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来见白玉京 第123节
至于那位安国公府的玉下郡主,在其中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陈执安尚且不知。
而此时此刻,这些人做了不少让他厌烦的事,却还要站在高处,低头俯视于他?
陈执安摇了摇头,又看向那望星宫。
望星宫中灯火通明,满朝朱紫尽在其中,他如果要去看,不如今夜就上去看看?
他就此转身,又折返回去,到了南城中的诗词塔。
诗词塔专程为这一场盛会而建。
足高九层,每一层中都有四位学士,有诗词被写入其中,第一层的学士读过,若是四人都觉得好,便可更上一层。
如此八次,方可登上九层楼,再由第九层楼中的四位大学士,为直上九层楼的诗词排出高下来。
陈执安前来此处,诗词塔之前,早已有许多桌案,摆放着文房四宝。
许多人亲自前来书写,也有些无暇前来的官人们,特意派遣家丁送来诗词。
陈执安踏步而来,他之前早有诗作,并且那一阙词也已传扬悬天京,可陈执安一位宫廷画师,平日里也不曾走街串巷,不曾频繁参加文会。
知道唤起一天明月,叫我满怀冰雪的作者长什么样的人其实很少。
于是陈执安挤入人群,留下一首词。
这首词被诗词塔前的小厮,仔细拿过,递入塔中第一层。
第一层中审阅诗文的,乃是集贤院一位院士。
他读了许多诗词,大多都是些狗屁不通的打油诗,只觉得头昏脑胀。
“我见明月多洁白,怜惜世人贫如纸……”
“对仗狗屁不通,但是写的还有些道理,可这样的诗,万万不能登上第二层楼。”
他摇了摇头,随意将这张纸放入身下的罗框中,又有小厮递过一张来。
这学士喝了一口茶水,眼睛瞥过,心中并无太大的希望。
可旋即他读过第一句,神色忽有变化。
读过第二句,喉咙中的茶水尚未咽下,便被他喷了出来,喷在手上的草纸上。
身旁其余三位学士转过头来,这位学士却面如死灰,道:“完了,完了!”
另一位集贤院学士皱起眉头:“子朱兄?你这是怎么了?怎么如此失态?什么完了?”
那学士手忙脚乱的沥着草纸上的水,道:“这阙词必定要被呈去圣人眼前,如今我一时失态,竟然污了这原稿,只怕要被治罪了!”
其余几位学士彼此对视一眼。
什么词子朱兄看一眼,就知道要被呈到圣人眼前?
子朱兄诗词造诣不错,可是往上九楼却还有许多学士、大学士把关,你说这是好,便真就这么好?
其余三位学士匆忙探过头来,仔细读过那草纸上的词。
又有几位小厮递来新的诗词,可他们四人却浑不理会,一字一句诵读。
良久之后,有一位学士忽然醒转过来,询问道:“写这诗的是谁?”
污了草纸的那位学士换了一只手,露出下方的名字。
“陈执安……”
“内务府画师陈执安!”
“便是那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的作者?”
“好!赶快誊抄一份,原稿继续上呈,让楼上的刘学士用真元烘干草纸。”
……
陈执安留下了一阙词,并不知这词让诗词塔中的众位学士手忙脚乱。
他又朝前走了一阵,看到远处正有许多人作画。
“我这油画夺魁应当无望……不过,能拿名次也好,就算是一场彩头。”
陈执安想了想,拿出之前在黄龙河畔所画的那一场黄龙河浪潮,又交给画楼的小厮。
色彩艳丽的画作入手,身旁顿时有许多人看来。
其中有不少贵府小姐,看到如此艳丽,层次分明的画作,顿时记起一种画来,一种只在传言中流传,却极少有人见过的……七彩画。
“用颜料作画,层层叠叠,确实如彩虹一般。”
“那是内务府那位绘七彩画的画师?不是说他只画美人画吗?”
