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佛竟是我自己 第697节
他现在最想知道的是,诸葛七星到底是怎么死的,或者,究竟是死还是活着。
以及这封卷轴的内容,是否能解开一些天尊身上的迷雾?
带着这些疑惑,他缓缓打开了卷轴。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朝历代,往往盛极而衰,月满则溢,吾曾以为,此乃天道。”
“然而,那是人祸。”
卷轴开篇的话便让张九阳精神一震,这似乎是诸葛七星的口吻。
也就是说,这里面的内容是诸葛七星亲笔写下的。
“每逢王朝鼎盛、国泰民安之时,便有一魔出世,持九节竹杖,挂传国玉玺,吞食人道气运,攫取无度,如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气运流失,则龙脉不振,风雨不调,天灾频生,妖魔乱世,纵是明君在位,亦会六根失净,五浊迷心,难以治国。”
“故非世无盛世,实为天上人不欲人间立盛世。”
“然,盛世之约,言犹在耳,桃山之誓,至死方休。”
“乾陵一战,锁龙法镇压魔头,陛下陵中托孤,化作第一条龙锁,称皇室后人,能立则立,不立则废,吾可取而代之。”
“然陛下龙驭归天后,臣左目盲于魔气,右腕朽若腐木,衮衮诸公只见臣白发覆雪,焉知龙魂夜夜噬心脉?”
“建章殿议事时袖藏金针镇痛,甘露宫批红处襟前暗结血霜。”
“殚精竭虑十五载,终保山河不裂,然鬓发尽白,已非当年桃山挥斥少年。”
看到这里时,张九阳心中不禁有一丝动容。
他仿佛看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丞相,不再如少年时那般疏狂放达,神情朗逸,站在地图面前佝偻着腰,举着油灯,一看便是一宿。
咳嗽声彻夜不绝。
恍惚间,两个世界的诸葛身影,仿佛重合在了一处。
大乾国师,诸葛七星,年少时是何等的意气风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自三兄弟桃山结义起,便奋马扬鞭,战无不胜,自负通天之智,能开万世太平。
可连百年都不到,他就变成了如此模样。
张九阳刚刚突破第七境,要知道,第七境足以活上五六百年,可诸葛七星却连一百年都没有撑到。
死时不过七十有二。
可见这位被万民敬仰的国师,在那段时间究竟有多么难熬。
“甲子年七月望,阴符裂而三弟殒。”
“阴兵枭其首级,送残尸于帝宫。”
当看到这一段时,张九阳再次一震,岳军神竟是死于地府之手?
而且地府阴神还将其首级砍去,故意把残缺的尸身送到了皇宫?
他终于明白,为何诸葛一生唯谨慎,却会做出孤身一人闯地府的行为了。
“吾燃尽寿数,持先帝所铸九州鼎,孤身破鬼门。剑折地脉,符尽天罡,终抢回三弟半缕残魂。”
“十方鬼神惊走时,吾笑问三弟:可记桃山杏花酿?”
……
第692章 谋圣、棋圣,大夏太师
张九阳看着这段文字,心中突然有些触动。
诸葛七星拖着重伤的身躯,燃烧寿命,重回巅峰,孤身一人大闹地府,抢回了三弟的半缕残魂。
这段文字潇洒飘逸,力透纸背,似乎笔者在写的时候心潮澎湃,意气风发。
恍惚间,那位熬尽白发的老人,又有了几分少年时的模样。
同时他也明白了,为何那封太祖遗旨中,岳军神的元神还能有自我意识,原来是被诸葛七星抢回了半缕残魂。
可惜接下来的笔锋又变得沉郁顿挫,言辞更是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悲凉。
“今吾大限将至,终不能见稻浪千重、童子诵书之景,愧对先帝河清海晏之托,难铸青崖白鹿之世。”
“惟愿后来者持此残卷,继吾未竟之志,须知长安道虽遥,总有赤子接炬而行。”
“吾之一生,上不负国,下不负民,上不负兄,下不负弟,后世儿郎,莫笑吾愚忠,亦勿悲吾痴妄。”
“魂归桃山,临表涕泣,不知所言。”
“乾元四十八年秋,诸葛七星绝笔。”
至此,张九阳看完了整个卷宗,他默然良久,心中似是五味杂陈。
特别是最后那段文字,上面还依稀有着斑驳血渍,可见当时的诸葛七星,确实已经油尽灯枯。
乾元四十八年秋,诸葛七星便是死在那个秋天,想来便是在写下这封绝笔后不久。
据说他去世之时,虽是深秋,然帝都满城桃花一夜盛开,甚至有人看到白鹤三绕未央宫,负残缺虎符投汉水而去。
以至于六百多年过去了,现在的百姓还是对乾元二字念念不忘,深深向往和怀念着那位鞠躬尽瘁的国师。
就好像在另一个世界,即便过去了一千多年,依然有无数人都希望丞相能赢。
片刻后,张九阳小心地将这封卷轴收起。
老实说,这封卷轴中所记录的东西,远远没有他意料中的多,很多他内心的疑惑都无法解答。
但他却觉得异常珍贵。
为了镇压那头吞食人间气运的大魔,大乾已经付出了太多,如今魔头已灭,天下或许将迎来真正的盛世。
当然,张九阳也知道,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比如鬼谷仙师为什么会变成红毛魔神?
