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佛竟是我自己 第666节
太祖皇帝没有评价,而是道:“那二弟呢?”
他随手一挥,桃花凝聚化作羽扇模样,在胸前轻轻挥动,一幅智珠在握,气定神闲的模样。
“朕这位二弟,是天下绝顶的奇才,大才,论智慧朕也自愧不如,那你觉得,他会选择哪条路?”
提起诸葛七星,太祖皇帝的嘴角都下意识露出了笑意,甚至故意模仿了一番对方羽扇纶巾的姿态。
张九阳没有从他的眼中,看到一丝一毫的戒备和忌惮,只有纯粹的怀念与亲切。
对于这个问题,张九阳想了许久,一时拿不定主意。
如果天尊就是诸葛七星,那张九阳怀疑他选择了第三条路,即假意投降,忍辱负重。
可看着眼前这位笑眯眯的太祖皇帝,看着他脸上的褶皱和风霜,以及那眼角处难以遮掩的疲惫之色。
张九阳一时又难以确定了。
“钦天监,乃观星之处。”
片刻后,张九阳缓缓开口道:“其实我先前一直有个疑惑,就是钦天监的职责明明是斩妖除魔,为何却叫钦天监,诸葛国师以此为名,是否怀有深意?”
在华夏古代中,钦天监主要是负责观察天象的部门,相当于后世的国家天文台和气象局。
人们站在古老的高台上,将目光投向神秘的星河与茫茫宇宙。
诸葛云虎就常常在观星台上夜观天象,一坐就是一夜。
据岳翎所说,历代钦天监的监正,好像都有观星的爱好,也不知道他们都在看些什么,也没见看出多少天机来。
“诸葛国师选择的,应该是第一条路,鲲鹏振翅,困龙出渊,打破那个‘笼子’,另寻一片天地。”
张九阳的声音透着一丝坚定,目光也越发明锐。
他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判断。
当年在白云寺的禁地,借助上一任方丈尸体瞳孔中残留的身影,他画出了天尊的真容。
确认是诸葛七星无疑。
从那时起,他就一直把天尊视为诸葛七星,可后来一系列的经历,又开始让他对这个判断产生了怀疑。
而且仔细回想,当时的一切确实有些巧合。
凭天尊的实力,杀一个白云寺方丈根本不费什么功夫,可他却偏偏要摘下面具,露出真容。
方丈用最后的法力将其残影留于瞳中,天尊也好像全无察觉。
两者实力天差地别,天尊居然如此大意?
他现在越来越觉得,这一切都是被人算计好的。
而如果天尊不是诸葛七星的话,那就意味着……
张九阳望着眼前的太祖皇帝,他依旧是笑容和煦,一脸慈和的模样,模仿起诸葛七星的姿态时,毫不掩饰眼中的怀念。
先前他还觉得太祖皇帝重情重义,可现在,心中却突然冒出了一股寒意,头皮都有些发麻。
仿佛其脸上的每一个褶皱,都有了不为人知的深意。
光影流转,太祖皇帝缓缓收敛了笑容。
他靠着桃树,背对霞光,阴影拉得很长,望着他的眼神漆黑而深邃,没有半点老人的浑浊。
这个眼神,让张九阳竟有些不寒而栗,隐隐觉得有点熟悉。
“所以……你选择了第三条路,假意投降,忍辱负重,甚至向自己的族人挥起屠刀,以换取敌人的信任。”
张九阳目光一凝,坐直了身子,白袍下的一只手中,已经悄悄握紧了帝钟。
如果只是精神烙印的话,为何会有这样自由的意志?
莫非眼前坐着的,就是货真价实的黄泉天尊?
想到此,张九阳浑身紧绷,一身雄浑磅礴的法力蓄势待发,随时做好了突然爆发的准备。
“不错,朕选择了第三条路,为此,朕创立了一个组织,叫黄泉。”
顿了顿,太祖皇帝轻轻一叹。
“黄泉,就是皇权。”
刹那间,张九阳脑中轰隆作响,背后生出凉意。
“所以……”
他握紧手中的帝钟,另一只手中甚至连阴阳太极图都若隐若现,体内的圣婴更是脚踏玄龟,蓄势待发。
“你就是天尊?”
张九阳终于问出了这个问题,眼睛死死盯着太祖皇帝。
可这一次,轮到太祖皇帝露出了错愕之色,他皱眉思忖片刻,而后疑惑地问道。
“天尊,天尊是什么?”
……
第652章 黄泉司主,两位天尊
张九阳仔细盯着太祖皇帝的眼睛,不放过任何一丝表情变化,最终却得出了一个结论。
他好像……是第一次听到天尊这两个字。
当然,也有可能是对方的演技太好,骗过了他。
“天尊,就是现在黄泉的领袖,而且根据我所调查的消息,此人已经活了六百多年,是和您同一时代的人物。”
“他的修为深不可测,是黄泉十天干之首,至少是八境出阳神,甚至有可能更高……”
顿了顿,张九阳再次问道:“您真的不知道天尊是谁?”
