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金阙 第61节
“将军,左天成在外求见。”一名亲兵走进营帐,单膝跪地,恭敬地禀报道。
“哦?来得倒是够快。”
吕尚微微一怔,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期许。
他整了整衣甲,起身向营帐外走去,魏成等众人也连忙相随。
待吕尚等人走出营帐,只见左天成身姿挺拔,正站在帐外,微风拂过衣甲,尽显沉稳之气。
他看到吕尚等人出来,立刻抱拳行礼,目光中透着几分谦逊。
“靠山王帐前左天成,见过吕将军,”
“征北正印先锋吕尚,久仰将军大名。”
吕尚看着左天成身上,那若隐若现的星神虚影,面上笑意更浓。
“左将军这次来的正是时候,达头野心勃勃,掌握西域诸国,咱们的担子可是不轻。”
左天成道:“吕将军放心,末将这两万兵马,只是征北大军的前军,老千岁统帅后军,不日便会抵达白道川,有老千岁坐镇,任达头野心再大,也难越雷池半步。”
吕尚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赏,道:“左将军所言极是,老千岁若至,军威必定大壮。”
说话间,吕尚眼眸深处,似有金光点点,映照着左天成的身影。
再入在他的眼中,左天成的形象豁然而变,却是一尊星神相貌。
这尊星神面庞白皙,其间泛着缕缕血芒,祂双眸深邃若血渊,透着森然杀气。发髻高挽,簪饰血玉。一袭血红道袍,绣星辰宝篆,腰束红带饰血晶,周身血光隐隐,令人望而生畏。
血光星君!
吕尚以目神,明目洞察左天成,窥见左天成本性真灵,见这真灵异象,方知其星神神号。
这是吕尚近仙之后,第一次运用目神,明目辨色,洞察万物。
与以往的晦涩不同,吕尚这次神通初成,看左天成的本相,看的异常透彻。
而这还不是目神的极限,吕尚能感觉的出,这目神还有相当大的潜力可供挖掘。
第109章 金刀(下)
“左将军,帐中请,”
吕尚侧身,伸手做出请的姿势,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
左天成也不推辞,大步走进营帐。
待众人纷纷落座后,吕尚道:“左将军统兵至白道川,这一路辛苦了。”
“不敢言苦,与我等相比,吕将军才是真的受累。”
左天成道:“你这路先军,自大兴出发,一路急行军,出朔州,走阴山,入白道,进白道川。”
“数千里的行程,只用十八天,其间所受之苦,必非常人所能想象。一路翻山越岭,涉水渡河,日夜兼程,马不停蹄。若非如此,根本不可能行军如此之快。”
“你至白道川后,立即整顿兵甲,毫无懈怠,执沙钵略的金狼头纛,抽调突厥精悍骑兵三千人,奔赴金山老营,三千冲营三十万。”
“三千对三十万,此等壮举,堪称千古奇功!”
说到此处,左天成眼中闪烁着激赏的光芒,声音竟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
吕尚摆了摆手,道:“左将军过誉了,金山一役,皆是将士奋勇争先,悍不畏死,才得成功。”
“若无将士用命,我吕尚纵有天大本事,也难成事。”
见吕尚神态和缓,左天成道:“将军太自谦了,”
顿了顿,他站起身来,朗声道:“自后汉之后,五胡乱华,胡汉纷争不断,多少名将试图平定胡患,却始终未能彻底解决。今将军以三千锐骑,大破突厥三十万众,此乃石破天惊之举,扬我汉家之威,将军之功,岂是一句将士用命便能概括。”
“将军之功,必将光照千古,天成能与将军并肩而战,是天成的幸事。”
“左将军的话,让吕尚既感惭愧,又觉振奋。”
吕尚略有些惊愕,看了左天成一眼。
身为血光星君转世的左天成,倒是出人意料,是個忠正耿直的性子。
说来,左天成已是吕尚接触过的第二個上界神仙,第一個自然是大曜计都转世的靠山王杨林。
这也能说的通,为何左天成能让魏成自叹弗如。
魏成号称花刀,一手花刀绝艺独步绿林,其子魏文通将来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位列隋唐第九条好汉,号称花刀帅、九省花刀将、赛关爷。
能教出魏文通这样的好汉,魏成本事可想而知。
魏成之所以不如左天成,并不是输在才情,而是因左天成乃星神降世,天生不入俗流。魏成虽得破军星的星命入体,有了几分星命眷顾,但终究是肉体凡胎,失了几分先天禀赋。
就是这几分禀赋,决定了根基强弱。
对左天成,吕尚还是很看重的,这是一個能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
在左天成最巅峰时,一人就能独战西魏五虎将。
所谓西魏五虎将,并非元氏的西魏,而是李密的西魏,李密称魏公,他麾下最悍勇的大将,称为西魏五虎将,分别是美髯公王君可、赤发灵官单雄信、勇三郎王伯当、神射谢映登、铁面判官尤俊达。
左天成巅峰时,能横扫这五虎,这武力之强,可见一斑。
吕尚最后叹道:“我有将军为援,如虎添翼,”
