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大周仙吏

大周仙吏 第166节

  张春忽然李慕,恍然道:“本官明白了,你是不是想通过不断惹事,好早点把本官送进去,这样你就有机会取本官而代之了?”

  李慕连忙道:“大人误会了,我绝无此意……”

  张春怒道:“你敢惹的事情,本官一件都不敢惹,你不要叫我大人,你是我大人!”

  李慕想了想,只好道:“老张,你听我说……”

  张春瞪着他,说道:“好啊,本官还在呢,你就连大人都不叫了,你是不是早就不把本官放在眼里了?”

  这一刻,李慕真的想将他送进去。

  张春拂袖而去,以王武为首的众捕头,一脸拜服的看着李慕。

  李慕看向王武,问道:“神都真的有以银代罪的律法?”

  在北郡,罚银归罚银,该受的刑罚,一样也不能少,李慕也是第一次见到,可以用罚银完全代替刑罚的。

  王武点了点头,说道:“除非是一些命案重案,其他的案子,都可以通过罚银来减除和免除刑罚,这是先帝时期定下的律法,那时,国库空虚,先帝命刑部修改了律法,借此来充实国库……”

  李慕摇了摇头,难怪萧氏皇朝自文帝之后,一年不如一年,即便是权贵豪族本来就享受着特权,但赤裸裸的将这种特权摆在明面上的王朝,最后都亡的特别快。

  表面上看,这条律法是针对所有人,只要有钱,就能以银代罪。

  但代罪的银子,普通百姓,根本承担不起,而对于官宦,权贵之家,那点银子又算不了什么,这才导致他们如此的肆无忌惮,造成了神都如今的乱象。

  李慕走到衙门之外,围在外面的百姓,有些还没有散去。

  这一次,李慕只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极其微弱的念力存在,完全不能和前日惩处那老者时相比。

  很明显,那几名官宦子弟,虽然被李慕带进了衙门,但之后又大摇大摆的从衙门走出去,只会让他们对衙门失望,而不是信服。

  李慕回到衙门,让王武找来一本厚厚的《大周律》,仔细翻看之后,果然发现了这一条。

  这根本就是变着方法的让特权阶级享受更多的特权,本应是保护百姓的律法,反而成了压迫百姓的工具,萧氏王朝的衰落,不出意外。

  李慕又翻看了几页,发现以银代罪的这几条,曾经废止过,几个月后,又被重新启用。

  对此,书上只是简略的提了一句,并未做过多说明。

  李慕又查了《周律疏议》,才找到了原因。

  此书是对律法的解释的补充,也会记载律条的发展和变革,书中记载,十余年前,刑部一位年轻官员,提出律法的变革,其中一条,便是废止以银代罪,只可惜,这次变法,只维持了数月,就宣告失败。

  对此,李慕并不意外,那名官员提出的各项变革,都从百姓的角度出发,损害了特权阶级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难以想象的阻力。

  李慕走出衙门时,脸上露出些许无奈。

  只要这条律法还在,他就不能拿这些人怎么样,作为捕头,他必须依律办事。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前方传来,那名年轻公子,从李慕的面前疾驰而过,又调转马头回来,说道:“这不是李捕头吗,不好意思,我又在街头纵马了……”

  他脸上露出一丝嘲讽之色,扔下一锭银子,说道:“我可是公正守法的良民,这里有十两银子,李捕头帮我交到衙门,剩下的一两,就当做是你的辛苦钱了……”

  他身后的几人,笑着扔下银子,又骑着马,扬长而去。

  王武脸上露出怒色,大声道:“这群王八蛋,太嚣张了!”

  孙副捕头摇头道:“能有什么办法,他们没有违反律法,我们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李慕压下心中的火气,带着小白,继续巡逻。

  不多时,身后的马蹄声再次响起。

  李慕回过头,年轻公子骑着马,向他疾驰而来,在距离李慕只有两步远的时候,勒紧马缰,那俊马的前蹄猛地扬起,又重重落下。

  “好巧,李捕头,我们又见面了……”

  他伸手入怀,摸出一张银票,仍给李慕,说道:“这是一百两,我买十次,剩下的,赏你了……”

  一次是巧合,几次三番,这显然就是赤裸裸的侮辱了。

  几名跟着李慕的捕快,脸色涨红,却也不敢有什么动作。

  王武看着李慕,说道:“头儿,忍一忍吧……”

  李慕摇头道:“这个真忍不了。”

  有些事可以忍,有些事不可以忍,如果被别人这么侮辱,还能忍气吞声,下次他还有什么脸面去见玄度,还有什么资格和他兄弟相称?

  朱聪骑在马上,脸上还带着嘲讽之色,就察觉胸前一紧,被人生生拽下了马。

  李慕右手划出残影,在朱聪的脸上左右开弓,瞬息的功夫,他的头就大了整整一圈。

  李慕最后一脚将他踹开,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扔在他身上,“街头殴斗,罚银十两,剩下的不用找了,大家都这么熟了,千万别和我客气……”

第209章 嚣张一点

  王武小跑过去,将朱聪身上的银子捡起来,又递给李慕,说道:“头儿,这罚银有一半是衙门的,他若要,得去一趟衙门……”

  李慕又将那锭银子收起来,虽然他不差钱,但这么浪费的花,他也心疼。

  朱聪两只眼睛凸出来,指着李慕,大叫道:“#*@……&**……”

  他因为肿着脸,说话根本没有人听的清楚。

  从朱聪纵马过来,到李慕将他拖下来狂揍,这一幕发生的很快,围观百姓意识过来的时候,朱聪的脑袋已经变成了猪头。

  这时,朱聪身后,另外几名骑马之人才匆匆赶至。

  一名跟在马后的中年人,面色微微一变,从怀里掏出一个玉瓶,在瓶中倒出一枚丹药,让朱聪服下,丹药入口,朱聪的脸迅速消肿,很快就恢复如常。

  朱聪指着李慕,愤然道:“给我打断他的腿,老子有的是银子赔!”

