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战国 第240节
“皇上,这个地方,看起来是一片荒山野岭啊,您把铁路修到那里干嘛?”
我当然知道那地方是荒山野岭,但你架不住那里有大庆油田啊!当然,这话不能明说——d内燃机都没有,石油这会儿弄出来作用极小。真要提取石油里的其他东西或者做一些科技上的预研,现在陕北那几口自己都能冒油的小油田足够了。但,趁着这个机会,进一步同化女真人不说,也省得到时候哪天内燃机出来了才手忙脚乱的现修铁路。
“大司徒,那里的地下有东西,是我大明几十年后需要的。现在修铁路,只是能未雨绸缪。所以,这钱,朕出了。”
“好吧,皇上自己出钱,臣无异议。”
“嗯,但是工部要派人去做勘探设计,朕要这条铁路是双向的,而且是重载。”
“只要皇上肯出钱,臣马上就派出人手。”
“好,好,朕出钱。”对着户部和工部这两支铁公鸡无奈的摇摇头,朱由栋道“这么一条铁路修下来,估计怎么都不会少于四五百万元的投资吧?既然都出了这么多的血了,那朕再出一点。李阁老,女真人现在有多少?”
“皇上,去年辽宁巡抚交上来的数据是76万人。”
“哼,十四年,还帮着我们去朝鲜日本打了两仗,居然增长了十六万。”
轻声嘀咕一句后,朱由栋转了一副悲天悯人的表情“这个,虽说修建新铁路,通过以工代赈能解决女真人的生计问题。但这铁路要勘探路线啥的,起码也得一年以上吧。如此,多少有些缓不济急的感觉。
这样,朕再出一笔钱,户部拿去换成粮食发给女真六部。让他们向北,给朕开发忽而海。”
参会众臣拿着舆图册又一阵好找,然后才发现,这块地方是一片沼泽弥补,人迹罕至的荒地。
“皇上,这块地方,虽然目前看起来几乎没有人。但是臣注意到了,地势平坦,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交错纵横。若是这块地方开发出来,可就又是一个大粮仓啊。”
“皇上圣明!这女真人迁走后,我们可以组织在辽河平原上耕作的汉民北迁到松嫩平原。再从陕西、山西、山东这些地狭民稠的地方迁徙百姓去辽河。等到最近这些年的天灾过去后,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以及新开发出来的忽而海,整个东北,都是大粮仓!”
哼,未来大名鼎鼎的三江平原呢,能不好?不过,现在的东北各族,都还是以种植春小麦为主,这点让朕很不爽啊。
说起来,东北真正成为粮仓,好像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吧?五毒俱全的张少帅丢了东三省,日本人接管这里后,迁徙大量的朝鲜人、日本人进入东北。他们在以蛮横的方式抢夺东北人民的土地,给东北人民造成深重灾难的同时。也把朝鲜北部和日本北海道的耐寒稻种带入了东北。从此之后,东三省的主要农作物,才从小麦改成了水稻。
哎,朕这些年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加上前些年老天爷基本给面子,没有年复一年没完没了的天灾,所以朕差点就把这事儿给忘了。
“那个,大司空。”
“臣在。”
“会后你去找宋应星谈一谈,让他亲自带队,去福国北部,日本东北,尤其是日本的北海道。寻找、选择耐寒稻种。东北水源那么丰富的地方,只种植小麦实在是太浪费了!”
第五四九章 美洲动乱新源
确定了继续同化女真人,并且朝廷或者内库投入巨资开发东北的方案后。蒙古人的问题要解决起来就简单多了。
毕竟现在包头到北京的公路已经完工,铁路也快要竣工。而整个河套地区地下的矿产数之不尽。正好大明这些年对钢铁的需求在急剧升高。那么,再扩大包头重工基地的规模和产量,吸纳更多的蒙古人进厂做工就好了。
在这些重大问题基本都确定了解决方案后,朱由栋和他的臣子们,又开始就国家的一些常规问题进行商议和定夺。渐渐的,早上开始的会议,慢慢的持续到了晚上。
而就在他们为了这个国家辛苦工作的时候,在会议室旁边的另一间屋子里,几个陕北汉子却早就等得坐立不安。
“哎呀,这都大半天了,究竟要额们等到杀时候咧?”
“是咧,程师傅啊,您说,皇上他老人家杀时候来啊?”
“就是咧,虽说中午的吃食很好吃,晚上的肉夹馍也很地道。但额们被陕西布政司送到北京,总不是就皇上他老人家请额们吃两顿饭吧?”
