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太上金阙

太上金阙 第63节

  吕尚思量了一下,低声道:“这人的法术,很是不凡,有能耐在军营藏形匿迹,着实了不起!”

  这是吕尚征北以来,见到的第一個地仙之下的修行人。

  要知道,虽然《女青天律》只禁地仙以上的修行人,插手人间战事。

  而地仙之下的修行人,若自觉长生无望,要享人间富贵,却也可以参与人间战事。

  只是,修行之人不证地仙,仅是养精,炼气,存神、调和龙虎、抽坎填离,纵有法术傍身,但肉身孱弱,一被武人近身,立时身死道消。

  也是因此,除非是那种法武兼顾之辈,一般很少能在战场上,见到地仙之下的修行人。

  当然,这也仅限,现在这個时候少见而已。

  所谓的《说唐》,其实分为三部,第一部是《前传》,讲的是秦彝托孤、隋文帝平陈,唐李渊削平群雄、李世民登极称帝。

  第二部是《后传》,讲的是罗通扫北、薛仁贵征东,最后的《三传》,则是薛丁山征西。

  《三传》中的女主樊梨花,可以说是地仙之下最顶尖的人物,她师从骊山老母,有移山倒海、撒豆成兵的法术,

  以非地仙之身,竟有移山倒海之能,樊梨花的本事可想而知。

  左天成蹙眉,突然开口,道:“吕将军,你说这妖人,会不会是冲着老千岁来的?”

  “我刚收到朔州信报,老千岁已整兵出朔州,不日便会抵达白道川。若是冲着老千岁而来,那这妖人难道是要行刺千岁?”

  吕尚迟疑了一下,道:“行刺?”

  “老千岁是我大隋的战神,区区宵小怎敢捋其虎须。”

  旁人不知杨林的武力,吕尚与左天成都清楚这位靠山王的厉害。

  杨林一条水火囚龙棒使得出神入化,在战场上纵横捭阖,罕逢敌手,寻常宵小怎敢冒犯他。

  左天成摇了摇头,一脸担忧,道:“话虽如此,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那妖人能潜入咱们大营,保不齐也能潜入老千岁军中。老千岁虽武艺高强,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若是老千岁有什么闪失,就是把达头的部众都屠了,也难消我心头之恨。”

  不愧是血光星君转世,真是杀性十足,吕尚暗自惊叹。

  吕尚拍了拍左天成的肩膀,安抚左天成,道:“左将军,莫要自乱阵脚,那妖人受了我两记手刀,就是不死,也废了大半,短期内很难兴风作浪,一切等靠山王来后,由靠山王决断。”

  “也只能如此了,”

  左天成颔首应道。

  目送左天成远去的背影,吕尚低声自语:“这妖人若真冲着老千岁而来,那就真成太岁头上动土了。”

  自左天成率部援至白道川后,达头几次动兵,都被左天成所挫。

  也许是达头连番受挫,恼羞成怒,才想要以刺杀隋军大将的方式,来扭转局面。

  只是,达头面对的杨林、吕尚、左天成,都不是易于之辈。

  暂且不说上界神仙转世的杨林、左天成,只说已经近乎武学人仙的吕尚,就不是盘外招能对付的。

  就在吕尚思量这妖人潜伏隋军大营的动机时,阴山山道,一支大军正缓缓向白道川行进。

  靠山王杨林戴金冠,披帅袍,身形伟岸,体魄雄健,虎目炯炯,威严自生,跨下乘独角青鬃兽。

  青鬃兽四足粗壮,坚如铁柱,蹄如碗口,踏则大地颤动。

第113章 靠山(下)

  旬日,

  阴山至白道川狭口,吕尚、左天成领着数百精骑,静候靠山王杨林。

  寒风凛冽,如刀割面,卷动众人衣甲,猎猎作响。

  吕尚眉头紧锁,不时眺望远方,手中马鞭轻敲靴面。

  左天成沉声道:“吕兄莫急,千岁久经沙场,又有十万大军相随,能有何事?定是山道崎岖,行军迟缓,路上耽搁了些时日。”

  吕尚将马鞭往鞍旁一挂,叹了口气道:“左兄,我倒不是担忧千岁安危,只是近来达头的动作越来越大,巫教高手频繁潜入咱们的大营,袭扰不断。”

  “之前已经有几处粮草囤积点莫名起火,几個重要哨岗的士卒也莫名失踪,想必是被他们暗害了。咱们在明处,他们在暗处,防不胜防呐。”

  自吕尚两记手刀,重创了那暗中窥伺之人后,随之而来的,是连续的袭扰。

  这些袭扰之人,似乎并未想着如何杀人,只是想尽办法制造混乱。

  吕尚虽杀了不少袭扰之人,可这群人势头丝毫未减,反倒变本加厉。他们像是隐匿在黑暗中的鬼魅,源源不断涌现,搅得营地不得安宁。

  要是正常厮杀,吕尚一只手就能碾死他们,可这群人知道吕尚厉害,不敢与吕尚正面拼杀,总是趁他不在时下手。

  显然是打定主意,要以这种消耗战拖垮隋军。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阵马蹄声,尘土飞扬。

  吕尚神色一凛,道:“来了,”

  他与左天成对视一眼后,急忙整队,率领精骑迎向那滚滚烟尘。

  靠山王杨林骑着乘独角青鬃兽,威风凛凛地行于阵前。

  他身着帅袍,寒芒在日光下闪烁,眼神锐利如鹰,扫视着四周。

  “末将吕尚,”

  “末将左天成,”

  吕尚、左天成骑马上前,道:“见过千岁,”