  中年人有聚神的修为,目光盯着李慕,却没有动手。

  都衙的捕头,定然也是修行者,且修为不会低于聚神,他没有取胜的把握。

  更何况,朱聪背后,有他的父亲,礼部郎中朱奇,他只不过是朱家请的护卫,公然攻击都衙的捕头,产生的后果,他承受不起。

  一旦出事,朱家定然不会保他。

  他看着李慕,说道:“捕头大人,出手未免有些过分了。”

  李慕看了他一眼,说道:“难道这神都,只许郎中之子放火,不许别人点灯,他能先犯律再以银代之,本捕头有何不可?”

  话虽如此,但过程却并非这样。

  即便是罚银,也要经过衙门的审理和判罚,朱聪觉得自己已经够嚣张了,没想到神都衙的捕头,比他更加嚣张。

  来硬的看来是不行了,但丢失的颜面,也不可能就这么算了。

  他最后看了李慕一眼,冷冷说道:“你等着。”

  朱聪牵头,一群人牵着马,迅速离开,周围的百姓中,忽然爆发出一阵欢呼。

  “打的好!”

  “大人威武!”

  “这些无法无天的家伙,早该打了!”

  ……

  感受到百姓浓浓的念力,促使他体内法力飞速运转,李慕只后悔没有早些动手,对付这些嚣张之徒最好的办法,就是比他们更加嚣张。

  王武站在李慕身边,担忧道:“完了完了,头儿你殴打朱聪,解气归解气,但也惹到麻烦了,礼部和刑部穿一条裤子,这下刑部就有理由传你了……”

  “他们要传就让他们传,有什么好怕的。”一道声音从旁传来,李慕看到一名风韵女子,从人群中走出来。

  李慕惊喜问道:“梅姐姐,你怎么在这里?”

  梅大人道:“碰巧路过,看到你和人冲突,就过来看看,没想到你对律法还挺了解的……”

  李慕谦虚道:“举一反三而已……”

  以银代罪的事情,朱聪等人做得,李慕自然也做得,反正大家都不差这点钱。

  不过,这种事情,对于民心的凝聚,以及女皇的统治,十分不利,李慕虽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心里却并不认同这点。

  他看向梅大人,说道:“以银代罪,弊端重重,陛下为何不修改取消此律?”

  梅大人摇头道:“这条律法,是先帝在时设立的,陛下登基不过三年,便推翻先帝定下的律条,你觉得朝臣会怎么想,天下人会怎么想?”

  李慕能够理解女皇,女子为帝,民间朝野本就非议重重,她的每一项政令,都要比寻常帝王考虑的更多。

  李慕叹了一声,说道:“但此法一日不改,神都的这种不公现象,便不会消失,百姓对于朝廷,对于陛下,也不会完全信任,难以凝聚民心……”

  这种律法,不会对公义起什么作用,只会引发强者对弱者更大的剥削,有钱有势者,可以在此法的庇护下,肆意妄为,无权无势之人,一旦犯律,却要面临法律无情的制裁。

  梅大人道:“陛下也想修改,但这条律法,立之容易,改之太难,以礼部的阻力为最,曾经有很多人都想推翻修改,最终都失败了……”

  李慕正要说些什么,几名刑部的衙差,忽然从前面走来。

  朱聪走在几名衙差身后,一指李慕,说道:“是他。”

  一名衙差走到李慕面前,说道:“是你当街殴打朱公子的?”

  李慕点了点头,说道:“是我。”

  “承认的倒是痛快。”那衙差冷哼一声,说道:“既然如此,跟我们走一趟刑部吧。”

  梅大人看了李慕一眼,说道:“既然他们让你去,你便去吧。”

  说完,她又传音道:“别忘了你是陛下的人,到了刑部,说话嚣张一点,不要丢陛下的脸,出了什么事情,内卫帮你兜着。”

  有她这句话,李慕就放心多了。

  看来,内卫似乎是有动刑部的意思,正好遇到了这次的机会。

  李慕看着几名刑部差役,说道:“走吧。”

  见李慕十分配合,刑部之人,也并未对他动粗,李慕悠哉悠哉的跟着他们来了刑部。

  街头一部分百姓,也好奇的凑到了刑部门口。

  神都官衙众多,职权也较为混乱,神都衙,刑部,大理寺,御史台,都可以审案,只不过后两者,一般只奉皇命行事。

  神都衙这些年来,存在感薄弱,神都内大小案件,十之八九,都是刑部经手。

  刑部之内,刑部尚书一人,侍郎一人,此二者,地位尊崇,可直接参与议政,很少管刑部之内的事情,往日里刑部的大小案件,都由两位刑部郎中审理。

  刑部公堂之上,最中间的位置空着,刑部郎中坐在侧位,目光看向李慕,问道:“你便是神都衙捕头李慕?”

  李慕道:“正是。”

首节 上一节 166/5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职业大侠

下一篇:这个二郎神很危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