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是徒弟们的随身老爷爷? 第18节
至于什么崆峒、缥缈、蓬莱……听着固然仙气飘飘,可总感觉说出来很没底气!
有心想学许多门派那样以地名为门派名,却又觉得“白石”二字不够威武,三个字连成“白石派”、“白石宗”或“白石门”,就更难听了,简直像个草台班子!
思来想去,自觉自己是这个武道修真世界第一个修仙门派的张承道,萌生了些许野心。
这整套脱胎于《桃源记3》这个游戏系统里的修炼体系,可都是全新的修仙体系,与原本这个世界的武道修真大不相同!
我这可是来你们世界给你们升级来了!那我还藏着掖着干什么?
思及此处,张承道干脆决定将门派就取名为“仙宗”,再冠以地名,是为“白石仙宗”。
简单,直白,还足够大气上档次,钱老板来了都得说好!
名字一取出来,徐婴就十分激动地去镇上定制了一块牌匾,挂在了院门的檐下。
厚重的木牌匾和简陋的竹门风格迥异,显得有些古怪,也让张承道本来建的很有野趣的院子更像个草台班子了,但徐婴和常平安两人却很高兴。
定好了名字,徐婴揣了些钱,和张承道说了一声,就带着常平安一起去了县里,主要是为了在武治使司的分治司中落名的事。
大约因为飞狐县的门派势力比较多,倒是真有武治分治司——许多偏远的小县是不设分治司的。
好不容易进到分治司里,徐婴挺了挺腰,摸出一个塞满铜板的小荷包,塞给文书小吏,笑眯眯地拱手道:“我们门派人少,也没什么产业,还请官爷见谅。”
文书小吏点了点小荷包,乐的嘴一咧,道:“不妨事不妨事,哪个门派才建起来就人多的?不都是一点点壮大的嘛!”
说着,小吏开始按部就班地帮忙记录有关门派的信息……
“名字是啥?‘白石仙宗’?嘿!这名字也太……也挺有意思哈!”
大约是小荷包起了效果,文书小吏并没有在这上面为难徐婴。
接着,他又问了成立时间、门派驻地和相应地契等诸多信息,甚至连徐婴和常平安的照身帖也分别誊抄了一份。
也亏得徐婴早有准备,白石山的山契是他请会友镖局的刘大胡帮忙办下来的,代价只是一碗从常平安嘴边夺来的【瘦肉汤】——刘家老爷实在想尝尝“仙食”的味道。
这可是张仙人赏下来的仙食,徐婴每次喝得小心翼翼,可常平安倒好,如牛饮一般,一次七八碗的喝,简直暴殄天物!
可轮到评定修为时,就不对劲了。
“你们掌门……嘶,你们说他是世外之人,没有照身帖也就算了,这边可以暂只留档,等他补了户籍,再过来补档……”
文书小吏脸都有些气红了:“可你们又说的什么?他的修为评定不了?如何就评定不了了?若是评定不了,又如何开宗立派?荒谬!”
常平安振振有词:“评定不了就是评定不了,我师父可是陆地神仙,怎么能和一群凡夫俗子相提并论!”
徐婴使劲把常平安往身后一拽,这才跟文书小吏赔笑脸道:“您见谅,我们掌门确实是位仙人,这评级嘛……不如这样,您往上报吧,直接报大宗师境!”
说着,他还轻叹一声:“唉,其实我们掌门何止大宗师境!只是这天底下最好的评级,不也才是大宗师境,就只能勉强定为大宗师境了!”
“啪嗒——”
文书小吏的笔掉到了地上,骨碌碌地滚好几圈儿。
但他没有去捡,而是呆愣在原地,怀疑起自己的耳朵来。
“你说什么?大什么?”
小吏只觉得荒谬无比,接着怒火朝天,气得嗓子都变了调:“大宗师境!?你说你们家掌门乃是大宗师境!?”
