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坐看仙倾

坐看仙倾 第213节

  魏蕊提起手中的点心匣,从中捏出一个,思量半晌后递到他嘴边:“芙蓉阁刚出的,给你一个……”

  匡诚屏住了呼吸,最后轻轻张口。

  魏蕊俏脸微粉,有些慌乱地找了个话题道:“对了,怎么这么久了,都不曾见过季公子?”

  匡诚捂着燥热的脸颊:“季忧,你问他啊,他……是谁?”

  “?”

  “哦,我想起来了,你是说我那个生死之交?他在闭关破境,我也有半月都没见到了……”

  魏蕊眨眨眼:“破境需要这么久吗?”

  匡诚摇了摇头:“我也不知。”

  破境需要这么久吗?这个问题其实是和天赋挂钩的。

  而季忧的天赋向来极佳,这是内院外院都公认的事情,远不该耗费这么多的时间。

  于是萧含雁和石君昊这几日也常常观察他,原本隐有担忧的心渐渐安稳了下来。

  因为季忧在破境时的表现的十分艰难……

  渐渐地,有人开始明白了。

  他受到了肉体的限制。

  人族修仙需要感悟天道,而神念则是天人感应的载体,过分强大的肉体会限制神念,同时阻碍天人感应,这是青云天下的共识,所以现在的修仙界已经很少有人炼体了。

  有一些乱七八糟的炼体方式,也仅有私修、或者是卡在瓶颈多年的修仙者才会接触。

  而季忧炼体这件事,其实知道的人不少。

  “虽然不知道季忧是采用了何等炼体之法,但无论如何,炼体都是一种浪费天赋的旁门左道。”

  “不错,尽管炼体会让同境之间的战力变强,但弊端也很显著啊,完全就抵消掉了对天道的亲近。”

  “有一些没有天赋的学子,他们空耗多年,我倒是会建议他们去接触一些旁门左道,但季忧……着实是不该。”

  “乡野私修嘛,他有什么办法?若不是炼体,他能战败楚河?他能擎的起灵剑山的四十九重山?”

  季忧破境这件事拖的时间极长,在万物凋零的冬日便引起了议论无数,连长老之间都在相互讨论,引发了一起对于炼体与悟道的双重探讨。

  这是一个极为经典的案例,堪称百年不遇。

  因为在一件事成为反面共识之后,就很少会再出现不信邪的了,像季忧这般有天赋但固执炼体的,简直凤毛麟角。

  那么到底该不该炼体?

  要说该吧,他现在受到的限制大家也都有目共睹。

  若说不该,又有人觉得那样的他在秋斗之中很可能扛不住楚河的【浑天术法】,也无法在蛮荒之上擎起【四十九重山】。

  “其实我还挺怕季忧破境很轻易的,如今倒是稍稍宽了心。”

  “哦?”

  “潘师弟难道不觉得,这后起之秀,让我们在内院之中有些难做了?”

  不尘殿山道之上,两道身影此时下山而来。

  他们一个叫潘彬,一个名叫刘启辰,是在季忧之前入院的两人,未能感应天书,已经卡在融道境的门槛前多年。

  与季忧相比,他们并不知名,虽然当年入院未遇强敌而进了内院,但没有天书辅助,修行速度也一直都不快。

  在院中聊起季忧破镜之事的时候,其实他们是最为尴尬的,后来听说他因为肉体过强而破境困难,不禁稍稍松了口气。

  腊月时节,九州全域开始飘雪,盛京之中天地白茫,漫天飘落着好似被揉碎的玉片,纷纷扬扬。

  尼山之巅一夜白头,簌簌落雪覆盖满京城。

  天书院是七大仙宗当中最为亲近天道的,习惯于遵循四时节令,通常不会以仙法驱赶落雪,以至于内院五大仙殿的房檐之上都挂满了晶莹剔透的冰凌,宛如琉璃垂悬。

  晨间,有内院弟子朝紫竹禅林而来。

  毕竟一日之计在于晨,人族的头脑在清晨起来的几刻钟之内是最为清晰。

  有几块悟道地此时已经被掌事院派人清理干净,蒲团也被放置的板板正正。

  “萧师姐,来杯早茶?”

  “不了,晨间没有饮茶的习惯,我还是先去悟道。”

  萧含雁冲着茶亭之中的何灵秀、石君昊、柴泽、冷盈盈等人摆手,随后便去了自己的位置,无言入定。

  寻找契机与平日悟道不同,不需要长足的坚持,也不需要以丹药与灵石来进补。

  有时候契机的出现,往往会存于某一刻的灵光一现之中。

  处于这个阶段的修仙者通常不会让自己入定的太死,以免心境过于沉寂而忽略了某一刻的灵光。

  此时的萧含雁双目紧闭,不断地于天道之间搜寻。

  也不知过了多久,这位亲传候选的耳边忽然响起一阵水声,让她的眉心不禁微皱。

  近几日,天地间仿若被严寒冰封,温度低到了极致,活水都化作了坚冰,似这般灵动的水声,她已经许久未曾听闻。

  她缓缓睁开双眸,循声望去,只见地面那未曾清扫的积雪,正悄然融化。

  随后雪水在竹林之间的沟渠内汇聚,形成了一道道涓涓细流,蜿蜒向前。

  “温度升高了……”

