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云梦大蛇 第166节
“道友,可否闲谈几句?”
祈见状虽然不解,却也收敛气息,言道:
“大神既然开口,又有何不能言之处。”
鸿钧分身这才笑道:
“道友不必如此,如今单以战力而言,吾未必胜,你我同为先天神圣,以道友相论即可。”
“道友乃善人也,虽其性凶,却非凶恶之人,于天地有大功德,吾亦欠道友不少因果。”
祈疑惑鸿钧为何会在此时谈论这些,但并无发问之机,也只好谦虚道:
“祈之功德,较大神而言,逊之远矣,大神乃于道之前,你我虽同为先天神圣,然道有高低,岂能相论。”
“至于些许因果,不值一提,大神切莫在意。”
鸿钧对于祈谦虚之言根本不在意,因果这种东西岂是不在意便不存在的,当初险些让祈应劫,如今自然要还,只听鸿钧言道:
“贫道所欠之因果,自当偿还,当初之事,本就是贫道算计在先,此时相还是应有之理。”
“道友如今境界与我相同,也莫谈那些谦虚之言,如今贫道直言,虽有些不妥,却也是实话也。”
“道友与扬眉相识,当初三皇之道,道友亦知,贫道行天皇之道,故如今身生合天道,其下有八尊圣人之位,愿与一尊于道友,偿还此前因果,不知可否?”
鸿钧想了想,又补充道:
“圣人之位,等同证道混元,其中虽有差别,但并无影响。”
“八尊圣位,其中六位自有应命之人,一尊为天道之下,遁去之一,吾不可做主。还有可成一尊之机缘,贫道尚能决定,道友若愿,便予道友矣。”
祈无比诧异,竟有八尊圣位?只是还未出言,鸿钧便已经继续开口道:
“当然,圣人之位并非全无弊端,若为圣人,必以天道为先,以洪荒为善,或是传道立言,或是于天地有大功德,二者不可或缺。”
“若是道友愿意,此机缘便予道友,能不能成就圣人之位,就看道友如何处置,圣人等同混元,天下无必成之事,贫道能给的,只有一个机会。”
“愿与不愿,全凭道友考量,贫道知道友与扬眉相交颇深,修行神道意志坚定,其中详细可询问之后再决定。”
“如若道友不愿,若另有可需之处,自可更换,只是圣人之机,仅在三次讲道之前,若是超出此期,后续贫道亦无能为力矣。”
鸿钧分身不等祈回应,便消失无踪,只留下祈于原地,独自思虑其中关隘。
第226章 重用鲲鹏,应龙困顿
随着讲道之音停止,场中众人也从沉静中逐渐苏醒。
祈睁开双眼之时,鸿钧的身影早已消失不见,只留下昊天、瑶池两个道童,在不断向外送客。
太一早已苏醒,他听道所图并非得悟,因此他是最早清醒的人之一,自祈清醒后,如今场中五人还尚在悟道的就只留下帝俊。
“鸿钧大神所言,虽为仙道之理,但其中却有不少处可以与神道相通,其精妙之处,不逊色于神道矣。”
祈见鸿钧不在,便对照自身感悟发表些许看法,起初他并不认为仙道能与神道相提并论,如今再看,倒是他狭隘了。
女娲也颇为认同,如今她虽从听道中清醒,但仍然还在不断回味仙道之妙,只觉其中有大自在,大无畏之意。
“对比神道而言,仙道发展时日尚短,但我觉得二者之间差距并不大,听此道后,我甚至觉得其中犹有超出之处。”
女娲笑道,伏羲虽然觉得有几分不可思议,但转念一想,似乎又有几分道理。
祈见无人出言反驳,心中感觉有几分奇怪,要知在场之人皆为先天神圣,自诞生以来,皆是修行神道。
此次听讲过后,就连他们也觉得仙道自有其精妙,不逊于神,那此事过后对洪荒中的影响,堪称天翻地覆矣。
祈隐隐有所察觉,仙道修行发展速度太快了,仿佛突然按了加速开关一样,对比第一次听道,仙道尚有许多不足,如今几乎与神道并驾齐驱。