这两人怕不是在涮自己玩!
“准确地说,是远超大宗师境!”
常平安不满地纠正,又忍不住嘀咕:“都说了我师父是神仙!是真正的陆地神仙!”
“绝无此种可能!”
小吏斩钉截铁,甚至拔高声音,喊道:“来人呀!将这两人轰出去!真是气煞我也!”
方才的小荷包不管用了,这下徐婴也急了眼:“哎哎哎,不是,我们说的是真的!我家掌门真的至少大宗师境!”
文书小吏冷笑不止:“哼哼!大宗师境!当掌门、当师父的都是大宗师境,那他这个当徒弟的岂不是尊者行走?你俩当我傻子呢?”
“不瞒您说,平安他确实暂时是我们掌门唯一的弟子,宗师境不好说,尊者嘛……应当差不多?”
徐婴说着,微微偏了偏头,看向常平安求证。
当初他可是亲眼见着常平安一掌废了铸剑山庄的掌教长老杜敬山的!
那可是铸剑山庄的掌教长老!足有五品修为的高手!
如斯恐怖,至少也得是个四品后天尊者!
这么想着,眼见分治司的两个皂衣走了过来,徐婴连忙催促出声:“快,平安,你快露两手!”
常平安恍然大悟,当即拔出了他那柄朴素的宽剑,大喝一声,朝地面挥去。
只见一道古怪的狂风骤起,接着浅金色的剑气自宽剑上挥出,但听一阵砖崩石碎之声,地,裂了一道巨大的口子,乃至深不见底。
两个匆匆赶来的皂衣当场愣住,方才还被气的不行,以为自己被耍了的文书小吏也一脸的瞠目结舌。
虽然他看不出这样能把大地撕裂的修为是个什么品级,但绝对不是一般人!
起码他任职这分治司小吏以来,见识到的所有评级的武者,没有一个能做到的!
可是,他们一个只有三个人的门派的掌门是大宗师,听起来还是太抽象了啊喂!
求追读求月票!!!!!
第32章 我怎么就大宗师境了
有了那道十分夸张的地上裂口,很快,徐婴就在分治司这边非常顺利地落了名。
其实也不算太顺利。
比如他和常平安被扣押在了分治司内,由两个皂衣去请张承道过来按手印领人,顺便支付修补地面的费用。
事实上,徐婴也没想到自己只是让常平安露两手,他就把人家地给捅破了!
两人被扣在分治司里面面相觑,但负责盯着他们的两个皂衣也是战战兢兢。
这可是一剑把地给砍裂的主儿,万一一个不爽,把他们哥俩给剁了,那多冤呢!
张承道赶到分治司时,看到的就是一个“四顾无言”的场面,颇为无奈。
他被分治司派去的皂衣登门时,刚突破了炼气八层,练气八层大概相当于个武道什么修为,张承道并没有概念。
但至少不应当是什么坑爹……不对,坑师父的“大宗师境”!
张承道死死地拧着眉头,问道:“大宗师境……要如何评定?”
答话的是飞狐县武治使司分治司的分治使,他眼睛不自觉地在张承道的白发上扫了又扫,一边擦着汗,一边局促地回答道:“这……这个,要往上报,然后,然后请我们武治使大人定夺……大,大约会由武治使大人亲自前来参与评定……”
张承道心头好悬一口老血喷出来,他怎么就大宗师境了!?
他早就从徐婴那边得知,所谓的评定品级,多是互相打一架,或拼拼真气。
按说大家都只是点到即止,但既然张承道没有真气,就只能选择打一架试试了。
问题是……大宗师评级,别是让他去和大宗师打一架吧!?
炼气八层真的能打得过什么大宗师吗!?
张承道心里可一点儿都没有底!
“你们武治使又是什么品级?”
张承道忍不住追问。
“这……这个,我们武治使大人乃大萧国四大二品宗师之一,已……已是除那位一品大宗师的先帝帝师外,最高的品级了……您,您当真也是大宗师境?”
