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重生在70年代/重生在1978

重生在70年代/重生在1978 第454节

老人就高兴,乐呵了半天,对张兴明说:“你这个爷爷是个小滑头,你要比他强,要踏踏实实的做实事。”

张兴明一头汗的答应了一声。

老人又说:“你的情况我了解一些,不是监督你,是要向你学习,你每一步都走的稳,我看在眼里。不过,你在港岛的根基有点薄了,这是你的短处,要改进。还有十年,我不知道我还能不能看到那天,但是我要跟你说,如果你强大了,国家就会少花一些力气去牵就别人,资本主义出来的人靠不住的。”

张兴明一瞬间脑袋里就翻了无数个个,也明白老人说的是指什么,郑重的点了点头说:“请您放心,给我五年时间。港岛乱不了。”

老人拍拍张兴明的手,点了点头,说:“不急,要稳,沉不住气的猎人是抓不到兔子的。”

停了一下,又说:“小家伙,到我这挂个顾问吧,现在时代不同了,是年轻人的天下了,我们这些老人也得接触一下年轻人,也得学会从新视角看世界。”

张兴明吃了一惊,扭头看了看沈老爷子。

老人笑着说:“不要看他,他要听我的,我说话,他不敢反对的。”

一群老人笑起来,张兴明也笑,摇了摇头,发现自己还是不成啊,还是小了,压不住事。

老人说:“你对教育系统的看法,我是赞同的,不过路要一步一步走,这是大事情,急不得。”他扭头对身边的另一位老人说:“可以试一下,拿一块地出来让他搞一搞,相关的法规也可以参考一下他的意见嘛,集思广议才能少犯错误。”一边的老人点头答应了一声。

老人回过头对张兴明说:“说说你的想法,我听一听。”

张兴明说:“我想在今年成立一家基金,基金会主要针对国内的教育开展工作,包括学校的建设,师资的协调,设备设施的援助还有学生的午餐这些事情,再就是尽可能的改善一下交通。同时会出版一份期刊,算是会刊吧。不定期的把国外的,国内的教育方面的大事好事发布出来,把西部的情况写给东部的人看看,把东部的信息展现给西部,给他们的生活增加点动力。

还有教师的补贴,您老可能不知道,农村孩子上学难还有另一个问题,就是没有老师,但不是真的没有老师,而是这些老师的收入实在太少了,少到养不活自己,更何况还有家人。大部分西部山区的老师甚至连个教师资格都不被承认,能在那里坚持持教的教师,全是人格伟大的人,靠一种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孩子们的爱在坚持着。我要帮助他们,能让他们看到事业的希望,让他们能靠自己的努力养家糊口,当然,如果国家能有一些政策上的支持就更好了,必竟一个不值钱的名份,在他们的眼里却可能比天还大。”

老人皱了一下眉头,向后靠到沙发靠背上,过了一会儿扭头对一边的老人说:“应该多下去走一走,看一看,地方偏了心不能偏,要形成制度,对基层工作者要多考虑多照顾,不要做官老爷。”

张兴明说:“爷爷,这个可不能怪地方,那边太穷太落后,政府也是有心无力,所以我才说要发动民间力量做为政府工作的有力补充。国是所有人的国,不是某些人的,也不是政府的,其实我觉得政府的主要工作更应该是协调,监督和服务,而不是从小到大所有事情一把抓的什么都去管,管不过来的。”

坐着几个老人的目光都看在张兴明身上,一刹间张兴明感觉一种无形的压力压迫在自己身上,不由有点出汗。

中间的老人又闭目安静了一会儿,睁开眼睛说:“小周。”

老人身后站立着的一个中年人马上过来俯身轻声说:“我在。”

老人指了指张兴明说:“给他安排一下,做我的政策顾问。明天就办。”小周答应了一声,又退回去了,马上张兴明就能感觉到盯在身上的目光移走,身上一轻。

老人侧了侧脸对张兴明说:“你的基金准备叫什么名字?投入多少?”

