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洪荒:云梦大蛇

洪荒:云梦大蛇 第275节

  其口中作偈曰:

  “高卧九重云,蒲团了道真。天地玄黄外,吾当掌教尊。盘古生太极,两仪四象循。玄门都领袖,一炁化鸿钧。”

  来人正是鸿钧是也,而场中气势也随之一顿,三清同小麒麟皆行礼道:

  “参见鸿钧大神(老师)。”

  鸿钧望着四人,只觉得头疼,此事因他而起,却不曾想会有今日矣。

  早在观想法于洪荒之中广传时,鸿钧心中就颇觉不妙,但对比外丹法,观想法的确有进步之处,他自然也不会制止其传播。

  却不曾想竟然能有如此功德落下,让本来就死得不彻底的始麒麟,有了一丝生机。

  毕竟当初始麒麟是为了弥补自身过错,选择化成山石,为洪荒镇守地脉,洪荒地脉不绝,其于天道而言,直至其偿还完天地因果之前,便不算死亡。

  若是没有元始的出手,始麒麟后续恐怕终世不得脱身,至少以观想法的功德,是绝对无法为其求的圆满,从山石中脱困。

  可偏偏元始出手了,斩下了始麒麟的头颅,看似将其斩杀,亡了其脱困的可能,实则却是造就了其今日。

  功德落下,始麒麟肉身早已一分为二,身体也彻底成为了洪荒地脉的一部分,只余一头颅尚存有一线生机。

  解封整个肉身和仅解封一个头颅,其中所需要偿还的因果,与要消耗的功德,可谓是天差地别。

  可以说,如今始麒麟能够脱困,还得多多谢谢元始才是,不然其若不出手,恐怕始麒麟离解封还是遥遥无期。

  始麒麟还未开口言,元始便率先开口问道:

  “不知老师此次前来为何?可是有事需要交代?”

  鸿钧并没有回答元始之问,只是望向四人开口言道:

  “当初始麒麟道友的确有发帖邀请,但你们也的确没有收到,其中另有他人算计。”

  “始麒麟道友,你的确为元始所斩,族人也遭其奴役,但也却因如此,你今日才方得脱困,麒麟族也因此得保存了一丝血脉,流于洪荒之中。”

  “此中因果业障,早已纠缠不清,若是继续牵扯,双方皆有所失,不得善果也。”

  “不如于此地让贫道做个见证,双方化干戈为玉帛,至此因果两清,始麒麟道友不再追究,带着族人离去如何?”

  “三清亦不要抓着不放,此间之事,始麒麟道友亦是招人算计。”

  “尔等收下麒麟族多年,其族人沦为坐骑已久,也斩去始麒麟道友肉身,心中恶气早已得出,不妨就此放过,如何?”

  场中四人皆沉默,道德道人与灵宝道人都将目光凝聚在元始道人身上,良久之后,元始终开口道:

  “此中之事,全凭老师做主,弟子并无异议。”

  始麒麟则是紧紧盯着鸿钧,眼神之中透露的意味莫名,但最终还是妥协道:

  “既然鸿钧道友开口,吾自然不会继续纠缠,只是自今日起,麒麟族与洪荒之间,在无因果业力可言。”

  鸿钧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随即又开口言道:

  “道友舍去肉身,麒麟族也遭受大难,自然可以偿还此前过错,贫道亦在此恭喜道友,如今终得自在矣。”

  始麒麟对此并不多言,只是转身对元始开口言道:

  “既然离我之间纠葛已清,本座自然不会多做计较,召集本座的族人,本座要将其通通带走。”

  元始对此只是冷哼一声,随即开口言道:

  “自便。”

