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 第643节
玄隐真人是正儿八经的五庄观弟子。
闵神医的祖师玄叶,并没拜入镇元大仙门下,但自认为老祖门人。
玄隐属于站在台上讲话的领导。
玄叶都得在台下听讲,闵神医当年更是踮脚站在最后排,如同喽啰。
喽啰认识领导,领导没见过喽啰。
“闵大夫,‘河阳真仙’曾问道在你这边吧?”
李靖宇虽在询问,目光已投向后院那间最宽敞、门口最干净的房屋。
他对闵神医的师承很熟悉。
他才是玄隐真正的师侄——玄隐不承认,坚持喊他“王爷”。
“曾大仙服了药,刚睡下没多久”闵神医有些犹豫,“虽然昨晚便送了过来,但我为他疗伤,花了不少时间。
他身上的骨骼几乎全部崩断,脏腑也稀烂,丹田被毁,经脉错乱,阴神濒临解体。
幸而我这儿有‘养魂丹’,帮他阴神恢复健壮,让他能调动仙气,配合我治疗身上的伤势。”
玄隐真人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长地笑问道:“你可知道是谁伤他至此?”
闵神医面色不变,“听说是羽凤仙。”
“呵呵,他已经醒了,王爷,你去见他吧。”玄隐真人道。
“真人不见见他?”李靖宇问道。
玄隐摇头道:“我自己都不愿进入地下水脉追杀羽凤仙,凭什么鼓动别人去冒险?你去吧,我在外面跟这位小闵说说话。”
李靖宇点了点头,走到门口,先叩门,再问道:“问道兄,是我,此时可方便一叙?”
河阳真仙在小羽这儿属于传说中的人物。
可对李靖宇,却是数面之缘的老熟人。
他这一声“问道兄”,绝非乱攀关系,他之前也这么喊,曾问道没意见。
“你进来吧。”曾问道声音虚弱且沙哑,有些变音。
李靖宇这才推门而入。
将房门关严实,仔细打量床榻上的河阳真仙。
被干净的白棉布裹成了一个粽子,连脑袋都缠得严严实实,仅在嘴巴处露出一个葫芦口大的孔。
“问道兄为真仙,又有闵大夫相助,恢复如初,应该指日可待。”
“多谢王爷关心,今次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以至于遭逢惨败,贻笑大方。得人怜悯,才侥幸捡回一条命。”曾问道气息倒是很稳。
经过大半夜的治疗,他状态的确好了很多。
伤势不再恶化,反而在迅速恢复。
李靖宇眸光一闪,叹道:“羽凤仙狠辣无情、桀骜冲动,是事实,但她的确有几分慈悲之心。
今晚她杀了不少人,也放过了很多我以为必死之人。
比如咏河宫三百黑龙禁卫,陈太平只是被放翻,没死,黑龙禁卫多数手腕受伤,真正丢掉性命的没超过三十人。
偌大的咏河宫,那么大的火灾,烧死的宫女寺人,竟一个也无。
显然是她精准控火的缘故。”
接着他话头一转,语气跟着变化,“不过,有些不该死的人,还是死了。
比如荣基,比如关城隍,他们都是被形势所逼啊。
严厉惩罚之,是应该的。可杀了他们,太过了。”
曾问道有些明白了,“王爷,你的意思是,要和我联手对付羽凤仙?”
李靖宇目光炯炯盯着他,问道:“确有此心,问道兄以为如何?”