比如天尊究竟是谁?又在谋划什么?
此次乾陵大战,汇聚了天下诸多强者,连久不出世的格桑尊者都来了,难道天尊就只是观望?
想到此,张九阳不再耽搁,身躯化为一道电光,瞬息间洞穿虚空而去。
修成五雷天心正法后,雷遁之术在他手上进入了一种崭新的境界,并不只是普通的飞行,而是化作雷电击碎虚空,接着穿梭于一种混沌般的特殊世界。
那里没有生命,没有天地日月星辰,充斥着虚无与各种驳杂的灵气。
其中就有雷霆。
轰隆!
电光一闪,当达到某处时再次破碎虚空,进入现实世界,化作张九阳的身影。
而此刻,他已经身处在了两千里外的京城中。
整个过程大概只用了几个呼吸的时间,而且就连护国大阵都没有察觉。
这是以雷法来掌握空间之道。
虽然和帝钟神通相比还有所差距,但消耗的法力更少,对肉身的负担也更小。
乾陵,或者说桃山。
这里已经模样大变,不再是陵寝的样子,而是开满了桃花,就好像当年诸葛国师陨落的那个深秋之夜。
桃树下,棋盘微微一震。
对弈的太祖皇帝和太平观主同时抬起头,看着身边那个身穿紫衣洞仙袍,横空出现的俊美道人。
“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到了第七境,二弟若是还活着,见到你,应该会有很多话要说。”
太祖皇帝的目光有些失神,仿佛看到了当年桃山结义时那位羽扇纶巾,神秀高彻的二弟。
“恭喜张天师破境!”
太平观主则是作揖行礼,眼中微微有些波澜。
很显然,张九阳的修行速度也超出了他的意料。
张九阳还礼,而后深深望了两人一眼,道:“两位前辈,事已至今,还请如实相告。”
乾陵一战,他感觉到背后一直都有只无形的手在操纵一切。
比如皇帝提前在玉真的识海中做了手脚,想以此来要挟张九阳,然而那张放在乾陵中秘藏的玉符,却莫名变成了猪蹄。
并非是吕祖的手段,而是在那之前就有人将玉符悄悄换成了猪蹄,并施法遮掩。
那个人,便是眼前的太平观主。
张九阳静静注视着他,眼眸深处有雷光涌动,想要看清对方的底细,却发现依旧无法看得太清。
不过现在他已经能确定,太平观主,应该是八境出阳神的修为。
一位六百年前的八境,诸葛七星的师父,身上又埋藏着什么秘密?
他所做的这一切,究竟又是为了什么?
在张九阳的注视下,就算是深不可测的太平观主,居然都隐约感受了一丝淡淡的压力,耳畔似是听到了滚滚雷鸣。
就连棋盘上的棋子,也在微微跳动。
他轻轻拂袖,止住了跳动的棋子,而后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道:“看来这次就算不说,也得说了。”
太祖闻言调侃笑道:“李观棋,你若是再不说,怕是这把老骨头,都要被这小子给拆了。”
八境出阳神固然厉害,可这小子简直就是妖孽,厉害的神通比比皆是,六境时就能斩七境,谁又知道他七境时能不能匹敌八境?
顿了顿,太祖又道:“你先说吧,正好朕要想一会儿棋。”
他现在已经处于劣势,步步艰难。
太平观主点了点头,但眼中又露出一丝迷茫。
“这件事实在是太过于久远了,以至于都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了。”
“对了,你应该已经看过天元留下的绝笔了,那就从天元讲起吧。”
张九阳眼底的雷霆渐渐消散,宛如翻滚的汪洋又复归平静。
他席地而坐,静静聆听。
上一篇:从连城诀成就武林神话
下一篇:腰子被噶,我移植了仙人五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