  萧含雁心中暗忖,下意识地向左侧转头,却见其他内院弟子也正朝着同一方向投去惊异的目光。

  在那处,积雪已然化开了一个规整的圆,雪水顺着地势,源源不断地向外横溢。

  随后,一双灿金色的眼眸缓缓睁开,而滚烫的气魄则从那双眼眸的主人身上不断溢出。

  萧含雁微微一怔,感受到一股迎面而来的热浪……

  何灵秀和石君昊等人正将早茶饮完,本打算去悟道。

  期间打趣声不停,还有人似乎是在打赌,赌的是萧含雁与石君昊谁能先破境应天。

  不过就在他们刚刚走出茶亭的时候,往前行进的脚步却忽然停下,脸上的笑容也开始慢慢减淡。

  因为此刻的他们,正好遇到从竹林之中走出来的季忧。

  他的唇色苍白如纸,毫无一丝血色,朝着茶亭中的众人轻轻点头示意,而后拖着略显沉重的步伐,朝着竹林外走去,其眉眼之间满是疲惫之色,仿若刚刚大病初愈一般。

  然而这种比喻也并非不恰当,因为他破境的艰辛真的不亚于扛过了一场大病。

  而此时在茶亭前方,众人张张嘴,表情流露出一丝凝重。

  “通玄上镜了……”

  “他的气魄,好强……”

  何灵秀等人望着他离去的背影,能很明显地感受到他的疲惫。

  但比疲惫更加明显的,是从他身上感受到的那虎啸龙吟一般的气魄,如同喷薄而出的晨曦,在冬日的寒意之中呼啸不停。

  气息与境界相关,而气魄通常与战力相关。

  尽管这种判定不太准确,但实际上是具备一定参考性的。

  何灵秀此时仍是融道中境,可面对这种气魄,却有一种可能无法轻易战败他的感觉。

  (求月票)

第191章 实力不详

  冬日白茫的尼山之巅,积雪覆盖于落叶之上,落脚时便会传来一阵簌簌作响,那是世间最细微的塌陷声之一。

  来往于五峰之间的内院弟子此时不禁走出大殿,向着山道的方向望去。

  便见一串长长的脚印从紫竹禅林为起点,一直延伸到了内院仙居。

  而其脚印之下则是被烫化的积雪,在刺啦声中化一汪清亮的泉水,覆盖在枯黄的草叶上,如同还未凝固的琥珀。

  天书院有五大仙殿,其中无尘殿弟子所主修的是炁源之道。

  炁源之道中有一个理论,是由焦长老所提出,那便是能量从来不会自主产生,而是通过做功的转化得来。

  而某些能量的转化过程中所伴随的,就是不能平息的炙热……

  腊月冬雪之后就是阳光微暖的晴天,灿烂的日光虽然不足以驱赶寒意,但仍能光芒绽放的让人无法直视。

  此时,外院教习马致远及丁昂踏雪而来,来到了悟道场,轻轻呼出一口白烟。

  虽说还未到新元,距离来年的外院秋斗到来更远,但他们仍旧要每五日一次,前来查看弟子修行情况。

  此时,悟道场的弟子已经没有那么多了。

  只有方锦程、陆清秋胞妹陆含烟和濮阳兴,还有零星五个弟子,正在盘坐悟道。

  这种现象就像是当初曹劲松对季忧说过的那样,入院之时所有人都觉得自己将成一代天骄。

  但随着差距渐渐拉开,许多居后者的道心也会渐渐熄灭。

  最后只剩下一骑绝尘的那几位,还有一些心怀不甘的家伙。

  陆清秋胞妹陆含烟此时已经率先聚起了第三道玄光,比濮阳兴还要快了一步,马教习甚是欣慰。

  濮阳兴则是丁教习的学子,此时正在穷追猛赶。

  至于方锦程,他是内院长老亲招的,至今还是五道玄光。

  “方锦程的速度似乎慢下来了?”丁昂在悟道场边缘轻轻开口。

  马致远点了点头:“他推迟了一年才入院,至今却只有五道玄光,而且速度越来越慢,比去年的二人差远了……”

  “下三境和上五境一个修本身,一个悟天道,相互之间有着天壤之别,有些人根骨不错,下三境速度很快,但悟性极差,上五境举步维艰,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丁昂轻捋长须:“看来阿兴和陆家二小姐机会还是极大的。”

  马致远点了点头,随后陷入了沉默之后,思维隐约有些恍惚。

  因为他们虽然和往年一样,将自身精力全部集中在了弟子修行进度的比拼之中,但似乎并没有往年那种针锋相对的热情。

  即便是聊起谁谁谁的弟子如何如何,谁谁谁技高一筹,谁的天赋明显很高,语气也是淡然无力,有种打不起精神的感觉。

  思来想去,原因有二。

  一是外院弟子当中本身就没有那种针锋相对的氛围。

首节 上一节 213/2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太上金阙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