张兴明说:“我打算叫希望基金会,给孩子们带来希望,给祖国培育希望。暂时先期投入二个亿吧,后面每年会按情况增加。我也希望能通过我们,给民营资本慈善走出一条路来。”

老人点了点头,说:“好,希望这个名字好,就叫国家希望基金会吧,多拍些照片,我也看一看。”张兴明答应了一声。

老人又说:“你这个协调,监督,服务说的好,年轻人脑子就是要活一些,有没有详细的想法写出来拿给我看看,我也学习学习。国家在改革开放,政府也要改革开放,老一套早晚是要丢掉的,政府工作人员要不断学习,不学习就要落后,就做不好工作。”

张兴明答应了一声。

半圈老人都点着头答应了一声,若有所思的样子。

老人闭目靠在沙发上静了一会儿,轻轻说:“就这样吧,我累了,小娃娃,有事情可以给小周打电话,我老了,电话听不清楚了。有什么想法就写下来拿给我看看,这个顾问可不是白当的。”

张兴明答应了一声,随着老爷子们站起来,踩着厚厚的地毯出了房间,老人瘦小的身体靠在沙发上,也没有睁眼睛,小周静静的站在他身后。

第530章 皇城俱乐部

“说话欠考虑,你呀,还是太小了。”

沈老爷子摇了摇头,对张兴明在会议室里的表现做出评论。

张兴明挠了挠头,老爷子又说:“有些话不能说,在这样的场合要多听少说,必须说的也要想一想,想好了再说。你今天一句话得罪了几个人?也就是你还小,没人真当回事,老爷子又接了过去。给你那个顾问不是真要问你什么,是看你莽撞,给你加个护身符。”

顿了一下,老爷子又说:“不过你要是有什么想法,或者下面的风土人情,还是有时间就写点东西给老爷子,他走不动了,想了解下面的情况也是有心无力,官方上来的东西都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也算是你一个机会,自己好好把握吧。”

张兴明点头答应下来。

老爷子说:“会开完了,你今年是不是大部分时间要呆在京城?”

张兴明说:“最少大半年,不确定,港岛那边也得过去,我下面这几年港岛是重点。”

老爷子想了想,说:“辽东是你的根基,趁这边还没忙,回去再捋一下,该安排的安排到位,由其是几个研究所那边,再看一遍。下半年估计我也得来京里了,老爷子发了话,在辽东是呆不住了。不过你这边问题不大,平稳发展就好,我上来,小全接手的可能性最大,以后好好相处,别耍小性子。”

张兴明答应了一声。

爷俩又说了一会儿话,张兴明被老爷子赶了出来。

也没上车,和李淳并肩走在京城傍晚的马路上。

四月中旬了,京城这边已经转暖,冰雪向北退走,晚上的风还是有点凉,但是已经不会感觉冷。

大会已经结束,热闹了半个月的京城又恢复了平静,全国各地的代表已经陆续离京,飞机场和火车站手忙脚乱的忙活了好几天。

沈老爷子因为下半年就要进京任职,可能除了交接就不会回辽东了,所以特意把张兴明叫过来叮嘱一下,其实对张兴明他是放一百二十个心的,现在又有那位给张兴明背书,已经没有什么可耽心的了,只是这会儿他的具体位置还没定,暂时住在西苑这边,也没法留张兴明。

从西苑出来就是故宫背面。

虽然后世这一片也基本上保持着四合院的布局,没有什么高楼大厦,但这会儿还是显得有些荒凉,或者说是冷清。街道两边的高大树木在风中肃立着,叶子还没长出来,路灯还没有亮。街上行人很少,偶尔有几个孩子跑过,带过一路笑声。

路两边的院子还是院子,还没有变成门面,里面传出锅碗瓢盆的声音和炒菜的香味,没有后世的繁华,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淡淡的温馨。

这个时代的京城除了政治氛围,老百姓和下面各地还没有什么巨大的区别,可能,还稍有不如,最起码这个时代除了京城,还没有哪里有大杂院,几家十几家挤在一起。

走了一会儿,一公里的样子,迎面几个老太太戴着红袖标拎着手电筒走了过来。

其实说是老太太也不准确,这个年代,四十多岁就感觉很老了,就是老头老太太了,放在后世,没有人把四十岁的人看成老人。

京城的老太太侦辑队完全可以看成是一道风景,皇城根下,人们的政治觉悟相当高,公众活动的热情也高,又是大杂院居住,造成了这一独特的街道文化。在七十年代,全国上下都以街道为单位组织了各种组织和活动,最后只有京城保留了下来。

用北方话来说,就是这边的老太太特爱管闲事,家吧长里吧短的兴致特别高。

首节 上一节 454/8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江山美色

下一篇:重生之神级投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