虽然二者之间还有一些差距,但也并非似以往那般天差地别,如果说过去同境界之间,仙道的巅峰才能触碰神道的边缘,如今己能堪比中层了。
祈在沉思之时,伏羲女娲的交流不曾停止,只听伏羲言道:
“仙道不曾出现之时,其实神道修行者亦不多也,仙道出现之后,洪荒中修行仙道者众,其中英才无数,能有如此发展也是正常。”
女娲点头,此时她虽不觉得自己会转投仙道门人,但也对如今仙道的发展感到震惊,颇为认可道:
“兄长所言有理,神道修行者皆为先天神圣,跟脚优秀,气运雄厚,虽然结为人杰,但对比整个洪荒不过沧海一粟矣。”
“从古至今,神道修行者不足十万,虽有力压天下之能,但人数终究还是少了些。”
“而且诞生时间天差地别,直到眼下,其中九成如今还不至罗天尊神,多次太乙上神。”
“而再看仙道,怕是大罗金仙之人已是神道修行者数倍矣。”
太一虽然不觉得仙道能够超过神道,但伏羲女娲所言的确有理,见二人说得尽兴,他不由插口言道:
“就以天庭为例,如今聚集洪荒绝大部分天神地祗,先天神圣之数也不过两万,而所辖各族大罗金仙之数怕是十万不止矣。”
“可惜其不能为天庭所用,不然又岂有感叹力量不足之时也,祈,此事你又如何看待?。”
祈见他们讨论的热烈,则是笑道:
“你我说这些尚且言之过早,万族相加,大罗金仙自是不少,可又有何人能将其所据?”
“以如今天庭之势,尚不能强令其加入,在洪荒大地之上,甚至犹有多处需要与他们合作,才能保证政通人达。”
“有你我在,天庭尚不能做到,洪荒中又有何人能够更胜你我?”
“你要知,那些个大罗金仙,除散修之外,皆为一方大族首领,吸纳一人,便是收伏一大种族。”
“那些散修也就罢了,余者有族人牵扯,又岂敢将一族命运系于一人之上,当真视天庭与无物乎?”
鲲鹏立于一侧,并没有开口插话的意思,二者地位之间的差距,天生就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隔阂,他早已打定主意,除非有人发问,不然他就当作自己不存在。
自加入天庭以来,他的一切目标几乎全部完成,北方大陆已经回到正轨,乃是四方大陆之中最早,如今只需时间恢复,繁荣昌盛之景近在眼前。
于所诞生之地而言,已不亏矣,于个人而言,鲲鹏更是如此。
掌握天庭一部,权势滔天,仅在五位陛下之下,远超同济,洪荒之中能与其比肩者更无一个。
鲲鹏心知三清虽有清名,但其余人敢得罪三清,却是万万不敢得罪于他的,只因得罪了鲲鹏,他有的是法子报复。
而得罪了三清,大不了就躲远些,洪荒如此广阔,只要有心藏匿,以三人之力必当寻不得,其有清名在,也不会行灭族之举。
正是因为如此鲲鹏才看不上三清,敢无视他们,觉得其受面皮所困,放着眼前的机缘气运不取,平白便宜了他。
从这点上,鲲鹏是无比感激北方大陆风气的,若不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鲲鹏也觉得自己或许也会像三清一样,专心求道,不假外物,也得不到如今的权势地位。
不久前鲲鹏回了一次北方大陆,禺强亲自率队相迎,在他面前低伏做小,绝口不谈当初围杀之事。
鲲鹏想要将玄阴箭归还,却被禺强连声拒绝,那时候的滋味,鲲鹏觉得自己永远也忘不了。
祈见鲲鹏似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隐隐还带着几分激动,便停下了与女娲伏羲的交谈,对鲲鹏问道:
“瀚海威临浩渺天尊,如此沉思,可是对我等所言有何不同见解?”
