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民开始武道通神 第219节
孟渊就知道是杀人的事,但没想到竟然是和尚!
此间是平安府,国朝虽有势力,可和尚才是坐山虎!
“是谁?”孟渊只盼着别是兰若寺的和尚,毕竟兰若寺高人太多,又是人家的地盘。
“兰若寺智和长老。”独孤荧道。
孟渊听说过智和长老之名,是三院中智慧院的一位长老,已近百岁高龄,乃是武道五品境界,身有不凡艺业在身。
兰若寺三院中,四品境界才能当首座,且必须是佛门四品。而长老则宽泛许多,武道五品也是可以的。
不过长老也有高低之分,现今活着的“智”字辈高僧中,五品和四品都有不少,还有几位四品境的武僧。
这位智和长老就是五品武僧,传闻其壮年之时曾外出降妖伏魔,兰若寺的诸多天机神通都有修习。
“为何要杀他?”孟渊不怕杀人,更不怕杀和尚,但有些事还是得问个明白。
这世上的和尚有好有坏,孟渊不想胡乱杀人。
“当年,两位应公之死,兰若寺也曾出力。”独孤荧走在街道上,语声缥缈无端,“智和就是其中之一。”
孟渊怔怔,若是为两位应公报仇,那更该是自己才对,因为自己是三小姐座下之人,是应氏旧人的传人。
可没想到,独孤荧身为皇家之人,竟然要先给两位应公报仇。
“愿为荧姑娘效力!”孟渊当即应了下来。
独孤荧看了眼孟渊,,轻声道:“等我消息。”
说着话,独孤荧继续往前迈步走,显然不想多说了。
孟渊却紧跟着不放,问道:“明月姑娘呢?”
“她在闭关。”独孤荧微微皱眉,又戴上斗笠,“这件事别让她知道。”
也就是说,是咱俩的小秘密了呗!
孟渊依旧紧随不舍,问道:“若是有事,何处去寻姑娘?”
“云山寺。”独孤荧语气中颇有疲惫。
原来你也住在尼姑庵里!
“找你联络你?”孟渊又问了一句。
“……”独孤荧停下脚步,道:“你说寻供奉药王菩萨的人便是了。”
孟渊听了这话,不由得想起那位素问姑娘,她就是供奉的药王菩萨,还是修的医家途径。
离开独孤荧,孟渊原路折返,林宴三人竟还在耗着。
付了钱,四人在街上逛荡一圈,也不愿回兰若寺住草房,便在城中寻了住处安歇。
第293章 孔雀的消息
深夜归于寂静。
孟渊独处客栈之中,点上烛火,取出了智通大师托自己转交给独孤亢的书册。
封面上无有文字,翻看来看,竟是在讲述佛门的由来过往。
佛家之学起于西方,先是小乘佛法,是为修自身之法。
不过小乘佛法盛行之时,佛家途径只能到中品境界,难以再进。
此时佛家之学修习之人并不多,但后来有高人现世,纳取儒家和道家之学。
不曾想这位高人竟因此寻到了登临上三品之路,自此衍生出了大乘佛法,乃是渡人渡己之法。且大乘佛法兴盛于世间,入佛门之人数不胜数。
从古至今,佛门高僧无数,往日曾有三位古佛,但登临绝顶之人只有一位,人称古佛世尊,又称过去佛。
但是如今三位古佛早已不存,执牛耳者乃是西方二品自在佛。
孟渊细细看过去,发觉智通大师不仅对佛家历史知晓甚清,竟还分门别类的讲述了佛门的诸多派别。
佛门的派别之分,大都是理念之分。其中最为显著的是渐修派和顿悟派。
渐修派主张以自身之行来修行,顿悟派则主张观他人之行之心,继而自身有所悟,继而成佛。
佛家途径中,四品入三品需发大宏愿,成大宏愿。但渐顿两派的分歧早有,自四品是分裂。
而且从根本上就有所不同,只是在四品境时才有了区分。
两派对四品境界的划分也有不同,一者是拂尘境、一者无尘境,都是心思澄明之意。
两者之能也不差多少,都是不为贪嗔痴等杂念侵扰,心中佛心生为佛子,身有佛光,施法时有的有功德轮光芒,有的却没有。
至于神通之别,那就要看自身法相之变,也是相差极大。
好比有些修众生平等的神通,乃是遇强则强,是为平等,极难对付。
智通大师在书卷中还有对上三品的看法,以及对上三品修得神通和法相的猜想。
孟渊仔仔细细的看过,一时间竟觉得智通大师好似将要悟道,乃至于更进一步的可能。
但细细想来,智通大师应该是佛门四品境界。而这一境界想要再往上,就需得立宏愿,成宏愿。
而智通大师名声不显,也没听说做过什么大事,甚至都极少下山,一直面壁静修,连外界的友朋也没几个。
孟渊稍微想了一会儿,也无所得,然后继续往下看。
书卷之中讲完了智通大师对佛门途径的所知所悟,而后竟又扯起了三教之辨。