——————
朔州,
刺史府,正堂,
“朔州总管郭衍,参见千岁,”
一紫袍官吏,趴伏在这位面如傅粉,挺着两道黄眉,身长九尺,腰大十围的魁梧老者脚下。
靠山王杨林垂目,看着这個刺史,淡淡道:“郭衍,你这总管当的不错,”
“你也是春风得意了,三十岁就做了一州总管,本王听闻你在任上,屯田储粮,操练兵马,把朔州治理得井井有条,边境也安宁不少。突厥人见了你,都要忌惮三分。”
杨林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一边说着,一边缓缓站起身,负手踱步。
郭衍依旧伏在地上,额头微微沁出细汗,恭敬回道:“全赖陛下洪福,王爷提携,郭衍不过是尽忠职守,不敢有丝毫懈怠。”
杨林看着战战兢兢的郭衍,轻笑着摇了摇头。
郭衍能被杨坚任命为朔州总管,管理朔州军务,本身就有非常之才。
不是谁都能在这個年纪,做一方封疆大吏的。
郭衍年少时就骁勇善骑射,被北周陈王宇文纯器重,引为侍从,累功升至大都督。
后奉诏到天水招募兵马镇守东部边境,多次击败北齐进犯之军。又随北周武帝攻打北齐,攻克河阴城、并州等地,因功授仪同大将军、开府,封武强县公,赐姓叱罗氏。
杨坚当政后,跟随韦孝宽平定尉迟迥叛乱,因功越级升任上柱国,封武山郡公。年仅二十多岁,就登临高位。
以杨坚刚愎雄猜的性子,郭衍能在他手下一路擢升,官运亨通,不是没有理由的。
只说他在朔州任上,组织民力,选肥沃之地屯田,使粮食自给自足,甚至还有所富余,就让杨林暗暗点头,颇为满意。
朔州濒临恒山,出恒山就是白道川,与突厥接壤,朔州能实现自给自足,实在是不易,只此一点,郭衍就能评为‘能臣’。
杨林停下踱步,目光落在郭衍身上,神色稍缓,道:“郭衍,你屯田之举,不仅解了朔州军民的后顾之忧,还为朝廷减轻了不少负担。”
“本王问你,若是要你在半月之内,筹备出可供十万兵马,一月之用的粮草,你可有把握?”
郭衍思索片刻后,回道:“回王爷的话,朔州如今粮库充盈,寻常时日,筹备这些粮草不在话下。但半月之内,需得调动各方人手,加紧运输与清点。不过,郭衍愿尽全力一试,定不负王爷所托。”
杨林微微颔首,道:“好,此事便交由你去办。本王要尽早出兵,过阴山,时不我与啊!”
郭衍心中一凛,抱拳沉声道:“王爷放心,下官即刻便去安排。”
目送着郭衍的背影,杨林沉默片刻,叹了口气。
此次出征,关乎大隋国运,若能扫平诸胡,大隋就可以腾出手,慢慢收拾南陈了。
这天下,这南北,也该统一了!
第110章 七窍心(上)
自左天成率部入驻D突厥牙帐后,所部隋军晨时起操,暮时营宿。
各府府兵,军容整肃,兵势雄壮,营幕之间,枪戟林立,旗帜蔽日,校场内外,更有擂鼓轰鸣,声震四野,胡人望而生畏。
吕尚在与左天成相熟以后,便将手中兵马,一并交托给左天成,让左天成代管这些将士。
对于左天成这個隋唐第十三条好汉,吕尚还是很倚信的。有左天成这個金刀将坐镇军中,他也能放心的从冗繁的军务中脱身。
吕尚笃志求道,不慕荣利,早已厌涉了军务。
只是与他在秘书省作秘书郎时不同,他这個正印先锋,虽有魏成等部将辅佐,仍难得清闲。
如今有左天成接管军务,吕尚终是能不被军中细务所羁绊,可以将部分精力投入到修行中。
小帐内,吕尚自衣甲内,取出一卷绢帛,小心翼翼的将绢帛摊开,看着上面楷书。
“七窍玲珑铸心术!”
他因天一真水之功,洗练肉身真血,成纯血共工。又凭着山海大荒水元大道的呼应,证入至人之身,并在至人之身的推动下,须臾之间,圆满一千二百穴窍,肉身修为已经近乎于仙。
只是,吕尚修为精进太快,已然超出了勇猛精进的范畴,他需要时间沉淀,梳理自身所学。
不过,在梳理自身所学之前,吕尚还想尝试一下,这思之久矣的天人秘术。
“七窍玲珑心,”吕尚看着身前绢帛,低声自语。
此术开篇就是人有九窍,方能成仙,人身有心,人之心,外应火象,内藏神明,犹如混沌,日凿一窍,是谓玲珑七窍。
自吕尚在秘书省,得到这篇七窍玲珑铸心术后,前后翻阅不下百次,对经义早已烂熟于心。
对这可察天地灵气之变,彻悟道法自然之真,犹若明镜,魔障不侵,道途自明的七窍玲珑心,吕尚也很艳羡。
只是奈何,吕尚当时修为不足,以他真人之身,若强行修炼这么危险的秘术,就是侥幸不死,也会五劳七伤,元气大损。
如今,吕尚修为今非昔比,肉身近乎于仙,至人之身强横无比,这才有了着手修习七窍玲珑心的底气。
最后看了眼经义,他深吸一口气,缓缓闭上双眼,依照‘七窍玲珑铸心术’开篇所述,将心神沉入体内,探寻心窍之处。
日开一窍,七日始成,这七窍玲珑铸心术一经修炼,就不能再中断。若七窍不能一次贯通,对修行之人非但没有丝毫益处,反而有大害。
吕尚沉下心,进入冥冥混混之境,与此同时,吕尚周身穴窍大开,三千身神环绕,似乎被他修习的七窍玲珑铸心术引动,紫河上空,云海翻涌。
上一篇:洪荒:登仙炼道,弘法天尊!
下一篇:坐看仙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