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竞技 > 重生异界做游戏

重生异界做游戏 第602节

  某位游戏圈大V发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女友》才刚上线不久,就能超过《纸莲》的前期数据,这不只是免费不免费的问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那就是剧情向。”

  “相信大家也都看的出来,《纸莲》作为一款消除类休闲游戏,它的玩法还算不错,但并没有什么值得争议的地方,如果不是因为田老板的名气效应,这款游戏恐怕根本无法取得现在的成绩,这是毋庸置疑的。”

  “而《女友》呢?”

  “《女友》这款游戏没什么复杂的玩法,无非就是不停的点鼠标/屏幕,然后做出选择而已,但恰恰是这么毫无难度的玩法,却可以让大家都沉侵在游戏剧情里,最终被7个结局所吸引……”

  “《女友》带给大家的争议点很多,我从各个论坛都能看到关于这款游戏剧情的讨论,而这些都是《纸莲》很难具备的。”

  “我不否认这款游戏的许多痛点,也不认为它比《纸莲》好玩,但至少,它给我们看到了一种全新的可能,也就是纯剧情向的聊天游戏,我简单将其称之为+对话流。”

  “相比起《纸莲》这种一成不变的消除类玩法,《女友》这种纯剧情向的对话流游戏,无疑更能开拓创新力,也让制作游戏的门槛变得更低。”

  “如果说《纸莲》这种偏传统向的游戏,我们很多新人可能不知道该如何制作,因此只能过度模仿、借鉴,很难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

  “那么相比之下,《女友》这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新玩法,无疑更适合大家快速入门,只需要一个颇有深度/悬念的剧情,就能带给玩家们一种全新的感受。”

  “我甚至认为,如果这种纯剧情向游戏可以做出深度的话,其带给玩家们的震撼,是可以跟超级大作媲美的。”

  “我想,这就是田老板想通过《女友》来告诉我们的深意……希望大家都走在原创的道路上,而不是投机取巧。”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如果有更多的想法,欢迎在我的评论区留言,谢谢。”

  ……

  这位游戏圈大V的长篇文章,得到了很多网友的赞同。

  “我在体验过这款游戏后,就隐隐约约有这种感觉,总觉得田老板的用意没这么简单,看博主一说才恍然大悟。”

  “确实是这样,《女友》这种游戏,相比起《纸莲》更加适合于新人创作,感觉就像是写悬疑/恐怖小说一样。”

  “仔细想想,《女友》的内容真的非常非常非常简单,无非是对话+手绘图片+一段音频,仅此而已。”

  “可就是这么简单的内容,却带给我们一种惊险刺激的感觉,配合渐渐幽冷的音效,很难想象这种体验竟然来自这么简单的一款游戏。”

  “《女友》这款游戏怎么说呢?瑕不掩瑜,它最大的作用不在于体验,而在于开拓思维,给我们带来一种全新的可能。”

  “作为一个想制作游戏,却又受困于复杂工具的新人,真的非常喜欢这种简单又有趣的新类型。”

  “感觉就跟写短篇小说一样,但这种玩法,比起小说的沉浸感更强,仿佛真的身临其境一样。”

  “哈哈哈,我有预感,《女友》恐怕又要掀起一波潮流了,就跟现在遍地消除类游戏一样,希望不全是抄袭党,希望可以带给玩家们一些惊喜。”

  “对话流游戏……能做的内容非常非常丰富,不只是悬疑恐怖啊,甜甜的恋爱不行吗?”

  “我们如果有那种很有趣的朋友,也可以将两人的聊天对话加工制作成游戏啊,感觉就像是记录生活点点滴滴一样,应该还蛮有趣的。”

  网友们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开拓思维。

  他们想到了很多可以实现的可能性,进而兴冲冲的准备写设计稿,开始制作属于自己的原创游戏。

  关于原创还是模仿借鉴这事儿……

  除了极少数利益熏心之辈,大多数心思单纯的网友们,心里都很清楚答案:如果能做自己的话,谁愿意成为别人的影子呢?

  很多时候,他们模仿借鉴并不是想这样,而是自己不知道该如何创作,他们甚至无法理清自己的创作头绪,无法将灵感转化成现实。

  这就像是写小说——

  看上去非常简单,好像人人都能写一样,但当你正式动笔的时候才会发现,这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何构造一个人物?

  如何创作一段剧情?

  如何将人物与剧情串联起来?

  剧情进度应该如何来做?

  通过对话还是叙述?

  对话写多少合适呢?

  这种话适合某角色吗?

  叙述又该怎么写呢?

  如何把握两者之间的节奏快慢呢?

  这个剧情写完后,如何平稳过渡到下一个剧情呢?

  伏笔应该怎么埋呢?到底要不要让读者看出来?

  如果读者看出来伏笔,还会对后面的剧情有期待感吗?

  如果读者看不出伏笔,看到后面的剧情会不会感觉一头雾水?

  金手指该怎么设计呢?能否支撑整本书的主线剧情呢?

  什么?你说系统?

  那么系统又该怎么设计呢?

  系统要有意识吗?系统有意识到底利大还是弊大?

  系统要通过什么形式存在呢?搜集情绪升级解锁?还是给宿主发放任务?