曾问道沉默了好一会儿,沙哑道:“我没法向她复仇了。”
第505章 豫让刺衣
李靖宇神色复杂地感慨道:“我明白,无论出于什么目的,羽凤仙的确宽仁大量,放过了问道兄一回,问道兄肯定不能无动于衷、毫无回报。
都说羽凤仙义薄云天,有上邦古之圣贤的遗风,果不其然。
我甚至觉得上邦‘简襄之烈’的贤君赵襄子,也不如她。
至少在同样的事件中,上邦圣贤不如羽凤仙。”
此言一出,躺在床上的“木乃伊”曾问道,立即变了脸色。
当然,他脑袋上缠着绷带,无法直接看到棉布下的脸庞。
“简襄之烈”是上邦的一个典故,有点“秦奋六世之余烈”的意思。
秦奋六世之余烈,是指大秦能统一天下,靠前面六世先祖奠定基业。
简襄之烈则指两位赵氏贤君,也即是赵无恤两父子。
有了“简襄之烈”,才有后来的战国七雄之赵国。
似乎在这种场合,谈论“上邦圣贤”很莫名其妙。
可赵无恤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典故,豫让刺衣。
赵氏原本是晋国的国卿,是臣子。
在春秋之末,韩、赵、魏三家列卿瓜分了晋国,春秋时代结束,战国时代开启。
而三家分晋的标志是“智”氏之亡。
智伯为智氏家主,赵无恤杀了智伯,还将他的头颅骨涂上油漆,制作成器皿。
智伯有一忠心耿耿的家臣,名叫“豫让”。
就是留下“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之名言的刺客。
豫让前半生郁郁不得志,先后投靠了几位“主公”,都不受重用。
曾问道前半生是个脑子不开窍的“曾阿牛”,活了几十年,浑浑噩噩,一直被同乡、被朋友嘲笑玩弄,没人看得起他,都将他当成傻子。
豫让遇到了智伯,两人特别投契,互为知己。智伯信任他,对他委以重任。
曾问道遇到了关城隍,关城隍一点不介意他呆头呆脑,反而将他的耿直当成了天性淳朴。
曾问道挪动了城隍神位,关城隍不怪罪,多次跟他喝酒谈天,之后更是成了倾心相交的朋友。再后来,帮他换心,助力他获得仙缘,十年不到,飞升成仙。
智伯被杀后,豫让多次找赵无恤报仇。
赵无恤欣赏他的忠勇,每次都放过了他。最后豫让绝望痛嚎时,他还将自己的衣服脱下来,借给豫让,让豫让把衣服当成他自己,刺衣等于刺他,算是为旧主报了仇。
豫让刺衣后,自杀而亡,成就了他和赵无恤的千古美名。
关城隍被杀后,曾问道千里迢迢赶到迎祥府,找羽凤仙报仇。
羽凤仙对他心有怜悯,也放过了他,曾问道打算放弃复仇了。
清河郡王既没呵斥曾问道,也没说羽凤仙坏话。
相反,李靖宇给予羽凤仙极高的评价。
他认为她释放曾问道的行为,比赵无恤放豫让更难得。
不考虑这句话背后的别有用心,单论这番评价,李靖宇其实有几分真心。
赵无恤的身份是“君主”,豫让的身份是“臣子”。
有朋友劝说豫让假装投靠赵无恤,取得赵无恤信任后,再将之刺杀。
豫让严词拒绝:如委身为臣,即为臣子。臣子欲杀主,是怀有二心的不义之举。
遇到了这种人,李靖宇都觉得自己有放走他的气量。
因为他的身份也是“君”。
哪个“君”不喜欢、不鼓励这种“忠臣之义气”?
羽凤仙却不是“君”。
而且赵无恤已经干掉智伯,三家分晋成功,位高权重,身边无数扈从,没有生命之危。放豫让时,他从容不迫。
羽凤仙放曾问道时,却是处于极为危险的境遇。自己狼狈不堪,随时可能丢掉小命,却大大方方放走了一位真仙大敌。
说句不好听的,赵无恤放豫让无数次,豫让也威胁不到他;羽凤仙今天放了曾问道,明天曾问道和她的敌人联手,威胁她的小命,轻轻松松。
赵无恤放豫让前,豫让已有“义士”之名,赵无恤知道他不会丢掉节操,毫无下限地使用下作手段;羽凤仙放曾问道时,曾问道虽有“真仙”之名,性格什么的,只凭传说故事,很难看出来。
比如现在,他不就是来找曾问道联手擒拿羽凤仙?
他还有信心说服曾问道。
甚至说,曾问道已经被他用“豫让刺衣”的典故说服。
李靖宇能理解赵无恤的想法和行径,却觉得羽凤仙夹脑风,无法理解。
故而说赵襄子不如羽凤仙。
当然,他并不是真的在夸赞羽凤仙。
他夸赞羽凤仙,将羽凤仙和赵襄子比较,其实在激曾问道:羽凤仙是赵襄子,甚至超越了赵襄子,你呢,你能堪比豫让不?
羽凤仙还是个沙蛮子呢,都有古之圣贤的遗风。
你一个真仙,整天东奔西走、行善积德赚善功,却在德行上远不如她?
她放你,说不定也把你当成了豫让那样的“义士”。
你说说看,你现在这样,当得起“义士”之名不?
面对曾问道拒绝再向羽凤仙复仇的态度,李靖宇只用了一句话,一个典故。
都没直接劝说,只夸了羽凤仙两句。
宝安堂后院。
玄隐真人还真没敷衍李靖宇。
上一篇:黑神话西游:模拟成仙!
下一篇:练到纯阳无极,才发现是诡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