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万界:从零开始建立无上神权

万界:从零开始建立无上神权 第111节

  沈星柯归家紫山的那日正好是三月初一,谷雨时节。

  转眼间,两日过去,便来到了三月初三。

  上巳节。

  这个起源于秦汉时代水滨祓禊之俗,充满巫术风气的节日,在历史上的唐代达到鼎盛,却在自宋以后,渐渐与寒食、清明一起合而为一,不少习俗渐渐失传。

  然而在女娲的刻意引导下,大周的上巳节依旧充满着浓郁的节日氛围。

  临水祓禊、男女聚会、祭祀高禖、曲水流觞。

  未婚男女踏青游春,已婚人士兰汤沐浴。

  虽说如今天下纷乱,各地都有战事发生,来自朝廷的政令几乎连长安城都出不了,但至少这襄州地界,因着三月前鬼门关开,汉东巨寇连着麾下大军一夜间灰飞烟灭之故,在这战火连天的岁月里,反倒承平祥和。

  东州城与三月前相比,如今又有了大不同。

  它的面积扩张了近一倍,无城墙限制下,每日都会有新的外围建筑拔地而起,过得些许时日,那些地方又会被更外围新搬迁来的百姓按着城区规划修建的民居团团簇拥。

  这是一座每天都在不断长大的城市,靠近襄阳城的一侧甚至已经隐隐约约与襄阳的外城郭连在一起。

  若非兹事体大,裴修甚至考虑过是否要拆除掉襄阳的一面城墙,好彻底让襄阳城与东州城合而为一。

  城市扩张到这种程度,有些事情自然需要提上日程,一套与之对应的行政官僚体系也需要建立。

  当裴修前去询问灵女风云蕖此事该如何是好时,风云蕖给出的回答,却令裴修辗转难眠。

  ——汝自行安排便好,世俗杂务,非灵女巫觋所能干预。

  这样的回答,让裴修连着好几日琢磨后,总感觉其中包含深意。

  他有些不太敢深入去想,但也承认,自己内心深处隐隐约约产生了一些往日绝对不会有的……堪称大逆不道的想法。

  只是当下,果然还是先将东州城的一些事务处理好才行。

  天下各州县战乱频繁,不断有逃难的百姓来到东州城地界,这些新迁入流民百姓的安置问题已经让他忙得焦头烂额,也就是到了上巳节这一天,裴修才稍稍放松下来,与同僚一道,在东州城郊踏青。

  风度翩翩的士子们吟诗作赋,高门贵女结伴赏花,偶然还有意气风发的五陵少年在道路上呼朋唤友,策马狂奔。

  “单看这东洲,委实难以相信,如今天下竟是一副积弊不堪,百姓食不果腹之象。”

  沿着已经被改名为东洲河的河畔踏步而行,裴修抚摸着山羊胡,换下官袍,仅着常服,喟叹出声。

  有随从和下属官员上前,拍马屁道:“这一切都是神君庇佑,府尊治理有方之故。”

  “老夫根本没做什么。”裴修摇了摇头,他知道自己做的事情算不得什么,能让这东州城如此安宁祥和,归根结底还是东皇神君三月前的一次震慑。

  只是心中,裴却忧虑一个问题。

  逃难而来的流民越来越多,东州城周边哪怕一直在开垦新的土地,想要收获新的粮食也得等到秋日去了。

  在这之前,襄州府库中的存粮怕是坚持不了多久。

  如今还有官府开设的粮铺以低价出售粮食,打压市面粮价,逼迫那些粮商跟着降低价格,可一旦官府存粮耗尽,那些个粮商……

  或许,到时候得行一些雷霆手段才行。

  除了粮价问题,新安置的难民们的生计问题同样令人头疼。

  春耕已经开始,他还得想办法给百姓们准备好耕种用的农具和粮种,这又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府库钱粮如流水般消耗,每日看着账面上的数字,裴修便感觉自己被压得快喘不过气来。

  每每想到此处,裴修便无比庆幸三月前的那场神迹。

  若非如此,襄州地界还得考虑兵祸问题,他根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与资源去倾斜到民生上。

  想到那些已经在招兵买马,组建私军,隐隐约约将自己治下的州县视作天下大乱间逐鹿中原的基本盘的各个地方官们,裴修便不住摇头........

  现在大家都还在准备阶段,等各地割据一方的豪雄们自认为时机成熟,那时才是真正全面内战爆发的时候。

  又是一副汉末之象呐……

  正忧心间,裴修却见自己引以为傲的儿子裴鸿煊,带着女儿裴文瑶来到身边。

  “阿耶,孩儿想要带小妹一道,去太一祠。”

  见到父亲,裴鸿煊恭敬行礼。

  “此前灵女曾与孩儿言道,上巳之日,须往太一祠一行。”

  裴修不明所以,却也不会拒绝此时,又叮嘱两个孩子一番,遂继续与同僚商议着流民问题。

  ……分割线……

  “白大夫,我娘她况怎么样?”

  一户民居内,某个淳朴的粗壮汉子看着正坐在老母缠绵的病榻旁,搭手号脉的白谦,低声问道。

  已年近五旬的白谦收回手,又缓缓拔出老夫人手臂上的几根银针,点头道:“令堂病症已除,只是病去如抽丝,身体上的损耗还得补上一补,我再开一副方子,你按方抓药就好。”

  “好嘞!多谢白大夫!”

  粗壮汉子连0.4声道谢,心里也在盘算着,自己是不是该去多打一份零工,这样才能再给老母抓药之外,也能买些肉回来,给老母补补身子。

  想到白大夫一直以来都在免费给他们这些穷苦人看诊,粗壮汉子便心中感激,可他嘴笨,说不出什么好话来,只能不断抹着发红的眼角。

  “白大夫,要不您在我家吃一顿便饭吧?”

