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从流民开始武道通神

从流民开始武道通神 第209节

  “接引?”孟渊好奇问。

  姜棠也目不转睛的看着袁药娘,香菱更是瞪大眼睛,使劲儿的竖耳朵。

  “就是被抢了去,成了人家的坐骑,秃驴们最好做这种事。”林宴笑道。

  “都是何境界?”孟渊好奇问。

  “所谓十二妖王护法,独目王定下的规矩是四品境才能当护法,但其实还有几个五品境的凑数。”林宴道。

  “这位青雀长老境界几何?能耐如何?又是何来历?”孟渊又问。

  “无尽大山之中地域广大,各大妖王所居之处又相差极远,有些事我也只是听闻过。”袁药娘略作回思,“青雀长老是独目王座下第六位妖王,妖修途径四品境界。”

  “是什么成妖?”孟渊问。

  “不知道。”袁药娘微微摇头,道:“我没见过,听闻是青鸟成妖,擅高飞,遁速极快,曾为独目王信使。”

  “是四品青鸟。”林宴这时出了声,“我听王二提起过,说那青雀是四品境界,擅变化之能,性情不知。”

  孟渊看了眼林宴,心说你这不是知道么,还非得问问袁药娘,讨好媳妇就拿兄弟当筏子?

  “其余几位妖王呢?”孟渊武道进益太快,以至于现今的实力与所知的事务不匹配。

  袁药娘也不隐瞒,她捋着香菱的头,“我来自花长老座下,她老人家最爱尘世闲游,向来不见踪迹,只隔山几年,或几十年才回一趟老家。”

  这件事孟渊是知道的,当时第一次进京,就听林宴提起过,说是那位花长老大名花宿枝,是狍子成妖。

  “回头请老人家喝一杯喜酒。”林宴巴巴的送上笑脸。

  袁药娘并不多理会,又讲起其余几位妖王的事。

  如今独目王座下仅剩八位妖王,其中六位都是四品境,剩下的两位是五品大妖。

  而这六位妖王实力不凡,独目王向来也不怎么管,除非有大事才会召唤,否则无论是内斗,还是跟人干架,亦或者跟人族往来做生意,都是不大管的。

  “你想要去寻仇,去找清真相,以你的境界还是远远不够的。”袁药娘轻抚香菱的小脑袋,语声温和的低头看着香菱,根本不似对林宴那般冷眼相待。

第278章 商议

  袁药娘怀抱香菱,一边捋毛,一边说起妖国之事。

  不过袁药娘对妖国的事了解也不算太多,许多事都是听闻,并未亲见。

  眼见夜已深,香菱打起了瞌睡,袁药娘就不再多说了。

  “香菱吃了不少东西,该睡觉了。”袁药娘十分温柔,撩起头发,一边轻轻拍着香菱肚子,一边轻声道:“香菱,今晚陪我睡吧?”

  香菱两眼睁不开,听到这句话就摇摇头,“我跟小骟匠睡,夜里要论诗。”

  袁药娘听了这话,竟怒视林宴,“你们师兄弟!”

  “……”林宴不知说什么好。

  “我教你变化之法,带你入修行。”袁药娘道。

  “干娘说会的越多,越心烦。”香菱竟不想学,她有了几分精神,揉了揉眼睛,道:“你看小骟匠,天天忙的脚不沾地,都没空哄媳妇,还得我代劳!”

  “不入修行,终究是凡俗之体,寿元与寻常野兽也不差多少。”袁药娘十分正经,“世人污我妖族,其实我辈修行之法才是天地正宗,道门的吞吐纳气之法也是从我妖族中学来的。只要咱们勤奋修习,入了品后,越往上走,寿元越多,最后长生久视。”

  香菱还在摇头,道:“干娘带我去看大药时,说境界多高才算高呀!她老人家说有空不如多吃两个鸡蛋呢!”