众人议论纷纷,陈执安却已然不在。
他一路走至东城,却见两街交汇之处,一座高台之上,有人影绰绰。
高台之下,围了许多看热闹的百姓,也有一些贵府的公子小姐。
高台上首坐着一位披甲的将军,那将军颇为年轻,腰间配着长刀,即便是坐着,身子也挺拔如松,气宇轩昂间尽显英武之气,恰似那初生的朝阳,朝气蓬勃又光芒万丈。
他身着一身黑色镶金边的战甲,这战甲必然品级极高,几乎隐如夜色,看不到一丝光泽闪耀,仿佛是一片夜幕打造而成。
此时他大马金刀,坐在上首,一边饮茶。
而这高台正中央,有一把刀,一柄剑,皆入鞘中。
时不时有人上去拔剑、拔刀。
有人用力拔剑拔刀,那刀剑却纹丝不动。
有人能拔出一寸来,又有一些身着华衣,气魄不凡的年轻人阔步向前,拔出一尺、二尺。
可即便如此,距离全然拔出刀剑,却相距甚远。
陈执安看到这高台,忽然想起王洗匣那一柄万锻长剑来。
“不知我去拔剑,可否拔出来?”
他心中这般想着,又看了几人拔剑,却又摇了摇头。
王洗匣那万锻长剑,测的是剑道天赋。
而这一刀一剑,比较的却是刀剑明悟,并不相同。
陈执安想起那一座高楼。
“如果只夺得诗词魁首,尚且不足以登上那望星宫。”
他想了想,刚要上台拔刀。
高台前的人群却忽然自发分开,走来两位年轻人物。
这两位年轻人物,一人在前一人在后。
在前的人物看起来大概也不过二十三四,一袭玄色锦袍裹身,鼻梁高挺,眼神坚毅,走起路来虎虎生风,颇有大家之气。
而在后面的这位却更年轻一些,身着一身儒袍,看起来颇为斯文。
陈执安见了这二人,不由神色一动。
此二人正是大虞六姓之一的裴家子弟,裴渊与裴休。
二人一同上台,向上首那位年轻将军行礼,裴休当即握住剑柄。
却只见他深吸一口气,闭目酝酿几息时间,骤然拔剑。
一时之间,一道风波扩散而出,一道剑势从那一把剑上同样扩散出来,裴休借着这一道剑势,竟然将那一把剑硬生生拔出三尺来!
再拔出几寸,这剑便全然离鞘。
裴休咬牙,长剑上的剑气越发激荡,又拔出一寸,这才放手。
“好!”
“裴家的公子果然不凡!”
众人连番喝彩,声音嘈杂震天。
三尺一寸!
那年轻的将军颇为满意,随意对身后的文士道:“记上。”
文士仔细在一本册子上记录名讳、成绩。
“扶邺裴家,裴休,年十九有月,拔剑三尺一寸三分!”
裴休再度行礼,朝后退去几步。
裴渊上前,直握住刀柄,却见他尚且不曾酝酿什么,猛然一拔。
原本只是看一个热闹的陈执安,神色忽有变化。
他清晰的看到,当裴渊的手落在那刀柄上,周遭的空气似乎都被细碎的刀气斩碎了。
每一缕细碎的刀气中,又蕴含着层层的刀势……
“不,那并非是刀势。”
陈执安深吸一口气,死死凝视着拔刀的裴渊。
“这是刀意。”
他眼神灼灼,十二道神蕴在他泥丸宫中不断流转,感知虚空中纷飞的刀气,感知着其中蕴含的刀意!
裴渊拔刀。
铿锵!
一声清脆的鸣响,那一柄长刀轻而易举的就被此人拔出握在手中。
一时之间,坐在上首的那位将军脸上终于露出笑容来,下方观看的观众们大多看不太懂,可却仍然高声喝彩。
喝彩声铺天盖地,裴渊也向那位将军行礼。
那将军微笑点头,正要说话,却忽然感知到了些什么,看向台下。
裴渊同样如是,在自身感知中转头看去,就看到台下站着一位白衣的少年。
那少年长发飘动,藏在袖中的手轻轻划过。
“陈执安?”
上一篇:瞎教的功法也能成仙?大帝之姿!
下一篇:让你横推永生,你直接杀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