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汉末大明星

汉末大明星 第45节

张平与三人谈天说地,拉近关系,从中张平倒是打听到不少颍川学宫的消息。

颍川学宫的因为乃是四大世家创立,多数弟子都是四家子弟,只有少部分弟子是像毛玠、辛毗、郭嘉这样的外姓弟子。四家子弟虽然表面看似与这些外姓子弟相处融洽,但实际上却对外姓子弟颇多排挤。就连学宫中有些授业先生也颇为偏向四家子弟,对他们这些外姓弟子很是苛刻。

颍川学宫并不对外招生,想要入学学宫,须得获得四家中人的推荐,或者学宫先生的推荐,持有推荐信方能入学。而四家中人,寻常难见,因此,外姓子弟想要入学颍川学宫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毛玠三人也是多番波折,方才得以入学。

颍川学宫目下有弟子五十余人,五位先生,陈、韩、荀、钟、司马五位先生所授各有不同,陈家先生所讲乃是儒家经典要义,辛毗专擅此道;韩家乃是法家世家,因此所授多是法家精要,毛玠对韩家先生的课很是喜欢;荀家先生所授乃是韬略谋划,郭嘉最喜此道;至于钟家所授诗词歌赋都非三人所喜,但四大家子弟倒是颇多爱好之。至于唯一的外姓司马先生,所授的多是奇门、数术等杂学。

张平听了三人的介绍,顿时对颍川学宫失去了兴趣,颍川学宫更像是一个四大家的私学,培养更多的是其家族子弟。这样的学宫,张平就是去了,怕也招揽不到什么人才,毕竟这些人才不愁未来的出路,有四大世家的底子,在这样一个没有科举,需要举孝廉的时代,四家子弟几乎垄断了上升的通道。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汉朝选拔官吏的制度体系,自汉武帝元光元年以来,整个大汉朝所实行的都是察举制的官吏选拔制度。他主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科目可分为岁科与特科两大类。岁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禄四行;特科是指特别恩诏。其中以岁科为先,而孝廉乃是岁科中最为最重要的。孝廉有孝子廉吏之意。孝是指孝敬父母;廉是指清廉勤政。汉代孝廉,大部分是通儒学的高官及富豪子弟。举孝廉之后,前程远大,升迁较快。孝廉出身的官吏,更被认为是正途、清流,很被看重。

因此四家子弟张平是从没想过的,这些有着光明正大前途,看得见未来的子弟,怎么可能会投奔自己一个小小的发贼。因此张平从一开始打的注意便是那些寒门中的有识之士,即便是这些寒门子弟,怕是对自己也是多有不屑的,张平只能努力努力再努力。譬如眼前这三位,张平不由眼睛打转,思考着如何能将这三位绑到自己的贼船上。

因此,四人说着说着,张平便将话题引到了时事上来,不动声色的试探道:“不知三位对当今天下如何看?”

此时三人被张平说的兴起,正是酒酣情热之时,辛毗当先说道:“当今天下,党锢不断,老臣寒心,人心涣散,更何况宦官当权,把持朝政,卖官卖爵,真乃我士人之不幸;更何况近年来灾祸连连,更有妖邪作祟,兵灾四起,当真是内忧外患,国之不幸啊。”

张平看到毛玠听了在一旁点头,郭嘉皱眉不语。张平对辛毗的评判也是点头,只是其中有些许让他诧异之处,他原以为这些人出身寒门,当是会更关心百姓疾苦,然而辛毗完全在批评朝纲,说的是天灾**,对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只字未提。

张平也是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状,“是啊,如此之世,要如何才能拨乱反正,还天下太平啊。”

辛毗听张平发问,接着说道:“此时就需我辈士人团结一心,上书天子,解除党锢,任用贤能,内除奸吝,外惩宵小,施行仁政,救治灾患,如此方能还天下一个太平。”

毛玠确实不同意,立马反驳:“如此大乱之世,岂可再行仁政,当是以雷霆手段,惩奸除恶,平定叛乱,立法制刑,以严苛的法度,明典重刑,约束规范世人,警戒宵小,如此才能治太平之世。”

张平听了二人的说法心里不由摇了摇头,这毛玠、辛毗二人果然是一个儒家,一个法家,一个要以仁德治天下,一个要以法度制天下。可惜二人还在将希望寄托在灵帝身上,怕是所托非人,可笑至极,如此乱世,这天下都将不再为刘姓所有,又何谈拨乱反正,惩前毖后呢?

