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临高启明

临高启明 第1823节

王大鸟在乡下有一处小庄子,但是他没有躲到庄子里去--这地方对衙门里的人来说不是什么秘密,肯定会有人举发。

好在他还有一条门路。那就是他和大北门关厢的“关帝庙人马”中的一个大骨是结义兄弟――开沟清淤用得工役很多都是从乞丐中临时招来得,和他们混得很熟。便带着全家投奔他去了,如今正隐藏在关厢外的一处住宅里。

等到时候澳洲人一筹莫展的时候,自然会派人传信来和自己谈判。火中取粟固然危险,但是富贵总在险中求嘛。要知道没有这沟图,澳洲人根本别想找齐全城的明暗沟渠,纵然你船坚炮利又能怎样,总不可能把广州城掀开来吧!

刘翔接报之后立刻关照林佰光发动警察和侦缉队全城搜索,在各处城门画影图形缉拿,王大鸟在乡下的庄子也搜过。却连个人影也没找到。

没有沟图,城中的沟渠便难以知晓其具体分布。全得靠人工巡视排摸,这工作量可就大了。

刘翔无奈,他深感17世纪城市的管理复杂程度远超自己的想象。既然捷径走不通,唯有以力破之了。他立刻把市政工作的重心转到入户调查上来了。幸好这时候慕敏来了。

国家警察内部关于谁来当这个广州特别市警察局长的有过一番讨论。很显然,所谓的广州警察局长其实也是广东警察厅的厅长,算是警察系统里的一方大员了。和在总部机关当一个处长不同,不但权力大。责任更大。干好了前途不可估量。

原本冉耀打算派一位男元老去――广州是刚占领的地区,作为强力机关的负责人,工作强度可想而知了。但是执委会的意见是让慕敏去。表面上的原因是慕敏的任职经历很全面:干过治安,当过刑警,还在政治部待过一年,去应对广州这样的复杂的新环境正合适,但是据说真正的原因是为了“宣传男女平等”。

于是慕敏就来到了广州,成了警务部门的第一把手。

广州警察局的骨干是从海南调来的归化民警察,总共只有一百五十人。这些人中一部分是从归化民中招募来得员警,其中资格最长的差不多都有五年的警龄了。有的已经当上了派出所所长,他们工作经验丰富,专业知识则比较欠缺。另一部分是警政班刚毕业不久的学员,都接受过临高体系的正规警察教育,但是缺少工作经验。共同的问题是对广州都不太熟悉。不少人对粤语更是一窍不通。这给开展工作造成很大麻烦。

慕敏一搬进广州市警察局――原岭南道衙门――立刻就召开了全体归化民警察的会议,大致了解了广州市的治安情况和目前开展的工作内容。在慕敏看来,这几天的工作有点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感觉,大致就是把警务机关当作执行工具来使用,许多关键性的事务并没有着手去做。连基本的警务机关的班子也没搭建起来。

自然。这事怪不得刘翔,更怪不得林佰光,这全是警务机关自己的锅。慕敏现在不但没资格发牢骚,还得在完善工作的同时全力配合他们的工作才行。

不过。刘翔和林佰光至少做好了两件事,首先是在旧胥吏的接收工作中稳定了队伍,使得广州一府两县的旧治安人员基本被掌握在新政权手中,避免了他们流散出去作恶,也给新生的警务机关可使用的人力。广州这个17世纪的特大城市能够保持治安大致稳定,林佰光的综治办的工作功不可没。其次便是完全掌握了广州的牌甲人员的档案。把这个最基层社会组织牢牢掌握住了。

里正、保长、牌甲、居民组长……虽然叫法不同,在社会管理上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公安工作要做好,就必需建立起有效的保甲体系。

明末因为社会混乱,是中国保甲体系建设的一个高潮,广州的保甲制度也算是相当完善的。在眼下警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要搞好治安,无非是搞“群防群治”,而这个政策又和保甲体系是否完善有着直接关系。

所以她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刘翔将府、县衙门架阁库内所藏的档案的一部分移交过来,其中的部分吏房档案对她来说尤其有价值。

全府、全县的里甲、保正、乡官等人事系统以及衙门里的吏胥档案等,全归吏房经管,凡任免、提升、调动、加禄各项,莫不要经过他们之手。掌握了这部分档案,也就等于掌握了这些最基层人员的详细情况。

现在刘翔要要开展入户调查,清理户口,正是充分掌握这个系统的好机会。完善的户籍体制也的确是警务工作的一个重点。

慕敏立刻着手建立广州特别市警察局。

新得广州市警察系统在南海、番禺两县境内暂不设分局,由市局指挥各派出所,其余各县设立县局。

各县的分局她暂时无瑕顾及,主要精力先放在市局上,按照组织条例里的原则规定,广州市警察局设行政处(辖户籍、治安、交通、卫生四科)、司法处(辖刑侦、审讯、鉴证、文书四科)、总务处(辖内勤、训练、纪律、档案四科)。机构较为简单,层级也少。

她把原来由综治办指挥的侦缉队和相关的胥吏都接收过来,进行了重新整编。一部分人按照专业调整充实到各个部门。这样很快就把警察机构建立起来。余下的侦缉队人员也作了调整,一部分人员组成了穿制服的“制服队”,负责街面巡逻;另一部分组成不穿制服的便衣队,作为眼线在城区和四郊活动。

