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仙倾 第69节
你看看人家灵剑山的小鉴主阿姐,人家多会啊,一顿饭吃半个时辰,三次贴贴!
期间我掉了一次筷子,去捡的时候发现人家脚正踩在姐夫的靴子上。
阿姐你是没希望了,老姑娘就是这样,拖走良人便只剩下自己,再心动也迟了,最后只能抱着丹炉哀叹当初为何不能主动一点。
八字只有两笔,可那是小鉴主姐姐和姐夫之间的。
你和姐夫之间,怕不是隔着个龘字……
季忧不知道元辰的戏如此之多,而是率先返回了自己的房间,用钥匙打开门锁。
进门之前,他还找到了船上侍者,要来了纸笔墨砚。
“敬爱的曹教习,多日未劫(划掉)”
“敬爱的曹教习,多日未见,可还安好?”
“我与众师兄师姐们在前往岐岭遗迹时,已做好了为天书院抛头颅洒热血的准备,欲夺得青云天下最大仙缘。”
“奈何进山路上,我们遇到了丹宗亲传进山寻找姐姐,也就是丹宗掌教之女元采薇,道号丹薇子、二十三岁,三围95、61……(划掉、涂黑)。”
“闻听元采薇为天书院护送灵丹遭劫,我们便决心代天书院担起责任,助丹宗亲传,注意是丹宗亲传,助他救姐。”
“期间历经千难万险,几次都险些身死,幸不辱使命将其救出。”
“元辰目前看上去精神奕奕,元采薇则……走起路来活蹦乱跳,而我虽在此期间身受重伤,现在已经养好且看不出来,仍无怨无悔。”
“不过因为当时情况危急,未能及时上报,思来实在不安,特此传讯。”
“后来,我们本打算先将丹宗姐弟送出遗迹,再深入岐岭报效天书院,谁知山里忽然雷光炸裂,以至于无法返回,不能为天书院继续抛头颅洒热血,心中悔恨万分……”
季忧将信写好,随后出门,交由温正心代传天书院。
然后他就遇到了在甲板上元辰:“你们往丹宗传讯了吗?”
“传了,阿姐昨日睡前便传讯了。”
“那差不多也该有所反应了……”
季忧在甲板上负手而立,看着仙船前呼啸的风浪,眼眸深邃。
季忧破到了通玄中境的消息没多少人看到,且因为山里发生的事太大而引走了别人的注意力,所以还暂未在院中流传。
但总有人会有特别的消息渠道,例如楚家。
根据消息所称,季忧已经破境,而且到了通玄中境,现在已经登上了仙船,朝天书院返程。
楚河的教习丁昂在昨日亥时便接到了传讯,于是一早便去了掌事院。
“季忧在岐岭一事当中脱离队伍,无视院规,私自行动,理应逐出天书院?”
秦掌事看着丁昂:“这么做会不会引起院内争议?”
丁昂转头看着他:“楚河已经是通玄境了,内院的几位大人物也很看好他,没必要再多些意外,那个乡野私修本就不属于这里,而且信件之中消息属实,你只是照章办事,谁能挑理?”
秦掌事沉默了许久后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办吧。”
正在此时,掌事院外响起一阵匆匆的脚步声,随后便有一门弟子进入堂内:“秦掌事,丹宗传讯。”
秦掌事闻声看向丁昂:“丁兄,待我看完丹宗传讯,再拟这一道判卷如何?”
丁昂点了点头:“丹宗把控着所有极品灵药,地位超然,自然要先处理此事。”
秦掌事转头看向那位弟子:“说吧,丹宗传讯何事?”
“丹宗长老说派了一支小队前来,后日便到,并送来谢礼。”
“为何给天书院送谢礼?”
“据说是季忧,他在准备进山为天书院抛头颅洒热血时偶然救了丹宗亲传一命,随后在进山为天书院抛头颅洒热血时又救回了丹宗掌教之女,丹宗掌教要派人前来表示感谢。”
秦掌事和丁昂对视一眼,在惊骇之中起身:“你听谁说的?”
掌事院弟子转身指着外院:“外院的曹教习正在登仙白玉台念呢,胸脯都要挺炸了……”
(首订达到一万一了,跪谢各位读者大大支持……or2)
第83章 鉴主的来时路
自季忧与裴如意先后离开天书院前往遗迹之后,曹劲松在院外之中的行事便低调了许久。
一方面是觉得季忧可能不会回来,以此打好季忧假死在外的基础。
一方面他确实过于担心两人安危,以至于整日神魂不宁。
尤其是那神雷动荡九州之时,整夜未睡。
直到他收到了季忧的传讯,此刻站在登仙白玉台上,如同年轻回了二十岁的年纪,风华正茂,挥斥方遒。
“发生了什么事?”
