退去,也有少数人在雨中前进。
这小部分人直接被苏吉利划上死脑筋的标签,可用但不能重用。
下雨了就要躲雨,这是常识。
冒雨前行看似坚持,实际上是无脑坚持。
随机应变才是他最看重之事。
拥有这种才能之人将来才会活的滋润,才能更好地将庖厨之道发扬光大。
当然!
只知晓躲雨也不行,还要学会变通。
换句话说,要在躲雨与坚持中寻找一个平衡。
对此,那位布衣青年就做得很好。
他虽躲雨,但未曾停留在原地不动,而是沿着密林,继续上山,途中会寻找一些大的遮挡物,助他遮风挡雨。
数个时辰后,众人陆续登顶。
其他人都急匆匆地拜见苏吉利,唯有布衣青年不慌不忙,先是到附近河边收拾干净,整理衣衫,这才前来拜见。
庭院大堂内,苏吉利颔首微笑,很满意布衣青年的举动。
及时躲雨,说明青年灵活变通,脑子好使。
密林前行,说明青年意志坚定,不愿放弃。
整理衣衫,说明青年心态稳定,态度虔诚。
这令苏吉利对他十分看好,觉得后者能传承自身厨道衣钵。
当然!
苏吉利会有这种想法,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布衣青年气运不俗。
凡人气运普通,哪怕是贵族都极其有限。
然而,布衣青年一身气运足以跟普通仙人相提并论。
这足以说明其不凡,未来必有一番作为。
这也是苏吉利一开始故意考验布衣青年的原因之一。
庭院内,随着求学之人自报家门,很快就轮到布衣青年。
只见他迈步上前,躬身行礼道。
“伊尹见过贤者。”
苏吉利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泛起波澜。
没想到,眼前青年竟然是伊尹。
这就能解释为何他气运不俗。
伊尹,可是未来辅佐汤覆灭大夏,定鼎天下,建立大商的功臣。
是大商开国丞相与名垂青史的贤臣。
苏吉利更看重的是,伊尹厨道天赋异禀,被誉为烹调之圣,伊尹汤液更是流传千古。
虽如今之地是洪荒世界,事情只会更加离谱与传奇,但换汤不换药,万变不离其宗。
伊尹注定要做出一番丰功伟绩。
念及于此,苏吉利决定要加大对布衣青年对培养,若是伊尹将来成功辅佐汤建立大商皇朝,厨道也会因此大兴。
连带着他都会水涨船高,气运大增,对将来道途将大为有利。
若是伊尹再给力点,说不定灶神会成为大商祭祀的社稷正神之一。
前提是苏吉利要在大商皇朝建立前,获得灶君之位。
…………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伊尹转眼在青阳山求学十载。
他虽是奴隶出身,但聪慧好学,加上生父是庖厨奴隶,自小就打下庖厨基础,故而学习厨艺时,能很快上手,常常举一反三,屡有奇思妙想,仅用短短一年,就一骑绝尘,超过所有学徒。
随后,伊尹顺理成章地被苏吉利单独教导,除了厨艺外,他还被传授养生之道,被教导识文习武,因为知晓伊尹身负重任,苏吉利还将烹饪之法与治国之道相联系,悉心教诲。
而伊尹没让他失望,抓住机会,勤学苦练,短短十年就学有所成,出类拔萃。
这一日,苏吉利将伊尹叫到跟前。
“你是吾这数十年来教过最出色的弟子。”
“吾虽不舍,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你还年轻,等看过了世界,增长了见识,将来必会有一番作为,无需将青春浪费在这山上。”
“雏鹰总要经历风雨才能展翅翱翔,眼下时机已至,到了你下山之时。”
“等你那时累了、倦了,再归山隐退。”
伊尹没有拒绝。
他自小就是奴隶,看惯世态炎凉,渴望有一番作为,向世人证明自己。
因为这个目标,他才会拼命学习庖厨,获得主家赏识。
在青阳山耗费十年光阴,也是为了学到本事,将来有所作为。
老师所言正是他心中所想。
同时,伊尹内心也是真不舍。
在青阳山,无人会因为他奴隶出身就有所轻视。
此地全凭实力说话,不分高低贵贱。
他在这里得到难得的尊重。
更因为老师对他看重有加,耐心教诲,伊尹学到了很多梦寐以求的本事,懂得众多以往不曾知晓的道理。
对他来说,父母去世后,青阳山是另一个家。
老师是他第二个父亲!
“弟子多谢老师多年教导,大恩大德,莫不敢忘。”
“此番下山,伊尹必会尽展所学,扬我青阳山之名,不让老师失望。”
一番依依不舍的辞别后,伊尹起身下山。
临走前,苏吉利特意送了伊尹两壶灵酒,一壶解毒,一壶疗伤。
洪荒世界危机重重,尽管人族九州相对安稳,可同样不缺乏仙人。
大厦皇朝虽日暮西山,但依旧有几分底蕴,希望这两壶灵酒能让伊尹逢凶化吉。
至于皇朝更替大事,苏吉利目前尚未有资格插手,自有双方阵营的大能头疼、博弈。
他只管置身事外,静观其变。
送走伊尹后,苏吉利没有闲着。
从定居青阳山开始,他就在为获取人道功德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