  眼见香菱这般说,袁药娘竟说不出话来。

  没法子,袁药娘只能任香菱跳到孟渊身上,钻进孟渊衣襟里。

  “师兄,明天我再来找你。”孟渊起了身。

  林宴和袁药娘起身来送,孟渊带着姜棠和聂青青,牵着小红马,一道回返。

  也没去应府,孟渊直接去了聂家老宅,这也是住惯了的。

  聂家上下举丧,聂青青早已供奉了聂延年的牌位。这里还有两位应公的牌位,都是年年要拜祭的,在赵万年等人的家中也立有两位应公的牌位。

  甚或者天下间的许多儒生,也都会拜祭两位应公。

  “我爹常跟我讲,他是应氏门下走狗,死了也要埋在小应公身旁。”聂青青见了那一瓦罐骨灰,很是认真的对孟渊讲。

  这好办,两位应公的坟墓就在京城外,孟渊跟三小姐说一声,就能办成。

  三人就着烛光,又说起别来之事。待到午夜,也到了安眠之时,聂青青和姜棠睡一处。

  孟渊与香菱住在一起,两人又闲话半晌,香菱说了说京中见闻,以及老鳖坑的旧事。

  “猪大嫂跟干娘都死了,独孤同学也被坏人抓去了。”香菱趴在枕头上,凑到孟渊耳朵边,小声道:“小骟匠,我可不想给你烧纸呀!”

  俩人叽叽喳喳说了许多,这才沉沉睡去。

  待到第二日晨起,孟渊带上姜棠,回返国师府。

  “给你的。”香菱抱着一袋松子糖给欢喜。

  “来就来嘛,还带啥东西?真是的。”欢喜丢下拂尘,开心的接过,还是忍不住感激道:“香菱你真好!”

  “是小骟匠给你买的呀!”香菱无功不受禄,“要是我买的,你得出钱!”

  欢喜给孟渊行了一礼,“你还怪好嘞!”她竟学香菱说话。

  “我师父在不在?”姜棠问。

  “找国师他老人家论道去了。”欢喜吃着糖,气愤道:“我想去陪侍,还不让我去呢!稀罕么?”

  “荧妹和明月呢?”孟渊又问。

  “不知道去哪儿鬼混了。”欢喜道。

  “那我不是没活干了么?”香菱大惊失色。

  孟渊也不就再进蟾宫,只把姜棠和香菱留下,而后又骑上小红马,去找林宴。

  “昨晚赵大伯走时让我去找他,应该是有事。”孟渊邀林宴同往。

  “我就不去了!”林宴摸了摸屁股,“估摸着,是指点你做官的学问。”

  林宴很有道理,“他们说是武人,其实这些年来,武人的锐气和进取之心都没了,就想着安安稳稳过一辈子,。七品的武人,尤其是五十来岁的七品,在神京真不算什么,都是只会耍嘴皮子的。反正你去听一听,毕竟是师父的老伙计。”

  孟渊没法子,只能独自前去。

  寻到赵家,赵万年果然在等着了,祁永年,田成农和刘成吉也都在,还有四个子侄在旁陪侍。

  “你现今六品境界,还是三小姐座下的贴心人,又跟着王督主做事,以后前途是有的。”赵万年拉住孟渊,认真道:“以后长住京里,跟大家伙多往来往来,亲近亲近,也好有个帮衬不是。”

  这是应有之义,孟渊初来乍到,日后若是境界再升,必然要有亲信之人,这些人正好就能用。

  当然,也得是品行过关才是。

  “其实让你来,不单单是说这个。”赵万年讲了好一会儿的为官之道,最后取出一封信,“其实咱这些应氏旧人,不管去官场,还是去军伍,都是不太得重用的。再说了,境界没到,升也升不动。”

  赵万年把信塞到孟渊手里,道:“咱这群老伙计里,当年死了一大批,后来剩下的,要么死了,要么流落四方。还有一个兄弟跑去了兰若寺当秃驴了,你就要去兰若寺公干,若是有难处,可以去找他,青青小时候还见过他呢,他再六根清净,也会帮你。”

  原来是为这个,既然兰若寺还有自己人,孟渊自然会去拜访。

  收了信,孟渊又道:“我想再问问青青的亲事,聂师虽然不在了,可这事是早早定下的。几位叔伯怎么看?”