至于各区派出所,她的看法和林佰光是一样的,在没有详细的户籍资料之前不急于建立正式的派出所。但是为了保障治安起见,在全市设立若干临时分驻所,派驻警力。做到有警讯便可及时出警。同时在双门楼、镇海楼、五仙观钟楼和各处城楼等高处设立火情治安瞭望点。用反光镜、旗语和烟火传递信号。

以国民军为主力,设立专职镇暴机动队,分别驻在城内各主要交通节点和各处城门,随时可以出动。侦缉队的制服队分组分段巡逻,便衣队则分散到全城各处。

接下来的事情,慕敏就是打算接收全广州市内的“看街的”。

看街的负责街闸启闭和夜间打更巡逻,其实干得都是基层治安工作。他们长期在街道上厮混,人头熟,对底层社会了解多。这部分人即使不收编为警员,至少也应该由警察局管理起来,这也是群防群治的一个组成部分。

然而林佰光却表达了不同意见――作为综治办的主任,虽然他和慕敏是平行的,但是在很多实际事务上他是代行刘翔的职权的。所以慕敏要办得很多事情得和他商议。

“这事不急。”林佰光说,“看街的表面是乞丐,其实也算团伙成员。”

说着他把关帝庙人马的情况向她做了介绍。

“……关帝庙人马说是乞丐,实际是广州城里最大的黑势力。我们收编看街的是向他们长期把持的势力范围伸手,必然会引起其强烈反弹。虽说我们手里有枪杆子……”

“我明白了,”慕敏立刻就理解了他的意思,“我们对他们的底细不是太清楚。斩草不能除根。”

林佰光点点头,和聪明人说话就是轻松:“是的,不仅如此。关帝庙人马对下层社会的渗透很深,可以说盘根错节,实际掌握着很多城市管理运行方面的工作。如果他们现在起来和我们作对,在我们人手不足,机构不全的情况下许多工作都会陷入被动。”(~^~)

第九十节 户口调查

乞丐们不仅负责看街打更,收路倒尸、救火会救火挑水、启闭河道闸门、清沟淘淤……这些日常的市政工作几乎都有他们的身影。如果不把关帝庙人马的上层和大骨彻底打倒,这些工作就只会成为他们剥削市民和乞丐的工具。

“如果要贪图统治起来简单省钱的话,关帝庙人马对统治者来说是很有用的工具,”林佰光说,“他们既不用官府一文钱的拨款,又承担着许多原本应该由政府来承担的工作。简直是完美的社会化管理……”

“但是实际上是有代价的。”慕敏说。

“对,这个代价其实是由老百姓来承受的。”林佰光说道,“其实政府也是有代价的:关帝庙人马几百年来对市民的各种巧取豪夺,庇护犯罪分子损害市民利益,实际上是政府让渡了部分收税权和治安权来获得他们的服务。结果必然是损害政府公信力和威权,从统治的角度来说并不合算。”

慕敏点头,没有就这个问题深入发表意见,她问道:“林主任你的意见是?”

“咱们暂且不忙,先查清他们的底细。最后来个一网打尽。”林佰光说。

乞丐集团成分复杂,人员众多,还有大量的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老人和儿童,不将底细查清,制定好妥善的安置方案,贸然采取行动,打掉首领和各级大骨容易,人员流散出去依然是社会问题。

“好!”慕敏点头,要查清底细,就得从健全基层组织开始。慕敏决定自己亲自去抓这次入户普查,在调查中查清关帝庙人马的底细。

慕敏立刻开始组建队伍。这几天她已经初步建立了警务机关,充实了人员。但是这些措施基本上还是着眼于“维持治安”,要达到“治理”的目的还差得很远。

她知道元老院对警务和基层治理的理念是师从于前三十年,其中有很多又是从旧日本警务系统里传承下来的,因而警务工作有浓厚的“警察行政化”的倾向。也就是说,警务机关不仅是执法单位,还承担着基层行政治理的工作。

要满足这个需求。就得尽快充实基层力量。警察一时半会充实不了,就得把旧的保甲体系利用起来。

她传来孟功常,叫他立刻派人传话召集全城及各门关厢保长会议。

广州的旧基层保甲系统,基本上是按照王守仁、海瑞提出的方法:按照十户一甲。数甲一保的制度建立起来的。在府县衙门的架阁库内都存有“牌甲册”――居民不论身份高低,性别,只要是年满十五岁,又是本户常住人口,都要在牌甲册上登记。其数据准确程度远高于黄册。已经类似近代的户籍制度。

但是牌甲册并不完善。一是只登记年满十五岁的男女,二是对人口的变动掌握不够。虽然也有流动人口登记的规定,问题是明代没有派出所,登记与否全看甲长是否尽心。所以这登记材料只能作为参考。

广州全城的甲长有好几千人,慕敏自然不能全叫来开会――即使只召集保长,也有好几百人。

保长们小心翼翼的来到岭南道衙门--照理说,保长见官都是去府县衙门,这回召集他们去得却是澳洲人的“总捕衙门”,而澳洲人新派得“快班头子”竟然是个女人!女江洋大盗、女土匪之类,间或也听说过。女人当捕快的还真是头一遭听说。总之这澳洲人做事,样样都透着稀罕。

首节 上一节 1823/22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之资本帝国

下一篇:生于1984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