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云梦大蛇 第164节
不过此法虽然两全,是目前龙族最优的选择,但是自然也有其弊端。
那就是通过此法所诞生的龙族,他们虽然脱胎换骨,洗去原本的肉身,得到真龙之体。
但终究会有一丝本源难以更改,积少成多之下,后续必然会诞生不少血脉斑驳的杂血龙族。
这些杂血龙族虽然是龙,但其模样可能会千奇百怪,神通血脉上与真龙有着不小的差距。
而且其体内的神性不足,于资质上差了许多,脾气品行怪异。
他们的存在无疑会影响龙族形象和声名,但如今的应龙管不了这么多,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如此了。
此法初创,应龙自然不能直接推行,总需要实验一二,查缺补漏,于是在洪荒各族都在忙着迁移之时,应龙在悄无声息之中,收了不少学生。
他们称不上应龙的弟子,也没有继承应龙的道统,却接受应龙的教导,既是实验品,也是龙族的一股新力量。
祈成就混元道之后,也并非一直闲着只顾娱乐,他反而是陷入了最忙的一段时间,只是忙碌之事与天庭和修行无关而己。
在祈与太一他们不断操纵洪荒大局,迁徙各族之时,鸿钧第二轮讲道之期将近,天地中突然想起应龙的声音道:
“吾为洪荒龙族之祖,龙族族长应龙也,有感天下众生困苦于天资跟脚,修行艰难,故开创一法,凡修行此法者,皆有可能一望真龙之躯。”
“自今日起,修行此法,大蛇成蟒,大蟒成蚺,大蚺成蛟,大蛟成螭,大螭成虬,大虬成龙。”
“其中有鳞曰蛟龙,无角曰螭龙,有角曰虬龙,有翼曰应龙……”
应龙的声音伴随着道音响起,无数功德落下,此法响彻洪荒大地之中,众生皆有所感。
无数种族瞬间明白其中狠辣之处,应龙之举,无疑是绝了无数种族之根,吸引其中精英追求更好的跟脚,化龙无疑便是最好的选择。
而此法必然引起万族咒骂,其中以蛇族最恨,蛇本为自龙族之后,鳞甲之中最上者,可却因应龙之法,以后只能沦为龙族附庸矣。
不过好在蛇中顶尖血脉亦是不少,虽然难以修成,但好歹还能保存一些根本,那些小族则是在无形之中消失不见,化为历史中的尘埃。
第224章 问题重重,解决之法
“祈,伏羲,龙族之事,你们如何看待,就这么放任下去,恐怕会引起各族不满。”
帝俊刚刚打发走蛇族的两位先天神圣,便迫不及待的过来商议,自应龙广传进化之法后,这一段时间内,凌霄宝殿都快被各族之人踏破了门户。
他们要么在天庭任职,要么便是洪荒地方大族,有着不俗的影响力,面见帝俊对他们而言,并非什么难事。
而且皆在天庭治下,过去的时间里也十分配合帝俊的安排,这让帝俊连拒绝的理由都没有。
祈和伏羲同样很无奈,他们眼下也不知该如何处理,应龙之举无疑是对洪荒有益的,毕竟大多种族对比龙族而言,并没有什么优势。
转化为龙族之后,也的确可以增强洪荒的整体实力,但对洪荒现有的局势破坏亦是不小。
短期尚且看不出来,可一旦随着时间的流逝,龙族必然会变成洪荒不可动摇的一个庞然大物。
而且后续血脉班驳的龙族未必比得上原生种族,从此处看,此法又变相的削弱了龙族和洪荒万族,对天庭有利。
祈略微犹豫之后,才开口直言道:
“如今我们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想要解决应龙带来的影响,还是太过困难了一些。”
“以我之见,解铃还须系铃人,应龙弄出来的事,便让应龙来解决。”