第七十章 把酒论世(下)

不过张平想想也是可以理解,毕竟他们不像自己作为一个后来者,有历史作为参考,而他们局限于此,眼界所限,有此想法也属正常。

张平看着仍旧未发一言的郭嘉,不由把目光转了过去,他很想听听未来的鬼才郭嘉会如何说。

郭嘉感受到张平注视的目光,回过神来,放下一直放在嘴边的酒杯,说道:“二位兄长所言颇有道理,兄长所言都是拨乱反正,救世图平,只是刚才嘉想到,若是这天下救不得,会怎样?”

张平闻言眼中精光一闪而过,反倒是毛玠、辛毗二人听了皆是呆愣当场,他们从未想过这天下救不得会怎样,若是这天下救不得,岂不是要二人想到这里,心中顿时一片惊骇,不敢再往下想去。

毛玠咳了两下,对着郭嘉问道:“贤弟怎会有如此想法?”

郭嘉这时反倒是淡定了许多,一直皱着的眉头也有所舒缓,抿了口酒说道:“兄长们觉得这黄巾贼乱如何?”

张平听郭嘉提起了黄巾军,不由凝神,认真的倾耳相听,他很想知道三人是如何评价黄巾军的,本来想找个由头提起,没想到却被郭嘉先说了出来。

“这黄巾贼不过癣疥之患,只需朝廷派出大军,必能举而克之,此乃小患,不值一提。”辛毗先是答道。

毛玠也是点点头,认同了辛毗的观点。

郭嘉摇了摇头,“嘉虽然也认同黄巾之患必然被平定,然而却不认为这患是小患,这黄巾贼一夜之间遍布大汉,蜂拥四起,绝非偶然,一来近年来年年灾祸,导致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二来太平妖道张角颇有些手段,蛊惑人心,诓骗世人,受其所惑的人数不在少数,使其颇具民众基础;三来当今朝廷奸吝当道,把持朝政,卖官卖爵,贪污**,朝纲不震。如此,三方齐出,怕是这汉室江山每况愈下,积重难返了。”

毛玠和辛毗闻言,面露惊恐,这是他们未曾想过,也不敢去想的事情,毛玠环顾左右,见酒楼内人数稀少,应该没被旁人听去,才松了一口气。

辛毗尤自不信郭嘉所言,“小嘉危言耸听了,朝廷只需解除党禁,老臣还朝,灾祸朝廷自会救治,黄巾贼只需派兵定能剿灭,如此定能调转乾坤,天下太平。”

郭嘉摇了摇头,“兄长,我要说的就是此事,我亦信兄长所言,然而兄长可曾想过,派兵剿灭黄巾易,但若是剿贼之人剿完了贼拥兵自重该当如何?”

辛毗被郭嘉问的愣住,嘴上喃喃着:“怎么会?怎么会?岂会有如此之人?”辛毗嘴上虽然这么说着,但心里已是完全认同了郭嘉的想法。他心里清楚这当真是非常可能发生的事情,自古剿贼易,收兵难,一旦有人不听朝廷调遣,以剿贼为名拥兵自重,盘踞一方,怕是会给本就满目苍夷的大汉江山雪上加霜,到时候军阀林立,诸侯四起,怕是大汉江山离分崩离析不远已。

张平也没想到郭嘉居然看得如此之长远,不愧是未来的声名显赫的谋士,尽管他现在只有十四岁,但眼界、战略眼光却已是不俗。张平恨不能现在就能把郭嘉挖过来,绑到自己的贼船上,但他心里也知道欲速则不达,现在还顶着反贼之名的自己还不具备招揽的基础。至少自己现在连真名都不敢公之于众,更无从提起招揽之事。

毛玠和辛毗面色难看,他们都意识到了郭嘉所说可能真的会有一天变为现实,有些不知所错,先前的聊的兴奋的热火劲如被冷水泼下瞬间被浇灭。心头一阵迷茫。

张平见众人低头不语,连忙打圆场,“小嘉大才,虑事深远,然小嘉所说也只不过是一个推测,可能性也不大,诸位勿要多虑,因此坏了雅兴,来来,饮胜。”

说罢张平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赶忙转换了话题,但三人心中都想着刚才之事,再无吃酒的兴致,聊了一会便即散去。

