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从役使六丁六甲开始 第330节
体内元炁汹涌澎湃,海面下渐渐有莹绿的光芒透出。
一时,当真是碧波翻涌,绿潮滚动。
“老匹夫!你当真要鱼死网破?!”海底传来了羞恼的隆隆声响。
“就你?”。
清正长老面色淡然,一副不把对方放在眼里的表情。
他也确实有这个底气。
海底的那头第六境水裔连法箓都没有逼他使用出来,有什么资格跟他鱼死网破,同归于尽。
清正长老眉心闪烁秩序神光,渐渐勾勒出了一方复杂的图案纹路——
正是由“太上正一考召箓”经过三次进阶的“敕赦宝章三官辅化真箓”!
三官者,天地水三官大帝,主管天地万神、万仙、万灵考核功过。
此箓所加持效果类似“言出法随”。
尤其是在戒律、封禁等上别有成效。
当法箓的气息显露,并往外扩散的时候。
海底与雕花绿如意纠缠的那头水裔妖族面露惊惧之色,当即爆发出强绝的妖力震退雕花绿如意,然后施展与生俱来的水遁神通快速退走。
清正长老没有穷追不舍。
他手一招,雕花绿如意便破开水面重新落入掌心。
“走吧,只是一个上不了台面的家伙。”清正长老将雕花绿如意抛出。
雕花绿如意迎风大涨,托起载着众人的那一朵白云,“嗖”的一声化作绿芒飙射飞出。
原本需要半天时间才能从入海口回到元符观中,但有清正长老的绿如意带着他们,一盏茶的功夫人便都回到了观中。
其他人回观后都去执事堂报道。
每个进入龙宫的弟子收获的宝物都要上交一小部分给观里。
徐清则直接被带到观里的议事大殿。
此时,议事大殿内各大长老,还有静心师兄、二师姐静清这样天骄弟子齐聚一堂。
徐清还看到了一直在养伤的清宁长老和静衍长老。
“静笃师侄,把那个前朝的礼器拿出来吧。”清正长老肃容以对。
“是。”
徐清拿出壶天符。
他晋升第四境后,重新绘制了一张蓝符的壶天符。
符中的空间大了不少,并且能够短时间收纳一些活物。
徐清一拍壶天符,其上光芒闪动,一柄缠绕着黑气的长剑顿时出现在议事大殿中。
在长剑出现的瞬间,整个议事大殿的阵法浮现,闪烁烈烈光芒,隔绝内外,防止大盛国运察觉到上一任国运的存在。
“没错,这把剑里面确实蕴含有前朝国运。”
清正长老手一招,缠绕剑上的黑气剥离出一缕落在他掌心。
正常的国运随着王朝崩灭就会消散不见,就如同无根之木一样,但天地造化就是那么神奇,有时候本该消散的东西在机缘巧合下却能保留下来。
而一般的国运会呈现出灿金璀璨的色泽光辉。
但是前朝已经崩灭,劫力侵染之下,就算侥幸保留下来,也无法保持国运的所有性质。
“此剑蕴含的前朝国运不少,当可在大盛太祖圣旨的镇封中撕裂出一个口子,甚至引得圣旨主动放弃镇封宗坛,转而针对这把剑。”
前朝和当朝是水火不容的关系。
前朝的国运的出现必定会引动当朝国运的暴动。
有此剑在手,清正长老不相信大盛太祖的圣旨没有产生异动。
“用前朝的剑来斩今朝的圣旨,这倒是前所未闻。”静清师姐笑着道。
“确实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今天倒是让我们开了眼。”
殿中其他长老因为宗坛有可能得到解封,心情也变得好些。
清正长老收起剑,目光转向徐清:
“静笃师侄,此次破除宗坛镇封当记你一功。”
徐清在各大长老面前可不敢太随意,当即恭恭敬敬做了一个道稽:
“这是弟子身为观中一份子的职责,当不得功劳。”
清正长老摇摇头:
“功即是功,罚即是罚。”
“赏罚分明才是一个宗门能够长久平稳存在下来的道理。”
“相关的赏赐稍后再定,接下来各大长老准备好,我们要破开宗坛的镇封了!”
“是!”