“同时,龙门先收归于天庭所有,那些还未化为真龙之人,便还归于平静原生种族,实在不行,便让他们重新立出一族。”
“不然若是放任自流,龙族恐怕会成尾大不断之势,还会恶了那些现在臣服于天庭的种族。”
帝俊点头表示认同,伏羲见祈不再言语之后,便开口补充道:
“祈所言有理,但还是太过柔和了些,应龙既然开创此法,便是为龙族计,想让他去解决,总归还是太自信了些。”
“依我之见,祈所言不但要立即执行,招应龙进谏,同时还要改变此法,增添些许弊端。”
祈见伏羲面露微笑,不由好奇问道:
“什么弊端能够让人放弃化龙之法?要知龙族之根脚,可是远超洪荒绝大多数种族,为鳞甲之首。”
伏羲并没有卖关子,而是直接为二人解释道:
“就比如不能有后,这样既能解决龙族血脉斑驳之事,又能保证未来龙族不会尾大不断。”
“洪荒各族自身的血脉不会受到影响,想来也会同意,化龙带来的变化,以致停留在个人和龙族之上。”
后续的话伏羲没说,但众人心中都明白,天庭也可以凭借收缴龙门,轻易的便网罗收服各族想要化龙的精英。
帝俊闻言,立即大喜过望,立即传令道:
“来人,传令龙族,让应龙入天庭进谏,并告知东皇,让他做好准率领斗部天兵,前往东海之滨,收缴龙门,至于何时出发,后续自有通告。”
“通知各族,此事已有解法,让他们莫要再来烦吾。”
宫门之外,一道声音传来,只听其回道:
“得令。”
龙门并非一般之物,乃鳞甲重宝,帝俊担心应龙并不愿意这么轻易的便将其交出,通知太一也只不过是为了做个准备罢了。
见此事有了解决的希望,帝俊的心中松了许多,又看向伏羲问道:
“如今讲道之期将至,你所言之八卦已出,伏羲,你欲何时踏上混元道之途?”
祈也将目光投去,想要知道伏羲的打算,毕竟如今伏羲走上了自己开创的道路,那是否前去听讲也就尚未可知了。
伏羲笑道:
“以如今之境界,依我看来,也就三五个元会之内便可成。”
“不过上次前往混沌中听道令我收获颇多,眼下讲道在即,吾再去一次纵是没有收获又何妨?左右不过是在多等待三个元会罢了。”
“而且我想不仅是我,太一也应当是做这般打算。”
帝俊点了点头道:
“我也曾问过太一,他的意思也是如此,言突破不急于一时,混沌之中听道对他而言虽不重要,但也能找到不少灵感。”
祈见他们自有打算,也不出言干扰,鸿钧讲道对所有的先天神圣而言,皆是不可多得的机遇,也不过就三个元会,天庭等得起。
帝俊见二人难得空闲,随即又将最近所遇到的问题皆复述了一遍,道:
“三类迁徙,以求洪荒平衡之事,如今进境迟缓,北方大陆除去生灵稀缺一些外,已无大碍,余下只需等待时间,让其慢慢恢复即可。”
“东方大陆则是有些困顿,东方太广,过去三族之争打得太狠,主要的两条战线皆在东方,所留下的余毒太多矣。”
“鳞甲之数远超你我想象,飞禽走兽空缺难以弥补,外无可抗争者,纵有迁入,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
“南方大陆亦是如此,不过转变为飞禽太多,鳞甲绝迹。”
“而且二者之间积累仇恨太深,难以消磨,西方大陆的转移政策也陷入了疲软,他们不敢以力强抗天庭之命,却四处躲藏,反倒让此事落入困局。”
“此中之事,何解?”
帝俊心中当然有处理之法,但此事尚未实施,难以把握其中尺度,故才想听听祈和伏羲的意见。
祈沉思片刻,却也没有什么好的解法,觉得此事本来就是水磨工夫,只能依靠时间去磨。
伏羲也不知该如何处置,犹豫片刻后才言道:
“不如你我扩大一下每次迁徙的规模如何?”
