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竞技 > 苍青之剑

苍青之剑 第256节

阿斯克你不是去买遗失的长剑吗?怎么像是把铁匠铺打劫了一通似的?

看着姑娘们的疑惑眼神,阿斯克清了清嗓子,说道:

“没错,现在我也不瞒你们了——这才是武器大师的终极形态。”

姑娘们:………………

如果说这话的人不是她们英明神武的团长,大家真要觉得这人是来搞笑的了。

然而阿斯克并非是在搞笑,这真的是武器大师的终极形态。

对于一个没有“千机伞”这种BUG级武器的硬核游戏而言,要充分发挥武器大师的优势,只能通过携带多件武器来实现。

贴身战用短刀,近距离用刀剑和斧头,中距离用长枪,远距离用手枪和飞刀,虽然看上去有些Low逼,但实际打起来却出乎意料地强。

好处是只要玩家操作技术过硬,对上同等级的物理超凡者有极大优势。

打个比方,比如敌人使用刀剑,算上臂长攻击距离是1-2米,武器大师就可以一手持剑,一手持枪,频繁走位,将敌我距离控制在2米左右反复波动,这时候对方就会很难受。

只见武器大师一下进入你的攻击范围,一下又脱出攻击范围,导致对手打也不是,不打也是。

对方试图逼近,武器大师就拉远距离;对方停在原地,武器大师就变相逼近,对方出招了,武器大师又拉远距离,轻松闪开。

堪称“他打不到我”“我打得到他”的经典范例。

玩家称之为“前后横跳”大法,也是“猥琐流”的经典招牌战术。

(无法想象这点的读者,可以去了解魂系列的游戏)

某些新手玩家会觉得破解方法很简单,大不了我看准你的移动方向,在你逼近的时候我也突然逼近,或者是你后退的同时我也后退,不就破坏了你的距离控制了吗?

然而不幸的是,武器大师血脉里有一个序列叫“闪避”,专门用于提升超凡者对距离的把控能力和走位能力……

又有新手玩家说,那我也一手拿剑,一手持枪,不就可以无视距离变化攻击到你了吗?

更加不幸的是,武器大师血脉的“锐器”和“投射”序列,使得他本人无论是剑术还是枪术,都比正常物理超凡者要强……

于是比剑比不过,打枪也打不过,注意力还要频繁在剑枪上切换,打得手忙脚乱,让人想死的心都有。

物理超凡者打不过,那么精神系超凡者呢?

不好意思,除非水平差距过大,否则对上武器大师一样难打。

原因也很简单,精神系超凡者往往肉体力量孱弱,而武器大师的常用武器之一便是手枪。

作为空中投射距离最快的武器,奥术法师刚搓出一个火球来,或是心灵术士刚准备发动控制,疾射而来的一连串子弹就将其爆头了。

职业圈里,对抗武器大师的方法不多。如果是物理系超凡者,就必须做好持久战的准备,通过周旋努力破坏对方的距离控制,无论近战武士还是远程枪手都一样。

如果是精神系超凡者,那么一定要打游击刺客战术。要么不出手,出手就必须在第一时间控制击杀对方。

否则稍有失误或迟疑,被手枪打爆的就是自己。

当然,武器大师的限制也有很多。

比如玩家操作技术必须得过硬,各种战法都得玩得贼溜。毕竟“锐器”魔药只会教你如何使用刀剑,却不会告诉你持剑对上火焰法师该怎么打。

另一个问题自然是要携带多种武器,会极大增加武器大师本人的负重。因此往往只有达到Lv.5的武器大师,肉体力量足够强大,才会开始尝试携带多武器作战。

从某种意义上讲,阿斯克所说的“武器大师终极形态”并没有说错。

至少在Lv.10以内是如此。

第178章 晋升与休憩

战斗结束后,由于大部分人的魔药都已经消化得差不多了,因此迫在眉睫的另一件事情就是升级。

阿斯克服用“投射I”,晋升Lv.6;

埃莉诺服用“坚韧I”,晋升Lv.4;

蜜儿服用“视觉I”,晋升Lv.3;

希拉服用“光芒I”,晋升Lv.4;

以及,盗贼少女米娅由于已经拥有了血脉里全部的序列I,因此这次要服用“阴影II”,成为队伍里第一位拥有II级超凡能力的人。

若是放在外面,这种团队集体晋升的场面,足以让任何超凡者看了都跌破眼镜,从而生起强烈的羡慕嫉妒恨的情绪。

然而相比之前世的玩家来说,这种速度还是算慢的。

造成这种反差的原因,毫无疑问便是信息不对称。

大部分超凡者NPC,连自己可以选择的血脉组合都不清楚;即便清楚,也不知道对应配方从哪里找;即便找到了配方,也不知道上面的灵性材料该如何获取。

在这方面,拥有信息优势的阿斯克,在晋升方面的效率不知道比他们高出多少倍。

正式晋升到Lv.6之后,阿斯克试着用长剑使出了下“掠射”,果然发觉自己对星辰九式这招的掌控力大大提升了。

炉火岛那边的姑娘们还在排队晋升,等着诺菈给大家唱歌(发动天使之歌)。

阿斯克在岛上散步,便在山下小树林的湖边,看到希德莉法对着湖面,左手抓着自己的头发,右手握着一柄匕首。

“你在干嘛?”阿斯克问。

希德莉法回过头来,见来人是团长,便嗯了一声说道:

“头发有点长了,我打算修剪下。”

首节 上一节 256/10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LCK的中国外援

下一篇:从超神学院开始的穿越日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