瀚海威临浩渺天尊,是鲲鹏掌管三山五岳部后,天庭赐予他的封号,类似三清的天王之号一般,只是个称谓,并不关乎权力,但也彰显其殊荣。
鲲鹏有些分神,又很少听到有人叫这个封号,一时之间还没反应过来是在叫他,楞了一瞬后便立即言道:
“几位陛下才思深远,高瞻远瞩,其言自是有理,又岂是臣下可以妄论。”
祈见其态度诚恳,仿若似真,有些分不清鲲鹏是真这样觉得,还是刚才分神根本没听,只是附和。
见帝俊快要苏醒,祈也懒得分辨鲲鹏所言真伪,见其气息凝实,便知其收获颇多,想来由他率队天庭之人返回洪荒应当无恙,便开口道:
“吾等尚要有些许事物,需要在混沌之中停留一段时日,便有汝来率领天庭诸神返回天界。”
“此次停留最多一个元会,在此期间,天庭之事由汝主持,按照此前计划继续实施,少生枝节。”
“若有大事发生,汝若无法决定,可去云梦泽寻云中君,他自有法联系吾等,同时传信于三清,请他们在天庭中坐镇,省得有宵小之辈生事。”
“白泽代掌管善恶之神部,群星列宿部由羲和,常羲代掌,雷部斗部轻易不得动,步雨兴云不可停,瘟部、火部汝需重视,不可出差错矣。”
“迁徙各族,平衡三类,此事至关重要,如今东方大陆和南方大陆尚不平稳,汝操持此事切不可急。”
“反贪腐之事暂且搁置,待吾等回返之后再行此事,期间此言不得传出,莫要激起动荡。”
“吾等离去,天庭战力缺失,如今恰逢天地少有之大变局,以此时之力镇压洪荒尚且不足,若真有挑衅天庭威严者,可组织先天云梦星辰大阵。”
“不过切记,此阵非凡,若是出世,必要有所获,不然劳民伤财,损失太大。”
祈极为认真的嘱咐,将一件件事仔细划分,以确保天庭不会在他们未返之际出现问题。
鲲鹏则是大喜过望,同样心中压力倍增,祈当着天庭众神之面的任命,无疑是确定了他为天帝之下第一人。
这一个元会之中,天庭表现如何,便是对他的考验,若是出了什么差错,莫说是祈和帝俊,就连鲲鹏也不会放过自己。
“鲲鹏定当不负陛下所托,在陛下未返之际,天庭定当无事矣。”
“如若出了差错,鲲鹏甘愿领自灭之罚!”
鲲鹏丝毫没有询问祈他们要干什么,去哪里的意思,只是立即应下,生怕祈收回成命。
不远处的白泽眼神中透露着无比羡慕,心中猜测祈皇此番选中鲲鹏,是否是因为此前鲲鹏讲道前之举,暗中腹诽鲲鹏的不要脸和好运道。
此时的帝俊刚刚从悟道中清醒,不知祈为何会如此,也不曾记起还有何事需要五人停留,但出于过往积累的信任,他并没有出言询问。
直至等到鲲鹏率天庭众人离去,这才看向祈,等待祈的解释。
伏羲、女娲和太一亦是如此,刚才他们心中同样疑惑,但并未出言,也只是出于信任,知道祈做出这样的决定必有其缘由。
祈环视四周,看到了远处的应龙,此前他们欲招见应龙,但因为讲道之期将至,也只好暂时放弃,优先听道。
应龙也只是传信而来,告知听道在即,他虽然也愿意前往天庭,但担心耽搁了帝君们的听道之行,希望在紫霄宫中相见,届时,再听从帝君教诲。
祈等人颇有一些不满,却也无言以对,毕竟讲道之期将近,他们也不好做阻道之举。
而且其言将自身放于下位,言语颇为尊重,看在其以往威名,帝俊和祈也只好同意了应龙的诉求。
只是不曾想,祈他们到了紫霄宫中后,应龙还未赶至,直到讲道即将开始之前,应龙这才赶来。
虽然也前来面见了祈和帝俊太一,但那时讲道即将开始,也不好多说什么,应龙又连番告歉,此事不了了之。
作为洪荒以前最出名的大神之一,却耍这种小聪明,还将祈等人给绕了进去,如今讲道结束,祈自然要与应龙说道一番。
应龙见祈的目光留在自己身上,心中感叹一声,自知躲不过去,便主动走至祈和帝俊他们身前,躬身行礼道:
“应龙,参见诸位天帝,还望天帝怒罪。”
一些还未离去的先天神圣看到此幕,知道应龙声名之人不由心中感叹万分,有些许悲凉,只觉时过境迁,天下竟变得如此。
祈将舞台交于帝俊,毕竟五人地位虽然等同,但他才是天庭之中做主之人,此事早有定论,帝俊也完全应付得了。
帝俊饶有兴致的看向应龙,当初凶兽大劫时,二者之间地位差别犹在眼前,如今竟变得如此,帝俊心中也生出几分感叹,笑道:
“应龙道友何出此言,汝又有何错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