临别前,张平与毛玠三人说,已于陈山长约好,明日将要往颍川学宫一行,倒时还请三位带着参观一番,毛玠三人连忙答应,约好时间,便即各自散去。

张平带着裴元绍回了住处,自己慢慢总结今日发生之事。

此次在颍川停留这么就,无非就是想要结识有识之士,今日见了陈家家主陈纪,这是一个门第、阶层之见颇重之人,以他对自己的观感,怕是自己很难再从他身上能得到任何帮助了。

意外的倒是恰好的撞见了蔡邕,一番马屁,倒是将蔡邕捧的开怀欣慰,沾上了关系,日后到雒阳必须要好生拜访一番,打好关系,这毕竟是一代名家,更何况还是蔡文姬的父亲,若是能一轻文姬芳泽,啧啧,张平不由的脑补着。

今日收获最大的就要数毛玠、辛毗和郭嘉三人了,毛玠、辛毗二人虽人不如郭嘉眼界开阔,才思灵敏,但却也有独到之处。毛玠善法,承法家之学,于律法当有独到见解,若是能将其长处用于刀刃,必能去的不错的效果。至于辛毗,典型的儒家传人,嘱其行文治学当是不错。

当然最最最重要的还是郭嘉,所学不偏驳哪一家,更加难得的是如此年纪就有超越常人,破开局限的见识和眼光,这具备这点的世上怕是也没有几人。若是好好培养,郭嘉的未来成就必然不可限量,若是让其谋划筹措太平道的未来,制定战略部署,必能引为太平道臂助。

张平这一刻对郭嘉是如此的渴望,但是他也知道,一来自己身份特殊,现在实在没有办法招揽;二来郭嘉此时正是学习汲取的时候,张平实不想因此让国家错过了成长的黄金时期;三来我们自命不凡的张天师,也意识到以自己现在的能力怕是也未必能收服得了郭嘉。

他在心里自我安慰现在郭嘉还是个处于叛逆期的中二傲娇少年,心性还未成熟,时机未到。

带着如此**的心情,张平进入了梦乡。

第七十一章 二上学宫

翌日一早,带着美好心情醒来的张平,收拾妥当,领着裴元绍再次出发前往颍川学宫。此时张平对学宫的兴趣已然不大,但是既然已经讨来了机会,不去岂不是白白浪费。

再次来到颍川学宫,学宫大门依旧关着,张平再次由侧门而入,扫地的老头再一次的拦在了张平的身前。这次,张平挺直腰杆,与老头说明已经取得山长陈纪的同意,可以进入学宫参观。老头却摇摇头伸出手来,“空口无凭,拿山长手书来。”

张平顿时无语,心中暗骂陈纪坑人,也骂老头执拗认死理。正当张平一脸酱色,内心不爽时,昨日在陈府见过的管家模样的中年人从山路上跑了上来,来到张平面前,连连向张平赔罪,然后领着张平再次来到扫地老头面前,递上一封手书,“四爷,这是昨日大爷交代过的黄平黄公子,允其入学宫一观。”

扫地老头接过一看,挥了挥手,这才放张平进去,交代了一句你跟着看好了,别惹事,便转身继续扫地去了。

张平心里却在揣摩,四爷?这扫地老头难道是陈纪的兄弟?那又为何要在此扫地?心中奇怪便向陪同的管家问了起来。管家这才解释,那扫地老头不是别人,正是陈家家主陈纪的弟弟陈諶,字季方,才学见识都非常高明,不在陈纪之下。张平又问及陈家四爷为何在此扫地,管家撇了撇嘴说此乃四爷个人偏好。

张平哑然,难道有本事的大人物都喜好扫地?喜欢深藏不漏?返璞归真?张平摇了摇头,好吧,也许这些人喜欢用这种方式装13吧,看来自己还是境界不够啊。

在管家的带领和介绍下,张平好好的游览了一下整个学宫,学宫本身格局简单,是一个三进的院子,有回廊相连,前院是学宫杂役居所中庭乃是教学的地方,正殿是一间宽敞的教室,左右两侧乃是先生们办公的临时处所后院则是先生们和学子们的居所,因为大部分先生和学子都是四姓子弟,家离的不远,因此都不在学宫住宿,在此住宿的多是外姓子弟。

首节 上一节 45/38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妻为大都督

下一篇:曹操的主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