  这一次孟渊要去平安府,而最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聂青青了,她无有聂师依靠,只能靠孟渊,不像姜棠还有三小姐当师父。

  “这有啥好说的?”田成农立即插话,“虽说现在居丧,可咱和老聂都是武人出身,也不必避讳太多!青青那孩子也不小了,早些办了,赶紧生下孩子才是正经!”

  一时间,诸人都闹哄哄的商量起来,反正大家伙儿都同意早些办,甚至还有让孟渊再纳个妾室的。

  眼见越来越离谱,真成了林宴口中的乌合之众,孟渊就打定主意,明天再去问一问三小姐,干脆直接把青青和姜棠的事定下来。

  其实孟渊的意思是干脆这两天就摆个酒席,可毕竟三小姐是姜棠的传道师父,还是聂师的旧主,问一问三小姐也无不可。

  离了赵家,孟渊也不去别处,直接回到聂家老宅。

  与聂青青说起婚事一事,聂青青倒是有主意,说是请三小姐给定个日子,到时候长辈就请找赵万年等人,简办一场就是。

  两人说定后,又找到林宴家,四人一起在京中游玩一圈,顺带找了几个合适做药铺的地方。

  袁药娘听闻二人要早定婚事,还给二人把了脉,“男女皆壮,今晚回去同房,多睡睡就是了!”

  闻此虎狼之言,孟渊和聂青青回到家中,还当真温存起来。

  几番起伏,别后温情,那也不必多说。

  待到聂青青力竭沉睡,孟渊却又睡不着了,起身在烛火下翻起红斗篷荧妹送的书册。

第279章 五条途径

  独孤荧曾说这本书册是历代前辈高人于六品进五品,五品进四品的感悟心得。

  封皮无有文字,孟渊翻开一页,便见五个大字:古今修行论。

  孟渊细细翻看,发觉这属实并非只讲武人奥义,还有儒释道三家,以及妖修之事。

  开头就先讲什么远古之时,各种修行途径因何而出。

  乃是说是人与世间万物共存,两者本是懵懂愚昧,然后野兽得天地之灵气,不知不觉便入了修行,一入修行虽灵智渐开,但兽性难改,向来与人为敌。

  因着如此,人族历代先祖披荆斩棘,慢慢琢磨出了武人之路,乃是一力破之。

  而后人与妖各占一方,时战时合。因人族聪慧,先是刀耕火种,而后便有人间帝王,积无数人之力将妖族赶到一隅之地。

  人间昌盛,妖患不足为惧后,人与人之间又起无数争斗。不仅武斗,还有文斗,后来更是演变出许多学说。

  上古时,人族纷争不休,各种学说层出不穷,因着如此,竟衍化出许多修行途径,如道门不过是其中的一家而已。

  传闻有农家、医家、兵家、甚或者还有炼金术士一脉,不过许多途径的传承需得在特殊之时才能大放异彩。

  比如兵家,乃是除却修持自身之武力,还要入军伍之中,行兵家之法,登天三阶的第三阶名为“突围”,这一途径有伤天和,早已被禁绝焚毁,再无人修习。即便有人偷偷留存,但无有大争之世,无有四方兵乱,这一途径根本走不远。

  历史悠悠无尽,许多途径也逐渐遗失,但还是有只言片语留下。

  好比医家,如今的许多医书大都是医家先人所留。

  如今医家途径早已衰落,乃是因这一途径并非寻常的修行之法,乃是吞食草药,行医问病才能有所成。世间或有人修习,却已极少极少了。

  如今行医的大夫虽还祭拜古时大医,但自身却只通医道,不知医家修行之法了。

  上古时除却武道和妖修途径外,道家始终留存,而后有圣人开儒家途径,之后又有佛家崛起。几千年下来,三教之间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学说也逐渐完善,但修行之法却并未变动太多。

  无数古仁人志士奋进修行,但除了儒释道、武道和妖修途径之外,如今已再无人开辟新的途径了。

  这书册中先是考证古今修行之变,而后又将其如今最重要的五条途径。

首节 上一节 209/2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爆肝成就的我,终为魔神

下一篇:遮天:多子多福从颜如玉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