听到这些消息,太祖皇帝陷入了沉思,而后摇头道:“朕确实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
“当然,也有可能是朕的记忆受了影响,忘记了什么。”
说着他似是想到了什么,若有所思道:“不过当年确实发生过一件奇怪的事。”
张九阳神色一动,道:“陛下可否告知?”
“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倒也没什么不能说的。”
太祖皇帝露出回忆之色,缓缓道:“当年我们兄弟三人都认为自己选择的那条路才是正确的,虽然理念有所分歧,但并未影响我们的兄弟之情。”
“朕创立黄泉,与虎谋皮,做了不少脏事,三弟察觉后前来劝我,我们曾有过一次激烈的争吵。”
“后来我们冰释前嫌,可当再次回忆起这件事时,却发现一些细微的地方略有不同。”
“是什么不同?”
太祖皇帝皱眉道:“是时间,我记得那日争吵是在午后,但三弟却说是在黄昏时分。”
只是一个非常微小的不同。
当年他觉得奇怪,因为两人都是当世绝顶的大修士,怎么会连时间都记错?
“后来朕还特意去调查过,三弟进宫时看到的人不少,朕派人去一一询问,结果也很有趣。”
“有大约一半人说是午后,另一半人则记得是黄昏。”
张九阳精神一震,这就不只是一个巧合了,这么多人的记忆都出了差错,其背后必然有什么猫腻!
“这件事朕追查了许久,但后来还是不了了之,没查出什么结果。”
张九阳深吸一口气,心中已经浮现出了一个惊人的猜测。
如果太祖皇帝没有撒谎,那就意味着,当年整个皇宫的人,其记忆都受到了某种程度的影响。
而能做到一点的……
他到了一门神通,白云寺镇教神通,倒果为因,也是如今天尊非常擅长的神通。
“再后来,朕明面上是大乾的皇帝,背地里却是黄泉的司主,为了取信于‘养鸡人’,朕递交了一份投名状。”
说到此,太祖皇帝沉默了片刻,而后叹道:“玉鼎宫,道教千年圣地,就这样沦为了废墟。”
轰隆!
张九阳脑中似有雷霆炸起,久久难以平静。
黄泉……司主?
玉鼎宫是投名状?
他想起曾在玉鼎宫看到的幻象,那个站在玄龟之上,黑袍铁面,以传国玉玺召唤出雷法僵尸的人,确实是太祖皇帝,但……却不是天尊。
“朕创立黄泉,仿照阴司秩序,最高者任司主,下设统领、判官、游神等职位,当年的第一任司主,便是朕自己。”
“为了灭掉玉鼎宫,朕准备了许久,比如发动内应,提前派遣大量工匠进入玉鼎宫中,以修缮宫殿的名义,悄悄破坏了护山大阵。”
“再比如,用‘养鸡人’给的传国玉玺,招来了蓬莱仙岛中埋葬的紫雷上人。”
说着他自嘲一笑,道:“说来也可悲,朕乃天子,可连传国玉玺都是被人赐予的,用过后立刻又被收回。”
张九阳想起玉鼎宫覆灭的幻象中,那位黑袍‘天尊’在得手后,手中的传国玉玺自动飞走了。
当时他还以为是对方消耗太大,才让玉玺挣脱束缚,现在看来,是别人将其收回了。
此时此刻,张九阳已经理清了当年的事。
太祖皇帝决心走第三条路,忍辱负重,苟且偷生,为此他创立了黄泉,自任司主,帮助‘养鸡人’做一些脏事。
而取信于对方的投名状,便是覆灭掉玉鼎宫。
也难怪诸葛国师在侦查玉鼎宫覆灭一案时,明明查到了许多线索,最后却选择封存,不了了之。
因为凶手是当今陛下!
而且太祖皇帝做这件事,还是为了与‘养鸡人’博弈,是一种沉重的抗争。
本来事情进展的还算顺利,太祖皇帝成功覆灭了玉鼎宫这个‘养鸡人’眼中的刺头,获得了信任,但之后却发生了某种令人意想不到的变故。
太祖皇帝和诸葛国师相继陨落,黄泉没落,改名为靖夜司,成为了大乾历代皇帝藏在暗中的一把刀。
而真正的天尊登场了,他继承了黄泉之名,创立十天干,并且穿戴打扮和当年任司主的太祖皇帝一模一样。
所以张九阳在覆灭玉鼎宫的幻象中,才会把当时的太祖皇帝当成天尊。
上一篇:从连城诀成就武林神话
下一篇:腰子被噶,我移植了仙人五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