“好像和丹宗有关,听着全都是什么热头血头的,怪渗人的……”
“内容不重要,但看情况……应该是季忧要回来了。”
此时的夜色之下,一艘仙船纵横于怒江之上,船底仙光合拢,聚尖锐的剑锋割开了迎面的风浪。
季忧捏着一张纸条从白如龙的房间回来,开始盘腿悟道,周身气息呼啸。
进入通玄境之后,他对于周围一切都感受玄妙,无论是风动亦或是水流,即便不是用双目直观,也能洞察的一清二楚。
这个境界便是极端放大人的五感,去观察更为微观的世界,以此领悟术法。
而真正修“道”便是由此而始。
季忧此刻能感觉到灵气在不断流动,已经远比先前更加浩瀚。
许久之后,他的掌心似乎有一个微小的风团,虽然肉眼不可观测,但房间内的气息流动却因此而被改变。
当日在遗迹之中与融道境战斗时,未见有人用过术法,是因为天道无法感应。
若不是因为这个,越境杀敌一事根本不可能完成。
他呼出一口气,将周身气息收敛,散掉的风掀飞了桌上的纸笔。
“颤栗吧,天书院掌教。”
“悍匪又回来了……”
季忧喃喃自语一声,回去熬老头的雄心蠢蠢欲动。
寄到天书院的信应该已经被收到了,自己此番回去,应该是有种衣锦归来的意思。
他缓缓睁开双眼,随后抬头,便见到卓婉秋正立于门前,怔怔地看着他。
此时的她正抱着剑,手里还握着一块提前准备好的热毛巾。
“公子擦擦汗。”
“额,多谢……”
季忧接过毛巾擦了擦汗,心说明明是说好了是来保护元家姐弟的,结果灵剑山弟子的偏爱是不是太明显了些。
他忽然想起卓婉秋来时说漏了嘴,叫他鉴主夫人什么的。
虽然傍富婆是他的理想,但他可没想过入赘。
软饭这种东西,他向来喜欢硬吃。
“你们家小鉴主回山了?”
“嗯,我已经收到传讯,天剑峰如今实力大减,在宗门大会上提出了想与问剑峰合并的念头,问剑峰应是被许了好处,已与他们私下说好,鉴主虽掌了灵鉴,但灵剑山掌教之位终究还在天剑峰,十分恼火。”
灵剑山分为三支主脉,分别是天剑峰、玄剑峰和问剑峰。
其中天剑峰最为强势,底蕴也最深厚,问剑峰最弱,排在最后。
如今天剑峰的实力在遗迹之中受了折损,便想从问剑峰上补回来。
人的欲望在向来都是这般,过于强烈,此消彼长,已经持续了千年。
而千年之前,这种情况也有,却并不会如此激烈。
据说当年青云天下的发展还是以俗世王朝的更迭为主,而仙宗,只不过是隐于仙山之上的避世之地。
那时候百姓也对修仙者神异颇有耳闻,但并不觉得羡慕,因为枯坐深山并不是谁都能接受的事。
直到中原诸雄混战,仙宗因为供奉而参与其中,发现了权利的香甜,就此一发不可收拾。
随后便是世家联合,仙宗通亲,连丹宗都在不断物色上门女婿,然后不断地巩固实力,一步步成为了如今的庞然大物。
究其原因,是真正能得到飞升的人其实并不多,于是更多人在乎的是当下所握住的权柄。
季忧将毛巾递回,双手扶膝:“她在山上是怎么样的?”
卓婉秋闻声浅笑:“鉴主在山上极有威严,总是冷冰冰的样子,是灵剑山所有年轻弟子心中的神女,但谁也不会想到,她和公子在一起时会那么爱闹。”
“她没什么朋友?”
“自灵鉴选择了鉴主之后,便没人再敢与她称朋友了,后来因为丁瑶的事,她也开始刻意与人疏远,不再深交。”
季忧闻声皱眉:“丁瑶?”
卓婉秋点了点头:“鉴主一开始非要与丁瑶姐妹相称,说不喜欢别人见她就低头,后来丁瑶师姐便愈发尊贵,在宗内拉帮结派,性情越发乖张……”
“怪不得。”
卓婉秋抬起眼眸:“鉴主和公子是偶然间遇到的?”
季忧想起了虚无山上的事,点了点头:“嗯,对。”
“这就不奇怪了,鉴主讨厌被安排的生活,骨子里有股……”
“叛逆?”
卓婉秋咳嗽一声,心说鉴主是您的,您当然可以说,我可不能说,于是又道:“据说鉴主小的时候就不想做掌教,把灵鉴丢出去好多次,有一次还把它沉进了玄海里,把整个灵剑山都吓坏了。”
季忧脑补出一个调皮捣怪的小姑娘,赤着脚跑到海边非要把鉴子丢了的画面。
“后来呢?”
“后来玄剑峰弟子总被天剑峰欺辱,大概也是被小鉴主的态度影响了,众人都觉得小鉴主既然如此排斥,灵鉴终归还是要回到天剑峰。”
卓婉秋回忆着道:“风气影响之下,玄剑峰弟子终日丧气,任人欺辱,鉴主知道之后,就再也没说过不想做掌教。”
“后来鉴主就自囚于山,终日悟道,成为了当世最强亲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