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神佛竟是我自己

神佛竟是我自己 第473节

  阴摩罗果,乃是地府深处的恶鬼所化,此鬼唤作杀身恶鬼,又名摩罗身鬼,佛经中提到,此鬼最喜欢吃高僧魂魄,常常会在高僧圆寂之时现身。

  而若是高僧佛法足够深厚,往往会效法佛祖割肉喂鹰,以身饲魔,主动将魂魄奉上,以魂魄中的慈悲来感化恶鬼,使其生出善念,从而无法回到阴间。

  九日之后,那生出善念的摩罗身鬼,就会化为一果,名曰阴摩罗。

  张九阳在黄泉成功上山,坐稳了第九把交椅后,天尊送出了这枚阴摩罗果,祝贺第九天干阎罗归位。

  此物极为珍贵和难得,帮了张九阳很多,他当时还暗中取笑过天尊,觉得自己是在用黄泉的资源来对抗黄泉。

  但现在听了通济的讲述,他开始察觉到了不对,也意识到了曾经被自己忽略掉的地方。

  那枚阴摩罗果中有着般若神僧的传承,这一点,天尊知道吗?

  他想,天尊应该是知道的,可即便如此,他还是给了自己,这其中莫非是有着某种不为人知的深意?

  还有一点,是天尊如何得到这枚阴摩罗果的?

  难道他和般若神僧有着某种关联?

  一念及此,张九阳心中微微有些激动,他感觉自己好像发现了一个天尊的破绽。

  也许通过这一点,能挖掘出更多与天尊有关的秘密?

  “通济神僧,还请你将与般若神僧有关的事情原原本本都告诉我,此事极为重要,至于这门不灭金身,我愿意遵从般若神僧的遗愿,交还于贵寺。”

  听到这话,通济心中有些动容,望着张九阳的眼神立刻敬重了许多。

  要知道,这可是传说中将白云寺一十三种横练绝学融为一炉的不灭金身,是能力战七境的盖世神通!

  而且张九阳和岳翎已经有了傲视天下的资本,就算是白云寺都难以强迫他们二人,可他却愿意遵守诺言,还功法于白云寺。

  这种心性让他敬佩,当下也不再隐瞒,将自己读过的秘辛,以及当年般若神僧遗留下的手稿内容全部说出。

  也让那位般若神僧的故事,在被漫长的岁月冲刷掩埋后,第一次原原本本地展现了出来。

  “般若神僧,乃是我白云寺降魔院第十三代首座,也是我非常敬仰的前辈,年轻时,我常常去他当年的修行处面壁,偶然间发现了他遗留下的手稿。”

  “读过之后,我才完整了解了般若神僧的故事,那是一段令人非常唏嘘的往事。”

  原来般若神僧在出家前,曾是前朝大景的一员猛将,他性格豪爽,义薄云天,武艺超群,每战必身先士卒,勇猛如虎。

  刚入军中时,他就展现出了在横练上的天资,仅凭一门凡间流传的普通武学《铜身铁柱功》,就能把肉身打磨到登峰造极的境界,可倒拽九牛尾,手持两根数百斤重的紫金锤,在战场上刀枪不入,所向披靡。

  在一次次征战中,他立下了赫赫战功,本以为能得到提拔,却不想那时的大景,就像现在的大乾,已经到了十分腐朽的程度。

  他的军功都被别人占据了,眼看着庸碌之辈平步青云,而一心报国奋勇杀敌的他却永远都只是一个偏将军。

  脾气火爆的他最后冲进帅帐中,将贪墨军功的那些人痛打了一顿,而后离开了军队,决心回到家乡,和妻子安度一生,再也不问国事。

  可他没想到的是,当回到故乡时,却崩溃地发现曾经熟悉的村庄已经成了一片死地,从军时一文一文凑出盘缠给他的父老乡亲,成了一具具无头尸体。

  还有他从小青梅竹马的妻子,那个在大旱之年被他父亲用三斤红豆换回来的童养媳,也被砍下了头颅,唯一能辨认身份的,是腕上的那串红豆手链。

  她虽然是买回来的,但两人从小一起长大,结为夫妻后十分恩爱,父母去世后两人便相依为命,如果不是听闻国家有难,他是绝对不会离开的。

  在家中他还看到一件未织完的冬衣,那是他前不久写信回来,说天气冷了,军中的冬衣里面都是稻草,特意寄回三两银子,让她做两件御寒的冬衣,结果衣裳还没做完,就被鲜血染红了。