  想了许久,粗壮汉子只能想到这么个表达谢意的法子。

  白谦起身,收拾好自己的药箱,摇了摇头:“便饭免了,老夫今日还得去太一祠应灵女大人之约。”

  一听事涉灵女,粗壮汉子哪敢再挽留,只能连声道谢,亲自将白谦送出了家门。。

第172章·穿越世界的程瑶迦

  太一祠。

  当裴鸿煊带着妹妹裴文瑶抵达时,已是日暮西垂。

  西边的残阳正在一点点敛去大地上的橘色,东边升起的皎月带着星辰已将半个天空染成深蓝。

  入得太一祠内,裴鸿煊与裴文瑶兄妹便被早已等候在这里的巫觋带领着去了偏殿。

  进入偏殿后,兄妹两人才发现,这里竟然还有不少人。

  太一观的虚玄子道长。

  散尽广德寺一切钱财,三月来一直在东州城郊结庐而居的空观大师。

  在东州城内名声极好的白谦白大夫,风云蕖身边那位见过好几次面的巫咸。

  还有四人裴鸿煊则不认识。

  见兄妹两人入得偏殿,原本正在聊着什么的众人纷纷起身。

  ““““见过裴小郎君,见过裴小娘子。””””

  两兄妹的父亲是府尊裴修,哪怕是看在裴修的份上,殿内八人也对兄妹两报以必17要的尊敬。

  裴鸿煊落落大方回礼,裴文瑶虽然羞赧,但也乖巧的敛裙屈身,显然平日里在家中被母亲裴夫人教养得极好。

  带着妹妹入座后,一番攀谈,裴鸿煊才得知那四个不认识的人,都是在东洲和襄阳地界颇有贤名之辈。

  因感世道混乱,官场黑暗,明明考中进士却拒绝授官,回乡做一教书先生的读书人。

  本是外地人士,路过紫山地界后选择留下,平日里急公好义的游侠儿。

  府兵出身,身有军功,却因伤残而只能卸甲归田,侍奉老父老母,一直未娶的战兵。

  最后一位则是一女子,据说本和丈夫伉俪情深,夫家公婆也待她极好,可不久后夫君便病亡又未留下子嗣,按照大周律法,如此情况女子完全可以带着嫁妆改嫁他人,但她却守着夫家,侍奉公婆,直到不久前为公婆养老送终。

  据说这女子正打算从夫家旁支中过继一人来继承亡夫香火,只是还未行此事,便被灵女召了过来。

  十人有一搭没一搭地在偏殿聊着,裴修还得知了不少趣闻轶事,如那游侠儿,为报多年前一饭之恩,奔走千里,手刃杀害恩人的恶绅,又散了千金让恩人独子能有一份产业,好成家立业云云。

  听得裴鸿煊好生佩服。

  又如那女子,将夫家家产经营得有声有色,几尽衰败的破落户,在数年间便恢复成了原本鼎盛模样,连带着夫家的旁支也沾了光,如今哪怕夫君亡故,她在夫家也拥有莫大的话语权。

  这就更让裴鸿煊和其他人佩服了,这世道,没了丈夫的女子不被人吃绝户都算好的,这妇人却能有这样一番作为,还能得夫家上下敬重,足可见手腕过人。

  正聊至兴奋处,一道香风袭来,却是风云蕖步入了偏殿中。

  她带着面纱,只露出一双灵动的美目,视线扫过在场十人,暗暗点头。

  自己观察了这么久,精心挑选的十人,应该……能让神君满意了吧?

  面上虽是一贯的清冷,风云蕖心中却有些惴惴不安。

  见到风云蕖,十人赶紧起身行礼,面对这位真正得到神君垂青,甚至掌握了凡人不可得的玄妙术法,据说能以神魂遨游天际,朝游北海暮苍梧的灵女,他们可不敢有一丝一毫的不敬。

  “敢问灵女,将我等召来所为何事?”

  最终,还是裴鸿煊上前一步,作揖问到。

  风云蕖压下心中的忐忑,嗓音如山涧冰凉的清泉,开口道:“自是有一番机缘赐予尔等,可这机缘能否抓得住,还得看你们各自的缘法。”

  此言一出,已经隐隐猜到了些什么的虚玄子激动得胡子都颤抖起来。

  他颤声道:“灵女大人,可是……事涉神君?”

  “不必多问,到时便知。诸位随我来吧。”

  撂下此句,风云蕖便袅袅婷婷,飘然出了偏殿。

  殿内十人面面相觑,最后虚玄子一马当先跟上。

  众人鱼贯而出,却见风云蕖忽然停下脚步,侧头看向太一祠某处。

  那里是与方才众人所在的偏殿相对应的,位于主殿另一侧的偏殿。

  此时隔着院墙,众人分明能看到那墙后矗立的九根盘龙玉柱,正有道道流光自下而上……

  ……分割线……

  自从东皇庙主殿隔壁的空地广场上多出来一座玉台后,这几日程瑶迦每日早晩都会来查看一番。

  每一次,程瑶迦都会尝试着踏上玉台,但无一例外的被一股温和的力道拒绝。

  这一天,东皇庙照例送走了最后一位香客,任旧不打算回程府的程瑶迦,又在侍女们的簇拥下来到玉台前。

  “小姐,您还要尝试呀?”

  有小侍女娇声问到。

  程瑶迦点点头,深吸一口气:“每次尝试登台,我只被告知时机未到。”

首节 上一节 111/6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功德能兑换万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