孟渊就发现,有些学问的人都喜欢钻研三家的学说。
这儒释道三教各有不同,但也有许多相通之处。孟渊精研三家经典,对于各家学说自然也有涉猎,智通大师显然是不仅钻研佛经,还通晓儒家和道家之学。
许多感悟之中,都结合了儒道两家的学问。
一一翻看过去,孟渊倒是对佛门的学问又有了许多深刻见解。
佛家也有登天三阶的说法,而且佛家讲的是修心,筋骨肉体的淬炼自然也缺不得,但大多时候要看自身悟性。
智通大师的书中与先前独孤荧所赠之书中的许多内容都有相似之处,倒是能相互印证。
看了一会儿智通大师对三教之辨的看法后,末尾处都是智通大师和后辈子弟以及同辈师兄的谈话。
这些都是些看起来高深莫测的论辩之语,其实就是打机锋,而且是你说一句没头没脑的话,对方回一句没头没脑的话。
反正初看觉得颇有禅理奥义,但往细处深究,就觉得没什么意思,不如看两本带插画的。
孟渊到底是个务实的,将这书卷翻看了三四遍,统统记在了脑子里,这才收起了书。
总结一番,孟渊觉得这书册对于修习佛门途径的人自然是有大用,但也有限的很。
现今独孤亢被青光子抓了去,已然成了人家的新晋弟子,青光子这老师可比智通这老师有能耐的多。
这般想着,孟渊不由得又想起独孤亢,也不知他过的怎样了。
一晚未眠,孟渊也无睡意,干脆又给家里的两位贤妻写了信,三小姐和香菱也有,而且特意托香菱为自己报一报欢喜告密的仇怨。
天还未亮,孟渊就出了门,吃了餐食,就要去寻人寄信。
此时虽早,可街上已有人来往。
还没到府衙,就见前面有个和尚朝自己走了来。
那和尚是个癞子头,穿着破旧的单薄缁衣,手上拄着个木棍,脸上脏兮兮的,竟还有胡子。
平安府一地的和尚最多,颇有些苦行僧周游其中,这一类和尚求人施舍不要钱财,只要残羹剩饭。
“阿弥陀佛,施主行行好。”那和尚来到近前,一手拄着木棍,一手合十,还弯腰躬身。
“解开屏?”孟渊揉了揉眉心,仔细打量对方,“解兄?”
“阿弥陀佛,贫僧是出家人,没有兄弟姐妹。”解开屏道。
“你胆子不小,怎么跑到了城里?”孟渊问。
“平安府的苦行僧不少,我又有什么离奇处?”解开屏很有道理,一边挠着脖子,一边道:“这就叫入乡随俗。藏到水缸中最好的法子,就是成为一滩水。”
“你是一滩……污水。”孟渊到底是忍住没说脏话,拉着解开屏来到一处小巷子中,问道:“青光子真不要你了?”
“阿弥陀佛。”解开屏闻言叹气,他看向孟渊,脏臭的脸上都是认真,“孟施主,世间已无青光子,只有光明圣王了。”
“不错,只有光明圣王了。”孟渊点头。
“听说西方自在佛派了无生罗汉前来,你们打算怎么应对?”解开屏问。
“这不是我能关心的。”孟渊其实很关心,奈何力微。
“无生罗汉不简单,他估摸着是要青光子正名。”解开屏笑着道,他声音转小,又道:“我知道兰若寺里帮青光子的人是谁了!他一直在暗中行事,而且绝不单单是一个人,甚至更多。但所求者,也是为了更进一步!”
“是谁?”孟渊急忙问。
“先借点钱。”解开屏搓搓手,可怜巴巴道。
孟渊无语,只能捂住额头叹息。
第294章 消息
正是清晨时分,街道上的人已然多了起来。
孟渊听了解开屏的话,不由得揉了揉眉心。身为佛门六品境界,竟然被一文钱难倒。
解开屏见孟渊不愿施舍,就干脆卖起了苦,说什么前番在松河府借的钱都分了出去,他讨饭的手段也一般,愣是饿了三天。
“都说平安府是佛家昌盛之地,还真没假。我刚到这里,有人见我大光头,就赠我吃喝。可没曾想,人家是贪图我身子!”解开屏一向是好脾气的,可这会儿也难得的发了火。
“有女菩萨愿意提携你,你还不乐意?”孟渊笑。
“什么女菩萨!是男的!还是秃驴带的头!”解开屏气的咬牙,“也就是我有点能耐,要不然清白不保!”
“……”孟渊一时无语。
解开屏嘟囔不停,“孟施主,听说你成了亲,愿你琴瑟和鸣,儿孙满堂。”
“借大师吉言了。”孟渊见解开屏会说吉祥话了,也没提借钱的事,只带他寻到一处早点铺子。
煮的滚烫的热豆腐,淋上一点香油,再来一勺韭花酱,分外的开胃。
“小僧这份不要韭菜花酱。”解开屏特意叮嘱小贩。
两人当即临街坐下,一人抄一个海碗,孟渊一边吃热豆腐,一边问起了正事。
上一篇:爆肝成就的我,终为魔神
下一篇:遮天:多子多福从颜如玉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