“程师傅,您说皇上他为杀要见额们呢?额们以前有的互相都不认识。”
在这间大约三十个平米,装修风格简朴却不失大气的房间里,当前的大内第一高手,朱由栋的侍卫长程宗猷稳稳的坐在主位左侧第一个位置上,安静的闭目养神好半天了。
一开始,这几个陕北汉子也老老实实的安静坐着,便是连中午、晚上吃饭的时候,都刻意的压制住了自己吃饭的哧溜声。但,这会儿已经到了晚上十点左右,按照这个时代人的习惯,这会儿大家早就上了炕头抱着婆姨睡觉了,结果居然还得继续在这里坐着干等。大家就有些按捺不住了。
一个十八九岁,身材高大的黄脸汉子,说着说着居然一屁股坐上了桌面:“你们说,皇上不会是忘了额们,自己回去找皇后睡觉了吧?”
“放肆!”方才任凭这些汉子鼓噪,但一句话都不说的程宗猷猛然的睁开了眼睛,其锐利的目光,直把那黄脸汉子吓得全身一缩,马上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从桌子上滚了下来。
他滚了下来还没完,在程宗猷眼神的逼迫下,他干脆继续下滑,直接钻到了桌子底下。
“哈哈哈,张献忠,没想到你是这样的瓜怂!”
“李鸿基,你t少说额。上午来的时候,你和程师傅过手,结果呢?一个照面都没扛住!”
“哼,我是打不过程师傅,但收拾你还是没嘛哒!”
“咦!你这瓜怂居然敢这么说?来来来,额们好好的过一手。”
“好哪好哪,都别闹!”两个三十多岁面相的汉子这时候站了出来,一人拉住一个。然后其中一名看起来面相憨厚的黑脸汉子道:“那个,程师傅,额们是粗人,不懂规矩,刚才这黄虎子说错了话,该打该罚额们认。不过,这瓜怂虽然话很粗,但额们也是在想,是不是皇上把额们给忘了。”
程宗猷淡淡的看了说话的汉子一眼:“皇上安排了的事,就一定会做。且老实的给我坐下!”
黑脸汉子正要再说两句的时候,却听到门外一阵公鸭嗓响起:“皇上驾到。”
这个声音一出,刚才还烦躁不安的几个汉子迅速的坐到了自己的位子上,而且统统的开始整理自己的衣服。但是他们一抬头,却看见坐了半天的程宗猷居然站了起来,朝着房间门口方向做出了恭敬行礼的姿势。于是他们又忙不迭的从椅子上弹了起来,开始学着程宗猷的样子摆出类似的姿势。
门开了,一阵爽朗的笑声后,一个二十多岁,身高一米八左右,穿着紫色龙袍的青年走了进来。在其身后,还有一位太阳穴高高鼓起,一看就是高手的强壮汉子。以及一位身着戎装,左右两侧肩膀上各有两颗将星的青年将军。
这就是皇上了吧?果然气势不同凡响。朱由栋经过他们身边的时候,他们都情不自禁的喉头滚动,吞下了大口的唾沫。
“好,都坐下吧。”
“谢皇上。”程宗猷说完这话后,施施然的坐下了。跟着朱由栋进来的田尔耕、李纯忠两人,也很自然的入座。倒是刚才还很活跃的这几个汉子,你看我,我看你,最后小心翼翼的弯了腰,把屁股的一点点,轻轻的放到了椅子的边缘上。
“嗯”扫了下面的几个汉子一眼,朱由栋笑了笑,伸出一根手指:“你是王嘉胤?”
被指到的那个黑脸汉子听着声音,微微抬起头用眼角的余光扫了一下朱由栋的手指,确定这根手指是指着自己后,马上弹了起来,然后他膝盖就和桌子的下层狠狠的撞击了一下,发出了巨大的声响。
但这汉子根本不敢叫唤,只是老实的低垂着头:“皇上,额不是王嘉胤,额,哦,草民是高迎祥。”
“哦”点点头,朱由栋又转向另一个面相三十多岁的汉子:“那你才是王嘉胤咯?”
“皇上,额,不不,草民就是王嘉胤。”
“嗯。坐,且坐下。还有,你们不要太紧张,让你们坐就是好好的坐,不要把屁股悬在半空,那多难受啊。”
皇帝这话一出口,让这几个汉子都大出了一口气,不过,出气也好,安稳的坐下也罢,所有人都把脑袋埋到了胸口。
然后朱由栋又转向一个也是三十多岁,但头顶全都秃了的汉子:“你是王自用?”
