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神农道君

神农道君 第390节

  “我都对子骂父了,居然还能有这么好的修养,和和气气的来问我,到底有什么办法,能和平解决。”

  “梁王府的人或许坏,但绝对不蠢啊。”赵兴不由得感慨。

  他如今想要脱身,居然还有些难度。

  因为柳天宁和罗睺王的存在,让梁王府的人对他采取的态度,都偏向和解。

  最差也是不理会。

  赵老爷也是醉了。

  “搞得我对这姬尘都有些内疚感了。”

  不过这种事,哪有什么心慈手软的?

  赵兴只不过稍稍犹豫一下,便决定依旧执行原有计划不变。

  否则的话,他就只能故意去战场上送,把自己送成重伤,然后退出。

  但这样一来,对自己的修行不利。

  他在洞天中辛苦找寻,冒险得来的灵秀,若是破了境,岂不是化作乌有?

  “还是得下一些猛药。”赵兴坐在了桌子前。

  一万五千八五十七,不过也差不多是一万六了,明天多谢写两百个字!

  另外,明天将会结束本卷,但更新量不会少。

第234章 三王批语,处置和调令(本卷终章)

  “贾谱,赵兴他们,还在弹劾梁王?”西洱郡,杨安坐在椅子上,淡淡的问道。

  “是,赵兴、夏靖、陈时节、龙肖、廖如龙,依旧在弹劾梁王,每日一贴,投递四府诸公。”贾谱回复道。

  “结果如何。”

  贾谱迟疑道:“除了澹台明真的把公文上报陛下,余者皆无人理会。梁王党中,有几名武将十分不满,已经来信我神威军中斥责,让侯爷处理赵兴。”

  “但仅是表个态度,便没了下文。听说前几天,梁王府的谋士张文松出面,找了中间人与柳天宁交涉,又派人联系了赵兴,似是想化敌为友。”

  “呵。”杨安不由得笑了一声。“真是今时不同往日啊。”

  贾谱也神色复杂。

  当初他和杨安,只不过在梁王上台时,投了个反对票。就遭到了梁王党的疯狂攻击。

  最后竟导致神威军解散,杨安罢官。

  杨安本要封神威侯,结果最后只落得了个博平县侯。

  如今赵兴之做法,有过之而无不及。

  弹劾的折子都投到梁王儿子那里去了,话也是越骂越难听。

  结果呢?

  梁王党毫无动静,仅是一些武将表了个态度,不痛不痒的。

  居然还有人从中斡旋,试图化解赵兴对梁王党的仇恨。

  这么一对比,杨安简直要哭晕在厕所。

  所以他才感慨,今日不同往日。

  不同在哪里?

  梁王,不如之前势大了。

  一百年前,应元府开拓过半,梁王上台,那时正值景帝对梁王的信任巅峰,而且前面的一百多年改革,梁王也充当了重要角色,军、政、法三界,梁王皆是权柄滔天。

  杨安碰上姬明宪,正是对方最巅峰的时期。

  杨安无依无靠,仅是得了韩王赏识,而韩王已是半隐退状态,大概就相当于赵兴遇到了田剡差不多。

  如今却不一样。

  正所谓盛极必衰,景帝的信任先不谈,但他至少没有那么需要姬明宪做事了。

  梁王党也同样沉寂了很久,也有新秀封王涌现,比如罗睺王这样的。

  赵兴,虽然看似弱小,只不过区区六品,但比他杨安的后台硬多了!

  柳天宁背后站着的封王,都是实权封王,而且正值鼎盛。柳天宁本身就是世家大族,根本不是杨安这种出身能比的。

  …………

  “今时不同往日啊。”九天应元府,四品御史范燕林,拿着赵兴的弹劾文书,不由得感慨,随后丢进了火堆中焚烧。

  范是梁王党的人,不过关系并不明显。他手里还有一份私人信件,来自梁王府,里面的内容可以归纳为四个字:不予理会。

  “大人,真的不管管啊?这赵兴有越弹越上瘾的趋势,如此下去,别有用心者,会越来越多。”旁边一名礼修道。“最近弹劾王爷的折子都变多了。”

  “不好管。”范燕林淡淡道。“这赵兴又不是杨安,可以随意拿捏。”

  “他老师柳天宁十分护短,为了徒弟,便是姬烨公子也差点被他杀了。秦崇文和皇甫松更是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

  “他在十阳洞天中,获得了大批权贵的人情。”

  “更重要的,他还有【商洛学院】为首的本我派司农支持。”

  “能修本我派的,至少五品起步!”