  他在恸哭之后,决心报仇。

  冬衣还未织完,尸身也没有腐烂,这说明凶手杀人时距离现在没有太久,起初他怀疑是辽兵,可最近几个月,他一直在边境和辽兵厮杀,御敌于国门之外,不知打退了多少次来犯之敌。

  辽兵总不能会飞吧。

  经过调查,他最后发现了让他异常愤怒的真相,原来屠村之人,是汉人将领,他们贪了前线将士的军功还不够,竟然杀良冒功,将汉人百姓的头颅当做辽兵去领赏和晋升。

  暴怒之下,他闯进军营,将屠村的三百官兵全部锤成了肉泥,领兵的将领更是被他从脚到头碾成了粉碎。

  接着他心灰意冷,在寻回妻子的头颅后,决心自我了断,却命不该绝,遇到了一位云游此地的白云寺高僧。

  那高僧为了让他能活下去,便告诉他众生皆有轮回,只要活下去,终有一日能等到妻子回来,再续前缘。

  从那之后,他拜入了那高僧门下,刻苦修行。

  和一般修士不同,他对许多斗法神通都兴趣不大,最感兴趣的就是横练之术。

  因为在他看来,唯有将肉身打磨到极致,达到永恒不灭的境界,才能支撑他登临长生彼岸,等到自己的妻子轮回转世。

  “其实当年他本可以成为白云寺的方丈,但他却拒绝了,因为他愧对佛祖。”

  “他说他不想成佛,更不想度众生,他苦修佛法几十年,想度的还是只有一人。”

  “在佛祖和妻子之间,他永远选择后者。”

  ……

第434章 倒果为因,命运的齿轮

  听完通济的讲述,张九阳不禁想起了般若神僧在传授神通后,残魂所说的最后一句话。

  他说了八个字。

  敢问佛祖,何以长生?

  当时张九阳能听出他声音中的悲愤,身为佛门弟子,竟像是在质问佛祖一般,而且如此执迷于长生,未免有些违背佛门教义。

  毕竟在佛门中人看来,肉身不过是一具躯壳,成佛才是最终的归宿。

  现在得知了般若神僧的经历后,他才深刻理解了那八个字,并明白了这其中的份量。

  不求双全法,但求不负卿。

  难怪即便是成了残魂,他的手腕上都戴着一串红豆手链。

  “不对,般若神僧有如此成就,还曾在大景立过不少军功,为何对于他的记载,会如此匮乏?”

  岳翎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直击要害。

  钦天监应该是天下情报最齐全的地方,但纵然是她,都没有听说过般若神僧之名,这太不寻常了。

  张九阳点点头,确实,一个能镇压同代的七境强者,怎么会没有什么经历流传下来?

  就好像诸葛七星,即便过去了六百年,百姓们还是纷纷记得他,各地都有诸葛祠。

  “因为般若神僧断了自己的因果。”

  通济叹了一声,道:“我白云寺有一门绝学,唤作倒果为因,之前格桑尊者曾用过,如今寺中只有方丈修成了此法。”

  倒果为因!

  张九阳心中一动,刚刚这一式神通在格桑尊者手中确实非常惊艳,能同时影响他们三人,差点起了内讧。

  “倒果为因之术共有两层境界,第一层是乱因果,格桑尊者便是这个境界,可以扰乱无形之因果,哪怕是六境真人都会受到影响。”

  “第二层名为断因果,可以将人和天地间的因果斩断,让人永远消失于众生的记忆中,就连文字都难以记载。”