“草民是王自用。”
“嗯,那你是张献忠?你是李鸿基?你是罗汝才?”
朱由栋一一的叫过去,每个人都胆战心惊却又老实的站起来应答。稍稍有所不同的是,张献忠这会儿已经是延安府的一名捕快了,所以其自称是小吏。而李鸿基?因为陕西的民生在袁应泰大修水利,以及湖广茶叶不再入陕的效应下比起本位面好了很多。所以他没有去做驿卒,这会儿还是个农民,因此也只能自称草民。
看着这些乖得像一群鹌鹑的家伙,朱由栋内心不由得浩叹了一声:可惜了自己的六弟朱由检这会儿正在淮安府做廉使,一时之间招不回来。不然的话,让他站在这里,看看这群家伙的老实样,不失为一种恶趣味啊。
收拾一下心情,再看了一眼这六个小媳妇一般扭捏的粗壮汉子。朱由栋轻笑了一声:“程师傅,这六个家伙的功夫你试过了没有?”
“皇上,臣都一一试过了。高迎祥手里的功夫还算不错,射术称得上精良。还有张献忠的马术也算将就,其他的,就不值一提了。”
“哈哈哈,能够让程师傅说一声不错,那看来是相当了不得了。尔耕啊,你看这些家伙有没有提高的价值啊?”
“皇上,臣不知道您是怎么找来的这些家伙。在臣看来,这些家伙虽然其貌不扬,但居然全都骨骼惊奇,若是好好操练一番嗯,到底是年岁大了,潜力有限。不过,只要训练得当,其战力胜过普通的小旗、总旗还是没有问题的。”
“很好。”咚咚两声,敲了两下桌子后,朱由栋朗声道:“你们六个,抬起头来。”
六个汉子老实的把埋在胸口的脑袋抬了起来,面色中充满了惶恐、不解乃至不安。
“可能你们也纳闷,为什么朕突然让陕西布政司找到你们六个,还把你们都送到了北京。别说你们纳闷,朕的很多臣子也纳闷。现在朕来告诉你们,把你们叫来,是有一件大事要你们去做!”
六个汉子面面相觑一阵后,为首的王嘉胤战战兢兢的开了口:“不知道皇上要额们去做杀?但不管是做杀,额们身为皇上的子民,一定拼了命去给皇上办好。”
“你们将在北京训练一年,个人武艺上,锦衣卫给你们找老师,程师傅有空了也会指点两手。军事上,主要是跟着这位。”朱由栋指了指李纯忠:“跟着他学习。别看李将军作为近卫师的师长长期坐镇北京,但其实这些年,朕一直在让他做游击战方面的研究。近卫师里有一个团,是专门用来演练游击战的。”
“在这一年的训练结束后,成绩不合格的,滚蛋,回去种你的地去。合格的,朕给你们家里每家三百块银元的安家费,然后你们的命就是朕的了,那时候,朕就把你们派到美洲去!”
“美洲?”到底是从小念过几年书,又当了捕快,所以张献忠还是要看长安日报的:“皇上,那不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么?”
“正是。这西班牙狼子野心,除了向我大明贩卖毒品,残害我大明子民外。最近又在对我大明的盟友进行灭国之战。非止如此,他们还在美洲建立了广袤的殖民地,对那里同为黄种人,又是殷商后裔的土著进行残酷统治。以上种种,简直就是天怒人怨,不可容忍!所以,朕决定,把你们派到美洲去打游击,鼓动那里的殷商后裔,起来反抗西班牙的殖民统治。”
“”六个汉子,你看我,我看你,都一阵的恍惚:这听起来如此高难度的工作,怎么就突然找上我们几个了呢?
“在你们之前,我已经派出两个在我大明学习了多年的殷第安土著回去了。你们学习、考核完毕后,也要去那里。各位,若是没有这样的机会,你们差不多一辈子都会局限在陕北一地,最终不过就是默默无闻终老一生。若是抓住了这个机会,美洲之大,任你们纵横驰骋不说,你们也将青史留名总之,在朕看来,如此机会,若是不抓住的话,岂不是太可惜?”