  始麒麟当即转身离去,不做分毫停留,一声长啸之下,无数道流光至昆仑山中飞出,紧随始麒麟离去。

  而接下来的这段时间之内,始麒麟带领族人在洪荒中四处奔走,将一只只麒麟收拢,又向混沌而去。

  天庭对此事知之任之,既然鸿钧道祖开口定下,其与洪荒再无因果,祈等人自然不会多加阻拦,平白做恶人。

  不过始麒麟在离去之前,还特地前往了天庭之中一趟,既是认清现实,也想看看当初被自己所救,又共同论道之人,如今走至何种地步。

  在见证了天庭的实力之后,始麒麟知晓自家己无机会,便不再过多停留,表明自己并无复出之意,尊天庭为上峰。

  又告知麒麟族会在混沌之中开辟一方大千世界,作为后续休养生息之地,同时也会为天庭大开方便之门,随时欢迎祈等人前去做客。

  祈与帝俊伏羲自然是表示支持,毕竟像此类三族之人,若是不能为天庭所用,他们都巴不得其远离洪荒。

  至于应下始麒麟要求的鸿钧后不后悔,那就只有他自己知晓了。

  一言清去麒麟族所欠下的因果,其中的业障可还需要他自己来承受,当初拦下给三清的请帖,如今也要承担起所带来的恶果了。

  故因果之道,当真是奇妙非凡,纵然是圣人,有时也挣脱不得。

  至于斩杀始麒麟以清除因果之事,鸿钧始终不曾考虑过,始麒麟若是死,麒麟族的业障一样不会消失,亦需由他来背负。

  既然如此,鸿钧又何必枉生杀孽,且不如放麒麟族离去,这还颇为自在些。

  而麒麟族的自由,也无疑让凤凰族和龙族都心生一丝希望,祖龙与元凰也算是在苦熬之中看到些许曙光。

  当初的劫难是由三族而起,如今既然麒麟族得以脱困,那他们所背负的业障自然也要同麒麟一般才是。

  天地至公,万事万物平等相待,或许等到新一轮的大劫结束,三族也能真正脱得樊笼矣。

  洪荒大地之上,鲲鹏在一条无名的河流边上行走,周围土地还算平坦,有不少凡俗部落依水而建。

  鲲鹏看着他们用兽首祭祀,崇拜着这养育他们的河流与大山,动作之中颇有一丝巫法之意,心中不由惊奇万分。

  看着前方祭祀的部落首领,鲲鹏特地走向前问道:

  “老丈,你们祭祀这天地山水,言语动作颇为奇异,不曾动用半分法力,以三牲而祭,当真有用吗?”

  部落的首领是一个老者,面对鲲鹏的询问,他也是懵懂不知,不过在犹豫之后,还是开口解释道:

  “不清楚,但是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有没有用,我只不过是个凡人,又哪讲的明白这道理。”

  “只是祖祖辈辈都是这么传下来的,那我也不好改,而且反正不过就是三个兽首,山神老爷又吃不掉,不终究还是落入老头子嘴里吗?”

  “反正也没啥损失,还能给族人提一下士气,就当个活动也不错,至少让大家可以高兴一下。”

  “至于有没有用,谁知道呢,反正老汉看不出来,毕竟要是有用呢?多少也有点安慰。”

  鲲鹏顿时大惊,祭祀这种关乎一个部落的事情,竟然连主持祭祀之人,也不知道其作用功效,来源于何处?

  这种现象让鲲鹏极为不解,既然心中有疑惑,鲲鹏自然不会对一个凡人遮掩,直接开口问道:

  “可你们祭祀的是这山水之神,如此不敬,难道就不怕山神降下惩罚吗?”

  老丈颇为不解的问道:

  “这关你啥事?山就是山,水就是水,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儿,有没有神,难不成祖先会没有传下来吗?”

  “而且现在仙人那么多,若是这个山里面真的有神,那多半也是哪些无聊的仙人出来骗老汉。”

  “不过想来他们应该不会这样,毕竟那些仙人都是高高在上的,哪里会有这个闲心,跑到这山坳里,来逗我们这些凡俗玩。”

  鲲鹏彻底无语,觉得此事不妥,但老丈之言却又有几分道理,毕竟有没有山神在,似乎都不影响他们的生活。

  鲲鹏没有开口,但老丈似乎很少见到外来人一般,说话根本停不下来,对鲲鹏邀请道:

  “我看你的模样,多半是那些大城镇里面来的富人,到我们部落可是很远,走了这么久,也该是饿了。”