此言一出,各大长老皆是郑重领命。
清宁长老和静衍长老激动之情完全溢于言表。
毕竟宗坛是在他们两个手中出事的,在理在责都是他们该负最大的责任。
以清正长老为首的长老迅速离去进行相关布置。
要破除大盛太祖对宗坛的镇封,并不是随便拿前朝的剑一砍就行,需要不少的准备。
好在这些准备早就准备妥当,只等“前朝礼器”这一个东风。
现在东风已至,只要将事情准备的布置启动即可。
“师姐,为何蕴含前朝国运的礼器会出现在龙宫中?”长老们走后,徐清问出了一直感到疑惑的地方。
龙宫早在远古时期就隐遁消失。
而往上历数前朝的起源,不过几千年,所以为何几千年间的东西会出现在远古时期就消失的龙宫内。
“这跟大盛二世皇帝有关。”静清师姐解释道:“你应该知道原先的二世皇帝是太祖的孙子,不是如今的二祖。”
徐清点点头,这一点他自然是知道的。
“传闻中,当初二世皇帝与二祖争帝失败,后来不知道从哪里得来了召唤四海龙宫的秘法,通过龙宫去往了别的小千世界。”
“因此那柄蕴含前朝国运的长剑才会留在龙宫中。”
“那柄长剑有什么来历?”徐清追问道。
“据我所知...”静清师姐沉声道:“当初二世皇帝败亡的时候,他在走投无路之际偶然得到了一前朝的宝物,并将之打造成一柄长剑。”
“那把长剑蕴含前朝国运,天生针对祝家人。”
“若是二世皇帝持剑当可斩杀二祖,但不知为何,二世皇帝在最后选择了放弃,带着这柄剑离开。”
“原本我以为这柄剑随着二世皇帝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到了另一方小千世界。”
“没想到二世皇帝将之留在了龙宫中。”
“二世皇帝为何在最后选择了放弃持剑斩杀二祖?”徐清总觉得二世皇帝得到前朝宝物的时机太蹊跷太巧妙了。
“坊间传闻,那把剑虽可斩祝家人,但是亦会对国运造成巨大的影响。”
“当时二祖已经收拢了大半龙脉地气于一身,算是已经得到龙脉认可的皇帝。”
“若二世皇帝在那时持那把蕴含前朝国运的剑斩杀二祖,恐怕龙脉也会随之被腰斩。”
“届时二世皇帝就算重新得到皇帝宝座,整个大盛也将会迎来分崩离析,诸王裂国的下场。”
“二世皇帝不愿见到那个场景,才最终选择放弃,带着剑远逃其他小千世界。”
徐清摩挲着下巴陷入思考。
龙宫考核秘境中那领头的真龙还抱有一丝灵智,对于龙宫遭遇前所未有的敌人一事他并不知道。
因为本体在《百龙图》中留下对应的画像时,龙宫还是极为兴盛的模样,而在这之后的事,那位并不清楚。
但对于这柄蕴含着前朝国运的剑,
那领头的真龙曾言说,是一个男子特意将之留在考核秘境当中的。
会不会,那个男子就是二世皇帝?
可是这么一想,徐清又觉得不对劲。
既然这把蕴含前朝国运的剑有可能使大盛分崩离析,那为何那位宁可不要皇位也不愿大盛出事的二世皇帝,要在龙宫中留下这柄剑?
徐清一头雾水,想不通里面到底有什么盘绕的关节。
龙宫里藏着的秘密似乎比他了解的多得多。
静清师姐一掌拍在徐清的肩膀上,将他从思绪中拉了出来。
“想什么了,想得这么入神?”
“一点疑惑而已。”徐清把自己的疑惑告知师姐。
静清师姐是他一脉的师姐,他不相信谁都不会相信他。
“这个你不要想太多了。”静清师姐摇摇头,“时隔这么久,谁知道那位二世皇帝是怎么想的。”
“而且他若不留下这柄剑,我们想要破除宗坛的镇封,还需费上不少麻烦。”
“朝廷那边没有表示什么吗?”徐清好奇朝廷不向观里做出补偿吗。
毕竟镇封宗坛的是大盛太祖留下来的三张空白圣旨之一,每一张都是镇国级别的宝物,只有皇帝才能动用。
这相当于是大盛的皇帝在对元符观出手。
“皇帝都被你杀了,你还想朝廷表示什么?”静清师姐笑着道:“现在朝廷中枢乱成一锅粥,群龙无首,又牵连大量的官员和勋贵,他们都不知道怎么处理才好。”
“皇位又不能空悬太久,但谁上位又是一个巨大的麻烦,必定引起各种权力斗争。”
上一篇:洪荒羲皇
下一篇:我,冥河,手捏诸天聊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