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灭元从连城诀开始 第124节
李家家主李浩明在一次宴请生意上的朋友时,在喝酒中突然猝死,吓得在座之人胆战心惊。
他们很清楚李浩明的酒量,绝不可能喝几杯就挨不住了。
这或许是来自那位连江县新主人的下马威。
事实上,掌握了戚、何、李三家之后,韩慎几乎已经掌控了大半个连江县,再加上他本人和手里掌控的武力,只要不在摇旗造反,就连知县也得看他脸色。
在考察了王二郎等人后,这帮人终于正式加入到了万梅山庄,成为了山庄的护院。
不过韩慎给了他们一个更好听的名号,叫做铁卫,等未来征战天下的时候,他们会叫做铁血营,只是这个名字还不能公之于众。
之后,韩慎便开始传授他们武功,他与陆冠英商议过后,将其在仙霞派学得的基础功夫传授给了王二郎等人。
这个时候已经有天下武功出少林的说法了,别说是一些基础的入门功夫,就是七十二项绝技中类似罗汉拳的粗浅功夫也传入到了武林中。
这是韩慎不解的地方,他们的武功已经外传了,不想着追回。
偏生张三丰年少时打退了何足道,保全他们的面子,他们反而将这位武学奇才逼走。
若是张三丰留在了少林寺,不出几年,他们又会多一个达摩祖师一般的人物,实在有些滑稽。
王二郎等练习基础武功的时候,韩慎继续扩招铁卫。
这一次王大郎也加入了进来,毕竟韩慎对待自己人是出了名的大方。
这一次招收的人数就不少了,足足有一百人。
要不是怕引起误会的话,他还想招收更多的人。
就在韩慎这边如火如荼地发展之时,丁典那边也做得有声有色。
他们和蒲云已经将占城港彻底打造成了自己的势力。
还在回航的商队中派遣了一队信使过来,将他们的情况一一写明,告诉了韩慎。
除此之外,他们还在当地搜寻了一些农事上有经验的老人,一并送了过来。
这些人都是在战乱中失去亲人,孑然一身的老人。
对于远离家乡,他们并没有过多的留恋。
毕竟他们的亲人都是死在了那里。
对于丁典这个安排,韩慎非常高兴,直呼丁典与他英雄所见略同。
从经济上的角度来看,中土经济南移,有相当一部分的功劳都是出自于占城稻的引入,是水稻接棒了小麦。
而这些擅长农活的老人,绝对是宝贵的财富。
第213章 海贼 一
其实历朝历代,都存有不少的空地,但农民宁可被地主剥削,也不愿开垦土地。
诚然,在王朝初期,统治者是鼓励老百姓积极开荒的,而且给出巨额的优惠,不少老百姓是愿意去开垦荒地的。
到了王朝中晚期饱和阶段,土地兼并严重,人地矛盾激化,过去唾手可得的空余良田已经不复存在,各大良田甚至次田都已经被霸占。
农民看似有一条出路,就是开荒。
但在古代,农民是很难进行开荒的。
首先,开荒要具备种子、农具和水源。
可是古代,朝廷垄断了盐铁的经营权,铁的流通受到严格的限制,一般人是很难搞到铁器的。
毕竟有了铁就能够打造兵器,古代政府害怕老百姓成为不安定因素,而且宋朝以铁制钱,可以成为硬通货,具有极高的利润空间。
正常来说,朝廷会鼓励开荒,可惜的是,在人地矛盾的中后期,朝廷的命令已经成了一纸空文,官员削尖了脑袋想捞钱,谁还会管老百姓的死活?
就算老百姓肯去租赁,也会因为农具的稀缺性而被地主狠狠剥削。
哪怕这些条件都具备了,农民开荒的目的是什么?
还不是因为饿肚子活不下去了吗?
他们都吃不下去饭了,还能匀出开荒的口粮吗?忍心冒着一家人饿死的风险,去拼搏未来吗?
古代农田的肥力不够,更需要灌溉水网的,过去开垦水井一般是由政府出面,到了后来多数是地主和乡绅来干。
有的地主甚至就凭借着一口水井,盘剥方圆数十里的百姓。
老百姓也想有自己的水井啊,可他们一来没那个技术,二来谁敢打破地主的垄断呢?
