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云梦大蛇 第384节
“或许是我等需要操心的事太多,不小心将你们忘了吧。”
“不过这西方极乐世界,对于尔等而言,本就无有束缚。”
“我仍记得接引准提二位圣人,也不曾限制尔等之自由,既然我等不曾前去接你,尔等又为何不主动回归呢?”
十只小金乌顿时呆立在原地,眼神之中满是恍惚之色。
回忆着脑海之中的种种,接引准提也是时常一副任尔等去留的模样,可他们为何没有主动尝试过离去呢?
仔细反思之后,十只小金乌这才明白,他们中计矣。
那接引准提好生可恶,每每一副装模作样,任其去留的姿态,反倒将他们给拿捏去。
平白害得他们有家不敢回,每日听他们唱那佛音佛理,学什么旁门之术!
祈在一旁顿时忍不住笑出声来,对太一笑道:
“想不到帝俊这般心思深沉之人,与羲和那般稳重智慧的女神,结合之后,竟产下这十个蠢物。”
“也不知是这二人之中,究竟为何人传下这般愚笨的血脉矣!”
太一在一旁也是哑然失笑,缓缓摇头开口言道:
“祈,你这话倒是冤枉了我那嫂嫂,我那大哥于修行之上,本就算不得有多聪慧矣。”
话音落下,祈与太一二人笑作一团,十只小金乌满脸羞惭,在原地将头恨不得埋入胸口之中,根本不敢开口言语。
直到许久之后,祈与太一二人笑够了,缓缓停下笑声,方才听见不远处一道低沉却满含怒火的声音响起。
“你二人倒是有趣,一人于子侄面前,编排其父,不顾其乃你兄长。”
“一人于子侄面前,编排其父,诽谤友人,倒真是我的好兄弟,好朋友啊!”
“这般作为,竟也能成就混元无极罗天尊神,我看当真是这天道有眼无珠,忘了降雷将而等劈去!”
祈与太一回首望去,只见帝俊阴沉着一张脸,站在不远处的混沌之中。
一时无声,祈与太一面面相觑,刹那间,二人齐转身化为流光消失在混沌之中。
第426章 番外二 封神篇四
三山关,孔宣眉头微蹙,看着无形之中的商朝国运,只见玄鸟此刻混身狼狈,处处是伤。
“怪哉,我来大商之中,是因此地于我有缘,以之国运,可助我修行也。”
“可明明近日以来大商并无异乱,北海群妖也在闻太师的攻伐下稳步清扫,按道理说,大商气运应当继续磅礴发展才是。”
“可为何无缘无故,这天命玄鸟竟然会受损至此?”
感受到身上传来若有若无的束缚,以及仿佛整个天地施加在身上的恶意,孔宣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当年在一片五行强盛,而阴阳衰竭之地上与弟弟共同苏醒,他便在洪荒之中行走。
凭藉本能的指引,他不断将自己向着完美的方向依靠,踏上了神道的修行之路。
对于自己的根脚出身,孔宣心中也是多有猜测,尤其是在凤凰族出世,寻找找到他的时候,孔宣也就越发肯定了。
只是在几经犹豫之后,孔宣最终并未选择成为新一任的凤凰族族长,返回南方大陆不死火山之中。
对于孔宣而言,那个虚无的身份并没有多少值得挂念的地方。
那位所谓的母亲,他或许会为之感到尊敬,但却很难生出爱戴来,甚至对于那位从未蒙面的母亲,孔宣心中更多的只是怜悯。
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孔宣已经从凤凰族人的口中知晓,他也并未怪罪过元凰。
只是,没有情感,终究就是没有情感,他会因为生育之恩,而照拂凤凰族如今仅存的族人。
但在自己的身上,牵挂一个巨大的累赘,孔宣不愿如此。
甚至对于孔宣而言,对凤凰竹的情感和因果,比之大商还要逊色不少。
毕竟孔宣是真的借助了大商的国运修行,与天命玄鸟之间,二者甚至还多有接触。
感受着天地间弥漫的劫气,他们牵扯着因果与业力,渐渐将涉及之人,捆绑在大商的战车之上。
孔宣看着窗户外逐渐昏暗的天空,幽幽感叹道:
“多事之秋矣。”
缓步从府中走出,其身后的下人匆忙追出,将一件斗篷给孔宣披上,眼神之中满是关切的开口问道:
“大人,如今天色渐暗,夜意正浓,有何事需如此着急,不如明日再办,可好?”