  见到吕尚和左天成,杨林微微点头,沉声道:“一路上就听闻你们这儿状况不断,辛苦了。”

  左天成翻身下马,朗声道:“末将失职,未能保营地周全,还请千岁降罪。”

  杨林摆了摆手,道:“起来吧,本王都知道了,达头身后有巫教支持,你们能守到现在,已是不易。”

  “尤其是飞熊,你可是给了我好大的惊喜,我在朔州时,听朔州总管郭衍说,你三千骑袭营,杀穿了达头的三十万众,差点把达头的脑袋揪下来。”

  “虽然没能杀了达头,却也是扬我大隋之威。”

  吕尚听闻,抱拳道:“全凭将士用命,我大隋军威浩荡,末将不过顺势而为。”

  杨林大笑,道:“飞熊啊,一段时日不见,你倒是越来越谦逊了。”

  “走,你们前头领路,咱们去沙钵略的牙帐。”

  吕尚与左天成应了一声,拨转马头,在前方领路。

  一路上,马蹄声错落有致,踏起的尘土,在寒风中肆意飞扬。

  杨林骑着独角青鬃兽,身姿挺拔,身后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军容整肃,彰显大隋赫赫军威。

  行至半途,沙钵略已带着可敦宇文氏,叶护处罗侯,以及一众重臣,前来迎接杨林。

  沙钵略一身华丽的突厥服饰,腰间佩着锋利的弯刀,可敦宇文氏头戴精美头饰,面容端庄,身着的服饰融合突厥与中原风格,别具风情。

  沙钵略远远瞧见杨林,立刻翻身下马,快步迎上,身后众人也纷纷效仿。

  可敦宇文氏远远见着威风凛凛的靠山王杨林,面色冰冷。

  靠山王这個大隋真正的靠山,与她可是有着灭门之仇。

  他大隋的江山,是建立在宇文氏无数族人的尸骸上。

  沙钵略道:“大隋靠山王,您一路辛苦了!”

  杨林见状,也下马还礼,朗声道:“可汗客气了,老夫此番入,既是为了解可汗之困,也是为了扫灭我大隋边境的威胁。”

  “达头野心勃勃,叛离可汗,妄图取代可汗,掌握突厥诸部,若让他得逞,不仅突厥不得安宁,我大隋边境也将永无宁日。”

  沙钵略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愤懑,道:“达头这逆贼,背信弃义,搅得我突厥各部不得安生。幸得大隋相助,本汗定当全力配合,共诛此贼。”

  “好,共诛此贼,”

  靠山王杨林应道。

  “他来了!”

  就在靠山王杨林应声时,白道川附近,巫教大巫级数以上的高人,心头一震。

  恍惚之间,一尊容仪端肃,身着玄衣,头戴星冠,背后灵光圈绕,芒彩纷纭,若尾坠星芒,拖曳于身后的元神法相,映入他们的脑海。

  计都!

  “王爷,牙帐请,”

  靠山王杨林率部,在沙钵略等人的恭请下,进驻牙帐。

  十万大军,无边无沿,马嘶人喧,与左天成、吕尚所部合并一处。

  随后,杨林在沙钵略的带领下,走入金帐。

  帐内金碧辉煌,突厥特有的兽皮地毯铺满地面,四周悬挂着彰显战功的旗帜与奇异的图腾。

  巨大的火盆中,熊熊火焰跳跃,驱散帐内的寒意。

  杨林刚一落座,便有突厥侍女端上美酒与珍馐。

  沙钵略亲自斟满一杯酒,双手捧起,恭敬地递给杨林,道:“靠山王大驾光临,实乃我突厥之幸,这杯酒,敬大隋相助之恩。”

  杨林接过酒杯,一饮而尽,而后将酒杯重重一放,沉声道:“可汗不必多礼。此次讨伐达头,皆因达头屡次犯边,达头一日不除,我边境一日难安。”

  叶护处罗侯向前一步,抱拳道:“王爷所言极是。我等部众也早已对达头的行径忍无可忍,此次定当全力以赴,听从千岁调遣。”

  可敦宇文氏面色平静,静静地站在沙钵略身后,看着帐内众人。

  靠山王杨林若有所觉的看了眼可敦宇文氏,想到被天子杨坚灭门的赵王宇文招。

  杨林皱了皱眉,可敦宇文氏是北周公主,对北周覆灭,宇文氏被屠戮之事一直耿耿于怀。

  虽然宇文氏现在认天子杨坚为父,被编入杨家宗谱,改封为‘大义公主’。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不过是表面的缓和,仇恨的种子早已生根,便很难彻底消除。杨林面上不动声色,轻轻放下酒杯。

第114章 扫北(上)

  宴间胡乐奏响,舞者蹁跹,酒过数巡,杨林起身告辞,沙钵略等人连忙起身相送。一番寒暄后,杨林在吕尚、左天成陪同下,离开金帐。

  归营途中,杨林抬眸望去,只见突厥人的牙帐连绵成片,帐前军旗烈烈作响,旗上绘着狰狞兽纹,在夜风中肆意翻卷,帐外鹿角拒马层层罗列,尖锐枝杈直指夜空,犹如一片片荆棘。

  往来的突厥士兵身形魁梧壮硕,脸上线条冷峻,发辫随风摆动。

  他们身披厚实毛皮与坚韧皮甲,手持长矛与利刃,走动间步伐沉稳有力,带着与生俱来的野性与悍勇。营地中,不时有士兵交谈,嗓音粗犷低沉,吐出的话语裹挟着草原风沙的凛冽。

首节 上一节 6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洪荒:登仙炼道,弘法天尊!

下一篇:坐看仙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