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劈柴开始了悟万法 第646节
谢家的内忧虽然解了大半,但是外患其实并不少。
只不过王氏见谢家关键时刻扭转了局面,甚至还统一了思想,知道不能逼迫太狠。
再势弱,陈郡谢氏也是积累千年的世家,族内还有最顶尖的宗师,还有神器,还有一二十名宗师高手,还有万千习武族人。
真要做得太赤裸裸,逼出个众志成城、置之死地而后生,那王氏恐怕反而危险了。
崔家还在虎视眈眈,皇室也不是看上去那么平和。
既然谢家内乱平息,王氏便转变策略,不贪心食肉,而是缓慢压制,步步蚕食,徐徐图之。
想要真正吞并一个千年世家,那得数十年的图谋,还得中间许多的机缘巧合。
王氏颇有耐心,历史上他们曾多次这样对待其他家族,亦曾在势弱时被强敌如此环伺。
或许最后不见得能成功,但仍然要这样做。谁能知道后事?至少新占的资源是真实不虚。
这样的慢慢攻势下,谢氏倒也贯彻着之前的逐步收缩的方略,守得稳当,在长老们都一致对外的情况下,进入了一个缓慢的平衡。
“家主,这是这个月药房的账簿。”
谢渊的书房内,微胖的谢闻将一本账册呈上。
谢渊看了他一眼,将账册仔细翻了翻,而后道:
“闻长老,我回头将账簿给……”
“主母那里我也已经给了。”
谢闻直接道。
谢渊反正还没成婚,大家就还是按惯例叫崔萍君主母。
这几个月来,谢闻十分主动的上交着药房账簿。
初时谢渊还有些惊异,后来摸清楚谢闻的态度,便也心照不宣。
如崔萍君所说,这是一个聪明人,城府也很深。
最为聪明的是,他似乎颇为了解谢渊,了解他的气度和眼界,知道他不会秋后算账。
不像谢志,明明也已经有了偃旗息鼓的打算,却迟迟不肯表态,就怕投降就挨谢渊的板子,丢了他的兴隆堂。
谢闻按惯例参了谢志一本:
“兴隆堂的账簿,还是不愿意上交啊?谢志这家伙,不会在偷偷的贪家族的物资吧?”
“志长老已经说了下个月会交一本全年总账来。”
谢渊淡淡道。
谢闻一滞,又悄声道:
“可能正在平账呢。”
“每一本交上来的账簿,我都会好好审查的。”
谢渊意有所指的说着。
谢闻轻咳一声:
“药房从来都是按家主和长老会的意思运行下去、分配资源的。
“对了,家主,谢识也管过商队。兴隆堂的副管事之位空了许久,新年过后,我想举荐他。虽然说他是我胞弟,但是举贤不避亲嘛。”
这事谢闻提过许久,但谢渊一直没有首肯。
他还是道:
“这是兴隆堂的内务,兴隆堂做的正常,我就不会去插手,任何部门都是一样。而且识长老实力毕竟欠缺了些,副管事长老的位置,他恐怕难以服众。”
谢闻眼中有些失望,暗道这谢渊,油盐不进!
天云圃之事后,明明自己态度已经很好了,他却是不咸不淡,既不疏远也不亲近,在绝对的公平中又非常仔细,任他换许多方略都没有获得谢渊的“宠幸”。
他感觉得出,谢渊不是因为之前的事情记恨他,而就是对长老们一视同仁,一并审视。
哪怕他觉得自己马屁什么的都拍得很好,最后发现也没效果,谢渊完全不会因为情绪而判断偏颇,忽略细节。
一点也不像个年轻人。
谢闻心中微叹,却也觉得这样挺好,至少没有乱搞。
不像那谢志。
“不过,若是明年兴隆堂还亏损而且不愿意按期交账簿的话,管事长老或许不行,但督办长老或许可以请识长老去担任。当然,到时候还要请长老会一齐商讨。”
谢渊补充道。
谢闻一听,稍微愣了一下,随后露出笑容:
“家主英明!”