  听到这描述,哪怕是素来骁勇善战的岳翎,心中都涌现出了一丝寒意。

  佛门讲究因果,认为人之所以会存在于世,就是因为有着一条条无形的因果线,若因果不存,则人不存。

  如果那些无形的因果之线被斩断,那这个人就会消失,不仅是肉身消失,还会从所有人的记忆中消失。

  干干净净,彻彻底底。

  哪怕是挚爱的夫妻,下一刻也会将对方忘得一干二净,只会在曾经几十年养成的习惯中窥得蛛丝马迹,觉得自己好像遗忘了某个非常重要的东西。

  但凝神想去,却又半点思不得。

  这种神通,当真是匪夷所思,让人不寒而栗。

  张九阳心中升起警惕之心,白云寺不愧是数千年禅宗祖庭,手段诡异莫测,自己以后与之打交道绝不能掉以轻心。

  “你的意思是,般若神僧断了自己的因果,所以他的事迹才渐渐失传,被人遗忘?”

  通济点头道:“不错,只不过断的并不彻底,若能修到六境,便可以将其记下,另外他自己留下的手稿,有着不灭金身的法力加持,也能抵挡那种力量的侵蚀。”

  “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张九阳不理解,对方不是执着要等妻子从轮回中归来吗?

  因果一断,和妻子的联系岂不是也断了?

  “手稿中说,是因为衰老。”

  张九阳一愣。

  “般若神僧虽然修成了不灭金身,无惧刀枪剑戟,万千神通,可谓滴水不漏,唯独防不住一样东西……光阴。”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光阴之下,就算金身不损,元神也会逐渐衰老,最后归于圆寂,只剩下一具永恒不灭的空壳。”

  “那时候的般若神僧已经十分年迈了,他等了两百多年,却都没有等来自己要等的人,光阴已经让他开始忘记了妻子的模样。”

  “最后他将目光望向了倒果为因之法,因为创出此术的人曾在书中提到过,此术应该还有第三层境界,也是最至高无上的境界,唤作逆因果。”

  “逆因果,可以逆转光阴,去改变一些木已成舟的事情,那才是真正的倒果为因,但可惜这只是一种推测,并无修行之法。”

  张九阳了然,这玩意就像乾坤大挪移第七层一样,都是开创功法的人在吹牛逼,实际上谁练谁被坑。

  不出意外的话,般若神僧应该就是被坑了。

  “般若神僧想修至第三层境界,然后倒果为因,逆溯光阴,回到妻子还活着阻止一切悲剧的发生,可惜,他虽是盖世奇才,却仍然失败了。”

  “修行走火入魔后,他自身的因果断了大半,渐渐被众生所遗忘,就连寺中的僧人,都常常记不得他是谁了。”

  “不过他到底是第七境的大神通者,还是扛了下来,虽然被遗忘,却也不生气,只是在寺中当一个默默无闻的扫地老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直到有一天,两个少年郎结伴来寺中参观,他们天赋异禀,高谈阔论,引起了般若神僧的注意。”

  张九阳已经猜到了那两个少年郎的身份,但也因此更加唏嘘。

  命运的齿轮在悄然转动,曾经镇压一个时代的强者,在某个平平无奇的一天,和下一个时代的最强者相遇了。

  “那两个少年郎,一个叫岳靖钟,一个叫……诸葛七星。”

  “当时天下还是大景朝的,只是已经到了末年,朝局动荡,纷乱不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两个少年有鲲鹏凌云之志,济世安民之心,让般若神僧十分欣赏。”

  “一番交谈后,他将自己早年总结的兵法传给了姓岳的少年,希望他能代替自己实现那个从军报国的梦想。”

  “至于诸葛七星……”

  说到这里,通济微微一顿,叹道:“般若神僧还是放不下对妻子的执念,他发现诸葛七星虽然年纪不大,资质之高却堪称妖孽。”

  “天文地理机关星象无一不通无一不精,智慧之高,悟性之强,是他数百年来见过的最惊艳之人,甚至他都自愧不如。”

  “当时般若神僧便意识到,此子若不夭折,将来成就必将远远超越自己,于是他生出了一个想法,想让诸葛七星来帮他完善倒果为因法的第三层。”

  “他推衍不出的第三层,诸葛七星将来未必推衍不出,等其推衍出了,再传授给自己不就好了?”

首节 上一节 473/7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连城诀成就武林神话

下一篇:腰子被噶,我移植了仙人五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