伏羲也不知道此法有没有用,但这是他目前唯一能想到的方法,东方南方的调控本就是同时进行,只是过去都是一批批的转移,如今看没什么效果,那不如就扩大试一试。
帝俊见二人都没有什么好解法,也只能提出自己的设想,他觉得此法虽然有些异想天开,但尚有操作的余地。
随着帝俊的娓娓道来,祈和伏羲都有些惊讶帝俊的奇思妙想,他竟然想通过操纵天时,调控洪荒气候。
通过气候的变化,让那些生灵主动迁徙,祈也觉得这可以操作,但风险太大,便提出自己的疑问道:
“洪荒太过广阔,以你我如今的实力,想要跨越大陆也还需要不少时间,那些凡俗生灵又该如何去主动迁徙呢?”
伏羲也是如此觉得,总不能为了让他们迁徙,还要动用瘟部去发动瘟疫吧?
而且操纵天时,那便代表群星列宿需紧紧配合,不然出了差错,便是波及整个洪荒的大灾难,不得不谨慎对待。
虽然觉得这是一个好想法,但讲道在即,五人皆不在天庭之中,若是让他们独自配合操作,祈不放心。
伏羲亦是出言反对,觉得其中风险太高,事关重大,不可轻动,至少不是现在可以动的。
天庭如今占尽优势,最应该做的是稳中求进,而不是在处于天地大变局之时,兵行险招。
帝俊如此想法自有他的谋算,若是以此法行事,并且成功,那后续天庭必当无事不是可过。
毕竟这般困难重重的事情都能解决,那以后再有什么难事,都不会变成天庭的阻碍。
但见祈和伏羲都不支持,帝俊也只能收拢心思,继续求稳,慢慢调节三类平衡之事。
“还有一事尚需你我之间商议,如今天庭已步入正轨,收拢了绝大多数的天神地祇,但也仅能维持如今的局面,难以对洪荒施加自身的影响。”
“想要动员洪荒,无论是收取税收,还是政令传达,都只能依靠那些大族,短期尚且还好,但若是想要长久维系,终究不妥。”
“你我的权利无法传达到洪荒底层,中间间隔着那些大族,变数太大。”
“就如以税收之事而言,仅不过八十元会,所查贪腐者之众,令人触目惊心。”
“无论你我如何严苛,三令五申,终究难以根除,甚至莫说根除,连管控都困难,此事你们可有解决之术?或是可行之法?”
祈和伏羲眉头紧皱,只觉此事棘手无比,贪腐问题杀之不绝,那些大族又有意放任,天庭虽然强盛,但以如今的人手,想要控制,未免有些强人所难。
“如今雷部管控之事较少,与洪荒各族纠结不多,不如把贪腐之事归于雷部之中,专门派遣几支队伍负责此事,想来应该能管控一段时间的风气。”
“后续那些人习惯了雷部手段,届时可再换一部负责,轮番几次之后,应该能减少不少。”
祈开口建议道,但也此番做法仅仅是治标不治本,短期之内尚有作用,长久以往,必会重新归于原点。
伏羲在祈之后又补充道:
“也可以不仅仅以一部之力,后续轮转之后,大可两部共同审计,或者多个部门联合查办。”
“省得让他们习惯了天庭中的手段,而且多部门联合,也能尽可能的杜绝内部风险,防止被那些人买通。”
帝俊点了点头,二人所言皆是老成之言,能够以最低的风险完成此事,少生波折。
祈略微犹豫之后又道:
“有时或许也可以施加雷霆手段,挑一些情节严重的,杀鸡儆猴一番。”
说到此处,祈眼神中闪过狠色,又言道:
“且让他们各族之内各自监督,出了问题,天庭的损失由他们来弥补,而且不仅仅如此,不但让要他们补,还需要重罚!”
“那些贪腐之事,若不是他们有意放任,如今又岂会愈演愈烈,眼下天庭大势已成,容不得他们继续如此作为!”
“那些巨贪之族,直接将其迁入贫苦之地,如有不从者,天兵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