等谢闻走后,谢渊略捏了捏额角。
平衡族内的势力也不好办呐。
不过都不捣大乱了,倒也没多困难,就是实在是费心思。
兴隆堂连连亏损,和谢志的能力有很大关系。
如果明年还是这样,又心思多多的话,谢渊准备借势向其开刀了。
毕竟兴隆堂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部门,关系家族的收支。
那时谢渊对族内的掌控更强,也该找个时机让人知道,他不是只会和事,免得最后又让人心思起伏。
已是腊月。
族内的事情就这样没有大的波澜,小问题现在的谢渊已尽可料理。
外敌也相当谨慎,谢家越众志成城越团结一心,王氏自然越不敢擅动。自己强了,才是御敌于门外最佳的手段。
本来以为就这样宽松直到过年,王氏的一个动作又让谢家警惕起来,知道琅琊那边的小动作和鬼心思一直不断。
谢家的大厅中。
“……故朕欲见王谢之好事,王氏小姐启诗与谢氏家主渊,年岁相近,情谊甚笃,实为良配,特此赐婚。合二姓以嘉姻,乐于钟鼓;敦百年之静好,宜其室家。钦此。”
一名白发蟒袍的老太监宣读完圣旨,将明黄的圣旨交到了躬身接旨的谢渊手上——对上三姓的家主来说,躬身已经是大礼了。
老太监露出慈和的笑容:
“谢家主,恭喜恭喜啊!圣上赐婚,您可是有福咧!”
“谢圣上隆恩!也谢过李公公。”
谢渊不动声色的接过圣旨,让云竹递上一个锦盒给太监,作为礼物。
老太监收到锦盒,颠了一下,眼中露出贪婪的笑容:
“谢家主,诶,怎的这么客气?”
他笑眯眯的将东西收好,又问:
“圣上说明年中秋前就想见到两家的大事,谢家主可得抓紧了。”
“谢公公告知。公公,陈郡也还有些景致美食,还请在此小住几日,让我好好招待一二。”
谢渊说道。
太监摆摆手:
“诶,圣上身边缺人伺候,咱家向来是不离身的。若不是是给谢家主这等贵人下的旨意,一般人咱家还不稀的来。这就该回去伺候圣上了,不敢在谢家主这儿盘桓。”
“既然是圣上相召,那我也就不留李公公了。李公公,慢去。”
谢渊将太监送到族地外,太监在随从的伺候下登上马车。
马车缓缓启动,太监拉开窗帘,冲着外面的谢渊热情的挥手。
直到车行已远,他才将头缩回,放下窗帘,一脸笑意瞬间收敛。
他将锦盒取出,看了看里面的宝药,冷笑一声:
“这些个世家大族,东西倒真舍得。只不过见圣旨不跪,对旨意也不表态,实在是该杀!哼,等两家真个联姻了……”
他将锦盒丢在一旁,眼睛一闭,开始养神。
谢渊目送太监远去,将圣旨随手递给旁边的云竹,笑道:
“这薛十四自己屁股还没坐热,也敢来管我的事了?”
云竹低声道:
“少爷,这毕竟是朝廷下的正式旨意,该如何是好?”
王氏那次派王启文、王启诗兄妹来谈联姻的事情,被敷衍回去后就碰到了举火尊使的袭击。
又因为他们后面瞅到机会要谋夺天云圃,便将联姻的事情先放了下来。
直到现在,他们似乎思虑许久,还是要重启这一步棋。
谢渊自然是不可能答应的,于情于理。
此时若是联姻,凭谢氏家主老丈人、主母亲爹的这一层身份,就是给王允之名正言顺插手谢家族务的机会。
权倾朝野、如日中天的丞相加上天下有数的大宗师,在他的手腕之下,若从内部挖开破绽,谢氏恐怕难以抵御,说不定真有只一代人便被吞并的风险。
只不过王家让皇帝亲口下了旨意,在明面上大家都尊重朝廷的情况下,若是抗旨,可是不大不小的麻烦。
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谢氏族地,让许多长老都皱起眉头。
既不能接受,又要想充足的理由应付。
然而王氏既然让皇帝都直接下旨了,想必是做了充足的准备,不会让谢渊好好拖延下去。
该怎么办呢?
一时长老们想了许多主意,呈了上来。
有建议原地找人成婚的,有说炙足心致残以退婚的,有让声称自己有龙阳之癖的——这算是雅士风流,倒还不很离谱。
这些都算了,虽然都是馊主意,还能算主意。
但还有人说,让谢渊自称是服散过多不能人道,谢渊看得面色微微发青。
一看,是谢志建言。
上一篇:综武:开局满级嫁衣神功
下一篇:聊天群:一键满级,投资万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