  “这一批人,可以说是朝廷的中坚势力,不可忽视。”

  “司农掌后勤财政,军需调动,作用也不是杨安这种武夫能比的。”范燕林解释道。

  此时柳天宁刚刚上位,这个时候动赵兴,那就等于动柳天宁。

  动柳天宁,和动杨安根本不是一个层级的争斗。

  杨安随手就镇压了。

  柳天宁可不好搞。

  先不说柳天宁背后的兵界封王,就只提司农官。

  好不容易有希望出一个本我派的大司农了,岂能容你打压?

  范燕林都可以想象得到,那群老家伙绝对会急得跳脚。

  欺负老实种田的司农,还想不想打仗了?啊?

  要是这群人撂挑子不干,那真就会影响梁王出任平蛮统帅一职了。

  景帝看在眼里,恐怕也会重新考虑,小老弟你连司农都安抚不了,如何派你做事?

  所以说,杨安可以随便欺负,但赵兴背后的柳天宁,却不行。

  孰轻孰重,梁王党是拎得清的。

  “有多少折子递到这里来,就烧多少。”范燕林道,“我们在御史台的人,不可轻举妄动。”

  “是。”谋士点了点头,梁王党在各府御史台,占了不少名额,他们不理会,这事就小很多。

  …………

  夏府,英武侯夏弘毅,正在和儿子聊天。

  “麟昀,我听说伱最近无事,也学起文官开始奏议了,可有此事?”

  夏靖笑道,“父亲,连您都知道了?”

  “御史台真是轻慢孩儿的意见!”

  “我一天一道,已经发了十五道弹劾公文。”

  “您都知道了,他们却一点动静都没有。”

  “朝廷赐我这府议大夫的头衔,他们当是摆设不成?太不像话了!”

  英武侯夏弘毅淡淡道:“你有自己的想法,这很好。”

  “父亲英明。”夏靖笑嘻嘻的。

  不过英武侯话锋一转:“那为何应元府的张青张大人,说你的公文内容,和元穰侯赵兴一模一样?”

  “啊?这……”夏靖有些心虚道:“我和元穰侯结为兄弟,此事也是通过气的。”

  夏弘毅不慌不忙的从怀中掏出一份公文,打开之后给夏靖看:“你连抄都抄错了,抬头是‘下官夏靖顿首,张大人容禀’,到了末尾,又变成‘下官赵兴再顿首,启张大人足下’。”

  夏靖:“……”

  此刻的世子,只想找个地缝钻下去。

  夏弘毅倒也没多说什么,他在育儿方式上,向来是以鼓励为主:“你若有自己的想法议政,参梁王倒也没什么。”

  “不过,为父和你说过很多次,为将者,需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偏听、不偏信。如此才能从众多繁杂情报中,把握住战机。”

  夏靖收起了嬉皮笑脸,面露思索,片刻后夏靖道:“父亲教训得是,我当重写奏本,务必言之有物,绝不会再抄元穰侯之言。”

  夏弘毅点了点头:“你心里有数便好。”

  …………

  “赵兴,你弹劾梁王,是为私怨,还是公道?”同一时间,柳天宁也在和赵兴谈话。

  “老师,既有私怨,也为公道。”赵兴实话实说。

  柳天宁思索了片刻道:“私怨可止,公道当明。”

  “若无实据,便不必再浪费精力。”

  赵兴点了点头:“是。”

  柳天宁这话不是在阻止赵兴,不要干这事了。

  而是不愿意看到赵兴一直做一件没用的事情。

  若是为私怨,已经大半个月了,梁王党这般委曲求全,你有气也该消了。

  继续这么骂下去,又没实质性效果,就只会显得自己在犯蠢,而老柳是最讨厌蠢人的。

  你要做呢,就去找点梁王党的罪证出来。

  柳天宁不会帮赵兴找。

首节 上一节 390/10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宗门让我联姻,我修成武道绝巅!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