孔宣摇了摇头,用手轻轻调整了一下斗篷的位置,这些仆从虽然只是凡人,但对他确实真心实意。
“无事,不过是眼下心中沉闷,想要出去走走罢了。”
“现在天气渐冷,你也不必如此,后续应当没有什么人来拜访,你且回耳房之中睡觉去吧。”
对于孔宣的关心,仆从却是笑着拒绝道:
“小人多谢大人关怀,可我既然食君之禄,自是要尽责尽忠只是稍许寒冷,算不得什么。”
“我也知晓大人有天高的本事,半夜深之后,城里难免有跑进来的妖怪,大人还是要多加小心啊。”
孔宣只是轻轻摁了一声,随即走入夜幕之中。
而在整个大商之内,却忽然之间有了一道道消息传播在国境之中。
文王梦日月著其身,又鸑鷟鸣于岐山。孟春六旬,五纬聚房。凤凰衔书,游岐邑之都。
凤鸣岐山的传闻,一时之间在人族之内广为议论。
而这种议论的声音,自然也传入了朝歌之中,人心思变,不少好事之人,将此事与天命玄鸟,将而生商关联。
不久之后,一道自朝歌之中发出的命令,向着岐邑奔去。
大周的国君西伯侯姬昌,也在接受到命令之后,迅速抵达朝歌之中,为商王帝辛行占卜之事。
孔宣带着一身露水返回自己的府邸之中,眼神略带些许疲惫。
换下尘衣,独坐在书房之中的孔宣,再次看着那混乱的天机,感叹道:
“凡事我已尽人力,剩下的便听天命即可,就希望剩下的那一步,大王和太师能够力挽狂澜矣。”
说完,孔宣便随意地拿起一本书简,就在这书房之中静静观看起来。
他已经做到了自己所能做到之事,剩下的只能看商王如何应对了。
而他如今欠下的因果,也只需等待大劫开始,为了商朝出手一次,到时候一平两安。
而此时的朝歌城内,却仍然是那一副繁荣景象,仿佛那些广传于天地间的谣言,并未对此地造成什么影响一样。
作为在王都生活的子民,他们祖祖辈辈都生存在这朝歌之中,对于大商,他们充斥着绝对的自信。
这里是人族的王庭所在之地,天下无论是诸神,或者说是妖魔鬼怪,都无法在此地伤害到他们。
这是自从三皇五帝之后,历朝历代的大商国君带给他们的自信,一代代的平安和美,也让他们对这个国家充满了忠诚。
“什么凤鸣岐山,不过就只是西边的一个国侯罢了,大王一声令下,不也要乖乖的来请罪吗?”
一位贩卖咸鱼的商贩,正与周围的摊贩绘声绘色的讨论,前几日快马加鞭赶来的王侯,可是让他们看了好一阵的热闹。
“是啊,如今的大商之内,有着闻太师和皇叔比干这样贤能的大臣,又有着大王这样的明君在,什么凤鸣岐山不过是谣言罢了。”
众人在市场之中议论纷纷,而此时的国都大殿之上,西伯侯姬昌此刻却是大汗淋漓的跪坐在大殿之上。
“爱卿,近日内国朝之中可是有不少谣言泛于尘上,不知对此爱卿可有何辩驳之处?”
商王帝辛高坐在龙椅之上,一身磅礴的气息覆盖在大殿,人皇的威严,让下方的西伯侯姬昌近乎颤颤发抖。
回忆起近日不断传播的消息,西伯侯姬昌几乎恨得咬牙切齿,他也不知道是何人,竟然将消息走露。
感受到上方商王帝辛传来的目光,磅礴的压力几乎让他不能保持身形。
但西伯侯姬昌却是极为明白,此刻的自己必须顶住这股压力,不然一切都只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
“回禀大王,这一切不过是奸人的造谣,离间你我君臣之谊的手段罢了。”
“莫说这本就是无中生有之事,就算当真有凤鸣,也应当是为大王而鸣,为朝歌而鸣才是。”
商王帝辛只是静静的看了西伯侯姬昌片刻,看着他身上不断低落的冷汗,却终究没有开口肯定。
帝辛看着姬昌此刻狼狈的模样,心中便已然知晓此事真假,心中顿时怒火中烧。
但此人终究是一国封君,未能拿捏到证据的情况下,纵然是他,也不好轻易的处死一位王侯。
更何况眼前之人,又是在整个国朝之中,万千诸侯之内,都享有盛名的西伯侯姬昌。
就在西伯侯姬昌近乎难以抵抗,觉得对方会对他痛下杀手之时,商王帝辛这才缓缓开口言道:
“但愿如此吧,当然也最好是如此,也只能如此。”
“如今天机一片混乱,寡人听闻西伯侯最擅长天机之道,便留于这国都之中,为寡人推算天机如何?”
商王帝辛一甩衣袖,走出大殿之中,根本不曾留与西伯侯姬昌反驳的余地。
而等商王帝辛离去之后,西伯侯姬昌这才缓缓瘫坐在地,心中满是劫后余生之感。
虽然自己被囚于国都,但至少短时间之内性命无忧矣。
念及此处,西伯侯姬昌缓缓松了口气,随即对着空无一人的大殿高座上,大声地行礼道:
“臣姬昌,领大王之命也。”
另一边,商王帝辛确实又开始接待起又一位封君,而此人正是北伯侯,也是崇城国君崇侯虎。
北伯侯崇侯虎此刻满面笑意,见商王帝辛到来,连忙恭敬的将其搀扶到座位之上。
“大王,西伯侯姬昌此人心思沉重,又素来伪善,长于欺瞒,擅于笼络人心,怕是不可留于国都之内呀。”
“若是任其流于国都之中,行走在朝堂之上,只怕难免会生出乱子来。”
“到时候不说引得群臣一同规劝您放他离去,说不得还会挑拨离间,让您的臣子,与您之间生出异心也!”
商王帝辛闻言眉头紧皱。
西伯侯姬昌此人的确擅长笼络民心,于国侯之中又素有威望,此事的确不得不防。
对于其离间自己手下的臣子,使之生出异心,商王帝辛对于此倒是并不担忧。
但若是能让他们规劝自己,放此人归去,这一点倒是极为可能。
商王帝辛将目光看下一旁的北伯侯崇侯虎,开口言道:
“本王臣子的忠诚自然是无需怀疑,但姬昌善于口舌,爱卿所言之事,的确不得不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