  “想来你也没吃过我们这些山野粗食,要是不嫌弃,可以到老汉家里吃顿便饭再走。”

  鲲鹏略微犹豫之后便答应了下来,禺强之言犹在耳边,他过去离洪荒太远,此时正是融入人中之时。

  鲲鹏跟着老丈走到一个山洞之中,洞口处有几个砍树留下的树桩,似乎老丈一家平日都在这里休息。

  说是要请客吃饭,但鲲鹏却是在日落之际才见得饭食,些许野菜,配合上不知什么动物的肉,混在水中加盐煮沸之后而成。

  这个部落之人皆是豹尾豹身,唯独手足头颅是为人形,但却有锋利的牙齿及利爪,撕扯这些大块的皮肉根本不会半点力气。

  鲲鹏见状,略微犹豫之后,还是将老汉分给他的肉食放在树叶子上,取出一把短刀慢慢将其切碎。

  等到老汉的族人都吃完了,鲲鹏才堪堪入口,味道出乎意料的还算不错,肉质咸香,颇有嚼劲。

  老汉吃完之后,便同家人一起静静的看着鲲鹏,看他细嚼慢咽,并没有开口催促之意。

  鲲鹏却被其看得极为尴尬,不由开口问道:

  “你们这般看我作甚?可是我吃得太多了些?”

  老汉对此只是笑道:

  “没事,就是觉得你细嚼慢咽的,没怎么见过这种吃法,端是好看哩,你慢慢吃就成。”

  “要是不够,只管给老汉说,我们部落虽然不算富裕,但好在不缺吃食,山里大片的野兽,河里大片的鱼,美哩。”

  “想来就算是天上的神仙,过的日子也就是这样了,顶多就是穿得比咱们好些,住的房子更漂亮点。”

  “不用每天出去捕猎,大冬天的时候住在温暖的火房里,嚼着肉骨头,想想都自在呀。”

  鲲鹏对此沉默不语,却没有为他解释的意思,仙神的生活,兴许还没有他口中那么有趣呢。

  而且若是让他知晓,那明白其中的落差的他们,又该如何让这个部落继续这般自在呢?

  P S:6000字大章

第330章 鲲鹏之道,铜柱下的聚会

  鲲鹏就在这个小部落之中居住了下来,每日同他们一起狩猎,耕种,如此数年,这才与之辞别。

  在接下来的数万年中,鲲鹏一直在洪荒大地之上行走,在各个大小部落里留下痕迹。

  其中有如蛇、虎这类超大型种族部落,也有一些过去鲲鹏从不知晓的小部族。

  他们就如同山间的杂草一般,于洪荒大地上四处分布,但只要稍许波折,便会将其毁之一旦。

  而又在春天到来之时,重新发芽生长,生生不息,循环往复。

  鲲鹏在行走之中,发现整个洪荒似乎被分成了无数个不同的阶层,他们之间从不交流,二者的圈子也不曾有涉足。

  那些顶级的种族之中,族人精耕细作,皆是修士,行走皆飞举,高上在云端。

  自身用来记录和传承的方式,也是在先天神圣之中流通的神纹,微言大义,通过血脉流传,甚至都不需要学习。

  而在稍次一些的部落之中,他们则是使用仙道中所流传的云篆,再参杂着一些神纹,通过口口相传的教导,不断的传承下去。

  再次一些,则是只用云篆,或许会一两道神纹,但基本上只能用作斗法或者祭祀,不成体系。

  而再往下,却己然天差地别,懂得云篆的都是少数,大多是使用自己部落之中开创的文字,而且仅有记录之用,但好在完整,并不影响传承。

  而在往下走,云篆的身影已经消失,所用只有自己部落的文字,甚至就连这些文字也是漏洞百出,并没有流通的价值与可能。

  而其最底部之人,他们就仿佛从未开化一般,不但没有文字,甚至就连耕种也是极为粗糙。

  他们大多以捕猎作为主要的食物来源,以山间的野果为食,不知天时,以结绳刻石记事。

首节 上一节 275/3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少侠,请留步

下一篇:这个武圣血条太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