直到此时,这位分治使仍然无法相信自己管辖的地方冒出来一个“大宗师”的事。
那可是“大宗师”!
是活在传说中的人物!
“如何与你说呢……”张承道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了,他想了想,说道:“我并不懂武道,也没有真气,就算有,有的也是灵气,因为我所修之道乃是长生仙道。”
不想不解释还好,这么一解释,那分治使顿时一拍大腿,嘴皮子也利索了许多,惊讶道:“原来县中所传的那位‘白石仙人’就是您啊!”
张承道没懂,一脸困惑:“什么‘白石仙人’?”
“传说白石山上有一白石仙人,能点石成金、呼风唤雨,还会赏赐凡人一种‘仙麦’,食之返老还童、百毒不侵,甚至还能长生嘞!”
说话的是一旁的文书小吏,他虽然也看着面带惧色,但说话时却眉飞色舞起来。
越说,他还越压低了声音,一副“哥知道内情”的语气说道:“听闻铸剑山庄那位老庄主就是吃了那种‘仙麦’,才突破的宗师境,算来,还是咱们大萧国第四位宗师!如此说来,咱们大萧国就比南边那楚国还多了一位宗师嘞!”
听到这些不知道传了多少手还越来越离谱的传闻,张承道颇是哭笑不得,解释道:“白石山上修仙的修士,大约除了我徒弟,就是我了。不过我并非什么‘白石仙人’,不过普普通通一修士罢了!”
“怪不得!原来您真是传说中的‘白石仙人’!”
文书小吏却对张承道的“澄清”充耳不闻,激动地就要跪下,语气恳切,道:“您能赏赐我点‘仙麦’么?哪怕一粒也好!”
“可使不得!”
张承道吓了一跳,当即用灵力托住了对方,正尴尬不知该如何开口,就听一旁的分治使重重地咳嗽了几声:“咳咳咳咳!堂堂分治司文书,怎好如此低声下气!”
抨击完手下,他又不好意思地也跟着道:“那什么,白石仙人,您看您能不能卖我点仙麦,只要一小捧就够了!”
文书小吏闻言,点头如捣蒜,附和道:“对对对!卖也行!卖也行!”
张承道无奈道:“每次但有灵麦,皆送去会友镖局处贩卖了,你们何不去会友镖局处买一些?”
文书小吏涨红了脸,神情有些激愤,答道:“白石仙人有所不知,会友镖局往外卖的灵麦,都让铸剑山庄以十倍价收走了!我们这等人,如何能抢的过铸剑山庄那些人!”
张承道闻言,双眼一眯:“哦?垄断……”
那分治使也点头道:“正是,我等能出的钱财实在有限呐!可明明听说白石仙人给的价也并不高!恨煞我也!”
张承道冷笑一声:“且放心,再过些时日,灵麦就不值钱了,若真是有意,等等再买也不迟。”
尽管他那一百多块【农田】看着小,但养活数百人绰绰有余,更别提灵麦的生长周期只要3天——每3天就会产出足够上千人吃的粮食,长此以往下来,灵麦自然就会越来越不值钱。
而倘若灵麦的种子在外面也能被农户人家种出来,那灵麦说不定还能走入“寻常百姓家”呢!
虽然张承道如此说,那众人仍是不信,只是迫于张承道本人名头的威势,不敢再言罢了。
而张承道也乐得装傻,干脆指着地面上的那道巨大的裂缝,问道:“我听说这个须得我们白石仙宗出钱修补,不知当出多少银钱?”
“这,这也……这也不必!”
分治使略一咬牙,道:“区区小事,哪敢劳烦您?我自取了钱修补就是!”
分治使本想卖张承道一个好,但张承道却并不想欠人情,他盯着那道裂缝沉吟片刻,忽地问道:“你们修补,不过就是使其复原罢了,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