看着六个开始有点兴奋的汉子,朱由栋很是开心的笑了起来:“今日太晚了,朕就先说这么多。接下来的日子,你们慢慢的会明白,这个事情做好了,你们的收益会多么的大。好了,待会自有小宦官带你们出宫找地方休息,明天开始,田尔耕、李纯忠,你们就负责具体安排了。”
“臣领旨,恭送皇上。”
“嗯,那就这样吧。”起身,走出房间两步后,朱由栋突然转过头来:“哦,对了,李鸿基,你现在的名字朕不习惯,改一个,就叫李自成吧,哈哈哈”
第五五零章 电学研究转向
爱迪生说,天才,是九十分的勤奋加上十分的灵感。而若是没有灵感,就是九十九分的勤奋也是无用。
但是这话翻译到了国内,就成了“天才来自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和百分之一的灵感”,这就完全偏离了爱迪生的原意。
作为穿越前,当地医学界的一条学术小腕,朱由栋带过好些实习生。在他看来,那些有学医天赋的学生,往往一点就透。然后老师带起来舒服,学生学起来也轻松。而那些没有天赋的家伙?不努力自然就废了。而努力的呢?没有天赋,不管怎么努力,做出来的东西也就是马马虎虎过得去,要让人感到惊艳,那是极难的。
总之,天赋,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都是有天赋的,但天赋的种类不一样。具体到李自成这群陕北汉子们来说,他们当中全都没有治国的天赋,也没有成为一个纯粹正规军指挥官的天赋。
但,他们都有鼓噪他人起来造反的天赋,更有游击战的天赋。尤其是李自成、张献忠两人,那是真正的骨骼惊奇,天赋异禀。在本位面上,几十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及其部众都被孙传庭给拍死了,就他们俩支活了下来(虽然也被孙传庭拍的极惨)还不断壮大。你说他们的天赋惊人不惊人?
现在,当朱由栋对其进行军事训练和专业的游击战培训,并且提供少量启动物资后,他们去了美洲,只怕会给菲利普造成巨大的困扰。
不过也就这样了,游击战确实以以弱敌强的法宝,但要真正的歼灭敌人,彻底取得胜利,还得是大规模的运动战、歼灭战。而至少在目前,朱由栋可没有向美洲派出大兵团并始终保证其后勤物资充沛的实力。
一夜无话,第二天,朱由栋去了方山实验室。
“臣等拜见皇上。”
“诸位先生免礼。”
简单的君臣问礼后,方山的一众学者们把朱由栋拥簇进了主会议室。君臣坐定后,深知这群学者喜欢直来直去的朱由栋也不矫情,直接开口问道:“我们的冲锋枪研制得如何了?”
“皇上。”方山的首席科学家赵士祯这会已经七十一岁了,但目前看起来精神还算不错:“臣等已经将三支制式稍微有所区别的冲锋枪样品交给了军方测试。军方目前还没有回话。待得军方选定型号后,就可以进入量产。”
“很好!诸位先生辛苦了。”
“不敢,当初皇上说的是三年为期,臣等蹉跎了差不多四年才拿出成品,有负君恩。”
“哈哈哈,科学的事情,怎么能说几年就是几年?这种事情,朕知道不能强求的。这个,朕一天到晚俗事太多,完全成了一个俗人哪。所以,对你们的贡献,朕除了表示些俗物,也没有别的了。此枪,一旦进入量产,整个方山,朕的内库拨款三十万,其中专赏枪械实验室十万!”
“臣等多谢皇上。”
气氛逐渐融洽后,朱由栋马上道出了他此行的主要目的:“那个,各位先生,朕在多年前,蒸汽机刚刚研发成功的时候,就向你们介绍了电磁感应定律,也不知道电学的研究现在进行到哪步了?距离能够实用的发电机还有多远?”
皇帝这话一出,众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李之藻。
说起来,当年的中国天主教三大柱石,徐光启在工部也是俗事缠身,杨廷筠具体负责方山学校和实验室的行政事务管理,真正投入科研的时间也很少。就李之藻还保持了当年的本色,其官职虽然是三品,但实际上他就是一个纯粹的科学家。而方山这边,电学的研究,就是他负责牵头的。
“皇上,当年经皇上点拨,臣等按照皇上的提示,做了相应的实验,证实了电磁感应的存在。也明确了使用蒸汽机为动力进行发电的基本构想。但是,这电倒是发出来了,可如何保存,如何运送,如何使用,完全摸不到头绪。这些年来,反而因为实验的保护措施不当,出了一些事故。”
电,人类很早就认识到了他的存在,摩擦起电更是在公元前后被当时世界各文明国度的人民发现并且记录了下来。但是电学真正有了理论基础,还得到1600年,英王伊丽莎白的御医,大科学家吉尔伯特的名著《论磁学》的出版。
在这本书里,吉尔伯特确认,整个地球就是一个大磁场,磁铁分两级,磁场和天空中雷电的产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这些认知,为电学上升为一种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