即便老百姓穷尽几代,好不容易开垦出了农田,有了水的灌溉,但却没有了水利工程的支持,随便一个大暴雨或者干旱,所有的农田都得死。
我国是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具有极其明显的脆弱性。
在这种经济背景下,为了应对大灾难,小农们将自身的权利过渡给一个强权,由强权统一大家的力量构建水利系统,如此就使得中国的小农经济成为了一个稳定生产的存在。
同时任何人必须待在水利系统和政府搭建的小农经济网络下,一旦离开其中,就必然会随时面临破产的危险。
韩慎要想阻止即将到来的浩劫,单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无疑是螳臂当车,而在这个汉人衰落的时代,必须得团结整个天下的力量才行。
可要团结整个天下,他首先要得到全天下的民心才行。
其实老百姓的想法很简单,能够吃饱饭,平平安安地生活下去就足够满足了。
他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得到民心,得到支持,以整个汉人世界的力量才能战胜史无前例的强敌。
连江一带多的是山坡丘陵,最好是开垦梯田。
能够改造成梯田的高山都是有水源的,韩慎询问了一下有经验的农民,他们是用通了节的竹子,竹尾对竹头,一根接一根地串联起来,遇到弯曲的地方就用火烤,慢慢将竹子掰弯,沿路埋下,做成引水渠,利用地势差,将山上的水源引水送到梯田。
而高山上的树木繁盛,可以常年锁水,水源至半山腰一般都有泉眼,他们在泉眼处挖了水塘蓄水,干旱的时候就可以派上用场。
韩慎出资请农闲的农民帮忙开垦土地,主要是想分给戚、李、何三家的佃户。
他参考了摊丁入亩的制度,告知佃户,只要自己有能力,尽可以在他这儿多租用田地,租金只要收成的一半。
当然,他下面的佃农数量有限,那些有田产的人,也欢迎他们在有余力的情况下租用他的田产。
耕牛等农具会免费地租给他们使用。
这样优厚的条件与以前那三家相比,可谓是天壤之别。
韩慎本想将优惠条件再放宽一点,但是被大伙劝阻了。
他的行为已经够出格了,无疑会得罪整个地主阶层。
至少在目前,他根本没有能力对抗这个庞大的利益集团。
韩慎深以为然,他前世曾听一个经济学家说过,岳帅的死因之一就是他进行了土改,动了天下最富裕那批人的蛋糕,因此整个天下的人都想他死。
微微叹了口气,明明可以对老百姓更好一点,可惜还是得当一个剥削他人的地主。
他没想到的是,他以为是剥削老百姓了。
但他的威望在连江底层人的心中变得更加高大了。
大家都称他是真正的大善人,一定能长命百岁的。
不少人都在家里为他供奉了长寿灯。
得知这一切的韩慎心酸不已,可想而知,赵宋的底层百姓过的是什么生活。
他立下了宏愿,此生不仅要阻止那场浩劫,更要让全天下的底层百姓过上好日子。
-----------------
阳光洒落在层层叠叠的梯田之上,一片片嫩绿的秧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如同绿色的波浪在山间涌动。
韩慎挽起裤脚,赤脚踏进泥泞的水稻田,学着农夫们的模样,熟练地将秧苗插入湿润得泥土中。
农夫们很难想象,他们眼中的这位大人物,竟然也会跟他们这样的泥腿子一起,干着最粗鄙的农活。
他们不敢劝,也不敢议论,只是每个人的心里都泛起了异样的情绪。
很多时候,韩慎会跟他们闲聊,聊农事,说生活,哪家又抱上了大胖小子,哪家又娶上了新媳妇之类的。
他记得教员曾经教导过,要深入到群众中去。
韩慎既然立下了那样的宏愿,自然要明白大家想的是什么。
农夫们从来没有想过有韩慎这样的大人物,会倾听他们的心声,一个个感激涕零,倍感荣耀。
在他们心里,韩慎就是活菩萨。
因为他不仅带给了他们更好的生活,还给了他们从没有想过的尊重。
其实,有时候跟大家一起做农活,也会让韩慎在武道修为上有新的感悟。
这段时间里,他神照功的进境一日千里,似乎用不了多久,他就能有新的突破,那对大多数武者来说,鸿沟一般通任督,即将在他身上实现。
“郎君!”
向大年的声音打断了韩慎的思绪,他没有顾忌影响一个起落到了韩慎面前。
韩慎微一皱眉,问:“什么情况?”
第214章 海贼 二
向大年面色严肃,说:“郎君,洪知县亲自登门万梅山庄,想见你一面。”
韩慎拍了拍身上的泥土,说:“那好,我这就回去。”
他向周围打了声招呼:“你们先忙,我先回去了。”
农夫们连忙站直,尊敬地回应,并目送他离开。
向大年等人一开始还有些不理解韩慎的做法,但后来看到大家对他们发自内心尊敬,便逐渐理解了韩慎。
这位武道上百年难遇的奇才,在得民心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啊。
到了府邸,韩慎先是洗浴了一番,再去书房见人。
只是这一次他就没安排人旁听了,毕竟现在大家都忙,像陆冠英一类,已经很久没回万梅山庄了。
韩慎换了衣衫,走入书房。
洪知县等得心急,听到脚步声就立即起身。
迎面的少年鼻梁高挺,唇线分明,一抹淡雅的微笑挂在脸上,既显亲切,又带有几分不可接近的尊贵感。一袭青衣随风飘扬,衬得他更添一分脱俗的气质。
洪知县暗暗赞许,这少年生得当真如星辰般璀璨,更可怕的是这样一个不足二十的少年,却是连江真正的掌控者,便是连他身为一县之尊,也不敢轻易招惹。
上一篇:高武:从肝二郎神天赋开始变强
下一篇:综武:在下邪帝,诸君请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