  如果发放任务的话,到底是强制性的还是佛系性质的呢?

  读者喜欢无脑打脸一路推还是先抑后扬老套路?

  ……

  看似简单,但当真正开始动笔的时候就会发现,以往所有不在意的任何一个“细节”,都会影响到整本书的生死。

  做游戏这件事,不会比写小说更简单,甚至要考虑到更多的东西。

  一名游戏行业新人,在初入这个行业的时候,表现的就像是从来没碰过电脑却要用office做表格的小白。

  在业内人士眼里很简单的东西,他们就要摸索很久。

  这也是田陌云公开《纸莲》制作过程之后,市面上涌现出大量同质化游戏的原因之一。

  真的不是所有人都想借鉴模仿,他们也可能是没得选……

  因为其他类型都不会,非常非常陌生,而《纸莲》则不痛,他们可以按照田陌云的制作教程一点点的学习。

  也正是考虑到这些——

  所以,田陌云才决定将《我的女友在被人追赶》这款游戏做出来,让大多数新人在刚开局的时候,可以从这种纯剧情向游戏进行原创。

  这种游戏的制作教程极其简单,如果将【小游戏平台】的开发工具分成5个难度等级,《女友》最多也就用1级/2级,属于是站在创作链的最底端。

  ……

  田陌云不忙的时候,喜欢在微博、贴吧看新闻。

  他看到很多大V都在分析《女友》这款游戏,也看到有爱好者在做视频教程,大佬们与萌新们的相处氛围其乐融融。

  “这才是互联网论坛社区最纯粹的模样。”

  田陌云轻叹。

  在前世地球的时候,互联网最开始的几年,不管是互联网创业者还是用户,亦或者那些技术大V,都是非常单纯的。

  互联网创业者,他们将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做一个供很多人使用的虚拟交流论坛,分享学习、爱好上的点点滴滴。

  技术大V们,毫不吝啬的将很多技术心得写成帖子,与更多大佬探讨,并耐心指导新人如何走出困境,如何更快提升自己。

  用户们,他们尊重论坛开发者、尊重技术大V们,本着虚心好学的心态与大家交流,享受着前辈们的无私帮助和暖心关怀。

  这才是大家最初始的模样——

  直到后来资本入局,一切都变得物是人非。

  创业者们整天忙着争夺流量和流量变现、招募更多技术人才、开发996甚至007的新玩法、然后画上市发财的美梦大饼。

  技术大V不再真实,一群所谓公知闯了进来,开始进入自媒体时代,真假难辨的大佬们,权威性遭到了重创和质疑。

  用户们感觉自己受到了愚弄,开始敌视创业者们、质疑技术大V,再加上一帮未成年强行加入群聊,于是开启了大阴阳师(阴阳怪气)新纪元。

  平行世界的大夏国互联网行业。

  在田陌云的刻意引导下,价值观还算比较正常,微博、贴吧等主流论坛遭受资本攻陷,但也不敢过分挑拨他的底线。

  而一些比较小众的兴趣频道和论坛,目前还算是气氛融洽,没那么多现实不幸只能在网上找存在感的白痴。

  ……

  田陌云没再继续关注。

  他只是给迷茫的新人们提供一个可行的新思路而已,至于他们该如何创作游戏,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小游戏平台】主要是给移动端准备的,相比起主机大作,这些小游戏更加注重创意,而创意这种东西又是非常私人的。

  田陌云可没兴趣真的手把手教学,他将平台搭建好,这些选手们能不能做出好游戏都是他们自己的事儿。

  哪怕99%的游戏都很一般,但在优胜劣汰、大浪淘沙的环境下,总能诞生出一款款好玩的经典作品,也注定会有一批人站在顶端,通吃全场。

  ……

  【天宇娱乐】那边传来消息。

  田雯雯的首张专辑《梦想的声音》的运营时间已经结束。

  在过去的30天里,这张数字专辑的总销量是107万份,在营收这边,专辑销量+单曲收入,总共达到了2380万!

  百万出头的销量,看上去似乎有点少,但在眼下这个节骨眼,百万销量已经足以列入一线歌手的专辑水准了。

  眼下这个时期比较特殊。

  诚然,因为互联网时代来临的太快,导致实体专辑行业受到了重创。

  但是,听众们的传统习惯和收藏习惯,却并没有因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而有太多改变。

  老一批的听众们,他们依旧有购买实体专辑的习惯……尽管拿着手机听音乐已经是非常方便的事情。

  传统听众喜欢实体专辑,他们认为实体专辑的音质更好,而且具有收藏价值。

  而新一代听众们,他们对实体专辑倒是爱不起来,大多数的选择都是数字专辑,便携好用还时尚。

  至于音质好坏?

  这个问题在听众圈子里的争议蛮大的,数字专辑的音质确实是不如实体专辑(高配硬件),但问题在于: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这么好的音质。

  99%的听众,他们压根就听不出那一点点的区别,但数字专辑的便携性和即时性,却是感知非常强烈的。

  到底选实体专辑还是数字专辑?

首节 上一节 602/8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航海之钢铁舰岛

下一篇:网游之金刚不坏(铁牛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